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空对空导弹.

空对空导弹

中华民国天剑二型导弹
日本99式中程空对空导弹
美国AIM-7麻雀空对空导弹

空对空导弹泛指所有装置在空中飞行的载具上面,攻击其他的空中目标的导弹

最早的空对空导弹是由德国在二战末期研发出来的 Henschel Hs 117 Schmetterling,用以对付盟军的轰炸机群,企图重新夺取制空权,但未及投入实战。二次大战之后,空对空导弹的研发也在各国逐渐发酵,当时研发的主要目的都是要对付携带原子弹战略轰炸机[1]

空对空导弹的区分

空对空导弹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

射程

以射程的长短加以区分为短程,中程与长程导弹。然而在射程的定义上并不严谨。一般说来,射程在20公里以下的算是短程,介于20公里到100公里的算是中程,以上的是长程,各家的说法不一,没有统一的定义。

制导讯号

空对空导弹的制导讯号有两大类,分别是红外线无线电,现在无线电讯号在空对空导弹上面所指是由雷达所发射出来的制导讯号,但空对空导弹发展初期曾经有无线电遥控制导,现在基本上已被淘汰。

制导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制导构想包括无线电遥控与有线制导,然而这两种方式在面对护航战斗机的压迫下,即使是对付运动力不佳的轰炸机也相当困难。二战之后则有雷达乘波制导受到短暂的使用,包括苏联的AA-1导弹。乘波制导在面对远距离目标上有摽定不够精确和讯号衰减的问题,对付高运动性目标上要迟锁定非常困难,因此很快的退出空对空导弹的领域。

目前空对空导弹的制导方式分为三大类:主动雷达制导半主动雷达制导,以及被动制导,其中被动制导又分成被动雷达制导和红外线制导两种。

空对空导弹的基本架构

空对空导弹基本上都有下面的数个部分:

制导部分

除了采用乘波制导以外的空对空导弹,都需要接收来自于目标的讯号,譬如说半主动制导接收反射自目标的雷达讯号,红外线制导接收自目标发射的红外线讯号,为了取得最佳的接收效果,付负责接收讯号的制导部分都集中在导弹的前端。

弹头部分

弹头是实际上对目标产生主要杀伤力的部分。除了早期少数的特例以外,目前服役中的空对空导弹都是采用传统炸药,由于空对空导弹的重量限制较为严格,弹头重量较低,在设计上多配合可以产生高速物体的结构或者是附加物,增加在爆炸时利用这些物体产生的破片对目标的摧毁能力。

美国早期使用核子弹头的空对空火箭AIR-2A

较为常见的弹头设计包括使用连续杆或者是钢珠的搭配。连续杆类似活页门或是扇子,弹头引爆的时候会张开,以高速撞击目标达到杀伤的效果。

引爆弹头的引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为引信必须要恰当的时间启动,过早会降低能量与破片的传递,让目标得以逃过被击落的下场,过晚可能错过目标而无法达到效果。现役导弹多具备接触与近发两种引信。前者在与物体碰撞下才会启动弹头的炸药,后者则是借由发射的讯号来判断目前导弹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然后在预设的距离和角度以内引爆。美国AIM-4导弹曾经因为只有接触引信而饱受批评。

近发引信采用的讯号包括红外线激光无线电。目前的发展趋势除了强调引信的可靠度之外,还加入判断目标与导弹相对位置的能力,在引爆的阶段集中能量与破片在目标的方向上,进一步强化弹头的效果。

控制部分

推进部分

空对空导弹列表

美国

英国

前苏联/俄罗斯

俄国AA-11空对空导弹

法国

意大利

德国

IRIS-T空对空导弹

巴西

  • MAA-1

南非

以色列

伊朗

日本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多国合作

参考文献

  1. ^ Wragg, David W. A Dictionary of Aviation first. Osprey. 1973: 30. ISBN 9780850451634. 
  2. ^ 中国空空导弹发展史_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spacechina.com. [2021-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3. ^ 「當年開的是戰機、現在開的是飛行武器系統」:以色列空戰英雄一語道出空戰的轉變. 尖端科技 军事数据库. [2021-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外部链接

参见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空对空导弹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