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越南華人.

越南華人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資料,但文內引註不足,部分內容的來源仍然不明。 (2018年10月7日)请加上合适的文內引註加以改善
𠊛
Người Hoa
明鄉嘉盛會館,位於越南最大華人區堤岸
總人口
749,466
占越南全国人口0.78%(2019年)
分佈地區
 越南胡志明市芹苴薄寮峴港堅江廣寧
 美国 澳大利亞 加拿大 法國
語言
越南語粵語廣州話越南白话欽廉話)為主
其他漢語客家話艾话)、閩南語潮州話泉漳話)、海南話官话
宗教信仰
佛教道教基督宗教羅馬天主教基督新教[1]
相关族群
明鄉人 · 胡志明市華人 · 艾族 · 山由族 · 在港越南人 · 京族
Hoa
汉语名称
繁体字 越南華人
越南语名称
越南语 người Hoa
người Hán
喃字 𠊛華
𠊛漢
同奈省一間貼滿門箋的華人民居

越南華人越南政府稱之為華族越南语Người Hoa𠊛華?),主要由中國南方(兩廣、海南、福建)漢族移民後裔組成,其中廣府人潮州人佔多數。根据2009年越南人口普查数据,華族为823,071人(占越南总人口0.96%),按各民族人口数量排名,華族是越南第八大民族。而根據1999年越南人口普查数据,華族为862,371人(占越南总人口1.1%),十年间减少將近四万人。

歷史

[编辑]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军越过南岭将今越南中北部纳入版图,置为象郡。自此始有漢族人到越南定居。[2]這些漢族定居者包括百姓、軍人與朝廷官員。特別是在東漢馬援平定徵氏姐妹的叛亂期間,三萬余的漢族駐軍都定居在交趾,其中有大部分軍人與當地雒越女人通婚。此外,大部分當地貴族官員都與漢族女性聯姻,第一、二代的土生後裔也維持漢族人的文化習俗。然而,有的貴族與其後裔也定居在南越,在三四代之后逐漸與雒越人同化。漢與雒越之間的民族隔阂也逐漸地消失,而他們的混血後代京族都取代母系的民族身份。

王莽時期開始,中國朝廷開始委派漢族官僚到交趾管理行政,以及推行漢族的政治制度與文化習俗。交趾人受到漢族文化的熏陶,開始採取漢族人的姓氏。不少漢族與雒越的後代逐漸從商,在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沿海城市進行貿易活動。安南屬明時期期間,不少華裔商人搬遷到越南從商。在南宋和明朝分別被北方的外族所滅後,大量漢族官僚都逃到安南尋求庇護,而當時的安南朝廷亦授予流亡的中國官員參與科舉的資格。然而,那些官員必須與當地人同化,禁止返回中國。而那些駐紮在安南的中國商人,只能在海港城鎮范圍內活動,不能深入內地。安南朝廷禁止商人宣傳中華文化或與當地人交流。明朝時期,不少華裔商人聚集在越南沿海城鎮進行貿易。根據一名屬於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長官,卓汉·范林加(Johan van Linga)在公元1642年记述,會安港(今越南廣南省)当时有平均五千名華裔商人遷居起家。

明鄉人

[编辑]
越南邊和的陳上川祠堂

清朝初年,一部分明朝遺民因為不願意歸順清朝政府,紛紛南逃越南。公元1679年,清廷逐漸平定三藩之亂,三千名南明遺民在高雷廉總兵陳上川、副將陳安平(Trần An Bình),龍門總兵楊彥迪,副將黃進的率領下,乘坐五十艘戰船前往今日越南的峴港,請求得到當時廣南國阮福瀕的庇護。阮福瀕嘉其忠義,不想拒絕;當時廣南國正在開墾南方的領地,遂令陳上川楊彥迪前往南方的邊和、美萩一帶開墾田地、建造房屋和城市[3]陳上川所率部眾,就是今日越南明鄉人的始祖,遷入當時由高棉人所控制的下柬埔寨地區(即南圻),隨後清朝固守中原,南明復辟無望,這些移民於是在南圻定居,稱自己為明鄉人

明鄉人原稱「明香」,意指「明朝香火」。雖然明鄉人不斷與當地越人及高棉人通婚,逐漸發展成一個土生族群,亦融入當地越南社會,但為了表示自己不忘本,常常稱自己為明香人,又保留明朝衣冠,以示不忘自己為明朝遺民。當時阮朝君主欽佩他們的氣節,特許他們立祠祭祖,傳承中華文化習俗,在越南境內成立「明香社」[4],一些阮朝官員更以明香人自居。現時胡志明市第五郡堤岸同慶大道仍保留明鄉會館,公元1863年曾獲阮朝嗣德帝賜匾,現列為越南的國家古蹟。

不過在給予明鄉人一定權利後,阮朝統治者亦同時收緊對明鄉人的政策,首先,阮朝政府不允許明鄉人參加華僑商會及以華人自稱。公元1826年7月,阮朝明命帝阮福晈下令將「明香」改為「明鄉」[4]。公元1829年(明命十年),阮福晈詔示:「明鄉人夫婦及其家族,不得復返中國。」公元1842年(紹治二年),阮朝紹治帝阮福暶下詔:「凡有五名以上明鄉人之處,得准自行另立鄉社,明人須造冊呈報姓名,並禁止剃髮結辮,不得什於華人戶籍。」,意思是說,要有五名以上明鄉人才可立明鄉社,登記造冊以便查核,同時禁止他們薙髮易服,以別於其他華人,加速明鄉人的「越南化」過程[3]

十九世紀末期,明鄉人曾成為清法兩國外交角力中的主題,清法兩國都希望把明鄉人視為己國之公民。公元1869年,法屬印度支那總督柯希爾宣布明鄉人在行政、司法和稅務方面,享有和越南人一同待遇。五年後(公元1874年),法屬印度支那政府重申將明鄉人當作越南人看待,以便日后統一管理。此外,法屬印度支那政府容許明鄉人繳交一筆費用就能更改國籍,結果部分明鄉人選擇了像中國新移民一樣的外僑身份。

根據法國的統計數據,1921年越南南部約有4.65萬明鄉人,佔當地有中國血統居民總數的42%。到1950年,這個數字增至7.5萬人,但只佔南圻華人總數的10%左右。明鄉人在華人總數比例下降,是因為在20世紀20至40年代有大批中國新移民湧往當地。然後,中方估計之明鄉人口遠高於此數,究其原因,是中法兩國對明鄉有不同定義。

位於胡志明市第五郡明鄉嘉盛會館,門聯為:「嘉獻復振基光舊,盛德長留廟貌新。

著名的越南華僑鄚玖

[编辑]

鄚玖越南語Mạc Cửu,1655年6月11日-1735年7月17日),本姓「」,及至僑居越南後,因避免與篡自立的莫登庸的家姓相混淆,便在自己的姓「莫」上加上「阝」(邑部),成為「鄚」氏[5]),17世紀末、18世紀初越南河仙鎮華僑領袖及實際統治者。他本是中國廣東雷州人氏,明朝滅亡後,因不願受滿清的統治,於是僑居位於湄公河三角洲河仙(即現今的越南堅江省),在該地積極開發及進行管治。

本來河仙屬於真臘國,當時稱恾坎,是鄚玖賄賂真臘國國王寵妃倖臣而得到統治權,后見真臘國政府在面對暹羅的入侵中,真臘國王竟「聞警盡帶眷屬而走,暹兵至國,擄掠其女子玉帛財物而歸」,處於總潰敗的狀態,表現得十分懦弱[6],於是謀士蘇公提出「高棉素性淺薄,長於狡詐,少忠厚,非久依之勢。不若南投大越(廣南國),叩關稱臣,以結盤根之地。萬一有故,依為亟援之助。」

鄚玖接納此一建議,便於公元1708年農曆八月,親自到廣南國首都富春,覲見阮氏政權第七任君主阮福淍,向阮福淍稱臣。阮福淍隨即授予鄚玖為河仙鎮總兵玖玉侯一職(河仙鎮總兵從此成為河仙鄚氏統治者的名銜)。鄚玖取得阮氏政權的承認後,便在河仙繼續其實際的統治[7],使之成為繁榮的中南半島城市,並備受當地華僑的尊崇[8]

黑旗軍

[编辑]
堤岸的潮州義安會館
同塔省沙瀝市的七府天后廟

人口

[编辑]

2019年越南人口普查,華裔(華族)為749,466 人(佔越南總人口0.78%),為越南第九大民族。現時大部分華裔居住在胡志明市,其餘居住在越南南部地區的農村。在二十世紀中期,華裔是最大的少數民族群體,其人口曾在越戰結束後的一年(1976 年)達到頂峰,達到120萬,約佔越南人口的 2.6% 。然而三年後,隨著大多數華裔離開越南,華人人口下降到 935,000 人。1989 年的人口普查顯示,華人口已增至 960,000 人,但比例已降至 1.5%。[9]1999 年,華人人口約為 860,000 人[10] ,約佔越南人口的 1.1%,被列為越南第四大民族。[11] 法屬印度支那時期,華人主要集中在交趾支那,1943 年的人口普查表明,華人佔交趾支那人口的 7%。[12]

籍貫主要分布地區

[编辑]

華人人口當中,廣府人占多數,根據1989年華人統計占56.5%。潮州人人口排行第二,占於34%。閩南(泉漳)海南以及客家籍占少數, 份額數目分别為6%, 2%,1%。[13]

華人祖籍民系及分佈地區[14]
1924 1950 1974 1989 分佈地區
廣府人(含原廣州府及肇慶府地區) 35.0% 45.0% 60.0% 56.5% 胡志明市 (41%)、[15] 芹苴市 (44%)、[16]前江省 (41%)、[17] 檳椥省 (30%)[18]
潮州人 22.0% 30.0% 20.0% 34.0% 薄寮省 (85%)、[19] 朔莊省 (80%)、[20] 堅江省 (70%)、[21] 隆安省 (45-50%)、[22] 西寧省 (45%)、[23] 永隆省 (40%)、[24] 同塔省 (30-40%)、[25] 茶榮省 (33%)[26]
閩南人
(閩台泉漳人)
24.0% 8.0% 7.0% 6.0% 會安市(>50%) [27]平陽省 (45%)[28]順化市[29]
客家人 7.0% 10.0% 6.0% 1.5% 頭頓省 (45%)、[30] 同奈省 (15%)[31]
海南人 7.0% 4.0% 7.0% 2.0% 富國島 (85%)[32]寧和市社綏和市芽莊市[33]
其他 5.0% 3.0% - -

語言

[编辑]

越南華人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粵語,此外有一部份越南華人講潮州話泉漳話,越南華人當中還有來自惠陽、東莞、梅縣、大埔、興寧等地的客家人,客家話也在一些當地的華人社區中使用。因為受到越南當地大環境的影響,很多在越南的客家人逐漸改講廣東話甚至越南語。在越南的福建泉漳人、潮州人、海南人的情況與客家人類似,多數已失去了其族群的母語,改講廣東話或越南語了。越南最大的唐人街在胡志明市的堤岸區,這裡的華人主要以粵語作為媒介語言。

此外在越北與中國相鄰的地區和南部的同奈、同林省,有源自中國南方的少數民族的山瑤族艾族艾族山瑤族又稱山由族,以粵語欽廉話為母語;而艾族則是畲族人的後裔,以艾話白話為母語。他們很多都兼通多種語言或方言。

海外移民和歸國華僑

[编辑]

在許多西方國家如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英國和美國有許多越南華裔社區,洛杉磯舊金山紐約休士頓芝加哥達拉斯多倫多檀香山巴黎等地的唐人街有大量越南華裔聚居,而具有越南風情。其中一些越華社區還有協會,例如法國有法國華裔互助會(Association des Résidents en France d'origine indochinoise)。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卡巴瑪塔的唐人街有大量越南華裔聚居。

歸國華僑

[编辑]

在中國的越南歸僑人口已達30萬,主要居住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雲南、江西等省的194個難民安置點。超過 85% 的人實現了經濟獨立,但其餘的人生活在農村地區的貧困線以下。[34]雖然他們擁有與中國公民大部分相同的權利,包括就業、教育、住房、財產所有權、養老金和醫療保健,但他們沒有獲得公民身份,繼續被政府視為難民。他們的難民身份使他們能夠獲得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 (UNHCR) 的援助和援助,直到 21 世紀初。[35]2007年,中國政府開始起草立法,授予居住在其境內的印度支那難民(包括佔多數的歸僑)完整的中國公民身份。[36]

遺傳基因

[编辑]
越南各民族的人類粒線體DNA單倍體群
單倍群:   A英语Haplogroup A (mtDNA)   B英语Haplogroup B (mtDNA)  C英语Haplogroup C (mtDNA)   D英语Haplogroup D (mtDNA)   M (xD,C)英语Haplogroup M (mtDNA)   N(xB,R9'F,A)英语Haplogroup N (mtDNA)   R9'F英语Haplogroup R (mtDNA)
越南 (n = 622)
2%英语Haplogroup A (mtDNA)
25%英语Haplogroup B (mtDNA)
5%英语Haplogroup C (mtDNA)
5%英语Haplogroup D (mtDNA)
29%英语Haplogroup M (mtDNA)
7%英语Haplogroup N (mtDNA)
27%英语Haplogroup R (mtDNA)




京族 (n = 399)
1%英语Haplogroup A (mtDNA)
23%英语Haplogroup B (mtDNA)
2%英语Haplogroup C (mtDNA)
4%英语Haplogroup D (mtDNA)
35%英语Haplogroup M (mtDNA)
8%英语Haplogroup N (mtDNA)
27%英语Haplogroup R (mtDNA)




赫蒙族 (n = 115)
5%英语Haplogroup A (mtDNA)
41%英语Haplogroup B (mtDNA)
13%英语Haplogroup C (mtDNA)
7%英语Haplogroup D (mtDNA)
8%英语Haplogroup M (mtDNA)
9%英语Haplogroup N (mtDNA)
16%英语Haplogroup R (mtDNA)




岱依族 (n = 62)
2%英语Haplogroup A (mtDNA)
16%英语Haplogroup B (mtDNA)
7%英语Haplogroup C (mtDNA)
5%英语Haplogroup D (mtDNA)
34%英语Haplogroup M (mtDNA)
7%英语Haplogroup N (mtDNA)
30%英语Haplogroup R (mtDNA)




華族(華裔) (n = 23)
13%英语Haplogroup B (mtDNA)
17%英语Haplogroup D (mtDNA)
22%英语Haplogroup M (mtDNA)
9%英语Haplogroup N (mtDNA)
39%英语Haplogroup R (mtDNA)




儂族 (n = 21)
5%英语Haplogroup A (mtDNA)
10%英语Haplogroup B (mtDNA)
5%英语Haplogroup C (mtDNA)
14%英语Haplogroup D (mtDNA)
38%英语Haplogroup M (mtDNA)
5%英语Haplogroup N (mtDNA)
24%英语Haplogroup R (mtDNA)




Source: Figure 1 A, Page 6, Sara Pischedda et al. (2017)[37]

著名人物

[编辑]
1885年(清朝時期)的越南華人

相關條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认识越南华人的佛教信仰. [2009-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 ^ Stuart-Fox, Martin (2003), Allen & Unwin. A Short History of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Tribute, Trade and Influence. : 24–25. 
  3. ^ 3.0 3.1 張文和:《越南華僑史話》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第32頁
  4. ^ 4.0 4.1 潘安:《越南南部華人文化考究》 胡志明市:文化—新聞出版社(2006年),第24-25頁
  5. ^ 戴可來《河仙鎮葉鎮鄚氏家譜》注釋,附錄於,《嶺南摭怪等史料三種》,250頁。
  6. ^ 武世營《河仙鎮葉鎮鄚氏家譜》,收錄於《嶺南摭怪等史料三種》,231-232頁。
  7. ^ 鄭懷德《嘉定城通志·疆域志·河仙鎮》,收錄於《嶺南摭怪等史料三種》,152頁。
  8. ^ 《東南亞歷史詞典·「鄚玖」條》,406頁。
  9. ^ Khánh Trần (1993),第23, 25頁.
  10. ^ Dân số dân tộc Hoa tại thời điểm 1/4/1999 phân theo giới tính (Excel) (新闻稿). Hanoi: General Statistics Office of Vietnam. [13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3) (越南语). 
  11. ^ Structure of population as of 1 April 1999 by ethnic group (Excel) (新闻稿). Hanoi: General Statistics Office of Vietnam. [13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3). 
  12. ^ Khánh Trần (1993),第24頁.
  13. ^ Tran (1993), p. 31
  14. ^ Khanh (1993), p. 31
  15. ^ 龚伯洪 (2003), p. 163 –西贡堤岸有华侨华人 40 万人,其中廣東帮有 16.45 万人,占总数 41.1%。
  16. ^ 陈机星 (1955), p. 163
  17. ^ 陈机星 (1955), p. 146–旧名为美托省
  18. ^ 同奈省(30%)陈机星 (1955), p. 115
  19. ^ 陈机星 (1955), p. 171
  20. ^ 陈机星 (1955), p. 127
  21. ^ 陈机星 (1955), p. 109 –故属河仙省,迪石省
  22. ^ 陈机星 (1955), p. 124, 151, 152 –故属新安省,堤岸省
  23. ^ 陈机星 (1955), p. 138
  24. ^ 陈机星 (1955), p. 155
  25. ^ 陈机星 (1955), p. 119, 120–旧名为东川省
  26. ^ 陈机星 (1955), p. 97
  27. ^ 庄国土 (2001), p. 106, "...越南的重要商埠会安的华人商家早期也以闽南人为多...会安沿海直街长三四里,名大盾街,夹道行肆比而居,悉闽人。"
  28. ^ 陈机星 (1955), p. 134 –旧名为土龙木省
  29. ^ Cooke, Li (2004), p. 60-61
  30. ^ 陈机星 (1955), p. 176
  31. ^ 陈机星 (1955), p. 143
  32. ^ 陈机星 (1955), p. 108
  33. ^ Nguyen (2007), p. 174
  34. ^ Lam (2000).
  35. ^ U.S. Committee for Refugees and Immigrants, World Refugee Survey. [2022-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02). 
  36. ^ Reuters Staff. Indochinese refugees may get Chinese citizenship. Reuters. 31 May 2007 [2022-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30). 
  37. ^ Pischedda, S.; Barral-Arca, R.; Gómez-Carballa, A.; Pardo-Seco, J.; Catelli, M. L.; Álvarez-Iglesias, V.; Cárdenas, J. M.; Nguyen, N. D.; Ha, H. H.; Le, A. T.; Martinón-Torres, F.; Vullo, C.; Salas, A. Phylogeographic and genome-wide investigations of Vietnam ethnic groups reveal signatures of complex historical demographic movements. Scientific Reports. 3 October 2017, 7 (12630): 12630. Bibcode:2017NatSR...712630P. PMC 5626762可免费查阅. PMID 28974757. doi:10.1038/s41598-017-12813-6. 

书籍

[编辑]
  • 陈机星, 高棉南越 - 华侨事业, Giay phep so 398/T.X.B. 23 thang 5 duong lich nam 1955, 堤岸华侨印刷公司承印
  • 龚伯洪, 广府华侨华人史, 2003, 广东高等敎育出版社
  • Taylor, Keith Weller, The Birth of Vietna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ISBN 0520074173
  • Tran, Khanh, ;;The Ethnic Chines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Vietnam;;, 1993,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ISBN 9813016671
  • Tucker, Spencer, Vietnam, Routledge, 1999, ISBN 1857289226
  • Woods, L. Shenton, Vietnam: A Global Studies Handbook, ABC-CLIO, 2002, ISBN 1576074161
  • 庄国土, 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 2001, 广东高等敎育出版社

外部連結

[编辑]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越南華人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