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自我中心主义.

自我中心主义

自我中心主义(英语:Egocentrism),或称自我主义等,是无法区分自我他人。更具体地说,就是无法准确地理解除自己观点以外的任何观点。

该概念解释了一种“感知的自我中心主义”,它描述了无法将自己置于他人的处境,或接受他人的观点,以及将自己的观点理解为各种观点中的一种。它是儿童的一个特征,据让·皮亚杰 (Jean Piaget) 称,它被定义为“缺乏自我和外部现实之间的区别”。这种混淆“最终导致了以自己观点为首要地位”。[1]

虽然成年后的自我中心行为不那么突出,但成年后某些形式的自我中心主义的存在表明,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可能是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终生发展。[2] 成年人似乎不像儿童那样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他们比儿童更快地从最初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进行纠正,而不是因为他们最初不太可能采取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3]

因此,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可以发现自我中心主义:婴儿期[4]、幼儿期[3][5]、青春期[6]和成年期。[3][7] 它透过帮助儿童发展心智理论自我认同的形成来促进人类认知发展。

尽管自我中心主义和自恋看起来很相似,但它们并不相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认为自己是关注的中心,但不会因他人对其钦佩而获满足感。自我主义者和自恋者都是他们的自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人认可影响的人,而对于自我中心主义者来说,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唯我论是一种基于意识形态的自我中心主义。

精神病理学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反应,指的是患者以自身为(思考)中心,且专注于于自身,即(在思考时)将一切事物连结到自身。在精神分析中,它被认为是除退化外的另一种人格改变形式。[8] 病理性自我中心性主要在人格障碍中被诊断出来,例如反社会人格障碍、自恋或表演型人格障碍[9][10]

自我中心主义的形而上学观点

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自我中心主义提出“我”为世界中心及起源。认为“我”所能感觉到的世界,就由“我”的存在而开始存在。因此自我中心主义在形而上学中的观点基本上跟唯心主义一样,认为世界只是我们的感觉,物质存在以意识为基础。但分别在于,唯心主义注重的是真实和理念的分别,自我中心主义注重“我”。因为世界对于“我”来说只建基于“我”的感觉,因此世界的中心是“我”,世界亦可以被“我”改变,只要“我”改变自己的感觉。所以一切除了“我”的本性和潜意识外,都可以被“我”改变。

以自我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定义论由此引申发展开去。

自我中心主义的心理学观点

定义

自我中心的意义是什么?在发展心理学上关于自我中心的名词有两个,其一是幼时自我中心(egocentrism),其二则是青少年自我中心(self centric);然研究者以为,尚有第三种自我中心的型态在青年期之后仍然存在,可能持续至成人期,且会影响两性在亲密关系中的相处方式。兹将三种自我中心的定义分述如下:

  1. 幼时自我中心(egocentrism):
    指前运思期的思考特征,婴儿无法以他人的观点来考虑现实的状况。在皮雅杰(1926)著名的三座山测试研究中发现,儿童倾向以“自己眼睛所见到的状况”类推他人所见,于是便推论4-12岁的部分孩童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眼睛所见的景象;此研究结果虽被后人反驳有所低估,但此自我中心现象在孩童初期的确是存在着的(Dason,1977)。
  2. 青少年自我中心(self centric):
    指在发展历程中的青少年的一些心理现象,分别是假想的观众(imaginary audience)与个人传奇(personal fable)。前者指的是青少年有时会感觉自己站在舞台上,周围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是舞台下的观众。这些假想的观众(imaginary audience)随时随地都在审查自己、批评自己,因此非常注意服装仪容。他们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花很多时间和心力来应付这些假想的观众。而后者是说,个体会认为自己的经验十分独特,视冒险的事件为上天赋予的考验,而产生一种无懈可击的错觉(如飙车不会有危险、闯红灯、作弊抓到的不会是我等等)。
  3. 亲密关系中的自我中心
    系指个体在思考事情的时候,仅顾及到自己的想法和利益,而忽视对方(亲密关系中的伴侣)可能的不方便、心理上可能的不适感受及物质上实际的损失。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先天(脑侧化)及后天(同理经验、社会价值观)有关。

自我中心与自私

自我中心所涵盖的构念较大,而“自私”的构念通常包含于“自我中心”里。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自私是指个体面临自己利益与对方冲突时,会不计对方损失,以满足自己利益为主;然而,自我中心并不一定涉及与“利益”相关的命题,例如有时候自我中心者伤及的并非对方的利益,而是对方的心理感觉或两人长期的关系。此外,自私者在进行自私行为的同时,通常能察觉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及别人的利益,但仍按照自己利益不择手段;而自我中心者的意识则不那么明显,换言之,他们有时候知道自己如此行为会伤害别人,有时候却不那么清楚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两者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决定了之后便一意孤行,并且很可能在遭受批评时名正言顺的说:“我就是这样的人,没办法。”

自我中心在男女亲密关系中扮演的角色

自我中心主义的知识论观点

自我中心主义否认知识的真实性,认为“我”才是根本和权威。感觉是思想赋予肉体对世界的联系,而知识就是从感觉获得。也就是说,思想在知识产生的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自我中心主义没有定义感觉的真实性,但主要以泛虚假主义的判断原则为答案。即是“可能是假的,就不可能是真”,于是对感觉持怀疑态度。知识,感觉都是“我”的思想创造出来的,因此知识的基本是“我”,这个观点跟唯我论相同。自我中心主义对知识的定义以“我思故我在”终结。

自我中心主义的伦理学观点

根据自我中心主义的基本原则,“自我中心”,在伦理学方面与个人主义相似,与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更接近。但更重要的区别在于,自我中心主义代表激进的自私思想。在一切除了自己都被视为虚假的情况下,“我”只受“我”的思想支配,因此道德在此只是“我”的本性对“我”的思想的约束,而这一切都是可变的。简单来说,自我中心主义主张完全自由,随心所欲,没有伦理约束,一切决定根据“我”的意愿。

参考资料

  1. ^ Jochen Eckert, Eva-Maria Biermann-Ratjen, Diether Höger: Gesprächspsychotherapie, Springer Berlin 2012, S. 271, onl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Google Bücher.
  2. ^ Pronin, Emily; Olivola, Christopher Y. Encyclopedia of Human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 SAGE Reference. 2006: 441–442 [20 Oct 2014]. 
  3. ^ 3.0 3.1 3.2 Epley, Nicholas; Morewedge, Carey K; Keysar, Boaz. Perspective taking in children and adults: Equivalent egocentrism but differential correc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4-11-01, 40 (6): 760–768. doi:10.1016/j.jesp.2004.02.002. 
  4. ^ Onishi, K. H., Baillargeon, R. Do 15-month-old infants understand false beliefs?. Science. 2005, 308 (5719): 255–258. Bibcode:2005Sci...308..255O. PMC 3357322可免费查阅. PMID 15821091. doi:10.1126/science.1107621. 
  5. ^ Wimmer, H., Perner, J. Beliefs about beliefs: Representation and constraining function of wrong beliefs in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ception (PDF). Cognition. 1983, 13 (1): 103–128 [2021-12-22]. PMID 6681741. doi:10.1016/0010-0277(83)90004-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1-01). 
  6. ^ Adams, G. R., Jones, R. M. Adolescent egocentrism: Exploration into possible contribution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82, 11 (1): 25–31. PMID 24310645. doi:10.1007/BF01537814. 
  7. ^ Keysar, B., Barr, D. J., Balin, J. A., Brauner, J. S. Taking perspective in conversation: The role of mutual knowledge in comprehens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0, 11 (1): 32–38. PMID 11228840. doi:10.1111/1467-9280.00211. 
  8. ^ Annette Kulbe: Grundwissen Psychologie, Soziologie und Pädagogik: Lehrbuch für Pflegeberufe. S. 37, onl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Google Bücher.
  9. ^ Wolfgang Wöller: Trauma und Persönlichkeitsstörungen. Schattauer 2006, S. 263, onl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Google Bücher.
  10. ^ Peter Fiedler: Persönlichkeitsstörungen, Beltz 2007, S. 198, onl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Google Bücher.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自我中心主义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