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用户:Kaguya-Taketori/病毒导论.

用户:Kaguya-Taketori/病毒导论

病毒
通过计算机重建的一个轮状病毒的图像
通过计算机重建的一个轮状病毒的图像
科学分类
群体

一:双链DNA病毒
二:单链DNA病毒
三:双链RNA病毒
四:正义单链RNA病毒
五:反义单链RNA病毒
六:逆转录病毒
七:DNA逆转录病毒

病毒系一种依靠宿主细胞繁殖的生物体。在感染宿主细胞之后,病毒就会迫使宿主细胞以很快的速度制造、装配出数千份与它(病毒)相同的拷贝。不像大多数生物体,病毒没有会分裂的细胞,新的病毒是在宿主细胞内生产、组装的。不过,与构造更简单的传染性病原体朊病毒不同,病毒含有能使得它们发生变异和进化的核酸。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超过5000个的病毒[1]

病毒的起源至今不明。有些病毒可能是由质粒,即一种可在细胞间移动的环状DNA进化而来。同时,也有些病毒可能是由细菌进化而来。病毒由两或三种结构组成。其中,所有病毒都有的两种结构是化学本质为DNA或RNA核酸与保护基因的蛋白质外壳。其中,核酸为携带遗传信息的长链状分子。部分病毒还有一个由脂肪构成的包裹着病毒体的病毒包膜。病毒包膜可以在病毒处于宿主细胞胞外时为它们提供保护。病毒的形状变化多样,既有螺旋形二十面体形的病毒,也有拥有更为复杂的几何结构的噬菌体。病毒的大小在20纳米到300纳米之间,把30,000到75,000个病毒一个个紧靠着排列起来才能达到1厘米的长度。

病毒有多种传播方式。很多病毒会攻击特定的生物体或生物组织,每一病毒也有特定的传播方式。植物病毒通常通过昆虫或其它生物体在植物间传播,这种帮助病毒扩散的生物体称为“病媒”。一些动物病毒,包括人会染上的病毒,会通过被它感染的体液传播。而像流感病毒这样的病毒则是借由人打喷嚏或咳嗽时产生的飞沫液滴在空气中传播的。而以诺如病毒为代表的一类病毒则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食物、水等都可以传播这类病毒。轮状病毒则通常是通过与被感染的儿童的直接接触传播。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传播,因为进行性交时双方会产生体液的转移。另外,革登热病毒英语Dengue virus可以通过吸血昆虫传播。

病毒感染会使人、动物甚至植物生病,不过宿主的免疫系统通常能清除病毒,并产生终身免疫力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但人们已开发出抗病毒药以治疗威胁生命的病毒感染。疫苗也能使宿主产生终身免疫以预防某些病毒感染。

发现

[编辑]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从淋巴细胞中出芽的HIV-1病毒。这些病毒已被染成绿色

1884年法国微生物学查理斯·尚柏朗发明了一种过滤器(现称作尚柏朗过滤器或尚柏朗-巴斯德过滤器),它的孔径比细菌还小。他想用这种过滤器过滤含有细菌的溶液,以完全去除里面的细菌[2]。1890年代初,俄国生物学家德米特里·伊凡诺夫斯基在研究现在我们所说的烟草花叶病毒时就用到了这种过滤器。当时,他从染病的烟草植株那里剪取了一些烟草叶并将它们碾碎。随后,他发现,这些碎叶的提取液在通过尚柏朗过滤器后仍然具有感染性。

与此同时,其他几位科学家证实,这些后来被称为病毒的媒介虽然与细菌不同,但仍可致病。它们的大小大概是细菌的百分之一。1899年荷兰微生物学家马丁努斯·拜耶林克观察到这种媒介只在分裂细胞中繁殖。他不能确定这种媒介到底是什么,所以就称之为“contagium vivum fluidum”(意为“可溶性活菌英语Contagium vivum fluidum”)。[3] 20世纪初英国细菌学家弗雷德里克·图尔特发现了能感染细菌的病毒[4]。法裔加拿大籍微生物学家费利克斯·迪海莱英语Félix d'Herelle亦在该阶段发现,如果把一种病毒加到培养有细菌的琼脂培养基上,那么这个培养基中的细菌就会成片死亡。通过数出出现细菌大规模死亡的区域数,他就能算出培养基中的病毒数量。[5]

借助德国工程师恩斯特·鲁斯卡马克斯·克诺尔英语Max Knoll于1931年发明的电子显微镜,人们第一次看到了病毒的影像[6]。 1935年美国生物化学家病毒学家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通过对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确认了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7]。 不久之后,这种病毒就被分离成蛋白质和RNA两部分。[8] 起初,科学家面临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不依靠活动物来培养病毒。1931年美国病理学家欧内斯特·古德帕斯彻英语Ernest Goodpasture在鸡胚中培养了包括流感病毒在内的几种病毒,成功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突破。[9]然而,有些病毒却无法用鸡胚培养。不过,在1949年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托马斯·哈克尔·韦勒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罗宾斯利用培养有活的动物细胞的培养基成功培养出了脊髓灰质炎病毒之后,这一难题也就迎刃而解。[10] 现已发现超过5000种病毒。[11]

起源

[编辑]

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病毒与之共生。活细胞开始进化之初就可能有病毒存在。因为病毒不形成化石,所以它的起源仍然不明。分子生物学方法是推究病毒起源的最有效方法。不过这些方法需要取得古老病毒的DNA或RNA,但现在的实验室却鲜有储存超过90年的病毒[12][13]。 分子生物学方法只能追溯在二十世纪演化出的病毒的祖先。[14]

目前,存在三种有关病毒的起源假说:[15][16]

  • 退化假说认为,病毒可能曾是寄生在大细胞里的小细胞。久而久之,这些小细胞中寄生用不到的基因就丢失了。退化假说的证据之一是细菌域下的立克次体衣原体虽然是活细胞,却像病毒一样只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这一事实。这两种细菌对寄生的依赖性可能就是由它们失去了能使自己在细胞外独立生存的基因造成[17]
  • 细胞起源假说认为,某些病毒可能进化自从较大生物的基因组中“脱离”的DNA或RNA片段。有些脱离的DNA可能源于质粒(一种可在细胞之间移动的DNA片段),而另一些病毒则可能是由细菌演化而来。[18]
  • 共同进化学说认为,病毒是从一些复杂的蛋白质和DNA分子演化而来的。它们与细胞几乎同时于地球上出现,并在接下来的数百万年中依赖于细胞生物而生存。[19]

然而,这些假说各有各的问题:退化假说无法解释为何连最小的依赖寄生生存的细胞生物都一点也不像病毒,而细胞起源假说则不能解释病毒为何呈现现在的结构。共同进化学说,或称病毒先出现学说,则与病毒的定义矛盾,因为病毒必须依赖宿主细胞存活[19]。 但是病毒肇源久远,可追溯到生命进化分出三域以前。[20]这项发现使现在的病毒学家不得不对这三种经典假说进行反思和重新审视。[20]

结构

[编辑]
病毒的简化结构图

病毒粒子,亦称为“病毒体”(viron),由化学本质为DNA或RNA的基因和包裹着基因的蛋白质外壳构成。[21]这个外壳叫做“衣壳”(capsid),由许多更小的相同蛋白质分子(即壳粒英语Capsomere)组成。由壳粒堆砌而成的衣壳可以呈二十面体螺旋形,也可以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形状。另外,病毒还拥有一个称为“核壳体”(nucleocapsid)的结构。它位于衣壳内部,包裹着病毒的核酸,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另外,一些病毒在衣壳外还拥有脂质(脂肪)构成的包膜

大小

[编辑]

病毒是最小的感染源之一,大部分病毒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而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也就是说病毒的尺寸比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要小。病毒的大小从20到300 纳米不等,它小到需要把30,000到750,000个病毒一个个紧靠着排列起来才能达到1厘米的长度。[21] 相比之下,细菌的直径通常为1 微米(合1000 纳米),高等生物的细胞直径为几十毫米。有些病毒比较大,如2003年和2013年分别发现的能感染变形虫巨大病毒潘多拉病毒,直径可达1 微米,比流感病毒大一千倍。这些庞大病毒的发现出乎科学家们意外。[22]

基因

[编辑]

基因由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构成,它编码了生物体所含的生物信息。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但很多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的DNA或RNA由单链或双螺旋组成。[23]

病毒繁殖非常迅速,因为它只有几个基因,相比之下人类有2万到2万5千个。[24] 例如,流感病毒只有8个基因,轮状病毒只有11个。这些基因编码了构成病毒颗粒的结构蛋白和只在受感染细胞中出现的非结构蛋白。[25]

像所有细胞一样,很多病毒会产生用以复制DNA和RNA的蛋白质,分别称为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病毒的聚合酶合成DNA和RNA通常比宿主细胞更高效。[26] 不过RNA聚合酶经常出错,这就是RNA病毒常会突变成新毒株的原因之一。[27]

有些RNA病毒的基因并不是一个连续的RNA分子,而是分开的几段,例如流感病毒有八段由RNA组成的基因。当两种不同的流感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这些基因会相互混合,重配英语reassortment成新毒株。[28]

蛋白质合成

[编辑]
典型真核细胞的结构图。该图呈现了细胞的各种亚细胞组分,其中的数字代表:1.核仁 2.细胞核 3.核糖体 4.囊泡 5.糙面内质网 6.高尔基体 7.细胞骨架 8.光面内质网 9.线粒体 10.液泡 11.细胞质 12.溶酶体 13.中心粒 14.按比例绘制的病毒体

蛋白质对生物体来说不可或缺。在DNA中遗传信息指导下,细胞利用一个个氨基酸作为结构单元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具有专一性,通常只具有一种功能。所以,一个细胞如果想要进行一种新的活动的话,它就必须合成一种新的蛋白质。病毒会迫使宿主细胞合成宿主不需要,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却需要用到的蛋白质。蛋白质合成分为两步:转录转译

转录是把DNA上的遗传信息复制到信使RNA(mRNA)上的过程。然后信使RNA在细胞中移动,把遗传信息带给核糖体,让它合成蛋白质。这一过程称为转译,因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由mRNA上的编码决定。这样核酸上的信息就转换到氨基酸上了。

有些RNA病毒的基因可不加改变直接作为mRNA,因此这些病毒称为正RNA病毒。[29] 另一些RNA病毒的基因与mRNA互补,这些病毒需要宿主细胞或它们自己的酶合成mRNA,它们称为反义RNA病毒。RNA病毒合成mRNA的方式和细胞相似,而逆转录病毒则与它们完全不同:逆转录病毒有RNA,但在宿主细胞中却利用逆转录酶把RNA复制到DNA上,再把它整合到宿主自己的DNA里,最后宿主细胞通过正常途径把这段DNA复制到mRNA上。[30]

生命周期

[编辑]
典型病毒的生命周期(从左至右),从感染细胞开始,到数以百计的后代从细胞中释出

病毒感染细胞后,就把自己的DNA或RNA复制到细胞里,让它制造病毒蛋白质,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病毒通过这种方式迫使细胞制造数千个新病毒。[31]

病毒在活细胞中的生命周期有六个基本阶段,它们互相有重叠部分:[32]

  • 附着:病毒首先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结合。这种特异性使病毒只能感染少数几种细胞。例如,艾滋病毒(HIV)只能感染人类T细胞,因为其表面蛋白gp120只能与T细胞表面的CD4等分子结合。植物病毒只能感染植物而不能感染动物。这种吸附机制通过不断的进化,使得病毒能够更特定地结合那些使它们能够完成复制过程的细胞。
  • 入侵:病毒附着到宿主细胞表面之后,通过胞吞或膜融合进入细胞。
  • 脱壳:然后病毒的衣壳被病毒自己的或宿主细胞中的酶降解破坏,病毒的核酸得以释放。
  • 合成:接下来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系统按照病毒的信使RNA合成病毒蛋白,同时细胞也合成病毒的核酸。
  • 组装: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合成之后组装成数百个新的病毒颗粒。
  • 释放:最后新病毒从细胞中脱离释放。多数病毒会使细胞裂解 (生物)英语lysis,另一些病毒(如HIV)则通过出芽英语viral shedding#Via budding等较温和的方式从细胞中释放。

对宿主细胞的影响

[编辑]

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结构和生化成分会产生广泛的影响,[33] 这些影响称为“细胞病变效应”。[34] 多数病毒感染最终会导致宿主细胞死亡。死亡的方式有裂解、细胞膜病变和凋亡(即“自杀”)等。[35] 通常细胞死亡是因为病毒合成的蛋白质终止了细胞的正常活动,这些蛋白质并不一定是组成病毒颗粒的蛋白质。[36]

有些病毒不会使宿主细胞发生明显变化。这些病毒潜伏在细胞里不活动,细胞通常功能正常,没有感染迹象。[37] 病毒会潜伏数月乃至数年,这会引起长期感染,如单纯疱疹就是如此。[38][39]

有些病毒(如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常会导致细胞增生,但不会使其恶化,[40] 不过还有些病毒(如人类乳头瘤病毒)已被明确证实致癌。[41] 当细胞的DNA遭病毒损坏而无法自我修复时,细胞就会凋亡。这时细胞会彻底破坏受损的DNA。有些病毒拥有限制细胞凋亡的机制,这样宿主细胞在合成子代病毒之前不会死亡。HIV就是这样的病毒。[35]

病毒引起的疾病

[编辑]
十个诺如病毒颗粒,这种RNA病毒会引起冬季呕吐。新闻中常报道邮轮或医院里由这种病毒引起的胃肠炎

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有普通感冒流感水痘唇疮,较为严重的有埃博拉艾滋病。很多病毒几乎不致病,称为“良性病毒”。害处更大的病毒就有“病毒性”。 病毒感染不同细胞后可引起不同的疾病。有些病毒会导致慢性甚至终身感染,尽管宿主有防御体系,但病毒还是在它体内繁殖。[42] 乙肝C肝病毒就常常是这样。受病毒慢性感染的人称为病毒携带者。他们是病毒重要的藏身之处。如果人群中病毒携带者比例很大,这种病毒就会在该地流行。[43]

病毒在宿主间的传播方式有很多,但每种病毒只会利用其中的一两种。很多植物病毒通过称为病媒的载体传播。有些感染动物(包括人类)的病毒也由病媒(通常是吸血昆虫)传播,不过直接传播更为常见。有些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水、手和公用物品传播,也会通过与受感染者的密切接触传播。[44] 另一些病毒(如流感病毒)则通过空气传播。[45] 艾滋病、乙肝、C肝等病毒通常通过不安全的性接触[46] 或受污染的注射器针头传播。[47] 了解各种病毒如何传播对预防病毒感染和流行很重要。[48]

植物疾病

[编辑]
被轻斑驳病毒感染的辣椒

植物病毒有很多种,但通常它们只会影响作物产量,因此病毒防控在经济上并不可行。植物病毒常由病媒生物在植物间传播。这种病媒通常是昆虫,但也有真菌线虫动物单细胞原生动物。如果认为防控植物病毒感染是划算的(如对多年生水果来说),防控的重点在于消灭病媒以及其他宿主,例如杂草。[49] 植物病毒只能在植物细胞中繁殖,所以对人类和动物无害。[50]

噬菌体

[编辑]
典型噬菌体的结构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和古菌的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英语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正式确认11科28属噬菌体。[51] 噬菌体对海洋生态学来说很重要,因为受感染的细菌破裂后,含碳化合物就释放回环境中,刺激新生物的生长。噬菌体在科学研究中很有用,因为它们对人类无害,研究起来很方便。但在食品、制药等行业,噬菌体可能造成麻烦,因为发酵需要健康的细菌。有些细菌感染用抗生素难以对付,所以用噬菌体治疗这种感染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兴趣。[52]

宿主的抵抗力

[编辑]

动物的先天免疫

[编辑]

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先天就有很多抵御病毒的方式。这些方式无特定性,能保护宿主免受各种病毒感染。先天免疫不会在多次接触病毒后增强,也没有“记忆力”。动物的皮肤,尤其是皮肤表面的死亡细胞,能防止宿主遭受多种病毒感染。胃里物质的酸性能消灭很多被吞进去的病毒。如果病毒突破这些屏障进入宿主体内,还有其他先天防御方式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宿主会产生一种叫干扰素的激素,它会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和相邻的细胞来阻止病毒繁殖。细胞内部也有能破坏病毒RNA的酶。有些血细胞能吞噬并摧毁其他受病毒感染的细胞。[53]

动物的后天免疫

[编辑]
两个轮状病毒颗粒,右边那个被抗体包裹,抗体能阻止它附着并感染细胞

对病毒的特异性免疫是逐步发展出来的,其中叫做淋巴细胞的白细胞起了重要的作用。淋巴细胞对病毒感染有“记忆力”,并且能合成许多特别的分子,称为抗体。这些抗体能附着在病毒上,阻止它感染细胞。抗体有很强的针对性,只能攻击一种病毒。宿主能产生多种抗体,特别是刚刚受到感染时。感染消退后,宿主仍能继续产生抗体,体内留存的抗体通常能使宿主对病毒拥有终身免疫力。[54]

植物的抵抗力

[编辑]

植物对病毒拥有复杂而有效的防御机制,其中最有效的是所谓的抗性(R)基因英语Gene-for-gene relationship#Classes of resistance gene。每个R基因会使受感染细胞周围的局部细胞死亡,产生肉眼可见的大斑块,从而使植物对特定病毒有抵抗力。这样病毒感染就无法传播了。[55] RNA干扰也是植物抵御病毒感染的有效方式。[56] 植物受感染时也会产生天然抗感染物质摧毁病毒,如水杨酸一氧化氮活性氧等。[57]

细菌对噬菌体的抵抗力

[编辑]

细菌抵御噬菌体的主要方式是合成破坏外来DNA的酶。这种酶叫限制内切酶,它会把噬菌体病毒注入细菌细胞的DNA剪切掉。

人类和其他动物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编辑]

接种疫苗

[编辑]
DNA结构图,此图显示了组成分子“骨架”的核苷和磷原子的位置

预防病毒性疾病的方法之一是接种疫苗。疫苗能模拟自然感染和与之相关的免疫反应,但并不致病。疫苗接种消灭了天花,并且显著降低了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腮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58] 超过十三种人类病毒感染都有疫苗可打,[59] 能预防动物病毒感染的疫苗更多。[60] 疫苗可用活病毒或死病毒制作。[61] 活病毒疫苗中含有经过减毒的病毒,但给免疫缺陷的人群接种时很危险。这些人接种减毒疫苗会导致原发病。[62] 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技术能制造“特制”的疫苗,它只含有病毒的蛋白质衣壳。乙肝疫苗就属于这种。[63] 这些疫苗更安全,因为它永远不会致病。[64]

抗病毒药

[编辑]

近二十年来,艾滋病的大流行推动抗病毒药迅速发展。抗病毒药通常是核苷类似物英语nucleoside analogue,即与构成DNA结构单元的核苷非常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分子。病毒DNA开始复制时会带入这些假的结构单元,这时DNA复制就会提前停止,因为假的结构单元没有能使后面的结构单元加入的必要特征。这样,DNA合成就停止了,病毒就无法繁殖。[65] 这样的核苷类似物有抗疱疹病毒感染的阿昔洛韦和抗HIV和乙肝病毒的[[拉米夫定]。阿昔洛韦是最早的抗病毒药之一,也是最常使用的抗病毒药之一。[66]

鸟嘌呤的类似物阿昔洛韦

其他的抗病毒药针对病毒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HIV需要HIV-1蛋白酶才具有感染性。有一类称为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物,能与这种酶结合,使它失效。[67]

C肝由RNA病毒引起。80%的感染者的C肝都会变成慢性的,若不治愈,终身都有感染性。联合使用利巴韦林和干扰素能有效治疗C肝。[68] 与此类似,使用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治疗慢性乙肝带原者的方法也在开发中。[69] 在这两个例子中,抗病毒药阻止病毒繁殖,而干扰素则杀灭剩下的受感染细胞。

HIV病毒感染通常用几种抗病毒药联合治疗,每种药针对病毒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阻止病毒附着在细胞上的药,有核酸类似物,还有的药抑制病毒繁殖所必须的酶。[67] 这些药物的成功证明了了解病毒繁殖方式的重要性。

病毒在生态学中的角色

[编辑]

在水生生物生活的环境中,病毒是数量最多的生物实体[70]——光是一茶匙的海水中就含有100万个病毒[71]。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的调节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72]。水中的病毒大都是对动植物无害的噬菌体。它们能够感染并杀灭水生生物群落中的细菌——这一过程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至关重要。因噬菌体的感染而裂解的细菌会释放出有机分子。这些有机分子能促进细菌的新生以及藻类的生长[73]

微生物构成了海洋中的90%的生物质。据估计每天病毒就能杀灭约20%的生物质,海洋中的病毒数量是细菌和古菌的十五倍。病毒是迅速消灭会致其他海洋生物于死地的有害水华[74]的主力军。[75] 海洋中离海岸越远,深度越深,病毒数量越少,因为其宿主数量也越少。[76]

海洋中的病毒影响深远:它们能增强海洋生物的呼吸作用,这就间接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每年的减少量约为30亿碳当量。[76]

海洋哺乳动物也会受病毒感染。1988年和2002年,欧洲有数千只斑海豹死于海豹瘟热病毒英语海豹瘟热病毒[77] 海洋哺乳动物中流行的病毒还有杯状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和细小病毒等。[76]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Leppard, Keith; Nigel Dimmock; Easton, Andrew. Introduction to Modern Virology. Blackwell Publishing Limited. 2007: 4. ISBN 1-4051-3645-6. 
  2. ^ Shors pp. 76–77
  3. ^ Topley and Wilson p. 3
  4. ^ Shors p. 589
  5. ^ D'herelle, F. On an invisible microbe antagonistic toward dysenteric bacilli: brief note by Mr. F. D'Herelle, presented by Mr. Roux. 1917. Research in microbiology. 2007, 158 (7): 553–4. PMID 17855060. doi:10.1016/j.resmic.2007.07.005. 
  6. ^ From Nobel Lectures, Physics 1981–1990, (1993) Editor-in-Charge Tore Frängsmyr, Editor Gösta Ekspång,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Singapore
  7. ^ Stanley, W.M.; Loring, H.S. The isolation of crystalline tobacco mosaic virus protein from diseased tomato plants. Science. 1936, 83 (2143): 85. Bibcode:1936Sci....83...85S. PMID 17756690. doi:10.1126/science.83.2143.85. 
  8. ^ Stanley, W.M.; Lauffer, M.A. Disintegration of tobacco mosaic virus in urea solutions. Science. 1939, 89 (2311): 345–347. Bibcode:1939Sci....89..345S. PMID 17788438. doi:10.1126/science.89.2311.345. 
  9. ^ Goodpasture, E.W.; Woodruff, A.M.; Buddingh, G.J. The cultivation of vaccine and other viruses in the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of chick embryos. Science. 1931, 74 (1919): 371–372. Bibcode:1931Sci....74..371G. PMID 17810781. doi:10.1126/science.74.1919.371. 
  10. ^ Rosen, F.S. Isolation of poliovirus—John Enders and the Nobel Priz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4, 351 (15): 1481–83. PMID 15470207. doi:10.1056/NEJMp048202. 
  11. ^ Dimmock, N.J; Easton, Andrew J; Leppard, Keith. Introduction to Modern Virology sixth edi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7: 49. ISBN 1-4051-3645-6. 
  12. ^ Shors. p. 16
  13. ^ Topley and Wilson pp. 18–19
  14. ^ Liu, Y; Nickle, DC; Shriner, D; Jensen, MA; Learn Jr, GH; Mittler, JE; Mullins, JI. Molecular clock-like evolut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Virology. 2004, 329 (1): 101–8. PMID 15476878. doi:10.1016/j.virol.2004.08.014. 
  15. ^ Shors pp. 14–16
  16. ^ Topley and Wilson pp.11–21
  17. ^ Topley and Wilson p. 11
  18. ^ Topley and Wilson pp. 11–12
  19. ^ 19.0 19.1 Wessner D. R. The Origins of Viruses. Nature Education. 2010, 3 (9): 37. 
  20. ^ 20.0 20.1 Mahy WJ & Van Regenmortel MHV (eds). Desk Encyclopedia of General Virology. Oxford: Academic Press; 2009. ISBN 0-12-375146-2. p. 28.
  21. ^ 21.0 21.1 Topley and Wilson pp. 33–55
  22. ^ Zimmer, Carl. Changing View on Viruses: Not So Small After All. New York Times. 18 July 2013 [20 December 2014]. 
  23. ^ Shors pp. 54–61
  24. ^ International Human, Genome Sequencing Consortium. Finishing the euchromatic sequence of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2004, 431 (7011): 931–945. Bibcode:2004Natur.431..931H. PMID 15496913. doi:10.1038/nature03001. 
  25. ^ Shors p. 73
  26. ^ Shors pp. 32–34
  27. ^ Shors p. 510
  28. ^ Shors p. 327
  29. ^ Topley and Wilson pp. 75–82
  30. ^ Shors pp. 248–250
  31. ^ Shors pp. 11–12
  32. ^ Shors pp. 47–67
  33. ^ Collier pp. 115–146
  34. ^ Collier p. 115
  35. ^ 35.0 35.1 Roulston A, Marcellus RC, Branton PE; Marcellus; Branton. Viruses and apoptosis. Annu. Rev. Microbiol. 1999, 53 (1): 577–628 [2014-12-20]. PMID 10547702. doi:10.1146/annurev.micro.53.1.577. 
  36. ^ Alwine JC. Modulation of host cell stress responses by human cytomegalovirus. Curr. Top. Microbiol. Immunol. Current Topic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008, 325: 263–79. ISBN 978-3-540-77348-1. PMID 18637511. doi:10.1007/978-3-540-77349-8_15. 
  37. ^ Sinclair J. Human cytomegalovirus: Latency and reactivation in the myeloid lineage. J. Clin. Virol. March 2008, 41 (3): 180–5 [2014-12-20]. PMID 18164651. doi:10.1016/j.jcv.2007.11.014. 
  38. ^ Jordan MC, Jordan GW, Stevens JG, Miller G; Jordan; Stevens; Miller. Latent herpesviruses of humans. Ann. Intern. Med. June 1984, 100 (6): 866–80. PMID 6326635. doi:10.7326/0003-4819-100-6-866. 
  39. ^ Sissons JG, Bain M, Wills MR; Bain; Wills. Latency and reactivation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J. Infect. February 2002, 44 (2): 73–7 [2014-12-20]. PMID 12076064. doi:10.1053/jinf.2001.0948. 
  40. ^ Barozzi P, Potenza L, Riva G, Vallerini D, Quadrelli C, Bosco R, Forghieri F, Torelli G, Luppi M; Potenza; Riva; Vallerini; Quadrelli; Bosco; Forghieri; Torelli; Luppi. B cells and herpesviruses: a model of lymphoproliferation. Autoimmun Rev. December 2007, 7 (2): 132–6 [2014-12-20]. PMID 18035323. doi:10.1016/j.autrev.2007.02.018. 
  41. ^ Subramanya D, Grivas PD; Grivas. HPV and cervical cancer: updates on an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 Postgrad Med. November 2008, 120 (4): 7–13. PMID 19020360. doi:10.3810/pgm.2008.11.1928. 
  42. ^ Shors p. 483
  43. ^ Topley and Wilson p. 766
  44. ^ Shors p. 118
  45. ^ Shors p.117
  46. ^ Shors p. 119
  47. ^ Shors p.123
  48. ^ Shors pp. 16–19
  49. ^ Shors p. 584
  50. ^ Shors pp. 562–587
  51. ^ Fauquet, CM. Desk Encyclopedia of General Virology. Boston: Academic Press. 2009: 82. ISBN 0-12-375146-2. 
  52. ^ Shors pp. 588–604
  53. ^ Shors pp. 146–158
  54. ^ Shors pp.158–168
  55. ^ Dinesh-Kumar, S.P.; Tham, Hong; -1#Wai-, Baker. Structure—function analysis of the tobacco mosaic virus resistance gene N. PNAS. 2000, 97 (26): 14789–94. Bibcode:2000PNAS...9714789D. PMC 18997可免费查阅. PMID 11121079. doi:10.1073/pnas.97.26.14789. 
  56. ^ Shors pp. 573–576; Shou-Wei Ding, Olivier Voinnet. Antiviral Immunity Directed by Small RNAs. Cell. 2007-08, 130 (3): 413–426 [2019-06-25]. PMC 2703654可免费查阅. PMID 17693253. doi:10.1016/j.cell.2007.07.039 (英语).  PMID 17693253
  57. ^ Soosaar, J.L.; Burch-Smith, T.M.; Dinesh-Kumar, S.P. Mechanisms of plant resistance to viruses.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05, 3 (10): 789–98. PMID 16132037. doi:10.1038/nrmicro1239. 
  58. ^ Shors pp. 171–185
  59. ^ Shors p. 183
  60. ^ Pastoret, P.P.; Schudel, A.A.; Lombard, M. Conclusions—future trends in veterinary vaccinology. Rev. Off. Int. Epizoot. 2007, 26 (2): 489–94, 495–501, 503–9. PMID 17892169. 
  61. ^ Shors p. 172
  62. ^ Thomssen, R. Live attenuated versus killed virus vaccines. Monographs in allergy. 1975, 9: 155–76. PMID 1090805. 
  63. ^ Shors p. 174
  64. ^ Shors p. 180
  65. ^ Shors p. 427
  66. ^ Shors p. 426
  67. ^ 67.0 67.1 Shors p. 463
  68. ^ Witthoft, T.; Moller, B.; Wiedmann, K.H.; Mauss, S.; Link, R.; Lohmeyer, J.; Lafrenz, M.; Gelbmann, C.M.; Huppe, D.; et al.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efficacy of peginterferon alpha-2a and ribavirin in chronic hepatitis C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German Open Safety Trial. J Viral Hepat. 2007, 14 (11): 788–796. PMC 2156112可免费查阅. PMID 17927615. doi:10.1111/j.1365-2893.2007.00871.x. 
  69. ^ Paul N, Han SH; Han.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Current Indications. Current Hepatitis Reports. June 2011, 10 (2): 98–105. PMC 3085106可免费查阅. PMID 21654909. doi:10.1007/s11901-011-0095-1. 
  70. ^ Koonin EV, Senkevich TG, Dolja VV; Senkevich; Dolja. The ancient Virus World and evolution of cells. Biology Direct. 2006, 1 (1): 29. PMC 1594570可免费查阅. PMID 16984643. doi:10.1186/1745-6150-1-29. 
  71. ^ Shors p. 4
  72. ^ Shors p. 5
  73. ^ Shors p. 593
  74. ^ Harmful Algal Blooms: Red Tide: Home | CDC HSB. www.cdc.gov. [23 August 2009]. 
  75. ^ Suttle CA. Viruses in the sea. Nature. September 2005, 437 (7057): 356–61. Bibcode:2005Natur.437..356S. PMID 16163346. doi:10.1038/nature04160. 
  76. ^ 76.0 76.1 76.2 Suttle CA. Marine viruses—major players in the global ecosystem.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October 2007, 5 (10): 801–12. PMID 17853907. doi:10.1038/nrmicro1750. 
  77. ^ Hall, A; Jepson, P; Goodman, S; Harkonen, T. Phocine distemper virus in the North and European Seas – Data and models, nature and nurture.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06, 131 (2): 221–229. doi:10.1016/j.biocon.2006.04.008. 

参考书目

[编辑]
  • Collier, Leslie; Balows, Albert; Sussman Max (1998) Topley and Wilson's Microbiology and Microbial Infections ninth edition, Volume 1, Virology, volume editors: Mahy, Brian and Collier, Leslie. Arnold. ISBN 0-340-66316-2
  • Shors, Teri (2008). Understanding Viruses.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ISBN 0-7637-2932-9

外部链接

[编辑]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用户:Kaguya-Taketori/病毒导论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