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曲沃代翼.

曲沃代翼

曲沃代翼,又称为曲沃代晋曲沃克晋,是春秋时代早期一次晋国长达近70年的内战。最终于前679年晋国公族曲沃武公攻入了晋都翼城(今山西省翼城),打败了晋侯缗,取代原先晋国的君主,庶系篡夺嫡系(旁系小宗取代直系大宗),成为周代礼乐崩坏的初始指标事件。

历程

前745年晋昭侯曲沃(今山西闻喜)城邑封给其叔成师,是为曲沃桓叔,当时都城位于翼城,但是曲沃比首都“ ”的人口和规模都大甚多,也许是因此让桓叔家族开始有了反心,认为能取而代之。晋国大夫师服在册封当时,就指出臣下封邑比君王首府面积还大,不符礼制,可能是将来的隐患,未来百年的发展,果被他料中。

前739年晋国朝中内乱反叛,大臣潘父弑昭侯而迎纳曲沃桓叔,桓叔想趁机入翼城自立为君,但晋国国人起而反抗桓叔,军力大败而退回曲沃,国人晋昭侯之子平为晋君,是为晋孝侯,并且诛杀了叛党潘父。然而之后两城间的斗争台面化,曲沃势力不断地向在翼城的大宗发起挑战,包括军事打击、政治瓦解、外交孤立,培植内部反对晋君的势力,蚕食晋侯的王权。[1]

前731年曲沃桓叔死去,其子鲜(亦名鳝)继立是为曲沃庄伯,双方陆续出现小规模战斗,前724年派刺客到翼城弑了孝侯,国人荀国等诸侯的国际援助下反击,庄伯不敌只好再退回曲沃,国人推举孝侯之弟鄂侯继位晋君。前718年曲沃庄伯贿赂周桓王,要求朝廷不要介入,之后联合郑国、邢国一起攻击翼城,晋鄂侯战败逃出,但后来曲沃庄伯可能未兑现某些条件,又背叛了周桓王,周桓王反过来支持鄂侯,秋天派带兵从侧翼讨伐曲沃,庄伯失败后,再次退回曲沃,两年后病故,曲沃武公继位。前710年陉廷与曲沃联手伐翼,曲沃武公大获全胜并于追击中杀了晋哀侯,但国人拥立晋哀侯之子晋小子侯为君,武公名正言顺居位的野心暂时未能实现,然而此战后翼城周边区域已经都是曲沃一派控制,晋君的权位和影响力已被掏空。

曲沃克晋之战

曲沃克晋之战
晋国与曲沃之战的一部分
日期前679年
地点
晋国都城翼城
结果 曲沃武公攻灭晋国。
参战方
晋国 曲沃
指挥官与领导者
晋侯缗 曲沃武公
兵力
不详 不详
伤亡与损失
不详 不详

前679年,曲沃武公出兵讨伐晋侯缗,攻克晋国国都翼城,曲沃武公为了避免周天子干涉,把晋国的宝器尽献给周釐王以贿赂。前678年,周釐王封曲沃武公为晋国国君,列为诸侯,是为晋武公。曲沃终于吞并了晋,是为曲沃克晋[2][3]

影响

曲沃以武力下克上谋权夺位成功,还获得周天子的册封,形成了较恶质的范例,可说为之后春秋战国的长久乱局产生长期影响。

晋国日后成为中原霸主(橘色)

而晋国内部也并未平静,许多世族也认为自己能效法重演,族间攻杀并吞时有所闻,之后晋献公也感到国内桓、庄两族(曲沃桓叔曲沃庄伯之后代)日渐壮大怕自己成为翼城的翻版,于是与大司空士𫇭谋划,杀游氏全族形成震慑,后集桓庄两族后代公子在聚城集中软禁,不到一年后借机发兵将多数公子们斩杀,残存者逃往虢国。之后晋国内再无有较大势力公族,不任公族竟成为晋国所特有的政治制度。然而此种制度反而成为一种奇特优势,国君较能施展,不受复杂宗室贵族人际关系左右,出兵用兵也不必顾虑他国是否有自己国内某贵族的姻亲,从而内奸等情报战情被己方高层外泄情事也较少,在晋武公及其子晋献公在位时期,晋国近乎疯狂的横扫太行山以西,领土面积急剧扩大,又连续吞并周边16国最终促成了日后晋文公主导会盟称霸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中较大的超级强权。但也由于没有公族作为屏障,异姓大夫当权,也种下了六卿专政与三家分晋的远因。

清华简系年》记载了西周到战国早期的重大史事并多次涉及晋国,而且作者不用韩魏赵三家年号,依旧以“晋”统称之;《系年》作者的立场偏向于晋国,但《系年》却不提及曲沃代翼,刻意回避了这段被晋人讳莫如深的历史。[4][5][6]

考古

羊舌大墓的发掘间接证实了曲沃克晋的史实[7],晋国原本嫡系一方的一个大型君王级墓葬在下葬后不到一年就被毁墓,可能是曲沃一派所为,墓中尸骨被拦腰斩成两截抛于一旁,玉器宝石等器物被留下,但象征地位的青铜器礼器被搬走,表示为一次仇恨行为的毁墓而不是盗墓

绛县横水墓葬的族属被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是戎狄、鬼方或怀姓九宗,但有学者用充分证据论证了绛县横水墓葬实际上是曲沃代翼时期晋国曲沃小宗的墓地,与之对应的大河口墓地则是曲沃代翼时期被击败而杀害的晋侯公室墓地。该大学教授指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倗国”和“霸国”,此两地都属于晋国首都核心地带,不可能允许其他诸侯国存在,而这里正是曲沃代翼时期的重要历史遗存。大河口墓地M2002墓主肋骨有外伤,也与晋国翼城大宗被曲沃小宗所杀害相符。“倗”为“庄”的早期写法,绛县横水墓葬M2158墓(墓内6具殉人)的墓主倗伯即曲沃庄伯,他娶了周平王的姐姐,绛县横水M1墓的墓主毕姬正是曲沃庄伯与周王姊所生的女儿,金文中的“倗伯称”则为曲沃庄伯之子晋武公姬称。这说明春秋早期同姓不婚之制已经被破坏。[8]由于周人是后进性民族[9],两周时期的周人会普遍吸收商人和东夷的腰坑殉狗、日名、族徽等习俗(尤其是在西周前期),墓向、葬式、腰坑殉狗、日名、族徽、青铜器形制等已经很难成为直接界定周人与殷遗民或其他族群之间的标准,而绛县横水墓葬中姬姓贵族的大量商文化因素并不奇怪。[8][10][11][12][13][14][15][16]

参考文献

  1. ^ 史记卷三十九 晋世家
  2. ^ 史记卷三十九 晋世家 第九》:晋侯二十八年,齐桓公始霸。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釐王。釐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于是尽并晋地而有之。
  3. ^ 左传 庄公十六年》: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
  4. ^ 王刚:从清华简《系年》看早期中国的历史书写
  5. ^ 胡凯, 陈民镇. 从清华简《系年》看晋国的邦交——以晋楚,晋秦关系为中心[J]. 邯郸学院学报, 2012, 22(2):9.
  6. ^ 段雅丽. 清华简《系年》作者立场问题探讨[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29(1):7.
  7. ^ 羊舌大墓之謎. [2015-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7). 
  8. ^ 8.0 8.1 晋国: 综述——山西倗伯霸伯墓与河南淅川楚墓新解系列. [2022-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2). 
  9. ^ 张诒三. 《论语》"先进于礼乐"章索解[J]. 齐鲁学刊, 2019(4):9.
  10. ^ 王志友. 商周时期的腰坑葬俗[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0(6):6.
  11. ^ 孔令敏. 西周时期周人使用腰坑情况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12. ^ 曾宝栋, 杨杨. 浅谈商周时期墓葬中腰坑的功能和意义[J]. 殷都学刊, 2017, 38(3):6.
  13. ^ 刘源. 读金短札:伯雍父是殷人还是周人[J]. 出土文献, 2013(1):6.
  14. ^ 刘源. 周承殷制的新证据及其启示[J]. 历史研究, 2016(2):16.
  15. ^ 曹斌《恭懿之际西周国家的转型》:“‘周人不用日名’命题的提出已有60年,多数学者支持此说。但是比较明确的反例也不断出现。召公、燕侯一支的旧器不提,近年公布的应国墓地西周早、中期之际的M229出土的一对应事爵、觯铭文‘应事作父乙宝’;春秋早期M8应公鼎‘应公作尊簟鼎珷帝日丁子子孙孙永宝用’……同时,该命题还存在着一个非常普遍的反用现象,即更多的研究者将日名铜器全部归为殷人或殷遗民的铜器,这在西周诸多学术问题的讨论中都有集中表现。要论证周人不用日名,首先就要论证使用日名的是哪些人,因为即便周人不用日名也绝不等于使用日名的都是殷人,但遗憾的是即便该命题的支持者也极少系统论证该问题……所以周人甚至周王使用日名的现象在前文所述墓地的出现并不意外……不然就会出现周人克商后,殷人数量不见减少反而可能增多的新问题……日名制的消失是西周前、后期社会礼仪文化改制的体现之一,类似的还有族徽现象……在受封的统治阶层中,一部分在诸侯国内部任职而未被‘赐地’的贵族则可能仍然延续旧的族氏制度,如琉璃河墓地M253出土堇鼎的器主‘堇’,这也是为什么在西周前期族徽现象始终不见减少的原因……西周前期的大贵族集团迅速势微,周王和贵族之间的等级形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礼制类的器物被完全禁止, ‘礼’的界限更加严格,带来的变化是贵族和平民的等级差距也被拉大,正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整个国家社会分层更加清晰,等级化明显……恭懿之后西周国家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国家政策调整明显,西周的国家模式和礼制文化建立,周文化的统治秩序确立,形成了以王权为中心的集权化政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正是对于西周后期国家体制的描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3).
  16. ^ 罗泰《宗子维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COTSEN考古研究所,2006年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曲沃代翼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