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瓦尔特·莫德尔.

瓦尔特·莫德尔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翻译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语言,也可能使用了机器翻译。请协助翻译本条目或重新编写,并注意避免翻译腔的问题。明显拙劣的翻译请改挂((d|G13))提交删除。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请邀请适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更多的细节与详情请参见讨论页
瓦尔特·莫德尔
原文名Walter Model
本名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
Otto Moritz Walter Model
昵称防御大师
防御之狮
东线的救世主
元首的消防员
出生(1891-01-24)1891年1月24日
 德意志帝国萨克森省根廷
逝世1945年4月21日(1945岁—04—21)(54岁)
 纳粹德国鲁尔区杜伊斯堡附近
效命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至1918年)
德国 魏玛共和国(至1933年)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服役年份1910年—1945年
军衔 陆军元帅
统率第3装甲师(1940年11月)
第41装甲军(1941年10月)
第9集团军(1942年1月)
第2装甲集团军(1942年8月)
北方集团军群(1944年1月)
北乌克兰集团军群(1944年3月)
中央集团军群(1944年6月)
B集团军群(1944年8月初)
西线总司令(1944年8月-9月)
参与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获得勋章钻石橡叶带剑铁十字勋章
签名

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德语:Otto Moritz Walter Model,1891年1月24日—1945年4月21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陆军元帅,尽管他在战争初期是一个进攻性装甲将军,但他在防御战中最广为人知。他在勒热夫突出部成功抗击苏军一年多,最终在水牛行动中成功撤出勒热夫。

莫德尔在二战期间引起希特勒的注意,但是直到1942年,他们的关系才变得特别紧密。他顽强的战斗力和对纳粹政权的忠诚赢得了希特勒的称赞,所以希特勒一再派遣他抢救在东部阵线危急的局势。他们的关系直到突出部之战中失败后破裂了。1945年4月21日,在盟军于鲁尔包围B集团军群之后莫德尔便饮弹自尽。

早期生活

莫德尔决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烧掉他所有的个人资料,这意味着对他的早年人们知之甚少。他出生在普鲁士萨克森省(今萨克森州根廷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1909年[1]他进入德意志帝国军队,于1910年担任第52步兵团团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5月,莫德尔在阿拉斯战役中受伤,于10月被授予一级铁十字勋章。他的事迹使他引起了师长的注意,师长建议他在德国总参谋部任职。莫德尔接受了短暂的的参谋官培训,并作为第52步兵师和第8内卫掷弹兵师的副官返回第5师。他于1917年11月晋升为上尉,随后成为警卫队预备队的工作人员,后者在1918年鲁登道夫攻势中作战。战争结束时,他在第36预备役师中。[2][1] 到战争结束时,莫德尔已经赢得了有潜力的能干军官的声誉。在他的军事生涯的早期,他曾撰写过关于普鲁士将军奥古斯特·奈德哈特·冯·格奈森瑙的书。此外在战争期间,德国国防军负责人汉斯·冯·西克特已经在他担任参谋职位中认识他,他为第36预备役司令官弗朗兹·冯·兰托少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因此,他是德国国防军保留的4000名军官之一。莫德尔在魏玛共和国诞生初的混乱时期通常选择了远离政治,不过作为一名军官他也曾参与了对鲁尔起义的镇压。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莫德尔在入侵波兰时是第4军首席参谋长,在法国战役中为德国第16军参谋长。他在1940年4月被晋升为少将,当年11月首次获派高级指挥职务,他被分配指挥第3装甲师。他立即着手放弃所有组织和指挥的规条,提拔爱戴他的人,激怒他的军官往往要收拾他留下的烂摊子。他还建立了1个联合兵种培训计划,使他的部下无论其原先单位如何,一起被扔在各个特设集团:坦克人员与步兵工兵侦察单位一同培训、等等。因此,莫德尔预计到德军几个月后将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常使用的战斗群模式,而后来这将成为常规做法,它在1940年末和1941年初仍然不是德国国防军的普遍做法[3]

1941年6月至12月期间,德军在巴巴罗萨行动中的攻势

入侵苏联

1941年12月,苏联的莫德尔和古德里安

巴巴罗萨行动中,第3装甲师被分配至由海因茨·古德里安指挥的德国第2装甲集群中之第24装甲军。行动于1941年6月22日展开,古德里安敦促他的装甲师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这对莫德尔颇为适合,直至7月4日,由他领导的装甲集群先遣人员已经到达第聂伯河,因打开了一个缺口,所以他获得了骑士铁十字勋章。但是,强渡第聂伯河是另一回事,由于苏军准备保卫河岸防线。第3装甲师的先锋被苏联第21集团军赶回对岸,直到7月10日,德军才有能力渡河。此行动中,莫德尔获得了更多的部队支援,他指挥的部队被改编分成3组:1支强大的步兵部队将渡河,建立1个桥头堡,1支机动装甲集群将穿过桥头堡,并继续前进,和1支火力支援群包括其几乎所有的火炮。该计划进行得非常成功,并几乎没有任何伤亡。接着的2个星期是艰苦战斗,以掩护装甲集群的侧翼,在此期间,他被分配到第1骑兵师与第3装甲师组成1个“莫德尔战斗群”,然后攻击并击溃在罗斯拉夫尔附近集结的大量苏联军队[4]

斯摩棱斯克陷落后,希特勒下令改变进攻方向,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向南进入乌克兰。其目的是包围在基辅的苏军,因此需要在缺乏支援下前进275公里,第3装甲师将再次成为先锋。从8月24日至9月14日莫德尔向苏联西南方面军发动闪电进攻,他告诫部下,速度就是一切。当第3装甲师在罗克费特沙与南方集团军群德军第16装甲师会师时,包围圈终于形成。虽然他需要数天来消除一切抵抗,但是基辅附近的包围圈已被封锁[5][6]

在整个巴巴罗萨行动的初期,莫德尔通过他的个人努力,按古德里安的要求实现快速的前进步伐。他已经承受了大量风险,在1个地点上第3装甲师只有10辆坦克作战[7],但他的胆略和应变技巧和他对手的战术无能,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莫斯科战役

此后不久莫德尔被晋升为装甲兵上将,并指挥德国第41装甲军,该军参与莫斯科战役,进攻莫斯科。这次进攻于1941年9月30日开始,莫德尔一直于战斗中,在1月14日,他来到了自己新的司令部。

该军属于由格奥尔格-汉斯·莱因哈特德国第3装甲集群军的一部分,当时所处位于莫斯科西北160公里的加里宁。当地是一条漫长而脆弱的补给线的终点(莫德尔是在10月28日被晋升,并需要2个星期的时间前往加里宁),寒冷的天气已开始阻碍了德军的前进。不过士气仍然很高,他的到来不久后开始最终向莫斯科前进。莫德尔是位精力充沛的将领,他旋风式的走访战线和劝告他的部队作出更大的努力;他还不理会礼节和指挥结构,和一般其参谋人员尾随在他之后离开。12月5日,第41装甲军的德军第6装甲师已达到Iohnca,距离克里姆林宫只有35公里。在那里,进攻被迫停止,因为冬季到来(按照俄罗斯的标准来讲,是相对温和的)而阻止了进攻。气温下降至零下20度,武器和车辆被冰块卡住,并使德军被迫停止进攻行动[8]

正如德国人作出这一决定,苏联加里宁方面军、苏联西方面军和苏联西南方面军发起了102万人苏军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反击,旨在迫使中央集团军群从莫斯科以西附近撤走。特别强劲的攻击是针对第3装甲集群军,一些部队更渗透入市内。在3个星期的混乱而野蛮的战斗中,莱因哈特令他的部队摆脱潜在的包围威胁及撤回落至拉马河防线。由于负责指挥撤退,莫德尔的苛刻,几乎以粗暴的领导作风恐吓威胁以感染德军的队伍。有几次,他在一个拥挤的十字路口以1支手枪恢复了秩序,但从来没有成为溃退[9]

在此期间,莫德尔注意到,苏联的攻击使用的人海战术和战术配合欠佳,往往最成功的是在德军使用重点防守据点,而不是在一条连续的战线上。此外,苏联的后勤供应仍不足以支持快速机动的战斗;因此,即使有空隙形成,但并不会自动意味着危机。因此,他命令部下自行展开,利用部队对苏联在火炮方面的优势,组织一些小型的战斗群以进行突破。他的战术是成功的,但代价昂贵(至1941年年底,第6装甲师只能纠集1,000人,其中包括所有前线、支援和参谋人员)。他在其整个职业生涯将继续倡导类似的战术[10]

勒热夫战役

1943年作为第9集团军司令的莫德尔

莫德尔在1942年1月接掌德国第9集团军的指挥权,当时它占领勒热夫—瑟切夫卡—维亚济马一线的突出部。

在前线,莫德尔尝试稳住局势。他的防御方式奠基于以下的原则:

  • 确保情报是最新的,根据前线的情况和侦察来制定战术,而不是根据来自后方的命令。
  • 连续不间断的防线,在战线最前方布置哨兵,主要的兵力摆在后方。
  • 战术为阻挡敌人的突破。将坦克集团军群打散成个别的坦克,并用坦克支援步兵作战,,而不是将坦克集合成1个矛头以发起进攻。
  • 将火力集中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军将火炮分散使用,这使得战线上任何一点都不能在火力上取得优势。莫德尔将火炮集中在一些需要执行任务的营,这些营统一由师或是军的指挥官指挥,让这些营的火力能相互协调。
  • 多层静态防线。为阻止敌人进犯,希特勒禁止他的部队修建多层防线,他认为这样做就会使士兵放弃现有的防线并向后撤;莫德尔不理会这种不利于战局的命令而是建立多层防御线。
  • 拆散支援部队,将整个后备师拆散成营连级单位来填补防线上的缺口。这违反了相关的国防军规定,但却对守住防线有帮助。
  • 竭尽全力征调后备部队,手段包括要求其上级君特·冯·克鲁格元帅给出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的行动指示。最终莫德尔长期保有中央集团军群的绝大多数后备部队,使得中央集团军群无力支援冬季风暴行动。

因着这些战术,在1942年1月8日到1943年3月22日间,莫德尔的勒热夫—瑟切夫卡—维亚济马一线的防区相当稳固。在这段时间,苏军对他的防区发动了总共4次50万人到140万名苏军参加的大规模的进攻战役,都被莫德尔麾下的部队击溃,并付出了一共622,664人阵亡的代价,其中火星行动,由苏联元帅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所领导的攻势遭到失败,这让莫德尔获得了“防御之狮”的美名。

在1943年3月,第9集团军自热泽夫突出部撤离,做为缩短战线以节省兵力计划的一部分。在撤退行动开始前几个星期,德军展开大规模清剿游击队的行动,大约有3,000名苏联人被杀。撤退行动进行了两个星期,期间只承受了少量伤亡:大约撤出300,000人、100辆坦克、400门火炮。在撤退的路上,莫德尔驱逐男性的苏联人,污染井水,并将20余座的村镇夷为平地。这种焦土政策使苏联方面宣布莫德尔为战争罪犯。莫德尔在同月获得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而第9集团军总部迁至奥廖尔

虽然勒热夫战役后第9集团军的总兵力超过了其战役前的总兵力,但是其精锐老兵在长期的防御战中折损严重,对随后库尔斯克战役中的进攻作战造成了不利影响[11]

库尔斯克战役

1943年2月19日至3月15日的哈尔科夫防御战役德军进攻部分获胜,但因春季融雪而停止时,德国元帅曼斯坦因和克鲁格主张在融雪季节结束、地面恢复干燥而苏军尚未准备好时继续发动进攻,以进一步缩短防线,其他人,包括海因茨·古德里安,均认为这场进攻是多余的,他们认为在击败苏军前,德军应等苏军先发动进攻。莫德尔亦对进攻表示怀疑,他指出当面的苏军(中央方面军)已建筑了大量的防线,在兵力、坦克及火炮上对他的部队都占有2:1的优势。他认为必须等到增援来到后再发起进攻,特别是豹式坦克斐迪南式自行火炮

由于莫德尔的陈述相当正确,因此该战役是否要发起又变得不明确。事实上莫德尔希望借由这样,拖延德军发起进攻的时间,直到苏军展开进攻,到时他就能依照在热泽夫的经验来重创苏军,然而希特勒仍决定在7月5日发动库尔斯克战役。

莫德尔的进攻很快的被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挡下,莫德尔的部队甚至连苏军的战术防御地辐都未能突破。同时与他交锋的中央方面军正酝酿着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奥廖尔进攻战役。

7月12日,苏军大规模的反攻开始了,苏军将其命名为奥廖尔进攻战役,由中央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及西方面军左翼部队联手执行。在这场战役中,莫德尔除了担任第9集团军的司令外,短暂兼任了第2装甲集团军的司令(1943年8月6日至1943年8月14日,由伦杜利克接任)。苏军原先期待他们可以在两天之内到达奥廖尔,并将德军分割为3个部分。然而,苏军在3个星期后才抵达该地,而德军已完成撤退。第9集团军和第2装甲集团军在整个7月付出了83,000人的伤亡,但成功重创苏军的3个方面军,并缩短防线,避免被歼灭的命运,他的名誉也因这次的成功得以保住。

纳尔瓦战役

1943年8月到1944年12月,苏联在东方战线上的进攻。

经历在奥廖尔的失败后,莫德尔在9月底被免职。

但被免职不代表希特勒对他已失去信心,在1944年1月29日,他被任命为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在2个星期前,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波罗的海第2方面军及沃尔霍夫方面军发动列宁格勒-大诺夫哥罗德攻势德国第18集团军下属的3个军中的两个已被粉碎,并协同武装党卫队第3装甲军防卫纳尔瓦

上一任的北方集团军群司令格奥尔格·冯·屈希勒,要求其部队撤至位于爱沙尼亚的豹防线上,这是一条半完成的防线。莫德尔制止这种行动,同时他开始宣传“箭与盾”策略,就是在面对进攻时暂时撤退,用防御消耗对方战力,等到增援抵达后发动反击以重新占领防线,这样不但能削弱敌人战力,亦能稳住防线。这策略赢得希特勒的支持,莫德尔利用这机会将部队撤至豹防线。

到了3月,部队已撤退完成,部队的战力仍相当完整,莫德尔依照箭与盾的策略发动反击,付出了10,000至12,000人的伤亡却没有收复失地,然而这也让莫德尔有时间将部队安全撤至防线而不被尾随的苏军追上。这些攻击亦可给希特勒一个交代,说明自己已执行他所同意的策略而不是违抗他。

在3月1日,莫德尔被提拔为陆军元帅,他从上校升到元帅只花了6年的时间。

巴格拉基昂行动

在3月30日,莫德尔被任命为德国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该集团军群由于苏联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重压,正在撤退。莫德尔取代了曼施坦因元帅,其已经失去希特勒的宠信;莫德尔反对曼施坦因的战术及与其配合的军官,当那些军官表示反对时,莫德尔就剥夺他们所管理的装甲师。

正当莫德尔同其所下辖的军官争论该使用何种方法防御时,莫德尔在6月28日被任命为中央集团军群群的司令,其因苏军的244万人苏联红军参加的白俄罗斯进攻战役而面临被粉碎的命运,苏军在白俄罗斯展开进攻。德国第9集团军(莫德尔以前领导过的部队)以及德国第4集团军已掉入苏军的陷阱里,而苏军也已逼近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尽管局势对德军如此的不利,莫德尔相信他仍然可以守住明斯克,但前提是第4集团军必须突破出苏军的包围并回到后方,而增援的部队也是必须的。增援部队必须由因拉直而缩短的前线取得,因如果前线缩短的话,就不需要那么多的部队防守,剩下的部队就可以增援其他地段,而要拉直前线,位于突出部的部队就必须撤退。然而希特勒禁止第4集团军突围,也禁止其他部队撤退,因此莫德尔的计划并没有实现。

明斯克在7月3日被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以及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攻占,此时莫德尔仍希望可以在明斯克西面重建防线,他开始从北方集团军群和北乌克兰集团军群中抽调部队以增援中央集团军群群。然而德军的运输能力不足以承担这一工作,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以及巴拉诺维奇在7月12日被苏军攻占。同时,乌克兰第1方面军发动利沃夫-桑多梅日进攻战役以驱逐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群。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尝试以莫德尔的战术守住位于利沃夫东面的防线,不过当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被击溃后,第1装甲集团军在欠缺支援的情形下不得不后撤。莫德尔获得希特勒允许提供4个装甲师进行支援,且苏军力量耗尽后,在波兰首都华沙郊区挡住苏军的进攻,这允许德军能腾出手来镇压非共产主义华沙起义

诺曼底战役

法莱兹附近被摧毁的德军车队遗迹
莫德尔元帅视察诺曼底工事的修筑

1944年8月17日,由于在重建东部战线的战功,莫德尔获希特勒颁授宝剑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同时,他被派往西线,取代冯·克鲁格出任德国B集团军群和德国西线总司令。当时诺曼底的战线经过近2个月的激烈战斗后崩溃,美国第3集团军开向塞纳河,集团军群在法莱兹口袋中有被全歼的危险。

莫德尔的第1个命令是守卫法莱兹,这没有令人意外[12][13],不过他很快就改变了主意,说服希特勒授权立即把德国第7集团军艾伯巴赫装甲集群撤走(而这是冯·克鲁格因政治影响力有限,而未能做到的。因此他能够救出大部分的单位,尽管丢弃了几乎所有的坦克和重型物资。当希特勒要求坚守巴黎时,莫德尔回答他可以这样做,但前提是给予另外200,000人和几个装甲师的增援)一些人形容他的行为幼稚[14],和其他人认为他为人精明[15]。援军没有到达,盟军于8月25日解放巴黎。同时,莫德尔把部队撤至德国边境。

到9月初,莫德尔感到要同时兼任B集团军群和西欧战区总司令的职务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面对盟军的空中优势和自己偏爱巡视前线。因此,他很高兴地在该月份把西欧战区总司令的职务交给格特·冯·伦德施泰特。他保留B集团军群的指挥权,后直至集团军群最后在1945年4月解散[16]

许特根森林战役

诺曼底战线崩溃后,莫德尔把他的总部建立在荷兰安恒附近的欧斯纳贝克,在那里他开始了重建B集团军群的巨大任务。1944年8月,冯·克鲁格自杀后,莫德尔被授与西欧战区指挥权,直至18天后他被解除职务和格特·冯·伦德施泰特再次被任命为西欧战区司令。

瓦尔特莫德尔(左)与武装党卫队中将亨氏·哈梅尔

9月17日,他的午餐被英军第1空降师的空降行动:市场花园行动粗暴地打断了,当时盟军正进行试图攻占在莱茵河下游、默兹河瓦尔河的桥梁。莫德尔最初认为,它们试图俘虏他和他的参谋人员,但进攻行动的规模很快令他放下这一观点[17]

当莫德尔了解盟军的真正目的后,他下令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军积极行动起来。该军,包括在诺曼底战役后整编中的武装党卫队第9装甲师第10装甲师,盟军一直忽视了他们的情报:当时仍严重缺编,它们包括一些老将组成的部队和后撤下来的轻装伞兵。武装党卫队第9装甲师在安恒对抗英军,而武装党卫队第10装甲师则南下保卫奈梅亨大桥。

莫德尔认为,这种情况代表的不只是一个威胁,而且也是一个反击机会,并可能把盟军赶出荷兰南部。为此,他禁止武装党卫队将军威廉·毕特利希和武装党卫队中将亨氏·哈梅尔,分别指挥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军第10装甲师破坏奈梅亨大桥。除了这一战术的异常错误外,一般认为莫德尔进行了一场杰出的战斗,并使盟军的进攻计划遭受严重的失败。安恒大桥依然被德军把守及英军第1空降师的溃败,令盟军年底前在莱茵河获得一个立足点的希望未能实现[18]

齐格菲防线亚琛附近的龙牙

莫德尔原本在经历诺曼底战役后已失去了的信心,但安恒的胜利令他重新恢复[19]。从9月至12月,他又令另1支盟军处于停顿状态,这一次是在许特根森林亚琛,由奥马尔·布莱德雷指挥的美国第12集团军群。虽然他比在安恒时少干预部队的日常运作,但还能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减缓了盟军的进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充分利用“西墙”的防御工事,这被盟军称之为齐格菲防线

许特根森林令美国第1集团军付出33,000人阵亡及受伤的代价,这包括了战斗和非战斗损失;德军共伤亡12,000至16,000人之间。亚琛最终在10月22日陷落,亦令美国第9集团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第9集团军只能推进至鲁尔河,并没有设法越过河流或从德国人手中夺取其大坝的控制权。夺取许特根森林的代价是非常高昂,它被盟军称为“第一级的失败”,同时对莫德尔给予特殊的赞誉[20][21][22]

守望莱茵行动

莫德尔视察在阿亨第246国民掷弹兵师

随着市场花园行动的结束,希特勒决定,德国人应该在西部发动攻势,这将令西方盟国措手不及。他心中的目标是要分割盟军战线和攻占安特卫普。这次行动,代号为“守望莱茵”,将迫使英国和美国人要接受停战,使德国能集中兵力对付苏联。

莫德尔以及所有参与的其他指挥官,相信该想法在缺乏资源的1944年是无法实现的。与此同时,他和冯·伦德施泰特认为,从诺曼底撤退以来,一种纯粹防守的态势,只能延缓德国的失败,而不是阻止它的发生。因此,他筹划了秋雾行动,这是一个不那么雄心勃勃的计划,并没有试图越过默兹河,但仍然会对盟军造成严重的挫折。而冯·伦德施泰特在西线司令部已经制定了一个类似的计划和2位元帅把他们的计划相结合而提出1项共同的“小方案”给希特勒。但被拒绝,及以攻占安特卫普的“大方案”代替[23][24][25]

在这次行动中,他指挥武装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德国第5装甲集团军德国第7集团军,其中包括12个装甲和装甲掷弹兵师,它们是第三帝国最后的战略预备队。尽管他有所顾虑,仍然以他一贯的能量全身心投入任务,同打击他任何可能会发现的失败主义。1名参谋人员曾抱怨缺乏资源,他便对这位参谋人员说:“如果你需要什么,从美国人拿吧”[26][27]。他仍然清楚地知道双方的行动意义,及其最有可能的结果。当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海德特上校,奉命率领一个空投作为行动的一部分时,说只有不超过10%的成功机会,他回答说:“哦,那么有必要进行这样的尝试,因为整个攻势只有不超过10%的成功机会。这是必须做的,因为这是最后剩下,以有利的形势结束战争的进攻机会了”[28][29]

这次行动在1944年12月16日实施和获得了初步成功,但它缺乏空中掩护和经验丰富的步兵,和最关键的燃料武装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遇到了顽强抵抗,虽然第5装甲集团军深深地突入盟军的防线,但莫德尔无法利用这次突破。德军未能攻占重要的道路交界处巴斯托尼;再加上恶劣的天气和无法通行的地形,这使得德军的纵队,拥堵战线前面的道路上。由于缺乏燃料和弹药,进攻在12月25日已陷于停顿,并于1月8日被宣布取消[30]

鲁尔突围战

盟军攻占在雷马根的桥梁标志着莫德尔的终结

“守望莱茵”行动的失败,标志着莫德尔与希特勒特殊关系的结束,他在1945年1月21日发布命令,规定B集团军群所有部队此后向他​​亲自负责。禁止撤回到莱茵河地区,并指示集团军群不能放弃任何一寸土地[31]

到3月中旬,莫德尔已被迫回到鲁尔地区,当时他未能摧毁在雷马根跨越莱茵河的大桥,桥上的炸药已被2名来自西里西亚,被迫应征入伍成为德军的两名波兰工兵拆除[32]。亚历山大·特娜碧军士,是一名波兰裔美国人,冒着强烈炮火下领导著队友渡过桥梁,为此他被授予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4月1日,B集团军群被美国第1集团军和美国第9集团军包围在鲁尔地区。希特勒的反应是宣布鲁尔地区是一个要塞,拒绝投降或突围(如同斯大林格勒一样),他同时下令把该区的工业摧毁,以防止它们落入盟军手中 而莫德尔却无视于这些命令[33][34]

4月15日,盟军已​​把包围圈分割成两个部分,指挥美国第18空降军的马修·李奇微少将,敦促莫德尔投降,不然就放弃他士兵的生命了。莫德尔的答复是他仍然会忠于对希特勒的誓言和他作为元帅的荣誉感,所以无意正式投降。但是,他没有坚持继续战斗,而是下令集团军群解散。最年老和最年轻的士兵被复员,其余的人可选择投降或自行试图突围。事实上,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做:第5装甲集团军已经放下武器,在包围圈内的指挥和通信已几乎瓦解。4月20日,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谴责B集团军群为叛徒,标志着莫德尔与崩溃中的纳粹政权之间的关系最终破裂[35][36]

自杀

莫德尔的决定为他的士兵结束了战争,但他自己没有什么希望见证战败的后果。他在解散他的司令部之前,他对参谋人员说:“你们是否已做了一切事情以证明我们在历史洪流中的作为是合理的?有什么可以留给一名战败的指挥官?在古代,只有毒药”[34][37]。当他得知苏联控告他犯下战争罪行,特别是在拉脱维亚集中营杀死577,000人和驱使175,000人进行苦役后,就下了决心自杀[34][36]。当试图在战线自杀性的战死无果而终后,他在1945年4月21日于森林向头部开枪自杀,地点在杜伊斯堡市与林托夫村之间,现在已成为拉廷根市的一部分,在莫德尔车停在森林走入前对驾驶兵留一下遗言:“对这样残破的德国,我很失望”。据报,希特勒在得知曾经是心腹爱将的莫德尔自杀后,说道“如果莫德尔做得到,那么我也可以”。9天后的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举枪自杀身亡

身后

莫德尔的墓碑

1955年时,莫德尔的儿子汉斯-格奥尔格·莫德尔(Hans-Georg Model,1927-2016)在得到莫德尔旧参谋的指引之后,找到了其遗体并迁葬至许特根森林附近沃森纳克镇(Vossenack)的一个德军公墓。汉斯-格奥尔格·莫德尔于1944年底至1945年曾在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Grossdeutschland-Division Panzergrenadier-Division Großdeutschland)担任参谋,在德国联邦国防军成立后重新入伍,最后以准将身份退伍。

外部链接

注释

  1. ^ 1.0 1.1 Stockert 1996,第356页.
  2. ^ Newton 2006,第27–28页.
  3. ^ Newton (2006), pp.108–109.
  4. ^ Newton (2006), pp.120–134.
  5. ^ Carell (1966), pp.126–128.
  6. ^ Newton (2006), pp.136–143.
  7. ^ Carell (1966), pp.124–127.
  8. ^ Newton (2006), pp.150–156.
  9. ^ Newton (2006), pp.160–167.
  10. ^ Newton (2006), pp.166–168.
  11. ^ 《伟大的卫国战争》第二季 “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
  12. ^ Speidel (1950), pp.130–131.
  13. ^ Newton (2006), p.308.
  14. ^ Speidel (1950), pp.134–135.
  15. ^ Newton (2006), p.309.
  16. ^ Newton (2006), pp.313–314.
  17. ^ Newton (2006), p.317.
  18. ^ Newton (2006), pp.319–321.
  19. ^ Newton (2006), p.322.
  20. ^ Whiting (1989), pp.xi–xiv, 271–274.
  21. ^ MacDonald (1963), pp.102–103.
  22. ^ Newton (2006), pp.323–326.
  23. ^ Parker (1999), pp.95–100.
  24. ^ Mitcham (2006), p.38.
  25. ^ Newton (2006), pp.329–334.
  26. ^ von Mellenthin (1977), p.154.
  27. ^ Newton (2006), p.334.
  28. ^ Newton (2006), p.336.
  29. ^ Mitcham (2006), p.49.
  30. ^ Mitcham (2006), pp.155–158.
  31. ^ Newton (2006), pp.348–349.
  32. ^ Jan Nowak-Jeziorański. Małe państwo i wielkie zwycięstwo (Small state and a great victory). Gazeta Wyborcza. 1993-08-13, (188): 13 (波兰语). 
  33. ^ Newton (2006), pp.352–353.
  34. ^ 34.0 34.1 34.2 D'Este (1989), p.329.
  35. ^ Newton (2006), p.356–357.
  36. ^ 36.0 36.1 Mitcham (2006), p.165.
  37. ^ Newton (2006), p.356.
军职
前任:
斯腾·普夫少将
第3装甲师师长
1940年11月13日–1941年8月2日
继任:
赫尔曼·布莱特少将
前任:
阿道夫·施特劳斯大将
第9集团军司令
1942年1月15日–1943年11月3日
继任:
约瑟夫·哈尔佩大将
前任:
海因里希·柯尔斯勒步兵上将
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
1942年8月6日–1943年8月14日
继任:
洛塔尔·伦杜利克大将
前任:
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元帅
北方集团军群司令
1944年1月9日 - 1944年3月31日
继任:
格奥尔格·林德曼大将
前任:
衮特·布鲁门特里特大将
中央集团军群司令
1944年6月28日–1942年8月16日
继任:
乔尔格-汉斯·莱因哈特大将
前任:
京特·冯·克鲁格元帅
B集团军群司令
1944年8月17日–1945年4月21日
继任:
单位消灭
前任:
京特·冯·克鲁格元帅
西欧战区司令
1944年8月16日–1944年9月3日
继任:
格特·冯·伦德施泰特元帅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瓦尔特·莫德尔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