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卢布林–布列斯特攻势.

卢布林–布列斯特攻势

卢布林—布列斯特攻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苏战争的一部分
日期第1阶段:1944年7月18日—8月2日
第2阶段:1944年9月30日
地点
结果 苏联获胜
参战方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王国
 苏联
波兰 波兰
指挥官与领导者
纳粹德国 费迪南德·舍纳尔(直至7月23日)
纳粹德国 约翰内斯·弗里斯纳(从7月25日起)(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
衮特·布鲁门特里特(直至6月28日)
纳粹德国 瓦尔特·莫德尔(直至8月16日)
纳粹德国 格奥尔格-汉斯·莱因哈特德国中央集团军
苏联 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
卢布林-布列斯特攻势被包括在紫色区域中,注意图中的城市布列斯特、卢布林和华沙

卢布林—布列斯特攻势(俄语:Люблин‐Брестская наступа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1944年7月18日—8月2日)是由苏军实施的巴格拉基昂行动战略性攻势的一部分,以扫荡在波兰东部和中部的德军。该攻势由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左(南)翼实施及发生在1944年7月,与之对抗的是德国南乌克兰中央集团军

这次行动是伴随着其他几个攻势而展开,特别是在南方乌克兰第1方面军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势;这几个攻势是在北面以扫除在大部分白俄罗斯巴格拉基昂行动成功后数个星期后实施。

如果战斗顺利达到其预期的目标后,苏联军队在8月间可能会进攻华沙;但是苏军随即遭到德军猛烈反击争夺“桥头堡”,而英军并没有援助英国支持的波兰流亡政府发动的华沙起义,此事引起了一些争议。

参战部队

6月15日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费迪南德·舍纳尔指挥下是由德国和罗马尼亚军队组成,每方均有两个军团的兵力:罗马尼亚第3军团及罗马尼亚第4军团、德国第6军团(在之前的第6军团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消灭后重新建立)及德国第8军团。而德国中央集团军拥有德国第2军团德国第4军团德国第9军团德国第3装甲军团

苏联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指挥下包括第8亲卫军团、第28、第47、第61、第65、第69和第70(混合武器)军团、第2亲卫坦克军团、第6和第16航空军团、第11坦克军、波兰第1军团、第2和第7亲卫骑兵军。

攻势:攻占卢布林及布列斯特

经过7月9日至10日苏军在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势假装的准备中吸引了德军的注意后,及该攻势在第1天(7月13日)取得明显的成功后,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开始自己向西的推进[1]

7月18日部署在平斯克沼泽以南战线左翼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之5个军团(包括1个波兰军团,波兰第1军团),攻击中并摧毁了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德国第4装甲军团以西科威尔的防线。在几个小时内,方面军的第2亲卫坦克军和若干机动军开始向西突破成功及步兵从后跟随[2]

尼古拉·古谢夫中将 的苏联第47军团和瓦西里·崔可夫上将的第8亲卫军团撕破德军的防御和7月21日,他们到达了布格河。第2天谢苗·波丹诺夫中将的第2坦克军团开始向卢布林和维斯瓦河前进,而第11坦克军和第2亲卫骑兵军领头转各西北面的谢德尔采以切断了防守布列斯特和比亚韦斯托克的德国中央集团军之退路[1],在卢布林附近纳的粹集中营麦达内克于7月22日获得解放。

虽然波格丹诺夫在7月23日于卢布林的战斗中受伤和由拉德齐夫斯基少将接任,快速推进持续,令领头的第8亲卫军团和第2亲卫骑兵军在7月25日到达维斯瓦河沿岸[1]。7月24日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攻占了卢布林,并向西面、华沙以南的维斯瓦河前进[2]。苏联最高统帅部命令罗科索夫斯基其部队转向北面的华沙前进以切断中央集团军部队之退路[1]

7月28日布列斯特被占领[3] 。8月2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左翼攻占维斯瓦河上在马格努谢夫(崔可夫的第47军团)和普瓦维(弗拉基米尔·科尔帕克奇中将的第69军团)的桥头堡,并与反击的“德意志国防军”部队展开了近两个月的争夺战,以保留这些重要的桥头堡作为未来的、甚至更大规模的攻势以突入波兰中部朝向柏林之起点。 中央集团军的第46装甲军从8月8日起进行反击,以图缩小桥头堡[4]第19和“赫尔曼戈林”装甲师在8月初期间数度展开攻击,但苏军的防线依然坚固[5][6]

这一时期进一步战事包括Studzianki战役。

争论:苏军目标桥头堡,而不是华沙

在进攻期间,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左翼接近维斯瓦河,波兰家乡军(“Armia Krajowa”)在华沙进行起义,苏联的进攻是加速了起义的其中一个因素。因为波兰流亡政府指望得到英军支持,不希望苏军插手,独自攻占首都(如部分的“暴风雨行动”),起义在7月31日由从伦敦秘密返回华沙的波兰流亡政府首脑“塔德乌什·博尔-科莫罗夫斯基”临时决定,英军和苏军事先均不知情。

在华沙起义开始(8月1日)前几天,苏联最高统帅部(苏军总指挥部)命令罗科索夫斯基将他的第2坦克军团派往华沙以东郊区(布拉加区)。[2] 7月28日,罗科索夫斯基的军队中,有三个军并进,与德军第73步兵师戈林装甲师在华沙东南40公里处进行战斗。设法从东面攻占进入华沙道路的罗科索夫斯基,和企图继续维持这些路线开放及保留华沙控制权的德军,展开一场竞赛。[1]

苏联第2坦克军团在右边被一个骑兵军(第2亲卫)和第47军团掩护,该坦克军团未等待缓慢的第47军团在其能提供支援前在7月29日到达了华沙以东地区;此时第47和第2亲卫军团在东面50公里的谢德尔采进行战斗。而德军则以2个装甲军(第39和武装亲卫队第4装甲军)实施反击,即后来所熟知的拉济明战役。7月29日,罗科索夫斯基派出他的第8亲卫和第3坦克军北上,试图转向西北面的华沙和击倒德国守军的右翼,而他的第16坦克军继续在该市东南面郊区的战斗。虽然波波夫中将的第8亲卫坦克团成功地推进至该市以东20公里范围内,而韦杰涅耶夫少将的第3坦克军遇到德军莫德尔的装甲部队一系列的反击。7月30日开始,赫尔曼·戈林装甲师第19装甲师,在华沙东北15公里,沃沃明以北的拉济明附近,攻击被过度削弱了的苏联坦克军。虽然该些军经受住了3天的反击,8月2日和8月3日,第4和武装亲卫队第5维京装甲掷弹兵师加入了战斗。在3天的激烈战斗中,苏联第3坦克军团被严重打击,第8亲卫坦克军也被非常压迫。从7月30日至8月5日的6天中,德军成功地把苏军迫退,并对苏军第2坦克军团造成重大损失。8月5日,第47军团的部队终于达该地区,第2坦克军团被撤回休整和重组。第47军团的3个步兵军分别在前线,从华沙以南到谢德尔采,伸出超过80公里,并无法立即重新有足够的兵力和快速的装甲部队向华沙或对纳雷夫河流域前进。德军向东面的中央集团军的连系已遭到破坏,但并未切断。[1][2]

苏军这轮进攻被德军成功阻挡之后,在整个期间直至1944年8月20日,苏军没有试图进攻华沙,而集中于巩固东岸。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第47军团是唯一主要部署在横跨华沙的维斯瓦河之东侧的红军部队,第47军团集中守卫在河东岸的苏军阵地,向起义的波兰家乡军民兵提供了有限的炮火支援,逼使德军部署于华沙西部的卡尔臼炮因射程短于苏军火炮不敢过于向东挺进。在当时,在第47军团后方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之大部正在中央和右翼努力克服德军在“谢德尔采”以北朝向纳雷夫河方向的防线,据苏联记录说,无法实施任何行动直接援助华沙。

西方和当代波兰记录声称斯大林故意不支持波兰本土军,因为他希望英国支持的波兰流亡政府指挥的波兰家乡军(与苏联支持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指挥的“波兰人民军”不是一个组织)被摧毁。[1]实际斯大林向华沙空投了2名军官,试图与华沙起义领袖“布尔—科马罗夫斯基”取得联系和协调行动,但这位首脑拒绝与苏军联络官会面,不希望苏联插手而希望英国援助,向英国提出调用业已成军的“波兰流亡军”下属正规作战单位“波兰第1独立伞兵旅”空投华沙支援,英国在8月中旬考虑过是否支援在华沙苦战的“波兰家乡军”民兵,后因为9月17日的市场花园行动将“波兰第1独立伞兵旅”投往荷兰而非华沙。

8月20日“波兰人民军”下属正规作战单位“齐格蒙特·伯林”将军的“波兰第1军团”(于苏联成立,与于英国成立的波兰第1军不是一个单位)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调出,向西行军加入了华沙维斯瓦河之东侧的苏联第47军团。在华沙以北的红军部队终于在9月3日渡过布格河,翌日迫近纳雷夫河,并在9月6日进行进入横跨纳雷夫河桥头堡的战斗。第1军团2个波兰师的领头单位在9月13日发动渡过维斯瓦河进入华沙的战斗,同日苏联空军也飞至华沙上空对德军进行了轰炸和空投了苏式武器,但德军已在华沙西面部署了重兵和大量重型武器包括“卡尔臼炮”和“陆上斯图卡”并首次使用了“突击虎”,人民军没有取得什么进展,10天以后被撤回到河的对岸。起义部队在10月2日向德军投降;苏军在1945年1月17日没有经过一场重要战役便攻占了华沙,此时华沙已被德军轰成一片废墟并将投降的军民流放及送进集中营,已是一座弃城。美国军事历史学家“大卫·格兰茨”注意到,虽然苏联能攻占华沙和帮助起义者,但从纯军事角度来看这将需要从华沙南北负责保卫桥头堡的部队抽出,所涉及的苏军将参与代价昂贵的市街战,并得不到他们的最佳位置以作进一步的攻势,在这一点上,苏联决定不援助华沙起义跟随军事方面的考虑。[2]

余波 - 纳雷夫河桥头堡战役

布格河纳雷夫河汇流处,塞罗茨克的桥头堡 ,是由苏联第65军团在卢布林-布列斯特攻势结束时建立的。第2军团中的第20军被部署在这里进行防御。

10月3日,德军第3第25装甲师的单位,在第252步兵师的支援下,转入进攻,以消除第65军团桥头堡的阵地。[7] 在南部,德军的单位在10月5日到达了纳雷夫河河岸。第65军团司令帕维尔·巴托夫将军在回忆录中,形容第44亲卫步兵师试图阻止德军前进。[8]

一个攻击桥头堡北部的计划于10月8日实施,由第19装甲师和武装亲卫队维金师实施,但取得的成果被苏军在10月14日的反击收复。[9]

附录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When Titans…
  2. ^ 2.0 2.1 2.2 2.3 2.4 Glantz.
  3. ^ Brest, Belaru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Hinze, p.400
  5. ^ See also Glantz, Failures of Historiography
  6. ^ Zaloga, pp.78-79
  7. ^ See the account of Armin Scheiderbauer in Williams and Rodgers, p.109
  8. ^ See Batov, В походах и боях, Moscow 1962
  9. ^ Williams and Rodgers, p.110; Batov gives the date as October 19

参考

外部链接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卢布林–布列斯特攻势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