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喷烟者.

喷烟者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23年2月15日)请协助补充参考资料、添加相关内联标签和删除原创研究内容以改善这篇条目。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盟军关于10厘米40年式喷烟者的情报图

喷烟者(德语:Nebelwerfer,意指烟雾迫击炮[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研发的一系列投掷式武器。虽然喷烟者中的六管火箭炮较为有名,其系列却甚至包括迫击炮型或安装在汽车上。这些武器最初的开发目标是分配给德国国防军烟幕兵部队德语Nebeltrupp(德语:Nebeltruppen,化学兵部队的掩护称呼)。它们被赋予的名字:烟雾投掷器其实是一种假情报,专门提供给盟军的间谍。虽然一开始就为喷烟者研发了一种高爆弹,但其于一开始主要用于发射毒气弹或烟雾弹。它的薄壁内其可以比迫击炮或火炮在相同重量的情况下发射更多气体、液体或弹药。除了巴尔干战役,喷烟者参与了德军所有的战役。其中一款喷烟者更甚至被改为防空用。其烟雾迫击炮的意思也用来误导来防止违反凡尔赛条约国际联盟观测员,阻止他们发现此武器能发射烟雾弹之外的炸弹甚至是毒气弹。

命名由来

[编辑]

喷烟者由德国王牌飞行员兼火箭工程师鲁道夫·内贝尔德语Rudolf Nebel在1935年所开发,当事人为此解释:

虽然喷烟者的实际用途是作为化学兵器投射使用,但在开发的基础构想上它是作为火箭科技的研发基础而生。

武器列表

[编辑]

10厘米35年式喷烟者

[编辑]

迫击炮的低初速特性意味着炮弹外壳不需较大强度,在相同口径迫炮弹可以比榴炮弹壳更薄,可在炮弹内装填更多物质,这使它成为有效的毒气施放工具。美国陆军化学兵部队基于相同理由也选择了开发迫击炮作为化学兵部队的施布战具,烟幕兵部队也赞同这个见解,因此在1934年设计最初的喷烟者实际上并非火箭炮,而是迫击炮。[3]

10厘米40年式喷烟者

[编辑]

几乎从一开始,德军就需要比10厘米35年式喷烟者更大的攻击范围,但直到1940年5月为止,连原型未被制造。最后制造出来的两辆原型也不是完全满足要求,但他们最好的特点都被纳入10厘米40年式喷烟者。10厘米40年式喷烟者是一个有降低后座力的后装式武器并连着一对不可分割的车轮。它有6000米的射程,将近35年式喷烟者的两倍,但重量却达后者的8倍,成本有近十倍之多,由1500帝国马克大幅增至14000帝国马克。[3]

15厘米41年式喷烟者

[编辑]

喷烟者转为火箭的研发由20世纪20年代开始,三十年代中后期达到顶峰。这为化学部队同时投掷大量毒气或烟雾提供了机会。第一个交付给部队的武器就是在1940年,法国战役后出现的15厘米41年式喷烟者。它专门设计的火箭可以携带气体,烟雾或高爆弹头。它就像几乎所有德国火箭的设计,使用了膛线来提高准确性。一个非常不寻常的特点是,发动机放置在火箭的前面,排气孔位于从最前端数起约三分之二处,以保证弹头能在地面爆炸,以提高杀伤力。事实却证明,这极度复杂化的设计产生不了多少额外效果,因此它并没有复制到后来的火箭设计。15厘米41年式喷烟者从一个安装在3.7厘米Pak 36的架子上的六管发射器射出6颗射程达一个范围6900米的火箭炮。[4]战争期间,近五百五十万支15厘米41年式喷烟者被制造出来。[5]

28/32厘米41年式喷烟者

[编辑]
28/32厘米41年式喷烟者多管火箭发射器团

28/32厘米41年式喷烟者于1941年前被引进,即巴巴罗萨行动之前。虽然它们使用相同的发射器,但它们却使用不同的弹头。28厘米(11吋)火箭炮通常使用高爆性弹头而32厘米(13吋)则通常是燃烧弹。两者都只有约2,200米(2,400码)的射程,是一种极大的战术缺点。两者都可以从木制(德语:schwere Wurfgerät 40 - 重型导弹设备)或金属制(德语:schwere Wurfgerät 41 (sW.G. 41))框架。后来,一种可以携带六颗火箭弹的牵引式喷烟者被研制出来。虽然两款火箭炮使用同样的发射器,但某些特殊的直线式导轨必须由28厘米喷烟者使用。同时,Wurfrahmen 40多管火箭炮被研发以改进这些重型多管火箭炮的机动性。它们通常装在SdKfz 251半履带车上,但亦有附加在雷诺UE履带式火炮牵引车之上。这些安装在车上的版本更有陆上斯图卡(德语:Stuka-zu-Fuß)之称。[6]不计算sW.G.及sWu.R.,并700支发射器被制造出来。另外,战争期间亦生产了超过60万支火箭炮。而有一万五千支发射器在1940年前已被制造。[5]

21厘米42年式喷烟者

[编辑]
北非战场中的21厘米42年式喷烟者

21厘米42年式喷烟者是于1942年推出的火箭炮,它的射程更远,达7,850米(8,580码),而且它有一个比15厘米41年式喷烟者较为简单的设计。这个五管火箭炮相对于以前的系列,只有高爆性弹头。其内衬的膛线让它可以发射以前的小型15厘米火箭。有些21厘米42年式喷烟者被更改,让纳粹德国空军可以用来对抗盟军的轰炸机,即Werfer-Granate21火箭发射器。[6]战争期间共生产了40万支21厘米42年式喷烟者。[5]

30厘米42年式喷烟者

[编辑]

喷烟者系列中最后一款为30厘米42年式喷烟者,于1943出产。30厘米42年式喷烟者的出现是用来取代28/32厘米41年式喷烟者,因为它们的射程太短。同时,推进剂科学的进步减少了发射时散发出的烟雾。30厘米42年式喷烟者可以发射所有喷烟者系列的弹药,就像30厘米56年式Raketenwerf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一样。[6]二战期间只有约20万火箭和700支发射器被生产。[5]

8厘米喷烟者

[编辑]

8厘米喷烟者英语8 cm Raketen-Vielfachwerfer

装备8厘米喷烟者英语8 cm Raketen-VielfachwerferSOMUA MCG半履带车英语SOMUA MCG

武装党卫队计划模仿苏联卡秋莎火箭炮,因此,8厘米喷烟者就此诞生。其尾翼稳定火箭相对于平常喷烟者的自旋稳定,不但更便宜,亦更容易制造比自旋稳定德国的设计。而且,8厘米喷烟者更可使用较为廉价的发射轨道。这也使德国可以使用大量已捕获的苏联火箭。其生产线独立于其它的厂房,因为军方不愿将现有的厂房更改用途,因此,整场战争中只极少量的制成品。[6] 制成品的实际数量并不知道,但由照片所见,有的被安装于轻装甲版本的SdKfz 4装甲车[7] 与掳获的法国SOMUA MCG半履带车英语SOMUA MCG[8]

42型150毫米自走火箭炮

[编辑]

为了提高Nebelwefer的机动性,一个十管型15厘米(5.9吋)发射器被安装在轻装甲版本的SdKfz 4装甲车的底盘,即Sd.Kfz. 4/1。约有三百Panzerwerfer被制造出来,其中一半为发射车组,另一半就是弹药车(除了没有发射品之外其实并没有分别)。[9]

Werfer-Granate21火箭发射器

[编辑]
正在上弹的Fw 190战斗机

Werfer-Granate21火箭发射器,亦被称为21厘米BR(BR相信是官方空军手册中Bordrakete的缩写)[1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是一种没有制导系统的空对空武器,为42年式喷烟者的空用版本。Werfer-Granate21火箭发射器于1943年8月17日的雷根斯堡-施韦因富特空战。[11]这些Werfer-Granate21火箭发射器被安装在Bf 109战斗机Fw 190战斗机之上(每机翼下各一发射器)。Me 410战斗机Bf 110战斗机则每边两个发射器。[11]而部分战时照片则指出,匈牙利人在他们的双引擎Me 210战斗机的两边机翼各挂三个Werfer-Granate21火箭发射器。[12]Werfer-Granate21火箭发射器用于打散盟军轰炸机的队型,以便提高击落敌机的效率。[13]但是,发射火箭炮所产生的高反作用力大幅降低了战机的速度和机动性。然而,当轰炸机编队中配有战斗机时,这些障碍可能是致命的。此外,在翼下安装的发射管设置,相对于水平通常有约15度的上扬,以抵抗弹头在飞行中遇到的阻力问题。

战场上

[编辑]

当组员完成装载弹药和把发射器描准,他们不得不离开约10至15米,以避开排气和火焰,并用电动开关发射火箭。但是,开火后会有一大堆烟雾飘出,引来敌方火炮的攻击。因此,喷烟者的使用人员必须采用打带跑的战术。[14]火箭响亮、刺耳的啸声导致美军在入侵西西里岛时给它起了绰号“尖叫Meemie”和“呻吟米妮”(英语:Screaming Meemie/Moaning Minnie)。[15]

组织

[编辑]

一般来说,化学部队中由六至八个迫击炮为一组,三组为一。牵引式的则是六个一组,三组为一营。在通常情况下,由三个营组成一个。 两个团为一个。有时,有些团会有一组六至八辆的Panzerwerfer。从1942年起,其名称由Nebelwerfer改为Werfer[16][17]

1943年开始,Werfer作为一般扩展部分加入了武装党卫队。然而他们并没有建立比营更大的单位。他们更多时只是作为一般军队的对应。[18]

作战历史

[编辑]

第一、二、五喷烟者营(各有三组共24支10厘米35年式喷烟者)于德国入侵波兰之前已准备完成。第一、二喷烟者营参与该场战役而第五营则留在西欧。[19]222炮兵团的其中一组转而配备了10厘米35年式喷烟者,并参与了挪威战役[20]1940年5月,德军另外建立了5个装备了10厘米35年式喷烟者的营。本来要建立顺序一至八的八个营,但在法国战役之时只有5个营能完成。[21]

1940年7月,第一支15厘米41年式喷烟者送达,组成了三个团,由第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喷烟者团各下设三个营。第五十四喷烟者团由第一及第七喷烟者营所组成。[22]1941年4月29日,烟雾教学营(德语:Nebel-Lehr Regiment)由策勒的化学部队学校组成。烟雾教学营有两个营,各有15厘米41年式喷烟者及10厘米35年式喷烟者。而那些独立的喷烟者营保留了他们的迫击炮,第八营则是例外,他们在巴巴罗萨行动之前得到了火箭炮。而在得火箭炮的营与其他的区分只在于他们须加上"d."或"do."的后缀。1941年11月开始,八个"净化营"完全配备了28/32厘米41年式喷烟者(有些已在早期就取得sW.G.40和41式发射架)并重组为三个重型Werfer集团军。[16]

1942年初,第十山地Werfer营从一零四净化营中建立,并送往在芬兰的第二十山地军。1943年底,两个在芬兰的组组成了第十一Werfer营,其中包括曾参与挪威战役的222炮兵团中的一组。而一组Panzerwerfer亦从德国本土前往加入。两个营都在维堡-彼得罗扎沃茨克攻势撤退到挪威北部。[23]

第九喷烟者营装备上火箭炮,然后改编为第七十一Werfer团的第一营,当年年底被送往北非。在五月投降的第二营大部分在1943年初被送到突尼斯。其余的团则转战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内陆的其余战争。[24]

1943年中旬开始,Panzerwerfer组作为强化加入了Werfer团。而团则作为配对加入了旅。1944年年底旅被改组为Volks-Werfer旅,虽然没有组织性的改变。德军共组成了总共15个Werfer或Volks-Werfer旅,另加一个阵地Werfer旅(德语:Stellungs-Werfer-Brigade)。[25]

相片

[编辑]

同类系统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LEO網上詞典. [2011-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8). 
  2. ^ Frank Grotelüschen. Pionier der Raketentechnik. Kalenderblatt (Rundfunksendung auf DLF). 2019-03-21 [2019-03-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3.0 3.1 Gander and Chamberlain, p. 298
  4. ^ Gander and Chamberlain, p. 321
  5. ^ 5.0 5.1 5.2 5.3 German Weapon and Ammunition Production 1 Sep 39-1 Apr 45. [2009-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2). 
  6. ^ 6.0 6.1 6.2 6.3 Gander and Chamberlain, p. 322
  7. ^ Chamberlain and Ellis, p. 188
  8. ^ Chamberlain and Ellis, pp. 224–25
  9. ^ Chamberlain and Ellis, p. 180
  10. ^ http://www.cockpitinstrumente.de/archiv/Dokumente/ABC/f/FockeWulf/Fw%20190/Fw%20190%20Sonderwaffenanlage%20Teil%208C.pdf
  11. ^ 11.0 11.1 Rockets of Bf 109. [2007-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8). 
  12. ^ Petrick, Peter; Stocker, Werner. Messerschmitt Me 210/Me 410 Hornet. Hinckley, England: Midland. 2007: 45. ISBN 978-1-85780-271-9. 
  13. ^ 多恩伯格, 瓦尔特. V2--Der Schuss ins Weltall. Esslingan: Bechtle Verlag. 1952 -- US translation V-2 Viking Press:New York, 1954: 262.  NOTE: Dornberger claims the Nebelwerfer was used against 1944 raids on Schweinfurt.
  14. ^ Gander and Chamberlain, pp. 321-22
  15. ^ Germany's Rocket and Recoilless Weapons. Intelligence Bulletin. March 1945 [2009-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16. ^ 16.0 16.1 Jentz, Thomas L. Leichter Zugkraftwagen 1 t: (Sd.Kfz. 10) Ausf.A and B and Variants: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from 1935 to 1945. Panzer Tracts 22–1. Boyds, MD: Panzer Tracts. 2009: 38–40. ISBN 0-9815382-5-8. 
  17. ^ Army Nebelwerfer Units. [2009-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6). 
  18. ^ Independent Nebelwerfer Units of the Waffen-SS. [2009-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7). 
  19. ^ Niehorster, Leo W. G. Higher Headquarters - GHQ - Units - Static Units (1.09.39). German World War II Organizational Series 1/III. Milton Keyes, Buckinghamshire: Military Press. 2004: 40. ISBN 0-85420-249-8. 
  20. ^ Die Nebel- und Werfertruppe, p. 366
  21. ^ Niehorster, Leo W. G. Mechanized GHQ Units and Waffen-SS Formations (10th May 1940). German World War II Organizational Series 2/II. Hannover: Niehorster. 1990: 33. 
  22. ^ Niehorster, Leo W. G. Mechanized GHQ Units and Waffen-SS Formations (22 June 1941). German World War II Organizational Series 3/II. Hannover: Niehorster. 1992: 32–33. 
  23. ^ Die Nebel- und Werfertruppe, pp. 362-71
  24. ^ Die Nebel- und Werfertruppe, pp. 261-312
  25. ^ Die Werfer-Brigaden der Wehrmacht. [2009-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德语). 

参考书目

[编辑]
  • Chamberlain, Peter; Doyle, Hilary L. Encyclopedia of German Tanks of World War Two: A Complete Illustrated Directory of German Battle Tanks, Armoured Cars, Self-propelled Guns, and Semi-tracked Vehicles, 1933–1945. Jentz, Thomas L. Revised. London: Arms and Armour Press. 1978 (1993). ISBN 1-85409-214-6. 
  • Englemann, Joachim; Scheibert, Horst. Deutsche Artillerie 1934-1945: Eine Dokumentation in Text, Skizzen und Bildern: Ausrüstung, Gliderung, Ausbildung, Führung, Einsatz. Limburg/Lahn, Germany: C. A. Starke. 1974. 
  • Gander, Terry; Chamberlain, Peter. Weapons of the Third Reich: An Encyclopedic Survey of All Small Arms, Artillery and Special Weapons of the German Land Forces 1939-1945. New York: Doubleday. 1979. ISBN 0-385-15090-3. 
  • Kameradschaft der ABC-Abwehr, Nebel- und Werfertruppen e.V. Die Nebel- und Werfertruppe (Regimentsbögen). Kameradschaft der ABC-Abwehr, Nebel- und Werfertruppen e.V. 2001. 

外部链接

[编辑]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喷烟者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