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國民聯盟 (法國).

國民聯盟 (法國)

国民联盟
Rassemblement National
简称RN
主席若尔丹·巴尔代拉
副主席
国民议会党团领袖玛丽娜·勒庞
创始人讓-馬里·勒龐[1]
成立1972年10月5日,​51年前​(1972-10-05
总部114 bis rue Michel-Ange法语rue Michel-Ange
75016 Paris
青年组织国民青年联盟法语Rassemblement national de la jeunesse
安全部门保卫和安全部英语Department for Protection and Security
党员
(2023年)
45,000[2]
意識形態
政治立場極右翼
国内组织藏青联盟英语Rassemblement bleu Marine (2012年–2017年)
欧洲组织认同与民主党
歐洲議會黨團認同與民主[nb 1]
官方色彩  藏青色[nb 2]
國民議會
88 / 577
参议院
3 / 348
欧洲议会
30 / 81
大区议会主席英语President of the Regional Council (France)
0 / 17
大区议会
252 / 1,758
省议会主席英语List of presidents of departmental councils (France)
0 / 101
省议会
26 / 4,108
官方网站
rassemblementnational.fr
法国政治
政党 · 选举

国民联盟(法語:Rassemblement national发音:[ʁasɑ̃bləmɑ̃ nɑsjɔnal],缩写为RN),2018年6月前稱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发音:[fʁɔ̃ nɑsjɔnal],缩写为FN),是法國的一个極右翼民粹主義[6]政黨,由讓-馬里·勒龐在1972年成立。該黨在只有1500名正式黨員的情況下於1986年立法選舉贏得勝利,到了1998年12月的分裂之前達到了42000名黨員的頂點。

由於法國的選舉制度,儘管該黨在選舉中佔很大的得票率,但該黨在公職中的代表權仍然有限。2002年法國總統選舉,勒龐在初選中以第二高票成功進入第二輪選舉。2002年以後,民族陣線成為法國第三大黨,僅次於人民運動聯盟社會黨2012年法国总统选举中,其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获得17.9%的支持率,排名第三;2012年法国立法选举则获得两席,重回国民议会。在2014年歐洲議會選舉中,民族陣線成為法国第一大黨,首次戰勝社會黨和人民運動聯盟。2015年大區選舉第一輪投票得票率第一,但第二輪投票並無獲得席次。

該黨自稱為民族主义民粹主義組織,但觀察家則歸類為极右翼[7][8][9]。讓-馬里·勒龐曾因替戰犯與危害人類罪辯解及否認猶太人大屠殺事實而遭受批評,在2015年時再提出類似言論被逐出政黨[10]玛丽娜·勒庞接任后,把党的路線略為轉移,以反移民、反歐盟及反伊斯蘭為基調。

2018年3月11日的黨代表大會上,馬琳·勒龐提議將該黨改名為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等待黨員投票批准。2018年6月1日,她宣佈在80.81%的支持者批准後重新命名該黨。

政綱

[编辑]

民族陣線在其網站表列各項政綱,主張:

該黨反對非歐洲國家的移民,特別是來自北非西非中東穆斯林國家

1995年法國總統選舉發送給選民的小冊子中,讓-馬里·勒龐提出用「人道、尊嚴的手段」將「三百萬非歐洲人」「送出」法國。[11]

2002年法國總統選舉,更為強調秩序與法律議題。民族陣線的主題包括加強執法、刑罰與恢復死刑。

民族陣線經常反抗他們所認為的「權勢集團」,包括其他法國政黨與多數記者。勒龐將主流的政黨(法國共產黨社會黨法國民主聯盟保衛共和聯盟)稱為“四人幫”。民族陣線經常自稱「受害者」或「局外人」。[12]

評價

[编辑]

法國政治科學家皮埃尔-安德烈·塔吉耶夫英语Pierre-André Taguieff早在1984年就認為民族陣線是「民族民粹主義」。1988年,勒内·雷蒙採取相同說法並提到「民粹主義復甦」(résurgence du populisme)[13]。雷蒙認為民族陣線是法國極右派的代表組織。然而雷蒙認為民族陣線已接受法國大革命的遺產且「包含在代議民主制的框架之下」。米歇尔·维诺克英语Michel Winock帕斯卡尔·佩里诺法语Pascal Perrineau在《法国极右史》(Histoire de l'extrême droite en France)中引用勒龐反對1789年《人權和公民權宣言》的言論做為民族陣線明確反對法國大革命的證據。維諾克也將民族陣線定義為所有法國極右傳統的集合:反革命、「貝當派」(維琪法國下的通敵者)、法西斯主義秘密軍事組織成員。乔纳斯·马库斯(Jonathan Marcus)認為勒龐與其他歷史上法國極右派不同的是「他自稱不只接受選舉這個獲得權力的路徑,也接受議會制度本身」。马库斯也表示一般而言勒龐對於法國大革命有著較為模糊(與稍有敵意)的態度,「他接受法國大革命的遺產,試圖讓自己進入共和體制的主流中」。[14]彼得·戴维斯(Peter Davies)在其著作中認為民族陣線是對立刺激的來源(保守與激進、新法西斯與民族民粹主義),但「更重要的,該黨是國家的防衛和保護勢力……『封閉民族主義』的良好案例」。[15]

皮埃尔·米尔扎英语Pierre Milza居伊·安东内蒂法语Guy Antonetti拒絕將民族陣線歸類於法西斯政黨,而巴黎第一大學教授米歇尔·多布里英语Michel Dobry將其定義為有法西斯傾向的政黨。罗伯特·帕克斯顿英语Robert Paxton認為法西斯思想可能在民族陣線的偽裝下興起。

歷史

[编辑]
罗歇·奥兰德尔法语Roger Holeindre

民族陣線誕生於1972年6月10日至11日的極右派運動「新秩序法语Ordre nouveau (mouvement)」(Ordre Nouveau)第二次大會,大會中決議成立政黨參加1973年議會選舉。1972年10月5日,該黨正式成立,全名為「法國統一民族陣線」(Front national pour l'unité française),簡稱「民族陣線」。該黨試圖聯合各個極右派團體。讓-馬里·勒龐成為首任黨魁,因為他不是前「新秩序」成員,因此更能與其他極右派團體做連結。[16] 「民族辦公室」(Bureau national)包括前马塞尔·戴亚法语Marcel Déat領導的通敵政黨国家人民联盟法语Rassemblement national populaire成員[17]及「新秩序」重要人物弗朗索瓦·布里尼奥法语François Brigneau擔任副領袖[16]阿兰·罗贝尔法语Alain Robert (homme politique)擔任秘書長[16];前祕密軍事組織(Organisation de l'armée secrète)成員罗歇·奥兰德尔法语Roger Holeindre為助理秘書長[16]皮埃尔·迪朗法语Pierre Durand (journaliste)為助理財務長;前極右派組織「西方法语Occident (mouvement politique)」(Occident)成員[16]、否定論發揚者弗朗索瓦·迪普拉英语François Duprat[18][19]

其他創始成員包括前国家人民联盟法语Rassemblement national populaire成員罗兰·戈谢法语Roland Gaucher[17];前法國反布爾什維克主義志願軍團秘書長维克托·巴泰勒米法语Victor Barthélemy;前查理曼師中尉莱昂·戈尔捷法语Léon Gaultier;前查理曼師副官、前祕密軍事組織成員吉尔贝·吉勒法语Gilbert Gilles;前查理曼師下士皮埃尔·布斯凯法语Pierre Bousquet;前法国人民党法语Parti Populaire Français成員安德烈·迪弗赖斯法语André Dufraisse (homme politique);前祕密軍事組織支持者雅克·邦帕尔法语Jacques Bompard[20]

雖然民族辦公室在1973年6月遭到取締,但民族辦公室的影響力與新法西斯團體在民族陣線內依然強勢,特別是弗朗索瓦·迪普拉英语François Duprat。迪普拉與歐洲民族行動聯盟法语Fédération d'action nationale et européenne(Fédération d'action nationale et européenne,FANE)和其他新納粹組織有所關鑾,並主張民族辦公室激進行動份子為「民族革命者」。迪普拉在1978年遭到汽車炸彈攻擊而去世,是新法西派系的一大打擊。[16]

在1970年代晚期至1980年代早期,民族陣線增加數個支持團體。让-皮埃尔·斯蒂尔布瓦法语Jean-Pierre Stirbois的團合派(Solidarism)在70年代末期加入,削弱新法西斯的影響力。以贝尔纳·安东尼法语Bernard Anthony為首的天主教原教旨主義者在1984年離開全国独立人士和农民中心法语Centre national des indépendants et paysans(National Centre of Independents and Peasants,CNIP)加入民族陣線。最後,獲得「新右派法语Nouvelle Droite」(Nouvelle Droite)的支持。[21]

該黨在1980年代初期才獲的選舉上的成功,部分原因來自於在1974年11月由反對勒龐的民族陣線成員所成立的新势力党法语Parti des forces nouvelles (France)(Parti des forces nouvelles,PFN)的競爭。1974年,勒龐接納由弗朗索瓦·迪普拉領導的革命民族主義團體法语Groupes nationalistes révolutionnaires(Groupes nationalistes révolutionnaires,GNR)加入民族陣線。

然而在1983年,當時的秘書長让-皮埃尔·斯蒂尔布瓦法语Jean-Pierre Stirbois為該黨贏得了勝利,在德勒的地方選舉拿下16.7%得票率。該黨在失業率上升的情況下拿下市議會與副市長職位。這場勝利讓與雅克·希拉克所領導的保守派保衛共和聯盟組成選舉聯盟成為可能。因反共需要,民族陣線自1977年起就與其他右派政黨組成聯盟,直到1992年為止。最後,保衛共和聯盟在1988年9月譴責該黨,1991年共和黨也表達同樣立場。

1984年6月17日歐洲議會選舉英语1984 European Parliament election in France,該黨拿下10席。隨後在1986年3月16日立法選舉拿下35席,當時的法國總統密特朗法國社會黨)藉加入比例代表制的新選舉制度制減緩當時擔任巴黎市長的希拉克所領導的保衛共和聯盟被認為將取得的壓倒性勝利。保衛共和聯盟最後依然贏得勝利,密特朗提名席哈克為新任總理,促成1958年法國第五共和成立以來第一次由兩大政黨-社會黨與保衛共和聯盟左右共治。此外,一些民族陣線強硬派脫離該黨組成法國與歐洲民族主義黨法语Parti nationaliste français et européen(Parti nationaliste français et européen,PNFE)。其後為防止民族陣線坐大,密特朗与希拉克联手,1988年的國會選舉後恢復兩輪投票制。

布吕诺·戈尔尼施法语Bruno Gollnisch讓-馬里·勒龐

1988年,布吕诺·梅格雷法语Bruno Mégret接替同年過世的让-皮埃尔·斯蒂尔布瓦成為黨秘書長。卡尔·朗法语Carl Lang布吕诺·戈尔尼施法语Bruno Gollnisch獲得梅格雷提拔,在黨內取得更高地位。保皇派如米歇尔·德·罗斯托朗法语Michel de Rostolan蒂博·德·拉托克奈法语Thibault de la Tocnaye奥利维耶·多梅松法语Olivier d'Ormesson (homme politique)在1980年代加入民族陣線,將其視為保皇運動法蘭西運動的延續。

1990年代至今

[编辑]

1990年代,民族陣線內的策略辯論導致日益嚴重的分裂-一派冀求延續法西斯的過去,一派尋求與傳統右派結盟。隨著1995年地方選舉的勝利,黨內分裂達到頂點。部分表明与傳統保守派在地方議會組成聯盟的意願。其結果是一系列對這些領導人的示威活動。面對這類的公眾壓力,保守派遠離民族陣線。這引發了民族陣線黨內分裂的危機。

2010年8月14日,国民阵线领袖让-马里·勒庞为代表的15名欧洲极右翼政党代表,会同数十名日本极右翼团体“一水会日语一水会 (思想団体)”的成员一行将近100人参拜了位于东京千代田区的靖国神社[22]

1995年地方選舉

[编辑]

民族陣線在1995年6月地方選舉拿下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蔚蓝海岸大区三个市鎮土伦马里尼亚讷奥朗日。随后,勒庞冒着激怒中央政府和与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风险宣布他的政党将实施其“民族优先”政策[23]

前極右派組織「西方法语Occident (mouvement politique)」與祕密軍事組織成員雅克·邦帕尔法语Jacques Bompard在1995年獲選為民族陣線票倉奥朗日市長(第一輪33%,第二輪36%),並在2001年連任。他在2005年離開民族陣線,加入菲利普·德·维利耶法语Philippe de Villiers保卫法国运动(MPF)。达尼埃尔·西蒙皮耶里法语Daniel Simonpieri以第一輪33%、第二輪37%的支持率當選為马里尼亚讷市長,让-马里·勒舍瓦利耶以第一輪31%、第二輪37%的支持率當選為土倫市長。1997年,布吕诺·梅格雷法语Bruno Mégret妻子卡特琳·梅格雷法语Catherine Mégret维特罗勒第一輪拿下52.48的絕對多數。

民族陣線在這些市鎮的治理充滿爭議的自由經濟政策(雅克·邦帕尔在奧朗日減少50%學校支出、卡特琳·梅格雷在維特羅勒開除100名公務員,而警力却從30名增至70名)與公共圖書館審查制度。在維特羅勒,該黨尋求給予有新生兒的家庭500歐元(按照該黨的「國家優先」政策)。其目的是只給予法國公民補助金,但因憲法因素未能實行。

2000年後

[编辑]

其中一些市長依然受到歡迎。例如雅克·邦帕尔在2001年與2008年兩度在第一輪獲得超過60%的選票。然而邦帕尔在2005年隨著绍法耶市長玛丽-克里斯蒂娜·比尼翁法语Marie-Christine Bignon離開民族陣線,加入的保卫法国运动[24]。自2005年起,民族陣線失去所有獲選市鎮的執政權[24]

2014年法國地方選舉,民族陣線取得多個市鎮的控制權。在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中,民族阵线在全國選舉中更是得票率高居榜首,首次战胜社会党和人民运动联盟,成為第一大黨,引发了法国国内对极右势力的担忧。2015年大區選舉第一輪投票仍然是得票率第一,但第二輪投票因社會黨在幾個無勝算的大區中退選支持共和黨,最終民族陣線無法取得任何大區的控制權。

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玛丽娜·勒庞以第二名的21.3%得票率進入第二輪投票,是國民陣線自2002年再度進入第二輪投票。她在第二輪投票中取得33.9%的得票率,敗給馬克龍

歷屆选举结果

[编辑]

总统选举

[编辑]
选举年 总统候选人 第一轮 第二轮 獲勝政黨
票数 % 排名 票数 % 排名
1974 讓-馬里·勒龐 190,921 0.7
7 未進入第二輪 獨立共和黨英语Independent Republicans
1981 連署失敗 復興黨 社会党
1988 4,375,894 14.4
4
1995 4,570,838 15.0
4 保衛共和聯盟
2002 4,804,713 16.9
2 5,525,032 17.8
2
2007 3,834,530 10.4
4 未進入第二輪 人民運動聯盟 人運聯
2012 瑪琳·勒朋 6,421,773 17.90
3 復興黨 社会党
2017 7,678,491 21.30
2 10,638,475 33.90
2 共和國前進! 共和國前進!
2022 8,136,369 23.15
2 13,297,760 41.46
2

國民議會選舉

[编辑]
國民議會
選舉年 黨魁 1輪得票 % 2輪得票 % 席次 +/–
1973[25] 讓-馬里·勒龐 108,616 0.5%
0 / 491
1978[25] 82,743 0.3%
0 / 491
1981[25] 44,414 0.2%
0 / 491
1986[25] 2,703,442 9.6%
35 / 573
35
1988[25] 2,359,528 9.6%
1 / 577
34
1993[26] 3,155,702 12.7% 1,168,143 5.8%
0 / 577
1
1997[26] 3,791,063 14.9% 1,435,186 5.7%
1 / 577
1
2002[26] 2,873,390 11.1% 393,205 1.9%
0 / 577
1
2007[26] 1,116,136 4.3% 17,107 0.1%
0 / 577
2012 瑪琳·勒朋 3,528,373 13.6% 842,684 3.7%
2 / 577
2
2017 2,990,454 13.2% 1,590,858 8.8%
8 / 577
6
2022 4,248,626 18.7% 3,589,465 17.3%
89 / 577
81
2024 若爾丹·巴爾代拉 9,379,092 29.3% 8,745,076 32.1%
125 / 577
36

大區議會選舉

[编辑]
大區委員會
選舉年 黨魁 1輪得票 % 2輪得票 % 席次 大區議會主席 +/– 獲勝政黨 排名
1986年英语1986 French regional elections[25] 讓-馬里·勒龐 2,654,390 9.7%
137 / 1,880
0 / 26
法國民主聯盟 法民聯 4
1992年英语1992 French regional elections[25] 3,396,141 13.9%
239 / 1,880
0 / 26
保衛共和聯盟 3
1998年英语1998 French regional elections[25][27] 3,270,118 15.3%
275 / 1,880
0 / 26
3
2004年英语2004 French regional elections[28] 3,564,064 14.7% 3,200,194 12.4%
156 / 1,880
0 / 26
復興黨 社会党 3
2010年英语2010 French regional elections[29] 2,223,800 11.4% 1,943,307 9.2%
118 / 1,749
0 / 26
3
2015年英语2015 French regional elections[30] 瑪琳·勒朋 6,018,672 27.7% 6,820,147 27.1%
358 / 1,722
0 / 18
共和黨 (法國) 共和黨 3
2021年英语2021 French regional elections[31][32] 2,743,497 18.68% 2,908,253 19.05%
252 / 1,926
0 / 18
復興黨 社会党 3

歐洲議會選舉

[编辑]
歐洲議會
參見 歐洲議會選舉
選舉年 黨魁 政黨聯盟 % 席次 +/– 獲勝政黨 排名
1984年英语1984 European Parliament election in France[25] 讓-馬里·勒龐 欧洲右翼英语European Right (1984–1989) 2,210,334 11.0%
10 / 81
10 法國民主聯盟 法民聯 4
1989年英语1989 European Parliament election in France[25] 2,129,668 11.7%
10 / 81
3
1994年英语1994 European Parliament election in France[25] 无所属 2,050,086 10.5%
11 / 87
1 5
1999年英语1999 European Parliament election in France[25] 独立混合组英语Technical Group of Independents (1999–2001) 1,005,113 5.7%
5 / 87
6 復興黨 社会党 8
2004年英语2004 European Parliament election in France[25] 无所属 1,684,792 9.8%
7 / 78
2 4
2009年英语2009 European Parliament election in France[26] 欧民 1,091,691 6.3%
3 / 74
4 人民運動聯盟 人運聯 6
2014年[33] 玛丽娜·勒庞 民族和自由歐洲 4,712,461 24.9%
24 / 74
21 FN 民族陣線 1
2019年 若尔丹·巴尔代拉 认同与民主党 认同与民主党 5,286,939 23.3%
23 / 79
1 國民聯盟 (法國) 國民聯盟 1
2024年 7,755,143 31.5%
30 / 81
7 1

注释

[编辑]
  1. ^ 该党曾隶属于欧洲右翼英语European Right (1984–1989)(1984年–1989年)、欧洲右翼英语European Right (1989–1994)(1989年–1994年)、独立混合组英语Technical Group of Independents (1999–2001)(1999年–2001年)和认同、传统、主权英语Identity, Tradition, Sovereignty (2007年)。
  2. ^ 其他常用颜色[5]包括:
      黑色   灰色   褐色   红色

参考文献

[编辑]
  1. ^ Vive la difference – has France's Front National changed?. BBC News. 5 December 2015 [21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July 2018). 
  2. ^ Lignier, Sebastien. Le Rassemblement national bat son record d'adhésions. Valeurs actuelles. 22 June 2023 [4 August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3) (fr-FR). 
  3. ^
  4. ^
  5. ^ Garnier, Christophe-Cécil. Quelle doit être la couleur du Front national sur les cartes électorales?. Slate. 7 December 2015 [6 Ma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June 2018) (法语). 
  6. ^ Can Le Pen win French election?. London: BBC News. 2007-01-08 [201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7. ^ CNN Specials - The Haider Effect. CNN. [201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8). 
  8. ^ Hainsworth, Paul. 2000. "The Front National: From Ascendancy to Fragmentation on the French Extreme Right." In The Politics of the Extreme Right, ed. Paul Hainsworth, 18-31. London: Pinter.
  9. ^ Analysis: Far-right lives to fight again. London: BBC News. 2002-05-05 [201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4). 
  10. ^ Jean-Marie Le Pen renvoyé devant la justice pour ses propos sur l'Occupation. Le Monde. 2006-07-13 [201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20). 
  11. ^ IRR: Issues in the French presidential elections. [201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02). 
  12. ^ Davies, Peter (2002). The Extreme Right in France, 1789 to the Present. London: Routledge. pp136.
  13. ^ Notre siècle, 1988, Fayard
  14. ^ Marcus, Jonathan (1995). The National Front and French Politic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pp.102-103
  15. ^ Davies, Peter (2002). The Extreme Right in France. p143.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Marcus, Jonathan (1995). The National Front and French Politics. pp.12-26
  17. ^ 17.0 17.1 Nonna Mayer, Mariette Sineau, "France:The Front Nationa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Helga Amsberger, Rechtsextreme Parteien, Leverkusen, Leske & Budrich, 2002, on the website of Sciences-Po (p.4) (英文)
  18. ^ Interview of Pierre-André Taguieff by Valérie Igounet, Paris, 2 avril 1993, quoted by Valérie Igounet, in Histoire du négationnisme en France, Le Seuil, 2000.
  19. ^ Henry Rousso, "Les habits neufs du négationniste," in L'Histoire n°318, March 2007, pp.26-28 (法文)
  20. ^ Le Point n°1546, 22 January 2007 Le Pen et ses fantôm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 Marcus, Jonathan (1995). The National Front and French Politics. pp.35-39
  22. ^ 存档副本. [2014-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23. ^ Shields 2007,第261頁.
  24. ^ 24.0 24.1 F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http://www.election-politique.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法文)
  25. ^ 25.00 25.01 25.02 25.03 25.04 25.05 25.06 25.07 25.08 25.09 25.10 25.11 25.12 Shields 2007,第319頁.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France: Elections 1990–2010. European Election Database. [6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February 2017). 
  27. ^ Résultat des élections Régionales 1998. 法国内政部. [19 Nov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7 November 2021) (法语). 
  28. ^ Résultat des élections Régionales 2004. 法国内政部. [19 Nov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7 November 2021) (法语). 
  29. ^ Résultat des élections Régionales 2010. 法国内政部. [19 Nov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7 November 2021) (法语). 
  30. ^ Résultat des élections Régionales 2015. 法国内政部. [19 Nov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7 November 2021) (法语). 
  31. ^ Résultat des élections Régionales 2021. 法国内政部. [6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7 November 2021) (法语). 
  32. ^ Résultats de l'élection présidentielle 2017. Elections.bfmtv.com. [2022-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2). 
  33. ^ Mes démarches / A votre service – Ministère de l'Intérieur. Elections.interieur.gouv.fr. [31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May 2014) (法语). 


外部連結

[编辑]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國民聯盟 (法國)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