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白話文.

白話文

白話文/語體文
区域漢字文化圈
年代1920年代至今被作为主要文学语言在漢文化圈國家间广泛使用
語系
汉藏语系
文字规范汉字简化字繁体字新字体
語言代碼
ISO 639-3

白話文,亦稱語體文。现代白话文主要分为4种,分别是官话白话文(京白)、吴语白话文(苏白)、粤语白话文(广白)以及韵白明代官话——中州韵白话文);在这4种之外,未能識別屬於何種大類,而具地方特色的白话,则统称为土白[1],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白话文,通常指官话白话文[2]。白話文以各漢語分支的現代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以區别文言文(為春秋時期至20世紀初的寫作規範)。[3]

歷史

古代寫作規範起源自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漢語口語。據學者胡適考證,至中國漢代,文言文已經脫離了日常口語,而當時的書面語(即文言文)已經開始向復古和口語兩個方向發展。 [4]中國時期,漢語口語與先秦時期口語差異愈加明顯,此時,有三種書面語。一種書面語模仿上古漢文書面文獻,如唐宋八大家散文,即古文運動的作品[4];另一種是在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漢語基礎上所形成的書面語,即今日的漢文,如西漢史記》、東漢佛經翻譯、 南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4];第三種則是各種白話文的源頭,如唐代的變文 、宋代的話本等。到了近世時期,情況與中古時期類似,既有模仿上古的書面語,如桐城派的散文,亦有今日所謂的文言(如明史清史稿),又有所謂的近代白話,比如《水滸傳》、《西遊記》等。由於文言文並不是一時一地的一種語言,因此不同時代或地區的文獻,在語法詞彙上會有差異。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後,中國普遍有著各種改革舊有文化的思想;从梁启超创报推广时务白话文体,到知識分子陳獨秀胡適等除了大力引進各種西方學說,標榜科學與民主外,因鑑於文言文有礙於表情達意,也鼓勵白話文。他們積極提倡以近口語的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強調「我手寫我口」,競相出版刊物,如《新青年》等,為文學帶來一片新思潮。隨著1919年所發生的五四運動,當時全中國瀰漫著一片反傳統、求革新的呼聲,進一步推助了白話文運動的發展。

新文學運動之後,白話文運動取得成功,以符合官話口語詞彙、語法的白話文逐漸取代了與口語脫離的文言文。與此同時,中國各地語言都相繼出現了各自的口語書面化嘗試和努力。但在台灣中國大陸,政府強制推廣源於北京官话制定的中華民國國語普通話及相應的現代漢語白話文,令各地一度出現的口語書面化運動無疾而終。然而在英國殖民地香港和以粵語人群為主的海外華人社區,語言沒有受到限制。粵語在相對自由寬鬆的環境中發展,符合粵語口語詞彙、語法的粵語白話文也得以延續並在民間廣泛使用。臺灣解嚴後,一度受壓抑的臺語白話文最近有復甦跡象。

規範

此條目不完整。 (2024年5月5日)請幫忙改善本條目,或到討論頁去討論该條目的問題。

官話

粵語

由於欠缺政府採納和支持,又缺乏專門的規範機構,人們書寫粵語白話文經常出現錯別字,或者乾脆拿同音字及英文字母)代替,使得書寫頗爲混亂。儘管如此,約定俗成的「標準」還是存在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由於當時的粵劇是少數把粵語寫出來的文字紀錄,這些粵劇劇本戲院的介紹成為了非官方的規範標準,得到大眾的依從。而自國共內戰後,兩地長期分隔,令兩地粵語白話文使用者選字各有不同,譬如廣州粵語白話文用「嗯、噶、系、咯」,而香港用「唔、嗰/果、係、囉/咯」,但除新造字外,大多用字有根有據,約定俗成。

閩語

閩東片-侯官小片

與粵語白話文相同,由於欠缺政府採納和支持,又缺乏專門的規範機構,人們書寫閩語白話文經常出現錯別字,或者乾脆拿諧音字以及英文字母)代替,使得書寫頗爲混亂。儘管如此,約定俗成的「標準」還是存在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由於當時的閩劇是少數把閩文寫出來的文字紀錄,這些閩劇劇本評話劇本、伬唱唱本成為了非官方的規範標準,得到大眾的依從。

閩南片-泉漳小片

與上述情況相同,由於欠缺政府採納和支持,又缺乏專門的規範機構,多數閩南裔台灣人於書寫臺語白話文時,皆以國語中音義相似的字詞或者注音符號來代替書寫,導致民間的台語文用字十分混亂,但基本的「約定俗成」還是存在。2009年,台灣教育部公佈700個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並架設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供大眾學習參考使用。雖然這批推薦用字的準確性時有爭議,但它卻為台語文的標準化提供了重大的突破,台語文的規範亦因此愈漸統一。[來源請求]

吳語

客語

參閱

参考文献

  1. ^ 白话文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2-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 
  2. ^ 韩昊洋. 白话文的前世今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2-24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3). 
  3. ^ "The centuries-old three-way opposition between classical written Chinese, vernacular written Chinese, and vernacular spoken Chinese represents an instance of diglossia."(Jacob Mey,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pragmatics, Elsevier, 1998:221. ISBN 978-0-08-042992-2.)
  4. ^ 4.0 4.1 4.2 胡適. 白話文學史. 百花文藝出版社. ISBN 7530632493.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白話文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