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亚琛战役.

亚琛战役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16年10月21日)翻译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语言,也可能使用了机器翻译。请协助翻译本条目或重新编写,并注意避免翻译腔的问题。明显拙劣的翻译请改挂((d|G13))提交删除。
亚琛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1944年10月15日,在亚琛街道上的美军使用M1919A4机枪对德国守军进行射击
日期1944年10月2日–21日
地点
50°46′N 6°6′E / 50.767°N 6.100°E / 50.767; 6.100
德国,亚琛
结果 美国惨胜
参战方
美国 德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利兰·荷布斯
考特尼·霍奇斯
克拉伦斯·许布纳英语Clarence R. Huebner
格哈德·维克
兵力
至少7个师 估计44,000人
伤亡与损失
估计5,000人 估计5,000人
5,600人被俘

亚琛战役是指从1944年10月2日至21日发生在德国亚琛的一场战役。德国方面将亚琛并入西部边境上的主要防御网络“齐格菲防线”中,而盟国则希望迅速占领该地并推进到德国的重要工业基地鲁尔区。虽然亚琛的平民在战斗开始前被疏散,但战斗中该城市大部分被摧毁,双方损失惨重并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亚琛战役是美军在二次大战中发动的最大的一场城市战役,也是德国本土第一个被盟军占领的城市。战斗以德国的投降结束,但德军猛烈的抵抗大大拖延了西线盟军向德国推进的计划。[1]

1944年9月,德意志国防军在法国被同盟国击溃后逐渐撤退至德国本土。在法国的战事后,德军指挥官们估计他们的总兵力只约相当于25个足额师;而当时德军一共有74个师的番号在法国作战。尽管遭受到这些损失,德军依然能撤退到齐格菲防线并重新组建自己部分的部队,当时在整个西线方面,他们能够作战的兵力大约是230,000人。虽然不一定是训练有素,也没有良好装备,这些德国守军仍大规模地修筑齐格菲防线的防御工事。到9月份,守备亚琛的德军指挥官曾表示愿意向进攻的美军投降。但是他的投降信件在德国武装亲卫队突击搜查从亚琛撤离的平民时被发现。阿道夫·希特勒下令立即将该指挥官逮捕并以格哈德·维克的第246国民掷弹兵师换防亚琛。这使得盟军方面必须以武力攻占该市。

盟军的进攻主力为第1和第30步兵师。防守方则为德国第81军,其中包括4个步兵师和2支战力不足的德军坦克战队。在战斗中,德国守军获得另1个装甲师及1个装甲掷弹兵师的增援,并获得武装亲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共24,000人的增援。虽然美军在人数上占优势,但是守军在城市周围建设了大量的碉堡等防御工事。

10月2日,第30步兵师发动进攻并立即陷入了德军防线之中。进攻之前的空中轰炸和预备炮击并没有对德军防线造成重大损失,结果该师的攻击在德军防线北部陷入泥沼。第1步兵师在10月8日发动进攻,虽然被德军持续的反击牵制,但该师仍希望在48小时内攻占该城。与此同时,第30步兵师推进缓慢,未能在10月12日与第1步兵师会合与完成对亚琛的包围。第1步兵师留下第26步兵团,并准备在会师前直接攻占该城。夺占该市的战斗在10月13日至21日之间发生,对平民造成重大损失。尽管德军进行了激烈抵抗,但将领维克最终于10月21日在亚琛向美军投降,结束战斗。由10月2日至21日止第1军团在亚琛遭受大约5,000人的伤亡,而德军损失了大约5,000名士兵,另有5,600人被俘。

背景

9月18日,西方盟军已经到达德国边境[2],面对德军漫长的齐格菲防线[3]1944年9月17日,为了利用比利时港口安特卫普以方便盟军在法国的物资供应[4]及渡过下莱茵河[5],美军、英军及波兰军实施市场花园行动[6]市场花园行动的失败[7]以及盟军在法国的快速推进导致严重的补给供应问题[8],迫使盟军停止了向柏林的攻势。[9]德军在法国的伤亡十分惨重,陆军元帅瓦尔特·莫德尔估计其属下74个师的部队实际只剩下25个足额师的兵力。[10]不过,西方盟军由于后勤问题而停止推进,使得德军能够重组西线的部队。[11]9月期间,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加强了齐格菲防线,总兵力估计为230,000名士兵,包括100,000名新兵。[12]并将西线坦克数量从月初的约100辆[13]增加至月底的500辆。[11]最后德军的齐格菲防线平均纵深达到4.8千米(3.0英里),防御力量大大增强。[14]

同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SHAEF)指挥官,四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决定,盟军的下一个目标将是占领鲁尔,这里德国工业生产力的心脏地带。[15]乔治·巴顿将军的美国第3军团的任务,是攻占法国的洛林地区。[16][17]考特尼·霍奇斯将军的美国第1军团奉命突破在德国城市亚琛附近的防线。[18]

亚琛及其周围地区属于齐格菲防线的一部分,其中包括数条连接碉堡、炮台和堡垒的防御地带。[19]在个别地区,德军的防线纵深超过10英里(16千米)。[20]防线由广阔的雷区、龙牙和铁丝网掩护,使齐格菲防线“无疑成为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人造防御工事。”[21]根据在东部战线学习到的经验,德军将阵地囊括至市镇中心,以狭窄街道来限制盟军机械化部队的机动性。[22] 尽管德国守军的素质低下,但亚琛和鲁尔的坚固工事对美军来说仍是重大的进攻障碍。[23] 但是,由于亚琛背后的地形平坦及有利于西方盟军,突破这一地区是至关重要的。[24]

在西线的战斗中被击中的德军4号虎式坦克

亚琛附近的战斗早在9月份已开始,在这时期的德军称之为“第一次亚琛战役”。[25]9月,德军由格哈德·冯·什未林指挥的第116装甲师防守亚琛。[26] 盟军部队的迫近造成了该市政府的大部分机构在平民撤离完成前已经停摆[27] (对于这些行动,希特勒严令纳粹官员谁人撤离将被递夺所有职位,并被送往东部战线充当士兵。)[28],撤离因此停顿。尽管冯·什未林已决定向盟军献城投降[29],但其9月13日仍奉命出动其装甲掷弹兵部队发动反攻以穿透美军在亚琛西南的防线。[30]然而冯·什未林的投降信未能送达盟军,而是落入阿道夫·希特勒的手中,他立即下令把该将领逮捕,并以格哈德·维克将军取代了他。[31]尽管在9月12日至13日遇到抵抗,美国第7军继续试探德军的防线。[32]9月14-16日之间,美军第1步兵师在面对德军不断的反击和顽强抵抗下仍然继续前进,最终在城市周围建立一个半月形弧形阵地。[33] 到9月下旬,由于缺乏燃料和弹药的供应问题,以及因在荷兰实施市场花园行动而重新分配资源,这些缓慢推进均中止。[34]

兵力对比

亚琛本身无重大军事价值,它不是一个主要的军事工业区,也没有在战争期间受到西方盟国的猛烈轰炸。[35] 但是,它位于美国第1军团进兵鲁尔区路线的中心地区。[15]对于德国纳粹政权该市也是一个象征,不仅是它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个受到敌人的威胁的德国城市,而且它也是查理曼大帝建立的“第一帝国”之首都。[36] 因此,它对于德国人是有重要的象征意义。[37]该市守军的心态因本土作战出现改变,一名德国军官说:“突然间我们不再是纳粹份子,我们是德国士兵。”[38]

亚琛德军

莫德尔元帅视察在亚琛的德军第246国民掷弹兵师

德意志国防军利用了短暂的喘息机会,将在前线的武装亲卫队第1第2第12装甲师,以及第9第116装甲师撤回重组。[12]10月,负责亚琛地区防线的是弗里德里希·克希林将军的第81军,其中包括第183和第246国民掷弹兵师,以及第12第49步兵师[39] 附属这些部队的是第506坦克营和第108坦克旅,共约20,000人兵力和11辆坦克。[40]克希林还承诺重新编组第116装甲师第3装甲掷弹兵师,共约24,000人兵力。[41] 第246国民掷弹兵师取代了第116装甲师防卫亚琛正面,而第183国民掷弹兵师和第49步兵师守卫北部,第12步兵师守卫南部。[42]10月7日,武装亲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的单位被派往增援亚琛。[43]

虽然增援部队已使德军的防线比9月1日时强大得多,但第81军的单位也受到严重损伤:第12步兵师在9月16日至23日之间损失了一半的兵力。[44]而德国步兵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一般有兵力15,000-17,000人,到1945年编制上(表面)已减少到12,500,实际上,在1944年11月时,德国陆军每个师的平均兵力只有8,761人。[45] [46]鉴于此,国民掷弹兵师的建立正应付1944年中困扰德军的人手短缺的问题,其平均每师总兵力刚刚超过10,000人[47],其中约四分之一的士兵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一半的是由新招募的义务兵和刚康复的士兵,而最后的四分之一是由德国空军德国海军转移过来的。[48]虽然这些师在通常情况下可收到最新式的轻武器,但他们缺乏重武器和机械化装备,阻碍各师战术机动力。[49]在第81军内为例,第183国民掷弹兵师在9月才成立,这意味着该师没有时间进行训练;即使如此,它的兵力仍超出643人。[50]第246国民掷弹兵师很大程度上亦出现同一情况,因为许多兵员只接受了不到10天的步兵训练,第49步兵师已获准休养生息和接受生力军。[51]第81军还指挥了第275步兵师,但是这个师在遭受惨重伤亡后已被从前线撤回。[52] 不过,德军的战斗素质并没有因在亚琛周围要塞的防御阵地而获得恢复。[53]

美军

攻占亚琛的任务交给查尔斯·科利特将军的第19军下的第30步兵师和约瑟夫·柯林斯的第7军下的第1步兵师。[39]利兰·霍布斯将军的第30步兵师在第2装甲师的协助下向齐格菲防线推进,而第29步兵师在侧翼提供掩护。[54]在南部,第1步兵师得到第9步兵师和第3装甲师的支援。[55]这些师利用9月最后个星期短暂的停止战斗的喘息机会进埔行休息和整顿,接受了大量的部队替换。[56] 例如,超过百分之70的第1步兵师士兵从10月1日起被替换,在9月最后2个星期的时间被用来训练这些人如何应付乡间的战斗和武器训练。[57]盟军的计划要求,所有2个步兵师应避免在亚琛市进行巷战,相反,这2个师将会合起来包围该市,以1支规模较小的部队攻占该市,而大部分的部队将继续向东推进。[35]

尽管美国军队能够补充他们过去数星期的伤亡,但他们没有经过充分的战术训练;因此,许多下级军官在通常情况下缺乏战术指挥和领导能力。[58]一些被送到欧洲的坦克操作员在之前甚至没有驾驶过私家车,一些坦克指挥官被迫指导在战场上如何装配和使用他们坦克上的大炮。[59]美军的替换制度着重于数量多于素质,令大部分的替补士兵在没有适当的训练作战下被送到前线。[60]经常一个单位内有一半的替补士兵在战斗的第1天被遭受伤亡。[61]

盟军地面部队还得到美国陆军航空队第9航空队的支援,他们找出沿战线上百分之75的碉堡,并计划利用360架轰炸机和72架战斗机实施第1轮轰炸,新型飞机将被用于第2攻击波,其中包括使用凝固汽油弹[62]纳粹德国空军在战斗中并没有出现,在第1轮轰炸中,当地的德国守军也没有足够的高射炮保护自己。[63]

战况

亚琛战役

在美军的攻势开始前6天,盟军的重型火炮已瞄准亚琛周围的德军防御工事。[64]虽然猛烈炮轰迫使德国第81军停止一切在白天的人员和补给调动,但对防线上的碉堡和据点没有太大影响。[63]在10月2日的炮轰对德军的防御阵地造成了轻微破坏;而第1波450架飞机的攻击未能击中任何德军碉堡 [65],因为这些飞机的轰炸被盟军炮击时产生的黑烟所影响。[66] 当这些飞机轰炸完后,火炮又被调回来轰击前线,在数小时内372门大炮发射了18,696发炮弹。[67]

从北面进攻:10月2日-8日

第30步兵师于10月2日展开进攻,使用师团的重型火炮攻击德军碉堡,迫使守军躲进掩体;即使如此,美军平均需要30分钟以攻占1个碉堡,而美军发现,如果他们没有立即攻占下1座碉堡,德军很快会作出反击。[68]盟军并没有预料到德军的抵抗,其中1个连更在1小时内失去了87名战斗人员。[69]另1个连的120名士兵在1次德军炮轰中折损了93人。[70] 攻击部队慢慢渡过亚龙河并使用火焰喷射器和炸药攻击德军碉堡。[71]在10月2日下午,第30步兵师的单位突破了德军防线,到达了帕伦贝格镇 。[72]美军士兵在这里逐屋扫荡及进行可怕的手榴弹决斗。[73]士兵哈罗德·基纳获颁荣誉勋章,因为他以身体挡住1个德军手榴弹爆炸以保住他2个战友的生命。[74] 在的林堡镇的战斗也同样恶劣,因为美军装甲部队未能越过亚龙河,因此无法对企图冲进被德军作为堡垒的1座中世纪城堡的步兵提供火力支援。[75]第30步兵师在第1天的进攻中攻占了大约50个德军碉堡,但通常以包抄建筑物和从背后的方式展开攻击。[76]该师的部队得到了在其左翼的第29步兵师之牵制攻击,导致德军认为,这是美军的主力攻击部队。[77]在10月2日晚上,德军第902突击炮营奉命对第30步兵师展开反攻,但盟军的炮兵阻延了突袭的开始,并最终使德国企图击退美军士兵的行动失败。[78]

虽然美军装甲部队可以支援10月3日的进攻,攻击部队因德军一系列的反击而被迫停止前进。[78]的林堡镇在第2天的进攻中被占领,但突破德军防线的战斗进展仍然缓慢 - 美军M4雪曼坦克和155-毫米(6.1-英寸)火炮在近距离发射炮弹,以攻打碉堡。[79] 战斗也在乌瓦奇镇展开,在这里雪曼坦克赶到并企图攻占该镇,只是在当天结束前被德军炮火和反击所牵制;美军在炮火支援下阻止了德军把其逐出乌瓦奇。[80] 日终时,在亚龙河的战斗和建立1座桥头堡中第30步兵师共付出约300人伤亡的代价。[81]

在西部战线的德意志国防军士兵

德军部队继续反攻乌瓦奇,但在美军炮兵和步兵的攻击下遭受重大伤亡;虽然无法夺回乌瓦奇,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保卫亚琛,但反击也牵制了美军前进的速度。[82]10月4日,盟军的推进受到限制,只有Hoverdor和Beggendorf镇被占领,而在过去3天的战斗中失去了大约1,800名士兵。[83]10月5日的进展有所增加,第30步兵师第119团占领了梅克施泰因-赫巴赫。[84] 随着战斗继续进行,德军在10月6日企图再向乌瓦奇发动反攻 ,但没有成功。[85] 德军装甲部队无法抗衡美军在坦克数量上的优势,及作为阻击进攻的最后努力,德军以炮兵及任何可用的飞机轰炸美军阵地。[86]>

德军于10月8日发起1次反攻,由1个步兵团、第1突击营、第108装甲旅的1个战斗小组加上另外40辆从其它可动用的单位调来的装甲战斗车辆实施。[87] 虽然反击受到美军炮兵的阻击,左翼的攻击成功地切断了1整个美国排,而右翼到达阿尔斯多夫镇以北的路口。[88] 当时,1个排的雪曼坦克在德军从背后袭击时正支援在玛丽亚多夫镇的攻击;激烈战斗后雪曼坦克击退了德军。[89]2辆德军4号突击炮和1中队的步兵进入阿尔斯多夫,但遭到反击,虽然装甲车辆巧妙地避开美军装甲部队;突击炮还是与美军步兵相遇;在日终时,德军被迫撤回到他们的出发地。[90]为了应付日益增加的伤亡和因无法击退美军,德军最高指挥部立即将第3装甲掷弹兵师调往亚琛,企图以加强该市的防御力量。[91]跟着这个师到达的是武装亲卫队第1装甲军,其中包括第116装甲师武装亲卫队第101重型坦克营,武装亲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的1个单位。[92]

从南面进攻: 10月8日-11日

在西线乘坐SdKfz 251半履带车的德军摩托化步兵

在南部,第1步兵师的进攻开始于10月8日,目的是攻占费劳滕海德镇和在拉云斯具附近的231号山(代号为“十字架山”)。[93]第1步兵师的进攻之前,先实施大型炮轰,使他们能够突袭攻占费劳滕海德,1个小时后231号山及拉弗尔斯山在不到48小时内1枪未发便被占领。[94] 十字架山是被第18步兵师,由博比·布朗上尉的C连所占领,其中布朗上尉亲自向一座碉堡投掷一个背包的手榴弹,然后爬到第2座碉堡并摧毁它。[95] 他继续行动,孤立第3座个碉堡,尽管他受伤仍拒绝接受治疗,并继续带领他的部下进行攻击,因而获颁授荣誉勋章。[96] 10月10日,第1步兵师到达预定会师的地点,在该处它们预定与第30步兵师会合。[97] 在德军的反击下他们获得成功,德军反击的目标是指向231号山这个激烈交火的地点;战斗结束时,德军有40人死亡及35名人被俘。[98] 尽管德军一再反击,拖延师团的进攻,但第1步兵师仍能够攻占亚琛周围的高地。[99]

10月10日,第1步兵师发出了最后通牒,威胁如果守军拒绝投降就要炸毁该市。[100] 德军指挥官断然拒绝。[101]作为回应,美军的大炮在10月11日开始炮轰该市,估计发射了5000发炮弹,或超过153吨(169英吨)的炸药,全城也受到美军飞机的强烈轰炸。[102]

会师: 10月11-16日

美军的伤亡人数因遭受德军的频繁攻击和强攻碉堡而上升。[103]例如,德国守军曾在10月10日夜间于巴登贝格镇要塞化,把房屋的地下室转变成碉堡,使其变得难以攻陷。美军进攻部队被迫撤退,转而炮轰该市。[104]10月12日,德军对美军第30步兵师实施反攻,[105]德军的进攻由于盟军不断的炮击和美军反坦克部队和装甲车辆部署得当而被打乱。[106] 在比尔克村,德军坦克和1辆美军雪曼坦克之间爆发了3个小时的激战,雪曼坦克击毁了1辆4号坦克,并迫使另1辆后撤,但很快就被敌人更多的坦克攻击。[107]这1辆盟军坦克很快就得到第2装甲师的增援,他们设法把敌军从市内击退。[108] 不久,第30步兵师发现自己的防卫阵地处在战线边沿,尽管它要求增援以击退德军的反击,这个师却奉命调往南面,而不是继续前进企图与第1步兵师会师。[109]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个来自第29步兵师的步兵营被配属至第30步兵师。[110]

正在填装炮弹的德军炮兵

2个德军步兵团在同一天对第1步兵师实施反击,目的在于夺回十字架山;战斗十分激烈,2个团暂时控制了该山头,尽管他们在日终前被逐出及蒙受巨大损失。[111]10月11-13日之间第1步兵师和盟军飞机轰炸亚琛,选择的目标是最接近美军战线的;10月14日,第26步兵团奉命扫荡在亚琛边缘的1个工业区,准备对该市发动最终攻势。[112]10月15日,德国再次对第1步兵师实施反击,努力扩大2个美军钳子之间的距离,大批德军被炮火和空中支援所消灭,虽然有数辆重型坦克设法突破美军战线但在持续的空中支援下被阻止。[113]第二天,德军企图在第3装甲掷弹兵师的支援下发动反击,但因受到惨重的损失,被迫暂时停止了进一步的进攻行动。[114]

第30步兵师、第29步兵师的单位和第2装甲师,于10月13日至16日在维尔瑟伦村地区继续向南推进;尽管有强大的空中支援,但是,这些单位未能成功突破德军的防线和与在南面的盟军会师。[115]德军利用狭窄战线的优势以大炮轰击进攻部队,因而进展仍然缓慢,德军坦克利用房子作为掩体突袭及击溃美军士兵。[116]第30步兵师指挥官霍布斯将军,决定派出2个步兵营沿另一地区进攻以尝试迂回德军防线。[117] 这次攻击成功地令第30和第1步兵师在10月16日会师。[118]到目前为止,战斗已令美国第19军有 400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其中百分之72来自第30步兵师。[119]德军的情况也不太好,因为到10月14日为止分别约有630名和4,400名士兵战殁或受伤;[120]而第3装甲掷弹兵师在10月16日对美军第1步兵师的反攻中损失了另外600名士兵。[121]

在市内的战斗: 10月13日-21日

在亚琛的德军战俘

由于持续有部队阻止德军的反击,并关闭亚琛的包围圈,第1步兵师只能把攻占亚琛的任务交给第26步兵团,其中只有3个营中的2个参与进攻。[122] 第26步兵团将利用其第2和第3步兵营,配备机枪和火焰喷射器,在1队坦克分队和1门155-毫米(6.1-英寸)榴弹炮的支援下进攻。[123]这座城市由大约5,000名德军守卫,包括来自海军、空军和市内的警察人员。[124]这些士兵大多数没有实战经验及未受过训练,且只有少数坦克和突击炮支援。[125]不过,亚琛的守军可以利用其历史中心的数十条街道协助防守。[119]

第26步兵团在10月13日的进攻在战斗凡表面上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美军步兵被德国守军使用下水道和地窖伏击,迫使前进的美军步兵要清除每1条通道,然后再继续推进至下一条街道,而雪曼坦克发现无法压制敌军火力。[126]当第26步兵团前进时德国平民被赶走,没有德国人被允许留在美军的后方。[127] 当事后证明推进缓慢时,在亚琛获胜的关键是基于攻占多少房屋来衡量;为了应付市内古老建筑物厚实的墙,第26步兵团所使用的榴弹炮在近距离摧毁德军的防御工事。[128] 榴弹炮让步兵能从1座建筑物前进另1座建筑物,而不必进入市内的街道,他们可以在那里牵制敌军火力。[129] 雪曼坦克在进入路口时容易遭到埋伏的德军反坦克炮伏击。[130]此后不久,美军的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谨慎前进,一般情况下同行的步兵向头顶上的建筑物开火射击以消灭可能埋伏的守军。[131]在盟军飞机的攻击下,德军步兵利用下水道移动到美军编队后面从后方攻击他们。[132]德军的抵抗十分激烈,[133]他们发起小规模反击,使用坦克阻击美军。[134]

10月18日,第26步兵团第3营准备进攻亨姆施铁德酒店,这是该市中最后1处仍在抵抗的地区。[135]美军坦克和其他火炮在近距离炮轰酒店,这处是该市的防卫总部。[136]那天晚上,300名武装亲卫队第1营的士兵向酒店实施增援并击退了对酒店的数次攻击。[137]德军猛烈的反击把一些美军步兵连逐出酒店,并暂时减轻亨姆施铁德酒店的压力直至被美军协调一致的迫击炮火攻击。[138]为了避免更多的伤亡,美军决定使用155-毫米(6.1-英寸)大炮对德军防线开火。[139]10月21日,第26步兵团的士兵终于夺取了亚琛市中心的西部边缘,这一天也标志着在亨姆施铁德酒店最后的德国守军投降,结束了市内的战斗。[140]

战役结局

亚琛战役中双方均蒙受较大损失:以美军为主的盟军共有5,000多人伤亡,而德军伤亡则超过5,000人,另外有5,600人被俘。 [141]自1944年10月2日起,美军第30步兵师有大约3,000人死亡及受伤,而第1步兵师至少有1,350名人员伤亡(150死亡,1,200人受伤)。[135]德国人承认在亚琛的战斗中伤亡5,100人,包括3,473名战俘。[142]在战斗过程中,德军损失了2个整编师,另外有8个师被严重消耗,其中包括3个新的步兵师及1个重新整编的装甲师。德军的损失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们的战斗方式,虽然拥有相当于20个步兵营的部队,但在数次对美军第30步兵师的反攻中,德军平均每次单独的攻击仅能出动2个步兵团。[143]在战役期间,在这次战役中,德军也开始认识到美军的战斗力,注意到他们以压倒性的炮火支援和装甲部队进行无差别火力压制的能力。[144] 第30师和第1师均因为它们在亚琛的行动而获颁总统单位表彰[145]

然而,德军在亚琛的抵抗破坏了盟军向东前进的计划。[146]在亚琛的战斗结束后,西方盟国认为德国人可在盟军打通通向柏林的道路前把河谷淹没,故命令第1集团军攻占许特根森林后面的一系列大坝。 [147]这导致了比亚琛战役更艰苦的许特根森林战役的爆发。[148]

弗朗茨·奥彭霍夫在10月31日被盟军任命为亚琛市长,但在身份泄露之后于1945年3月25日在希姆莱的命令下被暗杀。

附录

  1. ^ Video: Allies Set For Offensive. Universal Newsreel. 1944 [21 February 2012]. 
  2. ^ Ambrose (1997), p. 117
  3. ^ Ambrose (1997), p. 132
  4. ^ Ambrose (1997), p. 118
  5. ^ Ambrose (1997), p. 118–119
  6. ^ Ambrose (1998), p. 238
  7. ^ Ambrose (1998), p. 247
  8. ^ Mansoor (1999), p. 178
  9. ^ Mansoor (1999), p. 179
  10. ^ Cooper (1978), p. 513
  11. ^ 11.0 11.1 McCarthy & Syron (2002), pp. 219–220
  12. ^ 12.0 12.1 Yeide (2005), p. 55
  13. ^ Yeide (2005), p. 25
  14. ^ Yeide (2005), pp. 25–26
  15. ^ 15.0 15.1 Whitlock (2008), p. 34
  16. ^ Ambrose (1998), p. 249
  17. ^ Ambrose (1997), p. 136
  18. ^ Mansoor (1999), p. 181
  19. ^ Whiting (1976), p. 28
  20. ^ Whiting (1976), pp. 28–29
  21. ^ Ambrose (1997), p. 144
  22. ^ Ambrose (1997), pp. 144–145
  23. ^ Combined Arms in Battle Since 1939, pp. 163–164
  24. ^ Yeide (2005), p. 34
  25. ^ Yeide (2005), p. 35
  26. ^ Whiting (1976), pp. 33–34
  27. ^ Whiting (1976), p. 35
  28. ^ Ambrose (1998), p. 147
  29. ^ Whiting (1976), pp. 35–37
  30. ^ Whiting (1976), p. 43
  31. ^ Whitlock (2008), p. 37
  32. ^ Hitler's Army, pp. 313–314
  33. ^ Hitler's Army, pp. 315–318
  34. ^ Hitler's Army, pp. 318–319
  35. ^ 35.0 35.1 Ambrose (1997), p. 146
  36. ^ Whitlock (2008), p. 36; 希特勒认为查理大帝的神圣罗马帝国为第一帝国。
  37. ^ Rule (2003), p. 59
  38. ^ Ambrose (1998), pp. 146–147
  39. ^ 39.0 39.1 Rule (2003), p. 60
  40. ^ Whiting (1976), p. 80
  41. ^ Whiting (1976), p. 81
  42. ^ Ferrell (2000), pp. 31–32
  43. ^ Ferrell (2000), p. 32, 称这是1个装甲军; Whiting (1976), pp. 114–115, 澄清这是武装亲卫队第1装甲师的第1装甲营。
  44. ^ Hitler's Army, p. 320
  45. ^ Hitler's Army, p. 33
  46. ^ Fighting Power, p. 56
  47. ^ Hitler's Army, pp. 33–34
  48. ^ Hitler's Army, p. 34
  49. ^ Hitler's Army, pp. 34–35
  50. ^ Yeide (2005), p. 59
  51. ^ Yeide (2005), pp. 59–60
  52. ^ Yeide (2005), p. 60
  53. ^ Mansoor (1999), p. 182
  54. ^ Hitler's Army p. 321
  55. ^ Whitlock (2008), pp. 37–38
  56. ^ Whiting (1976), pp. 76–77
  57. ^ Ambrose (1997), p. 145
  58. ^ Ambrose (1998), p. 260
  59. ^ Ambrose (1998), p. 262
  60. ^ Ambrose (1998), pp. 262–263
  61. ^ Ambrose (1998), p. 264
  62. ^ Whiting (1976), p. 82
  63. ^ 63.0 63.1 Hitler's Army, p. 323
  64. ^ Ambrose (1997), p. 147
  65. ^ Rule (2003), pp. 60–61
  66. ^ Ambrose (1997), pp. 147–148
  67. ^ Ambrose (1997), p. 148
  68. ^ Ambrose (1997), pp. 148–149
  69. ^ Hitler's Army, pp. 323–324
  70. ^ Whiting (1976), p. 89
  71. ^ Whiting (1976), pp. 89–90
  72. ^ Whitlock (2008), p. 39
  73. ^ Whiting (1976), p. 91
  74. ^ Whitlock (2008), pp. 39–40
  75. ^ Whiting (1976), pp. 91–92
  76. ^ Rule (2003), pp. 61–62
  77. ^ Rule (2003), p. 62
  78. ^ 78.0 78.1 Hitler's Army, p. 324
  79. ^ Whiting (1976), p. 93
  80. ^ Whitlock (2008), p. 40
  81. ^ Whiting (1976), p. 96
  82. ^ Hitler's Army, p. 326
  83. ^ Whiting (1976), p. 98
  84. ^ Yeidel (2005), p. 68
  85. ^ Yeide (2005), p. 70
  86. ^ Whiting (1976), pp. 190–191
  87. ^ Hitler's Army, p. 327
  88. ^ Yeide (2005), pp. 71–72
  89. ^ Yeide (2005), p. 72
  90. ^ Yeide (2005), p. 73
  91. ^ Rule (2003), pp. 63–64
  92. ^ Yeide (2005), pp. 77–78
  93. ^ Whiting (1976), pp. 106–108
  94. ^ Rule (2003), pp. 62–63
  95. ^ Whitlock (2008), pp. 40–41
  96. ^ Whitlock (2008), p. 41
  97. ^ Ferrell (2000), p. 33
  98. ^ Yeide (2005), p. 76
  99. ^ Yeide (2005), pp. 76–77
  100. ^ Whiting (1976), p. 110
  101. ^ Whiting (1976), p. 111
  102. ^ Whiting (1976), pp. 111-112
  103. ^ Whiting (1976), pp. 113–114
  104. ^ Hitler's Army, p. 329
  105. ^ Yeide (2005), p. 80
  106. ^ Yeide (2005), pp. 80–81
  107. ^ Whiting (1976), p. 115
  108. ^ Whiting (1976), pp. 115–116
  109. ^ Whiting (1976), pp. 117–118
  110. ^ Yeide (2005), p. 81
  111. ^ Yeide (2005), pp. 81–82
  112. ^ Yeide (2005), p. 82
  113. ^ Hitler's Army, p. 331
  114. ^ Hitler's Army, pp. 331–332
  115. ^ Hitler's Army, p. 330
  116. ^ Yeide (2005), p. 83
  117. ^ Whiting (1976), pp. 122–123
  118. ^ Yeide (2005), p. 87
  119. ^ 119.0 119.1 Yeide (2005), p. 88
  120. ^ Yeide (2005), p. 84
  121. ^ Yeide (2005), pp. 87–88
  122. ^ Combined Arms in Battle Since 1939, p. 164
  123. ^ Whitlock (2008), p. 42
  124. ^ Combined Arms in Battle Since 1939, pp. 164–166
  125. ^ Rule (2003), p. 66
  126. ^ Whiting (1976), pp. 137–139
  127. ^ Combined Arms in Battle Since 1939, p. 167
  128. ^ Rule (2003), pp. 66–67
  129. ^ Whitlock (2008), pp. 42–43
  130. ^ Whitlock (2008), p. 43
  131. ^ Combined Arms in Battle Since 1939, pp. 167–168
  132. ^ Yeide (2005), p. 93
  133. ^ Yeide (2005), p. 92
  134. '^ Combined Arms in Battle Since 1939, p. 168
  135. ^ 135.0 135.1 Whitlock (2008), p. 45
  136. ^ Whiting (1976), p. 148
  137. ^ Whiting (197), pp. 149–150
  138. ^ Whiting (1976), pp. 151–154
  139. ^ Whiting (1976), p. 176
  140. ^ Combed Arms in Battle Since 1939, p. 169
  141. ^ Ambrose (1997), p. 151
  142. ^ Hitler's Army, pp. 333–334
  143. ^ Hitler's Army, pp. 334–335
  144. ^ Monsoor (1999), pp. 184–185
  145. ^ Monsoor (1999), p. 184
  146. ^ Hitler's Army p. 335
  147. ^ Ambrose (1997), p. 167
  148. ^ Ambrose (1997), pp. 167–168

参考

  • Spiller, Roger J. (编). Combined Arms in Battle Since 1939. U.S. Army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 Press. 1991 [2010-07-05]. OCLC 256297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15). 
  • the ed. of Command magazine. Hitler's Army: The Evolution and Structure of German Forces, 1933–1945. Conshohocken, PA: Combined Books Inc. 1995. ISBN 0-938289-55-1. 
  • Ambrose, Stephen E. Citizen Soldiers: The U.S. Army From the Normandy Beaches to the Bulge to the Surrender of Germany. New York C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7. ISBN 0684815257. 
  • Ambrose, Stephen E. Victors. New York C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8. ISBN 0-684-85628-X. 
  • Cooper, Matthew. The German Army 1933-1945. Lanham, Maryland: Scarborough House. 1978. ISBN 0-8128-8519-8. 
  • Ferrell, Bruce K. The Battle of Aachen (PDF). ARMOR magazine (Fort Knox, Kentucky: US Army Armor Center). November–December 2000. ISSN 0004-2420. [永久失效链接]
  • Mansoor, Peter R. The GI Offensive in Europe: The Triumph of American Infantry Divisions, 1941–1945. Lawrence, Kansas: Kansas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7006-0958-X. 
  • McCarthy, Peter; Mike Syryon. Panzerkieg: The Rise and Fall of Hitler's Tank Divisions. New York City, New York: Carroll & Graf. 2002. ISBN 0-7867-1009-8. 
  • Rule, Richard. Bloody Aachen. Military Heritage (Herndon, Virginia: Sovereign Media). April 2003, 4 (5). ISSN 1524-8666. 
  • Whiting, Charles. Bloody Aachen. Briarcliff Manor, New York: Stein and Day. 1976. ISBN 0-8128-2090-3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 Whitlock, Flint. Breaking Down the Door. WWII History (Herndon, Virginia: Sovereign Media). December 2008, 7 (7). ISSN 1539-5456. 
  • Yeide, Harry. The Longest Battle: September 1944 to February 1945. St. Paul, MN: Zenith Press. 2005. ISBN 0-7603-2155-8.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亚琛战役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