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土门.

土门

土门( ?—552年),在《闕特勤碑》與《毗伽可汗碑》當中被稱為布民可汗古突厥文:𐰉𐰆𐰢𐰣𐰴𐰍𐰣,拉丁轉寫Bumïn qaγan),[1][2] 古突厥人,出身阿史那氏,称號為伊利可汗Ilig Qaγan),是突厥汗国的创立者與第一位可汗阿史那吐務,祖阿賢設、曾祖父阿史那是阿史那氏始祖。[來源請求]他的在位時間不到一年(552年),在建立突厥汗國不久後即去世。[3]:987

名稱

[编辑]

土門與布民

[编辑]

漢文史料(例如《周書》、《隋書》等)當中的土門(早期中古漢語:tho'-mən,晚期中古漢語:thuə'mun)[4] 和古突厥碑銘(《闕特勤碑》與《毗伽可汗碑》)當中的布民可汗(古突厥文:𐰉𐰆𐰢𐰣𐰴𐰍𐰣,拉丁轉寫Bumïn qaγan)被認為是同一名人物,即突厥汗國的開創者。[5][6][7][8] 然而這兩者在語音方面無法契合,對此突厥學家里巴茨基 (Rybatzki) 認為,Bumïn伊朗語的角度解析可以拆成兩個部分:詞根 bum- 與後綴 -in,-in 時常出現在粟特語,功能是表示暱稱與(或)父名;而 bum- 可以跟古梵語 bhūmi「大地、地面、土壤、土地」,古波斯語 būmī-「大地」,粟特語 ßωmh, ßωm-「大地、土地、世界」等伊朗語比較。而中文的「土」有「大地、土壤、領土」等意思;「門」有「入口、派系、家族」等意思。考慮到粟特文化對於第一汗國的強烈影響,Bumïn 一稱的意義可能由粟特人傳入中國,中國人再將其翻譯為「土門」這個音義兼具的名稱。[9] 突厥學家芮傳明認為他的理論有合理之處。[10]

其他理論認為「土門」音譯自突厥語的「一萬」。[11]:892[6][12]隋唐史岑仲勉認為「布民」源自梵語 bhuman「廣大、富有」,[11]:892 芮傳明認為 Bumïn 也可能是土門的另一個稱號,只是未被中國史家記錄下來。[12]

伊利

[编辑]

統治

[编辑]

與西魏建立關係

[编辑]

據《周書》〈突厥傳〉記載,古突厥人起初居住於阿爾泰山一帶,臣屬於柔然汗國。到了土門擔任首領之時,部落逐漸強盛,他們前往西魏的邊塞購買繒絮,並希望與中國建立關係。545年(西魏大統十一年),西魏的權臣宇文泰派遣使者酒泉胡人安諾槃陁出使於古突厥人。古突厥人對此非常欣喜,互相道賀說:「如今大國使者到來,我們國家要興起了。」546年(大統十二年),土門也派遣使者至西魏贈送方物。[3]:986 [11]:499-500

收降鐵勒

[编辑]

後來鐵勒各部落出軍攻擊柔然,土門率領古突厥人截擊並擊敗了他們,因而收降了五萬多戶鐵勒。[3]:986《周書》〈突厥傳〉並沒有明確記錄這次事件發生的時間,[13] 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鑑》將其定年於土門與長樂公主結婚(見下段)的551年(南梁大寶二年、西魏大統十七年),[14] 岑仲勉認為《通鑑》的定年有誤,土門後來先後向柔然與西魏請求聯姻,因此擊破鐵勒的時間不可能是551年。[11]:500 學者薛宗正與吳玉貴都同意他的觀點,而薛宗正則進一步推測時間在550年(大統十六年)或更早之前。[15][16]

聯姻大國

[编辑]

古突厥人在收降鐵勒部落之後實力大增,土門因此向宗主國柔然汗國請求聯姻。柔然可汗阿那瓌對此非常憤怒,派使者前去辱罵土門,說:「你是替我鍛鐵的奴僕,怎麼敢說出這種話?」土門也很憤怒,殺死了使者,脫離了與柔然的從屬關係並轉而向西魏請求聯姻,宇文泰同意了土門的提議。551年7—8月(大統十七年六月),[17] 土門迎娶了西魏的長樂公主。[11]:500 [3]:986-7

同年西魏文帝去世,土門派遣使者前去弔唁並贈送兩百匹馬。[3]:987

古突厥—柔然戰爭

[编辑]

552年2—3月(西魏廢帝元年正月),[17] 土門出兵並在懷荒鎮的北方大敗柔然,柔然可汗阿那瓌兵敗自殺。[3]:987 [11]:17 柔然汗國經此一役過後分崩離析,並在555年徹底崩潰。[18][19][20]土門在戰役後自稱伊利可汗,創立了突厥汗國。[3]:987

去世與繼承

[编辑]

552年,土門在建立汗國不久後去世,薛宗正認為死因是與柔然作戰後傷重不治。[15] 汗位由他的兒子[11]:504(或是弟弟)[21][22] 科羅繼承,即乙息記可汗[3]:987

古突厥碑銘中的布民可汗(土門)

[编辑]

鄂爾渾碑銘

[编辑]

突厥第二汗國時期的《闕特勤碑[23][24][25] 與《毗伽可汗碑[26][27][28] 運用了幾乎相同的文句[29] 述說土門(碑文中稱為布民可汗(古突厥文:𐰉𐰆𐰢𐰣𐰴𐰍𐰣,拉丁轉寫:Bumïn qaγan))與室點密開創突厥汗國,創建法制,征服四方民族的功績,以及去世時四方民族前來弔信的情景。

《闕特勤碑》東面第一至四行:[30]

當上面藍天、下面褐色大地造成時,在二者之間(也)創造了人類之子。在人類之子上面,坐有我祖先布民可汗和室點密可汗。他們即位後,創建了突厥人民的國家和法制。

(這時候)四方皆是敵人。他們率軍征戰,取得了所有四方的人民,全都征服了(他們)。使有頭的頓首臣服,有膝的屈膝投降。並使他們住在東方直到興安嶺,西方直到鐵門(關)的地方。

他們統治著二者之間的沒有君長的藍突厥。他們是英明的可汗、勇敢的可汗。他們的梅祿(大臣)也是英明的,勇敢的;他們的諸官和人民也是忠義的(直譯:正直的)。因此,他們這樣統治了國家。他們統治了國家並創建了法制。他們(之後)

去世了。(作為)弔信者從前面,從日出之方,有莫離 (bökli) 荒原人、唐人、吐蕃人、阿瓦爾 (apar) 人、拂林 (purum) 人、黠戛斯人、三姓骨利干人、三十姓韃靼人、契丹人、奚 (tatabï) 人——這樣多的人民前來弔信。他們是那樣名聲顯赫的可汗。

塔里亞特碑銘

[编辑]

回鶻汗國時期的《塔里亞特碑》中提到了某位布民可汗,[31][32][33] 但因碑面毀損嚴重,[34] 因此無法確認文中的布民可汗是否就是土門。

《塔里亞特碑》東面第一行:[35]

(此處約缺損 75 個字符)藥利可汗 (yolïγ qaγan)……(此處約缺損 10 個字符)布民可汗 (bumïn qaγan),這三位可汗登了位,登位統治了二百年。

其他碑銘

[编辑]

第二汗國時期的《翁金碑》[36] 中提到的某位射摩可汗(中古漢語擬音:Dzia-Mua中古藏語拉丁轉寫:Zhama ;古突厥文:𐰖𐰢𐰀𐰴𐰍𐰣,拉丁轉寫:yama qaγan[37] 被認為可能是布民可汗,[38][39][37] 但學界對於這種解讀仍存在爭議。[40][41][42][43]

《翁金碑》西面第一行:[44]

據說我的祖先射摩可汗 (Yama Qaγan) 鎮壓、聚集、擴張並奇襲了(世界的)四方。據說當那位可汗去世時,他的人民失去了方向且離散了。據說他組織了人民並依附於……。

除此之外,過去的研究也認為第一汗國時期的《布古特碑》當中提到了布民可汗,[45][46][47] 然而,後來對於《布古特碑》進一步的考察與研究證明了碑文中所謂的「布民可汗」其實是誤讀,實際上該文指的是菴羅可汗[48][49]

家庭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 乙息記可汗,又稱科羅,突厥汗國第二任可汗(552-553)
  • 木汗可汗,又稱俟斤、燕都,突厥汗國第三任可汗(553-572)
  • 他鉢可汗,突厥汗國第四任可汗(572-581)

註釋

[编辑]
  1. ^ Kultegin's Memorial Complex. TÜRK BITIG. [2024-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英语). 
  2. ^ 耿世民(2005),頁 120-121。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令狐德棻等(2022),《周書》卷五十〈異域下·突厥傳〉。
  4. ^ Ryabatzki (2000), p. 206.
  5. ^ Ryabatzki (2000), p. 206-7.
  6. ^ 6.0 6.1 耿世民(2005),頁 143。
  7. ^ 芮傳明(2017),頁 204。
  8. ^ 吳玉貴(2017),頁 18。
  9. ^ Ryabatzki (2000), p. 218.
  10. ^ 芮傳明(2017),頁 204,注 1;頁 204。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岑仲勉(1958)
  12. ^ 12.0 12.1 芮傳明(2017),頁 204。
  13. ^ 《周書》卷五十〈異域下·突厥傳〉:「十二年,土門遣使獻方物。時鐵勒將伐茹茹……(土門)乃求婚於茹茹。」只能知道擊破鐵勒在546年或之後,參見令狐德棻等(2022),頁 986。
  14. ^ 司馬光編,胡三省音註(1956),《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四〈梁紀二十〉,第 27 條,頁 5069-5070。
  15. ^ 15.0 15.1 薛宗正(1992),頁 88。
  16. ^ 吳玉貴(2017),頁 10,注 9。
  17. ^ 17.0 17.1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2024-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中文). 
  18. ^ 李延壽(1974),《北史》卷九十八〈蠕蠕傳〉,頁 3266-3267。
  19. ^ 吳玉貴(2017),頁 11-13。
  20. ^ 袁剛(2020),頁 67-72。
  21. ^ 薛宗正(1992),頁 88-91。
  22. ^ 魏徵等(2019),《隋書》卷八四〈北狄·突厥傳〉,頁 2098。
  23. ^ Kultegin’s Memorial Complex. TÜRK BITIG. [2024-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英语). 
  24. ^ 芮傳明(2017),頁 179。
  25. ^ Chen, H. (2021), p. 199.
  26. ^ Bilge kagan’s Memorial Complex. TÜRK BITIG. [202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4) (英语). 
  27. ^ 耿世民(2005),頁 150-151。
  28. ^ Chen, H. (2021), p. 218.
  29. ^ 芮傳明(2017),頁 233。
  30. ^ 耿世民(2005),頁 120-121。
  31. ^ Inscription El etmish Bilge kagan. TÜRK BITIG. [2024-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9) (英语). 
  32. ^ Tekin (1983), p. 46, 48.
  33. ^ Katayama (1999), p. 168, 171, 172.
  34. ^ 耿世民(2005),頁 206-207。
  35. ^ 耿世民(2005),頁 212。
  36. ^ Memorial Complex Eletmiš Yabgu (Bilge atačim). TÜRK BITIG (英语). 
  37. ^ 37.0 37.1 Ōsawa (2011), pp. 176-177.
  38. ^ Radloff (1894-1899), p.253.
  39. ^ Marquart (1898), p.39.
  40. ^ Clauson (1957), p. 184.
  41. ^ Tekin, Talat (1968), p. 291.
  42. ^ 耿世民(2005),頁 186-187。
  43. ^ 芮傳明(2017),頁 259、262-263。
  44. ^ Ōsawa (2011), p. 168, 173.
  45. ^ Kljaštornyj & Livšic (1972), p. 73, 75, 76, 86.
  46. ^ 林梅村(1994),頁 68-70。
  47. ^ 吉田豐(2020),頁 105-106。
  48. ^ Yoshida & Moriyasu (1999), pp. 123-4.
  49. ^ 吉田豐(2020),頁 109、113-115。
  50. ^ 歐陽脩、宋祁(1975),《新唐書》,卷二一五下〈突厥下〉,頁 6055。
  51. ^ 孟楷卓、于子軒(2022),頁 171-177。

參考文獻

[编辑]
  • 令狐德棻等(2022),《周書》,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ISBN 978-7-101-15945-5
  • 魏徵等(2019),《隋書》,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ISBN 978-7-101-13628-9
  • 李延壽(1974),《北史》,北京:中華書局。
  • 歐陽脩宋祁(1975),《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 司馬光編,胡三省音註(1956),《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 吉田豐(2020),〈布古特碑粟特語部分再考〉,《中山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 60 卷,第 4 期,頁 105-115。
  • 岑仲勉(1958),《突厥集史》,北京:中華書局。
  • 吳玉貴(2017),《突厥汗國與隋唐關係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3887-1
  • 林梅村(1994),〈布古特所出粟特文突厥可汗紀功碑考〉,《民族研究》,第 2 期,頁 64-71。
  • 耿世民(2005),《古代突厥文碑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 芮傳明(2017),《古突厥碑銘研究》,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 孟楷卓、于子軒(2022),〈以室點密為中心再探突厥早期史〉,《歷史研究》,第 4 期,頁 165-187。
  • 薛宗正(1992),《突厥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袁剛(2020),〈552~555年柔然餘部史事稽考〉,《內蒙古社會科學》,第 41 卷,第 6 期,頁 67-73。
  • Chen, Hao (2021) A History of the Second Türk Empire (ca. 682–745 AD). Leiden: Brill. ISBN 978-90-04-46493-3.
  • Clauson, Gerard (1957) "The Ongin Inscription",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o. 3. pp. 177-192.
  • Katayama, Akio(片山章雄) (1999) "タリアト碑文 Tariat Inscription", in Takao Moriyasu & Ayudai Ochir (eds), Provisional Report of Researches on Historical Sites and Inscriptions in Mongolia from 1996 to 1998(モンゴル国現存遺蹟・碑文調査研究報告). Toyonaka: Osaka University, The Society of Central Euroasian Studies. pp. 168-176.
  • Kljaštornyj Sergej G. & Livšic Vladimir A. (1972) "The Sogdian Inscription of Bugut Revised",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Vol. 26, No. 1. pp. 69-102.
  • Marquart, Josef (1898) Die Chronologie der Alttürkischen Inschriften. Leipzig: Dieterich'sche verlags.
  • Ōsawa Takashi (2011) "Revisiting the Ongi inscription of Mongolia from the Second Turkic Qaγanate on the basis of rubbings by G. J. Ramstedt", SUSA/JSFOu, Vol. 93. pp. 147-203.
  • Radloff, Wilhelm (1894-1899) Die alttürkischen Inschriften der Mongolei. St. Petersburg: Imp. Akademii Nauka.
  • Ryabatzki, Volker (2000) "Titles of Türk and Uigur Rulers in the Old Turkic Inscriptions",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Vol. 44, No. 2. pp. 205-292.
  • Tekin, Talat (1968) A Grammar of Orkhon Turkic.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 Tekin, Talat (1983) "The Tariat (Terkhin) Inscription",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Vol. 37, No. 1. pp. 43-68.
  • Yoshida, Yukata(吉田 豐)& Moriyasu Takao(森安孝夫)(1999) "ブグト碑文 Bugut Inscription", in Takao Moriyasu & Ayudai Ochir (eds), Provisional Report of Researches on Historical Sites and Inscriptions in Mongolia from 1996 to 1998(モンゴル国現存遺蹟・碑文調査研究報告). Toyonaka: Osaka University, The Society of Central Euroasian Studies. pp. 122-125.
新頭銜 東突厥可汗
552年
繼任者:
乙息记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土门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