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

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

位于九龙站上盖的Union Square

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英语: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TOD),主要指以公共交通枢纽车站为核心的同时,倡导高效、混合的土地利用,如商业住宅办公酒店等。此外,其环境设计对于行人友好,可以有效控制步行空间[1]。在进行轨道交通开发时有时也会与公私伙伴关系一起作为模式开发,即TOD+PPP模式。需要注意的是,TOD发展模式只代表居民出行更愿意使用公共交通,且城市发展随公共交通沿线而开发,不代表通勤距离下降,如东京虽属成功且典型的TOD开发案例,但城市仍保持着大量的向心通勤量,人均通勤距离也没有明显降低[来源请求]

理论

[编辑]

TOD是一个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由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美国建筑师暨城市规划师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提出[2]。该理论主要是解决美国在二战后,各个城市无限制的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综合发展的城区,同时在城市规划上主张透过采用道路网格化、功能混合使用、适宜的开发密度、居住区内步行可达、设施的开放等回应传统以汽车使用为主导的发展模式[3]。基本原则要求有适宜步行的街区、脚踏车网络优先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混合使用街区、根据公共交通容量确定城市密度、透过快捷通勤建立紧凑的都市区域,并以调节停车和道路增加机动性[4]。设立TOD后居民只需在公共交通站步行400至800米(5至10分钟路程)就能到达集商业、文化、教育、住宅为一体的城区。[2]

简而言之,TOD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目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运用。[2]

评估标准

[编辑]

联合国交通及发展政策研究所英语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著有《公共交通导向发展评估标准》(TOD Standard)一书,内容包含TOD发展的八大指标,分别为步行、脚踏车、连接、公共交通、混合、密集、紧凑及转变,作为国际在衡量及判定TOD发展极为重要的要素与标准[5]

世界各地案例与实践

[编辑]

美国

[编辑]

20世纪50年代,美国很多城市居民向郊区迁移居住,中心呈现衰败趋势,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波特兰通过建设有轨电车使旧城区再次繁荣,实现了再城市化[6]这条线路是区域性的环状公共交通系统,透过TOD开发模式使居民对小汽车的依赖降低35%,这也是TOD开发模式最早的成功案例之一。同时,城市规划学界内公认美国TOD开发最好的案例之一是华盛顿周边的一个郡,在整个区域内建设巴士系统和轨道交通大通道。通道内不只是一条干线,其他交通可以接入,通道两侧是最高密度的开发,使双向巴士都非常有效,整个通道设施利用率达到最大,不仅抑制了潮汐交通流,还有效减少了人均车公里数。[来源请求]

中国大陆

[编辑]

中国大陆正经历快速城镇化阶段。世界上机动车、私人小汽车增长最快的是中国国际能源署(英语: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预测,到2050年中国大陆地区机动车拥有量将达到10亿辆,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机动车的拥有量。[7]与此同时,中国也大量兴建城轨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项目。2014年8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国办发〔2014〕37号),提出“支持盘活现有铁路用地推动土地综合开发”、“鼓励新建铁路站场实施土地综合开发”。[8]此后依托铁道站点TOD迅速发展。但是,中国的TOD发展模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存在定位宽泛、概念包装、忽视与旧城区的联系等问题。[9]

中国国内依托城际轨道高速铁路站点的TOD的案例有广珠城际铁路珠海北站周边区域[10]、广州新塘站的凯达尔国际枢纽广场[11]、重庆沙坪坝站的龙湖光年[12]广州白云站综合交通中心[13]等。

深圳近年参考各地经验,计划发展多个TOD项目。如深圳地铁3号线大运站深圳地铁1号线深圳地铁5号线深圳地铁11号线前海湾站、国铁平湖站深圳北站等。

香港

[编辑]
沙田市中心于沙田站附近设立

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香港的拥车率非常低,当地居民出外时会有90%选择使用公共交通[14]。在20世纪中期,除东铁线以外,香港并无任何铁道在市区穿行,直到20世纪70年代,香港修建了地铁修正早期系统后,才开始发展TOD,并构思出了“铁路加地产”(R+P)的发展计划。香港地铁早期的TOD例子包括德福花园绿杨新邨杏花邨康怡花园康山花园等等。如当时还是九广铁路公司时期的东铁线,通过沙田站连接多个住宅屋苑,火炭站上盖也兴建了银禧花园;屯门新市镇虽在规划时没有铁路,但也在市中心规划了一个大型巴士终站(屯门市中心综合交通中心),透过人行天桥网络连接周边屋苑,轻铁车厂站上盖亦建有新屯门中心。自90年代起,香港陆续有多个地铁线路建成并通车,R+P大型项目也在同一时期相继落成。其中包括为了配套东涌线而建设的奥海城东涌新市镇香港站上盖项目、九龙站Union Square日出康城等。现今香港轨道交通附近也进行了高密度、高质量的开发,不但使地铁客流增加,同时财政收入也大幅提高,弥补了地铁建设和运营费用[15]。也正因为这样,港铁公司也成为世界上少数能盈利的铁路公司。

台湾

[编辑]

台湾TOD开发较其他地区甚晚,主要方式为容积率置换与联合开发,修改车站附近城市规划,但早期线路位在TOD开发起步阶段,没有对于线路周边进行大规模的城市规划调整或都更,进行廊带式空间开发,以至无法真正吸引大规模人流,前台北市市长柯文哲也认为台北捷运TOD发展失败[16]。到后期兴建线路(如捷运三莺线、民生汐止线、环状线北环段及南环段、万大-中和-树林线第二期工程及轻轨淡海线、安坑线)时,则有明显改善[17],将捷运作为地方发展廊带。台北捷运首座TOD设施位于捷运士林站西南侧,已于2021年4月12日动土,预计2023年完工,陆续也将建造剑潭站剑南路站的TOD开发案[18]。而台北市政府后续亦基于TOD的概念,衍生出“市有建物及用地整合运用导向之城市发展”(EOD),公共设施开发或改建时,导入防灾及韧性城市理念、纳入地区发展及公共服务需求,以5E为原则进行规划,其5E原则分别为:教育Education(教育设施)、经济Economy(土地有效利用)、生态Ecology(环境友善)、公平Equity(市民需求)、城市进化Evolution(城市持续的发展)[19]。并且具有 6D 的特色,分别是:目的地(Destination)、距离 (Distance)、设计(Design)、密度(Density)、多样性(Diversity)以及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20]

马来西亚

[编辑]
吉隆坡中央车站鸟瞰图

马来西亚初期并不注重铁路网络,随着大量人口移居巴生谷,加上人均拥车辆高企,马来西亚政府便构思了一个集各种公共交通于一身的综合交通中心-吉隆坡中央车站(KL Sentral,也称吉隆坡中环),由马资源承建并于2001年4月16日启用,也是该国目前最大型的交通车站。[21]该枢纽整合了轻快铁KTM电动列车服务单轨捷运城市轨道交通载具,并通过机场快铁(ERL)通往吉隆坡国际机场,旅客也可直接在这里托运寄舱行李,而天空花园线也为旅客提供直达梳邦机场的铁路服务。除了巴士总汇,吉隆坡中环更建有甲级办公楼、公寓楼,还整合酒店与商场,使之成为市中心体现巴士导向发展概念的巴士转换站。

截至2015年,马来西亚政府一共打造了20个巴士导向发展项目中,其中6项已建竣,另外14个部分在招标或建设中。已建竣的TOD包括金马律(占地2.72英亩)、梳邦谷(占地4.9英亩)、IOI蒲种再也(占地7.07英亩)、敦依斯迈花园(TTDI;占地11.47英亩)、阿旺柏沙(Awan Besar;20.78英亩)和阿拉白沙罗(Ara Damansara;占地19.13英亩)等。[22][23]

此外,位于前吉隆坡新街场皇家空军基地,由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拥有的大马城英语Bandar Malaysia发展计划,是马来西亚拟建中的大型地下城,占地约100亩。除了设有双溪毛糯-沙登-布城线(捷运二号线)之外,也是未来隆新高铁马来西亚端终点站。这项计划由一马公司进行发展,范围涵盖住宅区、商业中心、休闲、娱乐和保健区域等。[24]然而2018年政权轮替后,这项计划的主干交通隆新高铁宣告展延至2031年1月1日落成,捷运二号线则保持不变,其他项目则有待理清[25]

日本

[编辑]

日本在20世纪初叶即出现类似TOD的土地开发计划,是该模式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尤其在东京京阪神都会区,透过在数个交通枢纽推行“商业重点化”(例如兴建百货公司)、以及在铁路沿线兴建住宅社区或开发新市镇,将铁路做为城市土地开发的轴心。其特色是由私铁业者主导,例如东急阪急大手私铁[26]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Robert Cerver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TOD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交通. Jan 2011, 9 (1). 
  2. ^ 2.0 2.1 2.2 围着公交发展. e南洋. [201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2). 
  3. ^ 于文波、王竹、孟海宁. 中国的“单位制社区”vs 美国的TOD社区. 城市规划. 
  4. ^ 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rope)、杨保军、张泉. TOD在中国 面向低碳城市的土地使用与交通规划设计指南. 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 
  5. ^ TOD Standard. ITDP. [2018-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8). 
  6. ^ 徐学强、周一星、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ISBN 7040198711. 
  7. ^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Paris: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09. 
  8.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2014-08-11 [2019-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9. ^ 郑明远 王睦. 铁路城镇综合体理论体系与行动框架.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5. ISBN 9787113213879. 
  10. ^ 珠海北站先天条件好 建最高档城际轨道交通TOD. 网易房产. 2012-10-15 [2019-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11. ^ TOD核心-新塘凯达尔-TOD模式-广州凯达尔投资有限公司. 凯达尔国际枢纽广场. [2019-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12. ^ 龙湖光年——全国首个商圈高铁TOD项目,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新模. 腾讯大渝网. 2018-06-13 [2019-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13. ^ 广州白云站上盖地块成功出让,将建18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 广州日报. 2023-09-01. 
  14. ^ Provision of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s. The Third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Study. Transport Department. [201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2). 
  15. ^ The ‘Rail plus Property’ model: Hong Kong’s successful self-financing formula. McKinsey & Company. [2018-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7) (英语). 
  16. ^ 柯文哲:1年內提TOD導向都市計畫通盤檢討 - 地方 - 中央社 CNA. [201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9). 
  17. ^ 永續都市的TOD發展策略 (PDF). [2016-09-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9-25). 
  18. ^ 士林TOD站今動工 劍潭、劍南路同步啟動. 自由时报. [2021-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19. ^ 臺北市市有建物及用地整合運用導向之都市發展(EOD)專區. 台北市政府城市发展局. [2022-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5). 
  20. ^ TOD懶人包! TOD是什麼?TOD 有什麼特色?士林TOD案例介紹! - StockFeel 股感. TOD懒人包! TOD是什么?TOD 有什么特色?士林TOD案例介绍! - StockFeel 股感StockFeel 股感. 2022-12-07 [2022-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0). 
  21. ^ KL Sentral - Wonderful Malaysia. www.wonderfulmalaysia.com. [201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2). 
  22. ^ 大吉隆坡TOD纪元. e南洋. [201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4). 
  23. ^ TOD激活沿线房产. 星洲网. 2017-05-28 [201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3). 
  24. ^ 大马城后年建30年完工. e南洋. [201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25. ^ 包括大马城东铁等.前朝大型计划或生变. 星洲网. 2018-05-29 [201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7). 
  26. ^ 家田仁、冈并木. 国際交通安全学会都市と交通研究グループ著『都市再生-交通学からの解答』. 学芸出版社. 2002年7月 (日语).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