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1905年中国.

1905年中国

中国历史 / 中国历史年表
世纪 19世纪中国 / 20世纪中国 / 21世纪中国
年代 1870年代中国 / 1880年代中国 / 1890年代中国 / 1900年代中国 / 1910年代中国 / 1920年代中国 / 1930年代中国
年份 1901年中国 / 1902年中国 / 1903年中国 / 1904年中国 / 1905年中国 / 1906年中国 / 1907年中国 / 1908年中国 / 1909年中国
纪年 乙巳蛇年
1905年
政治

国家领导人

科技

天文 – 科技 – 铁路

文化娱乐

电影 – 文学 – 音乐 – 游戏 – 电视节目 中国大陆电视剧 – 台湾电视剧

体育

体育 – 足球 – 篮球 – 棒球 – 台球

区域

中国 (上海)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 日本 – 朝鲜半岛 – 马来亚 – 新加坡 – 欧洲 – 美国

分类

分类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列表 – 维基新闻

大事记

  • 冬,同盟会会员吴春阳返国,建立江淮地区外围组织武毅会[1]:14
  • 刘光汉自芜湖安徽公学因事至上海,由蔡元培、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蔡、黄并以安徽革命事相嘱[1]:14
  • 同盟会会员李自重在原籍广东新宁与李是男等组织台山联志社,参加拒约运动,密谋革命[1]:14

2月

7月

8月

  • 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在孙中山倡导下,以兴中会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在日本东京开正式成立会,到百余人,通过会章,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同盟会设本部于东京,国内外设支部,各省设分会[1]:1
  • 8月27日——中国同盟会本部干部会议议决《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交接办法,推宋教仁为移交者,黄兴代表中国同盟会接收[1]:2
  • 8月28日——日本政府以“妨害安宁秩序”为由,下令禁止宋教仁等创办之《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第二期发行[1]:2

9月

  • 秋瑾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旋被推为同盟会浙江主盟人[1]:6
  • 四川留日学生刊物《鹃声》创刊,中国同盟会会员邓絜等主办,主要撰稿人尚有雷铁崖、张光厚等[1]:6
  • 日本在辽阳设置“关东总督府”,以陆军大将大岛义昌总督,将南满置于日军政管理之下[1]:6
  • 9月1日——胡汉民廖仲恺在东京由孙中山主盟加入中国同盟会;清廷谕各省多派学生游学欧美,并令各出使大臣认真监督考察[1]:3
  • 9月2日——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堂;清廷诏准废科举,自丙午(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及各省岁科考试一律停止[1]:3
  • 9月3日——宋教仁在东京向黄兴办理《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移交手续,孙中山出席监收,并倾谈中国同盟会会务[1]:3
  • 9月4日——留日学生会馆干事会开会,商议对付日政府取缔留学生及《二十世纪之支那》被禁事宜[1]:3
  • 9月5日——山东郓城县民农民暴动;浙江湖州(今湖州市吴兴区)巢湖帮盐枭击败官军;《日俄和约》在美国朴茨茅斯签订,规定俄军撤出东三省,将在南满之权利转让于日本;驻京日公使内田康哉往谒总理外务部庆亲王奕劻,陈述日俄和约成立情形,宣布日本政府将与清政府协商东三省问题[1]:3-4
  • 9月8日——孙中山派冯自由李自重2人到香港、广州、澳门一带组织同盟分会,并为当地主盟人[1]:4
  • 9月9日——江苏上海县士绅集议,选举董事创办地方自治,为全国首次举办地方自治,为全国首次举办地方自治之创例;张之洞在汉口与香港英政府签订《香港政府粤汉铁路借款合同》,总额110万英镑,用于赎回粤汉铁路[1]:4
  • 9月11日——驻京日、俄公使照会清外务部:日俄和约签押,两国准将东三省境内兵队定期撤退,地方权利交还中国[1]:4
  • 9月13日——上海复旦公学开学,校长马相伯[1]:4
  • 9月15日——清廷谕开放东三省,着内阁指定地界,多开场埠,推广通商,并饬地方官举办各种实业,以兴商务;清廷谕各省清理矿产,切实探勘,并按两江集股试办、禁止私售之办法,迅即筹办;日、俄两军签订停战条约,自9月16日起停止在东三省全部之战斗[1]:4
  • 9月16日——练兵处、兵部奏准颁行《陆军军官军佐任职等级暨补官体制摘要章程》[1]:4
  • 9月17日——清廷为变法振兴,于7月16日特简载泽戴鸿慈端方徐世昌绍英钦差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分赴东西洋考求一切政治,是日载泽等五大臣请训陛辞;清廷谕开办热河围场屯垦,派袁世凯督办[1]:5
  • 9月18日——清廷命出使各国大臣会同考察政治载泽等5大臣博采各国政情,悉心考证,以资详密[1]:5
  • 9月21日——署两江总督周馥奏准开设江宁银行[1]:5
  • 9月23日——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创办之绍兴大通师范学堂开学,另一会员陶成章制订章程,该校旋成为光复会活动据点[1]:5
  • 9月24日——清廷出使各国考察政治载泽等五大臣自北京正阳门火车站乘车出洋,革命党人吴樾携预制炸弹登车行刺,炸弹遇撞引爆,伤绍英、载泽,吴樾当场死难,五大臣出洋改期[1]:5
  • 9月25日——清廷谕内阁责成步军统领衙门等严拿谋炸五大臣之革命党人[1]:5
  • 9月26日——北京户部银行开市,资本50万两,是为清政府试办国家银行之始[1]:6
  • 9月29日——江苏留日学生刊物《醒狮》创刊,中国同盟会会员高旭等主办,主要撰稿人尚有柳亚子、朱髯侠、高吹万等;出使俄国大臣胡惟德电外务部,严防俄国侵略伊犁[1]:6
  • 9月30日——孙中山复函新加坡陈楚楠,告以近日在留日学界组成秘密团体及将赴安南西贡筹款事[1]:6

10月

  • 株(洲)萍(乡)铁路建成,全长39.7公里[1]:9
  • 10月2日——京(丰台)张(家口)铁路动工,全长130余公里,詹天佑为总工程师,是为中国自筹工款自修铁路之始[1]:6-7
  • 10月6日——中国留学生在东京召开戊戌庚子死事诸人纪念会,到会者逾千人;中国同盟会会员胡汉民在演说康梁保皇及立宪之谬误时,指斥自立军起义,与黄兴等两湖革命党人当场发生争论[1]:7
  • 10月7日——孙中山自横滨乘法邮船赴西贡筹款,中国同盟会东京本部会务由黄兴代理[1]:7
  • 10月8日——清廷设巡警部,以署兵部左侍郎徐世昌补授该部尚书[1]:7
  • 10月中旬——孙中山乘船往安南,船过香港,为冯自由、陈少白等加入中国同盟会主盟[1]:7
  • 10月11日——孙中山船泊吴淞口,会见来访之法国情报官布加卑上尉,商定派员陪同法国军官视察南方各省革命力量,以争取法方援助事[1]:7
  • 10月12日——出使俄国大臣胡惟德奏陈俄国改行立宪,我国亟应仿行,以保自立,而免受俄国或他国侵犯[1]:7
  • 10月15日——据修律大臣伍廷芳等奏请,谕准派刑部候补郎中董康等,前赴日本调查法制刑政[1]:7
  • 10月16日——冯自由在香港与陈少白成立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陈少白任会长[1]:7
  • 10月24日——安庆高等学堂学生与警察发生冲突,举行罢课[1]:8
  • 10月27日——蔡元培在上海由黄兴主盟加入中国同盟会,并被孙中山委任为中国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1]:8
  • 10月31日——户部银行上海分行开幕,资本400万两,官商合办,总办为张允吉;英提督卧克纳率兵到日喀则札什伦布寺,迫班禅额尔德尼赴印度[1]:8
  • 10月下旬——孙中山抵西贡,联络堤岸侨商李晓初、李卓峰、刘易初、黄景南等,组成中国同盟会分会[1]:8

11月

  • 11月2日——日本文部省公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关于许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规程》15条[1]:9
  • 11月3日——清法律馆派员赴日本调查法律[1]:9
  • 11月4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开办川汉、汉粤铁路局[1]:9
  • 11月7日——日本公使内田康哉照会外务部,满洲日兵可于六阅月内撤退,惟俄兵亦须如期照办,方能允许[1]:9
  • 11月14日——因谋炸出国考察政治五大臣案被捕之革命党人张榕被处永久监禁[1]:9
  • 11月17日——《日韩保护协约》在汉城签订,日在韩设置统监府,12月3日清廷令撤回驻韩使臣改置总领事[1]:10
  • 11月25日——清廷命各省严禁革命排满说,严拿革命党人[1]:10
  • 11月26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东京创刊,孙中山撰写发刊词,阐述同盟会纲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中国留学生就读之日本东京各校是日一律贴出告示,限令中国学生本月29日前呈报原籍、住址、年龄、学历等项,“若逾期不报,则对该生不利”[1]:10-11

12月

  • 黄兴自日本经香港抵桂林,在随营学堂发展革命组织,次年春成立兴汉会,郭人漳、蔡锷林虎赵声等80余人加入[1]:14
  • 日商大仓组与奉天官方订立合同,成立中日合办本溪湖煤铁公司,资本400万元[1]:14
  • 12月1日——中国留日学生总会干事长杨度及全体留日学生向出使日本大臣杨枢具陈《学生公禀》,反对日本取缔留学生规则[1]:11
  • 12月3日——东京宏文学院等八校中国留学生代表在留学生会馆筹商对策,决定次日赴日公使馆请愿;嗣后,留学生反对取缔规则即以各校代表作为领导集体,渐扩充至10余校,形成留日各校学生代表联合会,以胡瑛、韩汝庚、宋教仁田桐秋瑾吴玉章等为负责人[1]:11-12
  • 12月4日——中国留日学生抗议日本“取缔规则”,开始陆续举行罢课;留日女学生宣布罢课,推秋瑾为总代表;晚,留日各校学生代表推举胡瑛、韩汝庚等为总代表,集体赴公使馆请愿,次日再往[1]:12
  • 12月5日——留日学生300余人在东京富士见楼集会,商讨反对“取缔规则”对策;秋瑾在会上痛哭演说,提议联合罢课;会上,通过声明《东京留学生对文部省取缔规则之驳议》[1]:12。中英议定藏约,中国新增4款,力保主权[1]:12
  • 12月6日——东京各校中国留学生联合罢课,并制定《自治规则》,各校自推纠察员,组成纠察部[1]:12。清廷颁谕设立学部,以荣庆为尚书;并令国子监归并学部[1]:12
  • 12月7日——京都中国留学生全体罢课;东京反对罢课学生发起维持留学界同志会,次日会议于清风亭[1]:12
  • 12月8日——同盟会员陈天华因反对日本“取缔规则”,在东京愤而赴大森投海自杀[1]:13
  • 12月10日——数千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留学生会馆集会,胡瑛主席,决议一致归国[1]:13
  • 12月11日——孙中山与西贡华侨商议后成立广东募债总局,以“中华民务兴利公司”名义发行千元票面债券2,000张,拟向南洋富商募集革命活动经费[1]:13
  • 12月13日——东京留日学生220人为抗议日本“取缔规则”,首批集体退学回国;至12月20日归国留日学生逾2,000人,后络绎回国者仍不绝[1]:13
  • 12月19日——日本反对党进步党决议,试于国会提出取消“取缔规则”;长冈护美子爵等时亦出面斡旋;适日本内阁及文部相更迭,当局暗示暂缓执行“取缔规则”[1]:13
  • 12月22日——《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在北京签字,俄国按照《日俄和约》让与日本之东三省一切特权,清政府概行允诺[1]:13-14
  • 12月24日——维持留学界同志会设立会所,公布会章,提议劝告学生一体上课;该会代表理事多为立宪派,同盟会员汪精卫、胡汉民朱执信蒋尊簋等亦与之合作;随后联合会归国后与维持会复课派展开激烈辩论[1]:14
  • 12月25日——张之洞以留日学生风潮为革命党孙文煽动回上海实行革命,电请四川、河南、山东、贵州各省督抚迅速派员各就本省留日学生开导解散会商办法,以弭后患[1]:14
  • 12月28日——维持留学界同志会以日本暂缓执行“取缔规则”,是日致函日本各校代表人、早稻田大学学长青柳笃恒,声明复学[1]:14
  • 12月31日——各校学生代表会议,商决复课日期[1]:14

逝世

参考文献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韩信夫、刘明逵、郭永才、王明湘、齐福霖、范明礼、张允侯、张友坤、章伯锋、胡柏立、耿来金、刘寿林、锺碧容、锺卓安、陈崧、王好立、朱信泉、任泽全、蔡静仪、丁启予、陈永福、严如平、柏宏文、吴以群、罗文起、查建瑜、娄献阁、白吉庵、李静之、张小曼、石芳勤、徐玉珍、江绍贞、熊尚厚、吴以群、刘一凡、郭光、郭大钧、王文端、李起民、李隆基、常丕军、刘敬坤、陈道真、李振民、张振德、梁星亮、陈仁庚、董国芳、张守宪、王荣斌、陈敏、章笑明、汪朝光、卞修跃、贾维、陈民、朱宗震编著.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2. ^ 白吉尔(Marie-Claire Bergère)著、温哈溢译(第九章协力林添贵,人物小传协力杨诗韵). 《孫逸仙》. 台北市: 时报出版. 2010-06-21. ISBN 978-957-13-5208-4. 
  3. ^ 3.0 3.1 张磊、张𬞟. 《孫中山傳》.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1. 
  4. ^ 唐德刚. 〈同盟會這個革命大拼盤〉. 《明报月刊》1991年12月号 (香港: 明报杂志有限公司).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1905年中国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