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下三叉河橋.

下三叉河橋

下三叉河橋
海線下三叉河橋
坐标24°36′28″N 120°44′47″E / 24.607672°N 120.746501°E / 24.607672; 120.746501
承載台鐵海線
跨越西湖溪
地點 中華民國臺灣苗栗縣後龍鎮
官方名稱下三叉河橋[1]
维护单位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上游桥梁西湖溪橋(省道台61線
设计参数
桥型上部結構:上承式預力箱型梁
下部結構:單圓柱懸臂式橋墩與沉箱基礎
全长297.0米(974英尺)
宽度雙線橋梁
历史
設計师中華顧問工程司
施工單位行政院退輔會榮工處
开工日大日本帝国第一代橋:1920年11月
臺灣地區第二代橋:1988年4月4日
完工日大日本帝国第一代橋:1922年
臺灣地區第二代橋:1990年(重建)
总造价3億餘元[2]
开通日大日本帝国第一代橋:1922年10月11日
臺灣地區第二代橋:1990年12月15日
臺灣地區自行車景觀橋:2020年6月10日
地圖
地图

台鐵下三叉河橋是位於台灣苗栗縣西湖溪上的一座鐵路橋樑,連接苗栗縣後龍鎮龍港車站通霄鎮白沙屯車站,1988~1990年於舊橋上游側重建新橋。

沿革與設計

[编辑]

第一代橋

[编辑]

海線鐵路後龍~公司藔(今龍港站)~白沙屯新埔通霄苑裡間路段自1920年5月開工興建,其中公司藔(今龍港站)至白沙屯間跨越西湖溪的「下三叉河橋」,原本設計為每孔跨度19.2公尺的上承式鋼鈑梁橋9孔,橋墩沉箱深度9公尺,但為防範洪水氾濫侵襲橋梁,變更設計為12孔鋼鈑梁橋,於1920年11月動工[3],1922年完工,並隨著海線鐵路於同年10月11日全線通車而啟用。[4]

戰後第一代橋因靠近海邊,鋼梁鏽蝕,自1950年2月4日起抽換鋼梁[5]。另本橋於1959年八七水災時,遭洪水沖毀橋梁北方(龍港站方向)3孔橋墩,鋼梁流失,台鐵局自同年10月下旬起重建該3孔橋墩並再增建1孔,變為13孔橋,全長257.2公尺,於隔年6月7日完成[1][6][7][8]

由於下三叉河橋位於海口,橋墩橋台受海水侵蝕,風化嚴重且已龜裂,復因建造時期植根不深,歷年迭經水流沖刷覆土更淺,所以在1983年加固P4~P9以及P12號橋墩,並抽換鋼梁7孔,以維持行車[1]

1978年6月1日,包含第一代橋在內的海線鐵路完成電氣化接電試車,本橋增設電車線電桿等設備[9]

第二代橋

[编辑]

日本時代後期及戰後台鐵局陸續改建或補強老舊鐵路橋梁,並自1980年代起,大規模重建舊橋,除了已完成重建者[註 1]之外,計羅列出29座橋梁,分別納入「鐵路沿線老舊橋梁重建工程」及「五大橋梁重建工程」兩項計畫[12]。其中龍港站白沙屯站間的下三叉河橋改建,屬於「鐵路沿線老舊橋梁重建工程」項目。新橋(第二代橋)建造於第一代橋上游側約40公尺處,由中華顧問工程司細部設計、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工程處承包,下部結構為單圓柱懸臂式RC橋墩、基礎為直徑5.5公尺沉箱(深度20公尺),而上部結構則為簡支預力箱型梁,梁底規劃距河面8.6公尺,比第一代橋高出3.42公尺。

第二代橋全長297公尺,計15孔橋孔,每孔跨度19.8公尺,此外配合海線鐵路部分路段複線化,採複線橋梁設計。該橋自1988年4月4日開工,1990年12月15日完成東主正線通車並停用第一代橋,隔年(1991年)2月9日完成西主正線通車[1],隔日龍港站白沙屯站間啟用雙單線中央控制行車制(CTC)行車[13]

近況

[编辑]
  • 第一代橋:
    • 1990年停用後,台鐵立即拆除橋梁上部的鋼鈑梁。至於橋墩,考量橋梁位於西湖溪出海口,有小型漁船出入,因河川可能受海流或河流沖刷而改道,河面難以認定,如果依河床面拆除橋墩,唯恐河道變更及發生乾潮時有漁船進出,有發生觸礁的危險,因此保留橋墩至今。
    • 2017年起,經濟部水利署規劃「西湖溪整體環境營造計畫」,由苗栗縣政府發包執行,2018年2月3日舉行開工典禮。該計畫之後龍段分項工程,利用殘存的第一代橋橋墩,架設新的自行車景觀鋼橋,銜接西湖溪南北兩端既有的綠光海風自行車道,避免自行車愛好者繞行至台61線與汽機車爭道[14]。景觀橋2019年1月動工,以「捕蟹籠」構想設計,同年年底竣工,2020年6月10日由臺灣苗栗縣縣長徐耀昌剪綵啟用[15][16]
  • 第二代橋:現役中。因下三叉河橋位於西湖溪出海口,周邊有風力發電機矗立,易達性佳,攝影的構圖方式多樣化,因此成為熱門的攝影愛好者取材地點[17]

其他紀事

[编辑]
  • 由於下三叉河橋與龍港車站、下南勢坑溪橋、下後龍溪橋距離不遠,且橋梁改建時需一併完成後龍站至白沙屯北號誌站之間的複線化與鐵路線形調整,因此,工程單位一併實施下列改建工程:
    • 拆除日本時代大正年間所建的木造龍港站站房,於原舊站房南方約120公尺處新建新站房,並且調整月台位置。不過,二代下三叉河橋通車後大約半年,龍港站即在1991年6月22日停止售票,降等為無人招呼站,新站房重新佈置改為道班工房。
    • 重建後龍站龍港站間下南勢坑溪橋(長118.8公尺)、下後龍溪橋(長534.6公尺)。[1]
  • 第二代下三叉河橋完工後,台鐵以該橋位在三叉河(西湖溪流域)出海口上,「叉」是「義」字的簡筆,河名三叉,實則慕義,與地方人士的好義樂公行為類似,於是在二代橋北岸西主正線路基旁設置石碑,石碑北面以草書題「下三叉河橋」五字,而南面則題有「三叉揚義」四字,並另於碑座鑲上〈海線下三叉河橋重建紀要〉、歷年鐵路沿線老舊橋梁重建工程主要人員與殉職人員芳名等等,以茲紀念。[18]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臺灣鐵路管理局鐵路沿線老舊橋樑重建工程處. 《鐵路沿線老舊橋樑重建工程總報告》第4冊技術篇(二). 臺北市. 1991年5月31日 (中文(臺灣)). 
  2. ^ 臺灣鐵路管理局:〈海線下三叉河橋重建紀要〉,1990年12月31日(繁體中文)
  3. ^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第廿二年報(大正九年度)》. 臺北: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921年12月30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 頁59 [2022年7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7月16日) (日语). 
  4. ^ 〈龍港車站〉,《臺灣驛站之旅》網站. 2004-2020年 [2019-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2).  (繁體中文)
  5. ^ 〈搶修全省鐵路鋼樑,第二期工程積極進行中,三叉河橋決定四日開工〉. 《民聲日報》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0年2月22日4版 [2022年7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7月16日) (中文(臺灣)). 
  6. ^ 交通部交通研究所. 中華民國39年~49年合編本《交通年鑑》. 臺北市. 1962年 (中文(臺灣)). 
  7. ^ 臺灣鐵路局,《臺灣鐵路路線圖(西線)》,1965年5月(繁體中文)
  8. ^ 〈三叉河橋,恢復通車〉. 《民聲日報》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數位典藏服務網). 1960年6月9日2版 [2022年7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7月16日) (中文(臺灣)). 
  9.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大事紀要〉,中華民國67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272. 1979年6月 [202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9) (中文(臺灣)). 
  10. ^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昭和十六年度年報》,(出版地不詳),1941年,頁102(日語)
  11. ^ 交通部:中華民國77年《交通年鑑》,臺北市,1989年10月10日,頁329(繁體中文)
  12. ^ 壽俊仁 (编). 《臺灣鐵路百週年紀念》. 臺灣鐵路管理局. 1987年6月9日: 頁264~271 (中文(臺灣)).  國家圖書館 (中華民國) 臺灣記憶。
  13. ^ 臺灣鐵路管理局臺中運務段. 〈白沙屯站〉,. [2019-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7). (繁體中文)
  14. ^ 台灣城鄉發展脈動建築電子報. 〈水環境改善10【苗栗縣】西湖溪整體環境營造計畫〉,. 2019年6月15日 [2019年4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9月18日) (中文(臺灣)). 
  15. ^ 〈影/西湖溪出海口景觀橋「獨一無二」 未開放遊客已至〉. 《聯合報》地方版桃竹苗. 2020年3月27日1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7月19日) (中文(臺灣)). 
  16. ^ 〈國內首見鋼橋形如蟹籠 西湖溪整體環境營造計畫完工〉. 《聯合報》地方版桃竹苗. 2020年6月10日18: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31日) (中文(臺灣)). 
  17. ^ 臺鐵印象 Taiwan Railway Memories:〈【拍攝點】下三叉河橋(西湖溪出海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7年8月25日(繁體中文)
  18. ^ 臺灣鐵路管理局鐵路沿線老舊橋樑重建工程處:《鐵路沿線老舊橋樑重建工程總報告》第1冊評估篇,臺北市,1991年5月31日(繁體中文)

註釋

[编辑]
  1. ^ 當時沒有納入重建計畫的老舊橋梁,舉例如下: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下三叉河橋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