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元大都.

元大都

元大都,或称大都蒙古语称为“大都合托”[1]鲍培转写Dayidu Qota,即大都城,而突厥语称为汗八里蒙古语Ханбалиг转写Kahan Balig,意即“可汗的大本营”),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正月三十日(1267年2月25日)至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1368年9月14日),为元朝京师。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南至长安街一线,东西至北京二环路一线。元大都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历史

元大都平面布局

营建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1215年5月31日,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克金中都(今北京市)。1217年,蒙古太师木华黎改中都为燕京

自1260年忽必烈即位以来,和阿里不哥进行争位,各汗国纷纷自立,使蒙古帝国实际上已经分裂,形成忽必烈的元朝(大元帝国)以及位于其西部的四大汗国,忽必烈仅获得其中伊儿汗国的承认,直到1303年元成宗在位时,西北四大汗国才在名义上重新承认元朝皇帝的宗主地位。

在元朝统一全中国之后的疆域包括今天的蒙古国外蒙古)本土和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地区等地。忽必烈登基之后,以元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境)为帝都。但是上都的位置偏北,对控制中原不利,忽必烈在1264年在解决了与其弟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后,决定迁都燕京地区。

当时燕京地区尚有金中都故城,然而此城历经金朝末年的战争,自从1215年5月31日被蒙古军队攻陷之后,其城内宫殿多被拆毁或焚毁,而且其城市供水来源——莲花河水系已经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无法满足都城日常生活所需用水。

1263年6月16日,忽必烈下诏升开平府上都(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西北闪电河畔)。1264年9月5日,忽必烈发布《建国都诏》[2],改燕京(今北京市)为中都,定为陪都,两都制正式形成。

1267年2月25日,元世祖忽必烈由上都迁都到位于中原中都[3],定中都为首都,将上都作为陪都。

1267年忽必烈迁都中都后,乃居住于城外的金代离宫——大宁宫内。[4]并于1267年在中都的东北部,以大宁宫所在的琼华岛(金朝琼林苑),为中心开始了新宫殿和都城的规划兴建工作。中书省官员刘秉忠为营建都城的总负责人[5]阿拉伯也黑迭儿负责设计新宫殿。[6]郭守敬担任都水监,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并以京郊西北各泉作为通惠河上游水源。

1272年3月28日,忽必烈将中都改名为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帝都之意),并建中书省署在此。元大都和南城(金中都旧城),两者的城墙“仅隔一水”,新城营建以后,命旧城之人徙居新城之中[7]

至元十一年正月初一(1274年2月9日),宫阙告成,忽必烈首次在大都皇宫正殿大明殿举行朝会,接受皇太子、诸王、百官以及高丽国王王禃所派使节的朝贺。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时,大都的大内宫殿、宫城城墙、太液池西岸的太子府(隆福宫)、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官署,以及都城城墙、金水河、钟鼓楼、大护国仁王寺、大圣寿万安寺等重要建筑陆续竣工。至元二十二年,发布了令旧城(金中都故城)居民迁入新都的诏书:“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资高及居职者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份,其地过八亩或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8]

从至元二十二年到三十一年(1294年),有四十至五十万居民自旧城(金中都故城)迁入大都。此时期还陆续完成了宫内各处便殿、社稷坛通惠河河道、漕粮仓库等建筑工程。元大都的营建工作至此基本完毕。此后元代各帝陆续又有添建,如孔庙国子监、郊祭坛庙和佛寺等,但对元大都总体布局没有变动。[9]

废弃和改建

元大都北城垣水关遗址

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夏,朱元璋遣将领徐达常遇春率军北征,七月抵达通州。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二十八日(1368年9月10日),元惠宗令淮王帖木儿不花担任监国,携后妃、太子、公主自健德门出城北逃,前往元上都避难。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日(1368年9月14日),明军攻陷大都齐化门,由此入城。明朝洪武元年八月十四日(1368年9月26日),明太祖朱元璋将大都改名为北平。

由于至正年间饥荒与黑死病等瘟疫为害,元大都故城居民稀少,明军入城时居民仅剩万余人,山西元军由王保保率军反扑大都而来。徐达、常遇春等人留下三万余将士,即开往山西迎战,元大都留守军民不到五万,再由于元大都城北居民稀少、地势空旷,在防守时城上军人无可依托,因此于洪武元年(1368年)在城中偏北部增建一道土垣,将城垣变为“日”字形布局,使北段城墙靠近居民密集区,战时守城士兵可以从容筹画衣食。由于新筑城墙西端正值河床,因此自今德胜门以西处向西南倾斜,造成明清北京城池西北缺角的格局。洪武四年(1371年)将此段新城墙以北的元大都城垣废弃,原来北城墙上的安贞门和健德门,以及东、西城墙上最北边的光熙门和肃清门也一并废弃。这四门的城楼,以及被划在城外的官署、住宅尽被拆除。[10]

明初,北平是燕王朱棣的驻地,而其余下的城市格局在之后的五十余年中没有变化。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将北京城南墙南移二里,元大都南城垣并未完全拆除,任其自行湮灭。至于元大都北城垣虽被废弃,但亦未拆除且仍然起到拱卫城池的作用;因此直至嘉靖俺答之变时,在土城(尤其是改名“德胜门外土关”的健德门附近)仍有明军驻守。

至明朝末年,元大都南城垣已经被剥蚀为数座土丘,并被称以“下岗”、“上岗”之名;至清朝,大都南城垣遗迹已完全消失。至今在北京市朝阳区和海淀区依然保存有元大都北城墙遗址,即被称为土城。

人口

史料记载

元朝时期关于元大都人口的史料记载如下:“京畿居民繁盛”[11],“京师乃天下之都会,人物繁辏”[12],“户口之伙”,“当倍秦汉而参隋唐也”[13]

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来华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元大都“户口繁盛”,“城内外人户繁多”,“居民之众”,“百物之输入”,“世界诸城无能与比”。[14]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中都路(1272年改称大都路,辖区包括中都城以及附近的二十五个州县)一共有十四万七千五百九十户,四十万一千三百五十人(《元史·地理志》),平均每户人口只有2.72人,明显不符合古代的实际情况,按照史学界目前通用的每户平均五口计算(通常这个数字要比实际每户人口低一些)[15],实际人口大约七十五万人。

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大都城中有民十万(《大元仓库记》记载[16])。

生活在元朝前期的诗人王恽(1227年-1304年),也在他的诗中提到,“都城十万家”[17]。虽然诗人的“十万家”只是一个大约数值,比如说城中如果有十一万户,在诗中一样会被称作“十万家”,但是结合《大元仓库记》提到的1293年大都城中有十万户,综合一下可以推断出,在1304年之前大都城中实际人口有十万户,大约五十万人是可以采信的。

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大都城中有大约一百万人[18]

这个数字出自《庚申外史》记载,1340年,右丞相益都忽、左丞相脱脱上朝时对元惠宗提到“京师人烟百万”[18],益都忽和脱脱二人作为丞相,自然能掌握很多普通人不知道的资料,他们对于大都城中实际有多少人应该会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这个数字是可以采信的;但也可能是文人笔下的虚数。

现代学者周继中的观点

现代学者周继中在论文《元大都人口考》[19]中认为,元朝中后期元大都城中的人口超过一百一十万。

周继中的依据如下:

一,根据《元史·地理志》和《马可波罗行纪》,元大都包括南城(旧城)和北城(新城),两者的城墙“仅隔一水”;

二,根据《元史》《元典章》等一系列史料记载,推断出元朝中后期大都城中不同类型的人口数量如下:(一)工匠六万七千六百一十五户,按照每户五口计算,工匠和家属一共三十三万八千余人,(二)宿卫诸军十万余人,(三)佛教寺院七万余人,基督教徒(天主教)一万余人,(四)乐工、回回人、巨商、富户及其家属等二万三千余人,此外,还有“贡献异物之外国人”四万人,(五)吃“赈粜粮”和“红帖粮”的下层市民二十七万余人,在城中活动的农业人口十四万人,(六)城中的官员及其家属,皇宫中的皇室成员以及宫女、太监、仆役等共计十一万余人。

所有人口合计超过一百一十万人,周继中认为元大都的实际人口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为以下人口缺少资料无法统计:居住大都的巨商、富户、中产市民、累朝官吏占有大量的奴婢、仆人;“诸王、驸马及有分地的功臣户”,在京的“蒙古饥民”和贫民,还有大都周围“城市二百”,“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货物”,当时“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14],还有信奉道教的人,等等。这些人均因为缺少具体史料记载而无法统计,未列入一百一十万的大都城人口数内。

三,根据食盐供应来推断大都人口,元惠宗至元四年到至正三年(1338年-1344年),每年运至大都京廒的“官盐二万引”[11],付各局发卖的每年一万五千引,每引四百斤,一共六百万斤,按照每人每年食盐六斤的标准推算,六百万斤可供大都每年一百万人的食用盐。

此外,在大都管办盐局出售期间,允许盐商经批准也可售盐,此外因为官员巡查不是很严,有不少盐商在大都私自售盐,1340年三月到1342年七月,就查获私贩盐到大都的案例“将及百起”,再加上食盐“在船则有侵盗渗溺之患,入局则有和杂灰土之奸”[11],可见大都“民食之盐”可供一百万人,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宫廷、内府必用的常白盐,由河间盐运司专门生产,每年运至大都的“常白盐为一千五百引”,折合六十万斤,可供宫廷内府十万人食盐。

以上民食之盐供一百万人,宫廷内府常白盐供十万人,共供大都一百一十万人食盐,这个和根据一系列史料推断的大都人口完全相符。

惟此方法,忽略解往大都的食盐并非只供应大都城居民,更可能提供大都路一带甚至运往内外蒙古,而食盐人均量各朝计算皆超过十斤以上,1990年代中国调查人日均量为13.9克的精盐,还不包含牲畜食用粗盐的量,故此假说并不能代表什么。

现代学者韩光辉的观点

现代学者韩光辉在他的著作《北京历史人口地理》[20]中,对元朝不同时期的元大都人口进行了推断。

韩光辉认为,元朝时期的人口划分包括以下四类:州县赋役户口、军战户口、匠役户口、僧道人口等。《元史·地理志》记载的1270年户口数只是当时社会总户口的一部分,即州县赋役户口。

韩光辉认为,元大都从1272年起,包括南城(金中都旧城)和北城(元大都新城),两者的城墙“仅隔一水”。

韩光辉根据如下的史料:苏天爵《元文类》卷41《弓手》,《元史·地理志》,《元史·本纪》,《元史·兵志》,《永乐大典》等资料的分析,史料中记载,元大都城中设有一定数量的弓手,每一名弓手负责维护一百户居民的治安,元大都每设一名弓手的百户居民包括了军户、站户、匠户在内的各类人户。

韩光辉认为,根据不同时期元大都城中弓手的数量,元大都在不同时间段的人口户数随之可以推断出来,计算大都城的实际人口按照目前史学界平均每户人口5人的标准进行计算,而且通常这个数字要比实际每户人口低一些[15]

以下是根据史料推断出的元大都在不同时期的户数和实际人口数:

中统五年(1264年),中都城弓手400名,城中有居民4万户,按平均每户5口人计算,共有20万人。

至元八年(1271年),大都城弓手1195名,城中有11.95万户,按平均每户5口人计算,共有59.75万人。

至元十八年(1281年),大都城弓手2195名,其中南城1400名,北城795名,城中有21.95万户,其中南城14万户,北城7.95万户,按平均每户5口人计算,南城和北城共有109.75万人,其中南城70万人,北城39.75万人。

至正九年(1349年),大都城弓手2085名,南城和北城均1000名,关厢85名,城中有20.85万户,其中南城10万户,北城10万户,关厢8500户,按平均每户5口人计算,南城和北城共有104.25万人,其中南城和北城均为50万人,关厢4.25万人。

城池

整体布局

元大都平面呈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城墙全长60里又240步,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被附会为哪吒“三头六臂两足”。[21]

营建大都时,先在全城的几何中心位置建“中心之阁”,然后以此为基准向四面拓勘城址。

中心之阁以南为皇城。皇城四周建红墙,又称“萧墙”,其正门称棂星门,左右有千步廊。萧墙的东墙外为漕运河道。皇城并非以大内宫城轴线为基准、东西对称,而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宫殿——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这种布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点[来源请求]。大内共计六门,南垣正中为正门崇天门,是左右骈立三出阙的五凤楼阙门,崇天门左右又有云从、星拱二门;大内北垣有厚载门,东垣有东华门,西垣有西华门。崇天门前有金水河,河上有周桥(相传今北京故宫内之断虹桥)。大内正殿为大明殿,是元帝理政和居住的场所,面阔十一间,后有廊庑连接后殿。大明殿之后为延春阁,为皇后居所。此外还有玉德殿、内藏库、鹰房、羊圈等建筑。[22]

皇城外,南面和东南为官署区,北面积水潭一带为闹市,东面为太庙,西面为太社稷,加之城垣每面各开三门(北垣例外),城中更有纵横各九条干道,均符合《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相关记载,是中国京城中最接近《考工记》营国制度的。[22]

在中心之阁西面,为鼓楼钟楼,是全城的报时机构。钟鼓楼之西为积水潭,是元代漕运终点,也是全城最繁华的商业区,有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市廛,还有望湖亭、万春园等园亭。[22]

基建

在元大都中,设有专为宫廷供水的河道——金水河,该河从玉泉山引流,与其他河道交会之处都架渠跨越,金水河内禁止百姓洗濯、饮马,以保证宫廷用水的洁净。[23]

元大都的道路为土路,在建城时在城市主干道两侧设置了排水明沟,用条石砌筑。明朝之后,许多明沟被加盖覆盖,变为暗沟。

道路分区

大都街道在建设时是分大街、小街、胡同三级,按照规定是大街宽24步(约25米),小街宽12步(12.5米),胡同宽6步(6~7米)。胡同的间距约有70米,胡同间则属宅基,初定下了四合院住宅与胡同组成街坊的规制[24]

防御构造

元大都城防体系包括城墙城门护城河。城墙是夯土筑成,周长60里240步(28.6公里),高约10至12,基宽20至24米,顶宽10至15米。筑城时采用宋代旧法,即在墙内先设永定木,然后再加横向的纴木,然后加土夯筑。[25] 由于大都夏季多雨,土城墙容易被雨水冲刷浸泡、导致倒塌,因此在建城之初曾议以砖石包覆,但因财力不足而作罢。后元廷专门抽调军队,负责收割芦苇、编织苇席,每年入夏以苇席覆盖城墙墙体,称为“苇城”,民间俗称“蓑衣披城”。但是元文宗时天下动乱,惧怕起义百姓放火焚烧苇席,因此终止“苇城”之举,改为每有墙体松垮塌方时临时征调民夫修补。[26]

元大都城城墙走向取直线,东西向城墙7400米,南北城墙长6650米。南城墙西段顺承门与丽正门之间有一处城墙呈向外凸出的弧形。据《析津志》记载,修筑南城墙时,该段城墙走向正值庆寿寺西的海云、可庵二大师塔,“时相奏,世祖(忽必烈)有旨,命圈裹入城内”。

城门

元大都共有十一门。各城门的命名都与《周易》卦象相关,详解如下:

  • 南垣正中为丽正门,正南为离位,故取《彖·离》“日月丽乎天,重明以丽乎正”之意;
  • 南垣东为文明门,南属火象,先天八卦中又为乾位,故取天火同人卦、火天大有卦之象,合《彖·同人》“文明以健”、《彖·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之意;
  • 南垣西为顺承门,西南为坤位,故取《彖·坤》“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之意。
  • 东垣正中为崇仁门,取东方属春、属仁之义;
  • 东垣南为齐化门,东南为巽位,合《说卦传》“齐乎巽,巽东南也”之义;
  • 东垣北为光熙门,东北为艮位,取《彖·艮》“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之意。
  • 西垣正中为和义门,取西方属秋、属义之理;
  • 西垣南为平则门,西南位坤位,坤为土象,取土象复卦谦卦,合《象·谦》“称物平施”“不违则也”之义;
  • 西垣北为肃清门,西偏北为乾戌之位,对应晚秋,晚秋之气清而肃,故名。
  • 北垣东为安贞门,北为先天坤位,此处又为东北方,故取《彖·坤》“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之意;北亦为水象,故亦合水象讼卦“复命喻,安贞吉”之意。
  • 北垣西为健德门,西北为乾位,取《说卦》“乾者,健也”、《彖·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

元大都城门门道沿用宋金时代的旧作法,为大木过梁式方门。由于元初以武力平定天下,无外来威胁,因此未构筑瓮城(当时南宋许多城市已经在城门处设有瓮城、并用砖包砌城台,例如靖江城)。元中后期,农民起义蜂起,方于不宜施工的至正十九年冬季草草修筑十一门瓮城。城门外设木制吊桥,以跨越护城河。[25]

遗迹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 《武备志》收《蓟门防御考》载汉蒙译语:“北京,大都合托(dayidu qota,大都城)”
  2. ^ 根据元英宗时期出版的官修政书《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简称为《元典章》,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元刊本之影印本)卷一《诏令卷之一》记载,忽必烈改燕京为中都的诏书的名字是《建国都诏》,其内容如下:“中书省奏:开平府阙廷所在,加号上都外,燕京修营宫室,分立省部,四方会同,乞亦正名。事准奏,可称中都路,其府号大兴。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3. ^ 根据《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记载:大都路,唐幽州范阳郡。辽改燕京。金迁都,为大兴府。元太祖十年,克燕,初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太宗七年,置版籍。世祖至元元年,中书省臣言:“开平府阙庭所在,加号上都,燕京分立省部,亦乞正名。”遂改中都,其大兴府仍旧。四年,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今城而迁都焉。
  4. ^ 《元史·世祖纪》即隋代临朔宫宫城和北苑
  5. ^ 《元史·刘秉忠传》
  6. ^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三卷二期《马合马沙碑记也黑迭儿事迹》
  7. ^ 《马可波罗行纪》……汗八里此言“君主城”也。大汗曾闻星者言,此城将来必背国谋叛,因是于旧城之旁,建筑此汗八里城。中间仅隔一水,新城营建以后,命旧城之人徙居新城之中。
  8. ^ 《元史·世祖纪》
  9. ^ 清朝钦定《日下旧闻考》引《析津志》
  10. ^ 1960年代拆除北京城墙时,曾在安定门后英房胡同附近城墙墙体下发现元代大型住宅基址,元大都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详细勘察,残存墙基、地基、散水仍保存完好,可见明初在此处修筑城墙时工期甚急,未将原房拆净。该考古队另在原元大都城北位置发现住房遗址若干,有些遗址上还有放火烧焦的木质梁柱,当为明初仓促拆除的痕迹。
  11. ^ 11.0 11.1 11.2 《元史》卷九十七《食货志五》. [2011-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12. ^ 《国朝文类》卷四十《大都赈粜粮》
  13. ^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一《宫阙制度》
  14. ^ 14.0 14.1 节选自《马可·波罗行纪》第二卷 忽必烈大汗和他的宫廷西南行程中各省区的见闻录
  15. ^ 15.0 15.1 目前史学界计算古代实际人口时一般按照平均每户人口5人计算,而且通常这个数字要比实际每户人口低一些,具体分析如下:
    《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记载,至元七年(1270年),中都(1272年改名大都)城中以及附近的州县人口为:“户一十四万七千五百九十,口四十万一千三百五十。”《元史·地理志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70年大都(当时叫中都)城中以及附近的州县平均每户人口数只有2.72人,这个数据明显偏低,不符合古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很可能只统计了城中的交税的成年人,而没有统计不交税的老人和儿童。
    因为这个数据既明显远低于元太宗时期(1235年)北方三十六路人口统计中的平均每户人口数5.44人①,也远低于元世祖时期的2次(1290年,1291年)全国人口统计中的平均每户人口数4.46人②。
    而且金朝的4次(1187年,1190年,1195年,1207年)全国人口统计数据中,平均每户人口数都超过6.36人③,而明太祖时期的3次(1381年,1391年,1393年)全国人口统计数据中,平均每户人口数都超过5.31人④。
    在《中国人口史》中,著名人口史学家吴松弟根据古代历朝历代的户口数据分析,结合古代社会的实际情况,认为元朝1290年和1291年平均每户人口4.46人这个数据偏低,不符合实际情况,他在推断不同年份元朝实际人口的时候,都是按照平均每户人口5人计算⑤。
    然而,即便吴松弟在推断不同年份元朝实际人口的时候,都是按照平均每户人口5人计算。但是平均每户人口五人也远低于金朝时期,元太宗五年,以及明太祖时期的平均每户人口数。所以说目前史学界计算古代实际人口时一般按照平均每户人口5人计算,通常这个数字要比实际每户人口低一些的。
    如果按照平均每户人口5人计算,1270年,大都(当时叫中都)城中以及附近的州县实际人口有737,950人,也就是接近75万人。
    【参考文献】 ① 根据《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记载,元太宗窝阔台七年(1235年,乙未年),乙未籍户,籍得北方部分地区(燕京(今北京)、顺天(今河北保定)等三十六路)的人口为873,781户,4,754,975人。
    ② 根据《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记载,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13,196,206户,58,834,711人。其中原南宋境内有户11,840,800户,原金境内有1,355,406户。此次人口统计数据不包括西南各省的“山泽溪洞之民”。 根据《元史》卷十六《世祖本纪十三》记载,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 13,430,332户。其中江淮和四川11,430,878户,内郡1,999,444户,一共59,848,964人,此外,游食者429,118人,僧、尼213,148人,共计60,491,230人。
    ③ 根据《金史》卷四十六《食货志一》记载,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 6,939,000户,45,447,900人。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女真、契丹、汉户为7,223,400户,48,490,400人。 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 8,413,164户,53,532,151人。另一组数据为7,684,438户,45,816,079人。现代学者们普遍认为前一组数据更可靠一些。
    ④ 根据《明太祖实录》卷140记载,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10,654,362户,59,873,305人。 根据《明太祖实录》卷214记载,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10,684,435户,56,774,561人。根据《明史》卷七七《食货志一》记载,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10,652,870户,60,545,812人。
    ⑤ 《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作者:吴松弟,2000年12月出版(《中国人口史》,著名人口史专家葛剑雄教授主编,分为六卷,均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吴松弟按照平均每户人口五人进行计算,书中对元朝1290年,1330年,1341年实际人口的推断,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朝人口大约1500万户,7500万人,第387页。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元朝人口大约1700万户,8500万人,第390页。 元惠宗至正元年(1341年)元朝人口大约1800万户,9000万人,第391页。
  16. ^ 根据《大元仓库记》记载,至元三十年(1293年),“大都民有十万”;计算古代实际人口时按照平均每户人口5人计算,则1293年大都城中实际人口大约有50万人
  17. ^ 王恽《秋涧集》卷二八《宫井 七绝》:“波及都城十万家”,卷八《日蚀传》:“都城十万家”。
  18. ^ 18.0 18.1 根据《庚申外史》(作者:权衡,元末明初人)记载,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右丞相益都忽、左丞相脱脱奏曰:“京师人烟百万,薪刍负担不便,今西山有煤炭,若都城开池河,上受金口灌注,通舟楫往来,西山之煤可坐致城中矣。””
  19. ^ 《元大都人口考》发表于1981年,被收录于《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中国蒙古史学会 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出版 ),第166页-174页。
  20. ^ 《北京历史人口地理》,作者:韩光辉,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21. ^ 元末明初长谷真逸《农田余话》称:“燕城系刘太保(刘秉忠)定制,凡十一门,作哪吒三头六臂两足”,但正史中未载类似说法
  22. ^ 22.0 22.1 22.2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六十四
  23. ^ 《元史·河渠志》
  24. ^ 王, 岩 (编). 北京的城市规划.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8. ISBN 978-7-200-13426-1. 
  25. ^ 25.0 25.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元大都考古队:《元大都的勘察和发掘》,《考古》1972年第一期
  26. ^ 《元史·食货志》

参见

前任者:
中都北方
临安南方
中国首都
1271年-1368年
继任者:
南京

Template:老北京城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元大都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