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克鲁兹族彗星.

克鲁兹族彗星

克鲁兹族彗星(Kreutz Sungrazers)是掠日彗星的一种,其近日点极接近太阳是它们轨道的特性之一。它们相信全来自多年前一颗大彗星分裂而成的碎片,而德国天文学家克鲁兹首先注意到这些彗星的共通点,因此被称为“克鲁兹族彗星”。

不少克鲁兹族彗星的成员均为历史上出现的大彗星,白天在太阳隔邻也能看到。对上一颗大彗星是1965年出现的池谷·关彗星,是20世纪中最亮的彗星之一。

自从1995年SOHO卫星发射以来,不少较小的克鲁兹族彗星得以被发现,部分甚至能到达太阳表面。它们在经过近日点时全为太阳所摧毁,无一幸存。不少业余天文爱好者透过SOHO于互联网发布的图片找到不少彗星。

历史记载

[编辑]
出现在贝弗韦克天空中的1680年大彗星

1680年出现的大彗星是首颗有记录的掠日彗星,其近日点距离太阳中心为1.3个太阳半径,离太阳表面仅20万公里(0.0013天文单位),相等于地球月球距离的一半。如果观测者在该彗星表面,太阳在空中的角度将会超过80°,在面积及光度方面将比地球大27,000倍,每平方米接收37 MW的巨大功率。

一众天文学家包括爱德蒙·哈雷在内,指出该颗彗星为1106年出现的掠日大彗星之回归。在163年后,即1843年,再有壮观的大彗星出现,而且也是掠日彗星。不少天文学家雀跃不已,认为该彗星是1680年大彗星之回归,然而之后计算出1680年大彗星的公转周期超过数百年。到了1880年,再有掠日彗星出现,且轨道与1843年的相同。两年后又再有一颗彗星被观测到,称为1882年大彗星。一些天文学家提出它们原是同一颗彗星,在通过近日点时,其公转周期被缩短,可能是由包围着太阳的高密度物质造成的。

另有说法指出,它们全是同一颗大彗星掠日时分裂而成的,该说法于1880年首被提出,在1882年的大彗星掠日后解体证明了这个说法。1888年,天文学家克鲁兹发表论文,指出1843年、1880年及1882年出现的掠日彗星全是许多年前一颗大彗星解体后的碎片,它们全属于同一族,即“克鲁兹族”,而1680年出现的掠日彗星其后证实并非克鲁兹族。

1887年再有克鲁兹族彗星出现,这是19世纪的最后一颗彗星。到了20世纪,1945年曾出现一颗彗星,到了1960年代出现两颗彗星,分别为1963年的佩雷拉彗星和1965年出现的池谷·关彗星,当中后者极为壮观及光亮,并于掠日后分裂成三块碎片。它们的出现使人们对研究克鲁兹族的动态得到鼓动。

著名的彗星

[编辑]

最亮及最壮观的克鲁兹族彗星在日间也能看得到,最著名的三颗分别为1106年大彗星1843年大彗星1882年大彗星。其余著名的克鲁兹族彗星包含1882年日食彗星、公元582年中国欧洲观测到的彗星,日本韩国俄罗斯埃及观测到的1381年大彗星(X/1381 V1)、1668年和1695年观测到的两颗彗星、1880年南方大彗星(C/ 1880 C1)、C/1945 X1、池谷·关彗星C/1970 K1和C/2005 S1。

1843年大彗星

[编辑]
画家笔下的1843年大彗星,地点为澳洲塔斯曼尼亚

该彗星于二月初受到注意,距离掠日尚有三星期。2月27日,它在晴朗的白天也能看见,观测者形容其彗尾在掠日前长达2-3度,它在太阳背面掠日后再度出现,其彗尾长达最少50度,实质长度达3亿公里,成为了当时最长的彗尾纪录。到了2000年,该纪录才被百武彗星打破,其彗尾长度为5亿7,000万公里。

该彗星在三月仍能看到,至4月开始转暗,肉眼已不能看见,而对其最后的观测则为4月20日。不少公众对该彗星的出现感到恐慌,以为末日审判将至。

1882年5月17日,埃及部分地区上空出现日食,吸引不少观测者慕名而来。在太阳全被月球遮盖时,他们看到太阳隔邻有一道强光,一颗克鲁兹族彗星正于日全食时掠日。在机缘巧合下同时能看到日食和掠日彗星。

1882年大彗星

[编辑]

该彗星由不少观测者各自发现,于9月出现时已可用肉眼看到,在16-17日间掠日,在日间有薄云的天空也能看到。

它在掠日后仍能于数星期间保持光芒,并于10月间分裂成两块碎片,后分列成四块。

池谷·关彗星

[编辑]
池谷·关彗星

池谷·关彗星是近年来最壮观的克鲁兹族彗星,于1965年9月18日由日本两名业余天文学家各自发现,相差不到15分钟,以及很快被认定为克鲁兹族。它在之后四星期接近太阳时急速增亮,其光度于10月15日达到2等,10月21日掠日,全球观测者均能于白天清楚看到,估计掠日时光度达-17等,比满月及1106年以来出现的彗星还要光亮。

日本天文学家以日冕仪观测得它在掠日前30分钟分裂成三块碎片,在11月初再出现时可看到其中两块,而第三块则不知去向。它们的彗尾长达25度,最后一次作出观测是于1966年1月。

未来

[编辑]

目前天文学家无法估计另一颗非常明亮的克鲁兹族彗星在不久的将来到来的可能性,但考虑到在过去200年中至少有10 颗彗星达到了肉眼可见,另一颗克鲁兹族彗星的大彗星似乎几乎肯定会在某个时刻到来[1]。1970年怀特-奥尔蒂斯-博莱利彗星的视星等达到1等[2] 。2011年12月,C/2011 W3(洛夫乔伊彗星)在经过近日点后存活[3],视星等为-3等[4]。这颗彗星可能不是明亮的克鲁兹族彗星再次到来的预兆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Sekaina, Zdeněk; Chodas, Paul W. Fragmentation of major sungrazing comets C/1970 K1, C/1880 C1, AND C/1843 D1.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2, 581 (2): 1389–1398. Bibcode:2002ApJ...581.1389S. doi:10.1086/344261可免费查阅. 
  2. ^ Kronk, Gary W. C/1970 K1 (White-Ortiz-Bolelli). Gary W. Kronk's Cometography. [18 October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March 2016). 
  3. ^ Sekanina, Zdenek; Chodas, Paul W. Comet C/2011 W3 (Lovejoy): Orbit Determination, Outbursts, Disintegration of Nucleus, Dust-Tail Morphology, and Relationship to New Cluster of Bright Sungrazer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1 September 2012, 757 (2): 127. Bibcode:2012ApJ...757..127S. ISSN 0004-637X. arXiv:1205.5839可免费查阅. doi:10.1088/0004-637x/757/2/127可免费查阅. 
  4. ^ Phillips, Tony. What's Up in Space. Spaceweather.com. 15 December 2011 [28 Dec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January 2012). 

外部链接

[编辑]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克鲁兹族彗星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