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涅槃.

涅槃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0年1月18日)参考文献应符合正确的引用脚注外部链接格式。

涅槃巴利语निब्बान Nibbāna梵语निर्वाण Nirvāṇa),佛教术语,合文𢌽[1],又译为泥洹涅槃那涅盘那泥盘那昵缚男,意译为熄灭灭度寂灭无为解脱自在安乐不生不灭等,新译作般涅槃巴利语pari-nibbāna梵语pari-nirvāṇa),又译为般泥洹波利昵缚男入灭入灭度圆寂[2]。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的自体性都灭尽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上座部佛教的见解是从此不再受后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轮回。这个术语最早源自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当时众说纷纭。佛教认为外道无法实证何谓涅槃,在无佛教的时代只有辟支佛可以亲证涅槃。释迦牟尼菩萨降生后,出家成佛转法轮,教导弟子佛法,才开始有声闻圣弟子四果阿罗汉实证涅槃。佛陀和阿罗汉舍寿后,会取证无余涅槃界,进入不生不灭状态,也称为涅槃,一般更常用般涅槃(意思是“进入涅槃灭度”,即“入灭”)表达,意思是肉身死亡后,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状态。时至今日,当有佛教上师沙门比丘比丘尼等修行者过世时,许多人会尊称他们涅槃了。大乘见地是佛菩萨能在涅槃中同时度众生,佛菩萨的涅槃叫“无住涅槃”[3][4][5][6]

佛陀在婆罗双树间进入涅槃,公元2-3世纪古印度犍陀罗国浮雕,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音义

印度词源

涅槃是宗教用语,为古印度语之音译:在梵文中,Nirvāṇa有出离、解脱、无臭、无烦恼等等意义[7][8];在巴利文中,Nibbāna是源自动词nibbā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从字根来说,梵语及巴利语都带有远离烦恼状态的意义。

在古印度诸宗教一般指一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但是每个宗派对于如何进入涅槃,看法不一。在印度教(婆罗门教)哲学里,意指通过肉体的解脱而与高级生命的结合,达到合一的境界。

中文意译

色法:物质现象;名法:心理现象。世间万象由色法名法依因缘和合而成。佛陀内观证得:在色法名法刹那生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之间,还有另外一种寂静的恒长存在[来源请求],此即涅槃。

分类

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种。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有余涅槃界与无余涅槃界。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种:空、无相与无愿。

  • 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种
    1. 涅槃是一个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间的,而只有一个自性,那就是完全超越有为世间的无为不死界。
  • 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该分别的根据是(体验它的)五蕴是否还存在。
    1. 佛、辟支佛、阿罗汉弟子生前所体验的涅槃界名为“有余涅槃界”(sa-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为虽然一切烦恼已灭尽,但由于过去执取所产生的诸蕴还存在。在注疏里也被称为“烦恼之灭尽”(kilesa-parinibbāna)。
    2. 佛、辟支佛、阿罗汉弟子死后时所证得的涅槃界名为“无余涅槃界”(an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为五蕴已完全被舍弃,不受后有。在注疏里也被称为“诸蕴之灭尽”(khandha-parinibbāna)。
  • 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种:
    1. 涅槃被称为suñña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
    2. 被称为无相animit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之相,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之相;
    3. 被称为无愿(appaṇihi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的渴望,也因为它毫无渴爱之欲。[10]

特点

涅槃只能被亲身作证的圣人们完全理解。尚未证悟涅槃的人们至少应当知道它的三个特点。

  • 涅槃是常,即“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11]
  • 涅槃是乐,即由于此处无诸苦[12]
  • “入灭”、“般涅槃”、“取涅槃”不能理解为进入了某个被称为涅槃的地方或境界(取证涅槃境界)。涅槃并无来、去、进、出这些概念。

说过辟支佛阿罗汉弟子已经“永无来生”[13],因此辟支佛阿罗汉弟子死后入无余涅槃界不会继续轮回在来生成

缅甸上座部佛教马哈希尊者[14]《帝释所问经讲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表示:

缅甸上座部佛教马哈希尊者[14]《内观要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表示:

缅甸上座部佛教明昆尊者[14]《南传菩萨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表示:

中观学派

中论》中说:

  • 受诸因缘故,轮转生死中,不受诸因缘,是名为涅槃。
  • 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

唯识学派

这一学系,在“普为发趣一切乘者”(尊重声闻涅槃的究竟)的基础上,阐扬大乘不共的唯识说。如《解深密经》以三乘同遣遍计执、灭依他起、证圆成实,叫做一乘。说虽不同,其义是一。[15]依照法相宗的分类,涅槃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二、有余依涅槃,三、无余依涅槃,四、无住处涅槃[16]

如来藏学派

除了上述涅槃之外,尚有一种大涅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为如来的法身。《胜鬘经》:“法身即如来大般涅槃之体。”大涅槃是诸佛的法界,是诸佛甚深的禅定,也就是“常乐我净”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证。《法华经》:“惟如来证大菩提,究竟圆满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如来藏学派“涅槃”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第一,如来常住;第二,涅槃“常乐我净”;第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乘“般若”明无我,讲“真空”;大乘如来藏学派“涅槃”示真我,讲“妙有”。从大乘思想的发展看,大乘《涅槃经》出现在《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大品类经之后,以对治认为“涅槃”是永远沉寂的消极涅槃观。

印度诸宗教

印度婆罗门教《奥义书》中已经有涅槃概念,但婆罗门教及后来的印度教追求梵我合一的清净境界,认为这就是涅槃。

佛教继承了涅槃的说法,但对其内涵有不同的解释。涅槃概念在耆那教锡克教摩尼教中也有沿用。

南传上座部佛教

现代南传上座部佛教继承了斯里兰卡分别说部的传统,分别说部这个名称来自第三次结集阿育王帝须尊者之间的问答:“王复更问。大德。佛法云何。答言。佛分别说也。”[9]。涅槃被称为出世间,以及是由四道智所证得。它是种姓心、道心、果心的所缘,被称为涅槃是因为它离去渴爱这一个纠缠物。在词源学方面,巴利文Nibbāna是源自动词nibbā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因此它是表示熄灭了世间的贪、嗔、痴之火。诸巴利论师较喜欢解释它为渴爱的纠缠(vāna)的不存在或离去(nikkhantatta)。只要人们还受到渴爱的纠缠,他们还被绑在生死轮回里(saṃsāra);但在灭尽一切渴爱时,人们即会证悟涅槃,解脱生死轮回。

北传大乘佛教

印度大乘佛教各学派的经论在北传佛教中都有大量传承,其中记载了对涅槃的多种诠释。

现代学术及教派阐述

根据提出原始佛教概念的近现代学者研究,涅槃一词在佛陀出世前,印度《奥义书》思潮就已经在使用了,原先涅槃系指回归于包含一切且常乐我净的清静梵我,这个在耆那教教义中可以看明。而佛陀觉悟后,明白“因缘法”,对涅槃一词有新的定义和解释。[17]

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
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生世间有见。
  • 世间指五受阴:色受想行识,亦指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识。
  • 世间集,指五受阴的流转变异是随无明贪爱因缘驱动支持而有生命现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前一切,所以不会说一切都没有。
  • 世间灭,指五受阴的流转变异随着无明贪爱因缘灭除而不再有生命现象,所以不会说一切的存在都是实有永恒。

所以要明白佛陀所定义的涅槃,必须先了解因缘法。生是依因缘支持而生,不是本来就有。而凡生起之一切,皆会随其赖之生起的因缘灭而灭,不会恒常存有。而随着因缘的灭尽,称之“灭”,此为佛陀所定义的涅槃。

平时我们所以为的生灭,是以为事事物物自己在那边生灭,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事实只是依著五阴因缘相互影响而不断再改变,只是改变并未灭去。只有随五阴因缘灭尽,才是灭,而"灭"无因缘可记说。生命的升起,是依种种因缘条件才有的现象,随着五阴因缘和依无明和贪爱驱使之条件的变异,而不断变化生命型态。

只有随着无明和贪爱的灭除,驱使五受阴增长的因缘消除,无依此因缘影响的未来生命现象升起,是为灭。依因缘灭而灭,不能说去哪里或在哪里,只是无生命升起的因缘。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有什么[来源请求]

佛教艺术

涅槃变相是佛教艺术中的重要题材,流行时间久远,遍布亚洲各佛教国家。通常有涅槃变相图、涅槃像、涅槃变、涅槃相者等名称,依《涅槃经》等所记载的佛陀临终前后的情景,而创作为绘画或雕塑形式,例如唐代碑刻涅槃变相碑[18]

参见

参考文献

  1. ^ 符號詞參考表(異體字字典). [201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2. ^ 《佛学大辞典》【涅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释印顺,《宝积经讲记》,p60:菩萨深深的爱乐涅槃,又深知涅槃不离于生死,所以能安住涅槃而游生死,也就是历劫在生死中度众生。不会自趣涅槃,专兴福业,而不以灭苦的正法救众生了。
  4. ^ 《佛说八大人觉经》:“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
  5. ^ 《佛学大辞典》【四种涅槃】:“……无住处涅槃,是断所知障所显的真如,所知障为智之障,二乘人因有所知障,不明白生死涅槃无差别的道理,所以固执生死为可厌,涅槃为可欣,佛断所知障得菩提之真智时,对生死与涅槃无厌欣之情,因有大智,故住于生死,因有大悲,故不住于涅槃,以利乐尽未来 际之有情,故谓之为无住处,利乐之用虽常起,而亦常寂,故称为涅槃。”
  6. ^ 释星云,《人间佛教系列8·缘起与还灭》:无住涅槃:如前面的“大涅槃”,此时真如已出所知障,以大悲大智应化世间,圆融无碍。因为有真正的慈悲心胸,所以不会贪著涅槃境界的安乐,而能观照众生疾苦,倒驾慈航,常为众生的依怙。有了真实的般若智慧,必然不会沾滞生死轮回的空假,而能觉知诸法的虚妄,引导迷津,常为众生的明灯。《摄大乘论释》云:“由般若,不住生死;由慈悲,不住涅槃。”能够证悟无住涅槃,就能悲智双运,染净俱超。好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天”一样,包容一切而不自以为包容,拥有一切而不自以为拥有,这种用而常寂的境界,就是菩萨不住一法而善运一切法的涅槃妙境。
  7. ^ 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槃名为趣,涅名为出,永出诸趣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臭,涅名为无,永无臭秽诸烦恼业,故名涅槃。复次,槃名稠林,涅名永离,永离一切三火三相诸蕴稠林,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织,涅名为不,此中永无烦恼业缕,不织生死异熟果绢,故名涅槃。”
  8. ^ 《大智度论》:“涅名为出,槃名为趣,谓永出诸趣生死。”
  9. ^ 善见律毘婆沙》阿育王品第三集法藏
  10. ^ 以上源出《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六章
  11. ^ 巴利大藏经·小部自说经》(第八卷第三章):“比库们啊!是有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无为法)存在。如果没有了这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则一切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就无从解脱。因为有了这不生、不长、非缘生法,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才有所解脱。”
  12. ^ 巴利大藏经·增支部》(卷9,第34章):舍利弗尊者:“友等!此涅盘者是乐”“友!此处无所受故,此处正是有乐。”“初禅以欲想为病,病是苦,而涅盘无此事,所以是乐;二禅以寻想为病,……三禅以喜想为病,……四禅以舍想为病,……空无边处定以色想为病,……识无边处定以空无边想为病,……无所有处定以识无边想为病,……非想非非想处定以无所有想为病,病是苦,而涅盘无此事,所以是乐;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而观,诸漏尽,所以涅盘是乐。”
  13. ^ 汉传佛教中阿含经》:漏尽阿罗诃比丘已知灭尽,拔其根本,永无来生
  14. ^ 14.0 14.1 14.2 《佛教历史上的六次经典结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公元1954年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尼泊尔的上座部佛教僧团推举具足戒定慧精通三藏的2500个僧团阿罗汉长老举行第六次结集,在2500个僧团长老中选出马哈希长老负责提问相当于第一次结集时的大迦叶,明昆长老负责回答问题,地位相当于第一次结集时的优婆离阿难
  15. ^ 解深密经》:于现法中智力所持。能永断灭当来世因。由此因缘于一切行能正厌患。能正离欲能正解脱。能遍解脱烦恼业生三种杂染。复次胜义生。诸声闻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诸独觉乘种性有情。诸如来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说得无上安隐涅槃。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
  16. ^ 成唯识论》卷第十:“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17. ^ 姚卫群, 奥义书中的“解脱” 与佛教的“涅槃”, [2019-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印度远古圣典奥义书中的许多观念对印度后世的宗教哲学派别有重要影响,佛教的涅槃观念是在吸收借鉴和改造奥义书中解脱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奥义书中的解脱观念以有我论为基础, 而佛教的涅槃观念则以缘起论和无我论为基础。”
  18. ^ 陈清香. 涅槃变相研究. 中华佛学学报第一期. 2010-12-23 [2016-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涅槃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