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系列

伊斯蘭教
阿拉伯文書法嘅阿拉

信仰
  • 神嘅獨一性
  • 先知
  • 啟示之書
  • 天使
  • 宿命論
  • 末日審判
習俗
典籍

典籍同法律

歷史

歷史

教派
文化
  • 學術
  • 動物
  • 藝術
  • 曆法
  • 細路
  • 人口
  • 女性主義
  • 節日
  • 清真寺
  • 哲學
  • 政治
  • 改宗
  • 科學
  • 社會福利
  • 婦女
  • LGBT
啦掕嘢
伊斯蘭教主題
穆斯林禮拜

伊斯蘭教粵拼ji1 si1 laan4 gaau3阿拉伯文الإسلام ‎,轉寫:al-'islām,音標:[ʔislæːm]),又叫回教wui4 gaau3,係種一神論宗教,信徒叫穆斯林,而家全世界大約有12億,係僅次於天主教嘅世界第二大宗教[1]

伊斯蘭教最初由阿拉伯半島興起,佢嘅名喺阿拉伯文「الإسلام」嘅意思係「順從」。有人叫佢做大食教daai6 sik6 gaau3元代又有人叫佢做清真教cing1 zan1 gaau3;不過由於當時信呢個教嘅人大多來自西域,當時稱做「回回人」,所以又叫做回回教wui4 wui4 gaau3或者回回教門wui4 wui4 gaau3 mun4,到明代又有人叫佢做天方教tin1 fong1 gaau31,但開始普遍將回回教簡稱做「回教」。1956年6月2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於伊斯蘭教名稱問題的通知》指出,伊斯蘭教係一個國際宗教,規定以後都唔准叫回教,要叫「伊斯蘭教」[2][3],但係其他華人地方,好似香港澳門台灣星加坡馬來西亞,都係習慣叫回教245

伊斯蘭教有好多唔同嘅教派,但共通點係相信穆罕默德真主派嚟嘅最後一個先知,以可蘭經聖訓做信仰依據[4],呢個教統稱教徒做「穆斯林Muslims)」,意思係「阿拉意志嘅順從者」[5]。西方社會曾經有人叫伊斯蘭教做穆罕默德教(Muhammadism),因為個敎係先知穆罕默德聽到真神感召搞出來。不過伊斯蘭教認為佢只係個先知,唔係,佢只係代真主報訊,將一直存在喺天上同地上嘅權威話返畀啲人知[6],所以伊斯蘭教唔認為穆罕默德係創教人,因為個教係一直都存在,所以唔會有個創教人或者始創者呢啲嘢。

伊斯蘭教最基本信條係:「萬物非主,唯有真主」,中國穆斯林以「真主原有獨尊,此謂清真」去解釋呢個基本信條,佢哋叫呢樣嘢做「清真言」,清楚講明呢個教係「信主獨一」,以及穆罕默德唔係神。

簡史

[編輯]

伊斯蘭教喺公元7世紀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麥加創立,不過最初就唔係好多人信,而且有啲反對嘅麥加貴族重對信伊斯蘭教嘅人迫害,之後穆罕默德就帶住啲信徒去到麥地那,成立咗一個宗教社團叫做「烏瑪」,經歷過同其他部族嘅長久鬥爭之後,喺630年佢終於進佔麥加,同時將麥加定為聖地,而阿拉伯半島其他部族亦相繼投靠同歸信,越嚟越多人開始承認穆罕默德政權同佢嘅先知地位之後,到632年穆罕默德死嗰陣,成個阿拉伯半島已經變咗做伊斯蘭教嘅世界。之後個教一路向外傳,傳到而家全世界好多國家都有人信。

基本信仰

[編輯]

伊斯蘭教係一個典型嘅一神論宗教,佢嘅基本信條係「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中國穆斯林叫呢句嘢做「清真言」,意思即係話「清淨無染、真乃獨一、至清至真、真主原有獨尊,謂之清真」,而「清真」亦變成伊斯蘭教嘅專用詞。伊斯蘭教相信,所有嘢都係由安拉前定,人係唔可以對抗,伊斯蘭基本信仰叫「伊曼尼」,亦即係指下面所講嘅「六大信仰」,簡稱「六信」:

信阿拉

[編輯]

阿拉阿拉伯話 Allāh 音譯,另一個普遍通用嘅譯法係「安拉」,意思係。喺穆罕默德創教初期以「主」、「我的養主」咁叫,後來先有個稱呼叫做「阿拉」,中國穆斯林就叫「真主」,新疆一帶就跟波斯話音譯做「胡達」。

伊斯蘭教強調真主係獨一無二,阿拉係「無似象、無如何、無比無樣、無處不在」.唔單止全知全能,而且超越時空,其他任何神靈都無得同阿拉比,所以伊斯蘭教唔畀人拜其他偶像或拜任何有具體形象嘅嘢。伊斯蘭教相信,呢個世界係阿拉用六日創造出嚟,而人就係阿拉安排係地上面嘅代理人。

信使者

[編輯]

伊斯蘭教相信,阿拉喺唔同時期喺唔同民族入面都派過好多使者同先知入去,傳播宗教使命,喺《可蘭經》入面提過嘅先知或者使者就有28個咁多,而伊斯蘭教入面有六大使者,即阿丹(和合本聖經譯做亞當)、二傳努海(和合本聖經譯做挪亞)、三傳易卜拉欣(和合本聖經譯做亞伯拉罕)、四傳穆薩(和合本聖經譯做摩西)、五傳爾撒(和合本聖經譯做耶穌),而最後一個就係穆罕默德,而穆罕默德嘅地位係特別高貴,因為佢係咁多個先知嘅「封印」[7]。伊斯蘭教認為,先知係可以直接通過天使或者報夢,而收到阿拉嘅啟示,而使者就會有阿拉直接向佢哋發出宗教任務,比先知地位再高啲,而穆罕默德就係咁多使者之中最顯赫一個。但《可蘭經》強調穆罕默德係人唔係神,天地間唯一受拜嘅只有一個真主。

信經典

[編輯]

伊斯蘭教認為亞拉曾經「降示」每個使者一部經典,據講前後總共降咗114部天經,而喺《可蘭經》入面就提過四本,分別係《可蘭經》、討拉特(即塔納赫)、引支勒(即基督教福音書)、則逋爾(即大衛詩篇)。而《可蘭經》就係所有經典嘅最後一部,即係第114部,雖然亞拉曾經降過咁多部天經,但伊斯蘭教就認為只有《可蘭經》先至係最完整,最接近天上經文原型嘅一部,所以《可蘭經》先唯一係神聖,可以畀穆斯林信。

信天使

[編輯]

伊斯蘭教嘅天使,又叫做天仙,係阿拉差遣嚟嘅差役,係人類嘅朋友,天使係阿拉用光創造出嚟,佢哋聖潔、無邪、唔分性別,有對翼,飛得好快,而且用肉眼係睇唔到佢哋。天使數目好多,喺天上人間執行各種任務。天使係早過人類創造,但地位仍然喺阿拉之下,所以人唔可以拜天使。

除咗天使,阿拉重創造咗精靈,精靈係用火做,其中有一個精靈叫易卜劣斯,阿拉伯話Iblīs,解壞人,佢又叫做惡魔,原本喺阿拉伯神話入面一種叫鎮尼嘅精靈,係咁多種精靈之中最倔強,喺阿拉創造人祖亞丹之後,要天使向亞丹下跪,而易卜劣斯係唯一唔肯跪,結果俾阿拉咀咒,之後佢就成日引誘人犯罪。

信末日

[編輯]

伊斯蘭教認為呢個世界最終會毀滅,但毀滅咗之後會有另一個世界,嗰度分開天園(Jannāt)同火獄(al Jahannām),伊斯蘭教認為,人死咗之後,靈魂唔會死,之後阿拉會根據生前嘅善功,喺「復生日」入天園,而作惡嘅人就會入火獄,不過世界末日同復生日喺幾時就無人會知,只有真主阿拉先知。

信前定

[編輯]

伊斯蘭教認所有嘢都係真主阿拉定落,例如一個人富貴貧賤、生死、國勢地運等,都由真主阿拉一早安排好晒,不過喺伊斯蘭教發展過程中,亦曾經就前定同自由意志嘅問題有過爭議,但基本上都肯定有前定,而自由意志只係程度高低之分。

宗教制度

[編輯]

宗教制度即係話宗教上嘅禮儀同戒律,伊斯蘭教嘅宗教制度係由穆罕默德同佢嘅後人一路慢慢咁發展出嚟,而伊斯蘭教將宗教制度概括做「五功」,根據清朝伊斯蘭教學者劉智嘅《天方典禮擇要解》卷五咁樣解釋五功:「五功者,修道之方,儘人合天之法程也。一曰念真功;二曰禮真功;三曰齋戒功;四曰捐課功;五曰朝觀功。五者皆主命,而聖人作則,以示眾人者也。」,簡單嚟講即係「念、禮、齋、課、朝」

念清真言

[編輯]

清真言阿拉伯話 šahādah,音譯做「薩哈達」,清真言即係:「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念呢句嘢唔可以單單用心諗,而且要諗出聲,因為咁樣先代表「口舌招認」。呢句清真言可以話係每個穆斯林一世人講最多一句說話,由 BB 仔出世第一句聽到就係清真言,有乜事唔老嚟,心情唔好,開心或者唔開心,總之有乜事都會諗吓呢句嘢。

禮拜

[編輯]

禮拜阿拉伯話係 Salat,音譯「撒拉特」,波斯話係namāz,音譯「乃瑪孜」,伊斯蘭教有好多唔同嘅禮拜方式,但基本上有一套統一準則,喺時間上有一個詳細規定,禮拜之前要先潔淨,而禮拜規則就叫「六儀」,即係抬手、端立、誦經、鞠躬、叩頭、跪坐。每一儀都有詳細規定要點樣做,不過唔同教派會有分別,主要係誦經大細聲、隻手點樣放呢啲分別.但所有儀式都要「面朝正向」.即係話要向住聖城麥加做。

齋戒

[編輯]

齋戒又叫「封齋」或者「守齋」,原本喺每年伊斯蘭教教曆1月10號,即係阿述拉日守一日齋,後來改為喺伊斯蘭教教曆9月,叫萊麥丹(Ramadan)做守齋月,要全個月齋戒。守齋期間,由天光到日落都唔可以食嘢同埋男女房事,齋月滿咗之後,即係伊斯蘭教教曆10月1號,呢日叫開齋節,就可以正常食返嘢。

納課

[編輯]

納天課簡稱「納課」,阿拉伯話扎卡特(Zakāt)係解潔淨,即係話通過納天課而令自己嘅財產潔淨,天課每年都要交一次,即係將自己所有財產,扣除日常開支之後嘅2.5%拎出嚟畀人,畀啲乜嘢人呢?可蘭經有講,天課主要用嚟分畀窮人、管理債務嘅人、爭人錢無能力還嘅人,無力贖身嘅人、為主道工作嘅人。但係天課唔可以畀自己親人。喺舊時哈里發制度之下,天課就等如國稅。不過而家喺伊斯蘭教國家,天課同國家稅收就分開兩樣嘢,由國家有關部門代收,然後分畀有需要嘅人。而唔係伊斯蘭教國家嘅地方,天課就由穆斯林自發畀。

朝觀

[編輯]

朝觀即係指每一個穆斯林男女一生之中最少都要去一次伊斯蘭教聖地麥加朝觀嘅一系列宗教活動,只要你係成年穆斯林,身體健康、有充足旅費、無爭人錢、又無家人需要自己操心,就要去一次,不過如果唔合乎以上其中一樣,亦可以搵人代去。

教派

[編輯]

穆罕默德喺建立伊斯蘭教時,原意係以伊斯蘭思想為中心統一阿拉伯半島,但喺穆罕默德死咗之後,由於佢並無指定承繼人,亦無講要點樣推舉領袖,結果社會上唔同嘅政治勢力都想爭做阿頭,於是喺之後嘅發展入面,唔同嘅公社一直分裂出唔同嘅教派,而每一個教派都搵到有聖訓作為自己嘅根據,其中傳出一條聖訓話:「猶太人分七十一派,基督教分七十二派,所以我哋要分七十三派。」不過係咪真係有呢條聖訓一直受到質疑,無論如何,喺伊斯蘭教嘅歷史其實好清楚睇到,伊斯蘭社團嘅分裂,對成個教有極為深遠嘅影響。

哈里哲派

[編輯]

哈里哲派又譯做「哈瓦利教派」、「嚇瓦利吉派」(KhawarijKharijites),意思係「出走者」,係伊斯蘭教第一個分裂出嚟嘅教派。656年穆罕默德嘅堂弟兼女婿阿里(ali)繼任第四代哈里發3,不過由於一部份台米姆(Tamim)族人對於阿里某啲決定有強烈不滿於是出走,哈里哲派就係咁嚟,661年佢哋曾經暗殺阿里但唔成功,佢哋唔單止針對哈里發,重針對嗰啲反對佢哋或者唔認同佢哋信仰觀點嘅人,曾經發動過好多次武裝起義,但都畀阿里軍隊鎮壓,後來因為內訌加上起義失敗而再分裂出好多個唔同細派,而家佢哋只係得返好少人。

什葉派

[編輯]

什葉派Shī‘a IslamShi‘ite IslamShi‘ism阿拉伯話 شيعة šīʿa),意思係「追隨者」,最初係阿里追隨者所組成嘅一個叫阿里黨人嘅政治組織,佢哋認為只有出身哈希姆家族嘅阿里同埋佢嘅後裔先算係穆罕默德合法承繼人,661年阿里被刺殺死咗之後,由佢個仔哈桑繼任哈里發,但哈桑喺穆阿維葉利誘之下放棄哈里發職位,穆阿維葉繼任哈里發之後開創咗倭馬亞王朝680年阿里二仔侯賽因喺阿里黨人支持下發動武力起義,但係俾伍麥葉王朝軍隊殺死,之後呢班人再經過幾次起義失敗之後,佢哋就開始由一個政治組織,演變成一個宗教派系,亦即係「什葉派」。

呢一派強調《可蘭經》並唔係一般人可以理解,只有神智超群嘅伊瑪目先睇得明,佢哋有自己一套四大聖訓集。70年代佢哋曾經發動過復興伊斯蘭思潮嘅社會運動,而家呢派主要分佈喺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也門中國新疆亦有好少什葉派穆斯林

遜尼派

[編輯]

遜尼派(Sunni;阿拉伯話:أهل السنة والجماعة),全名係「遜奈和大眾派」,意思係「遵守遜奈嘅人」,佢哋又叫自己做正統派,伊斯蘭教徒最多嘅一派,穆罕默德死咗之後,佢哋主張哈里發應該係推舉合適嘅人嚟做,同什葉派主張要有合乎血統嘅人承傳相反,因而形成佢哋同什葉派之間對立嘅關係。佢哋以《可蘭經》作為佈道、立法同行教嘅根據,喺9世紀制定咗一套四大學科,即係聖訓學、經注學、教法學同教義學四個學科系統出嚟。後來因為對護教主義某啲觀點嘅爭論,又分出咗唔同嘅學派出嚟。其中一個艾什爾里派喺11世紀中重成為塞爾柱王朝嘅官方宗教,同蘇菲派合一之後,成為世界上最多穆斯林信嘅一個伊斯蘭教派,而中國嘅穆斯林就主要屬於哈乃斐學派。

蘇菲派

[編輯]

蘇菲派或者叫蘇菲主義(Sufism;阿拉伯話 Sufī)原意係羊毛咁解,因為呢派嘅人都鍾意着粗毛衫而咁叫,不過亦有另一個見解話係指清淨(Safa)同高位(Saff),呢派係伊斯蘭一個神秘主義派系,大約7世紀末產生出嚟。呢派思想好大受新柏拉圖主義、諾斯替主義、印度瑜伽派加埋好多外來思想影響而演變出嚟。伊斯蘭教係一個入世嘅宗教,以滿足現實生活需要為主,但總有啲人需要有精神生活需要,而蘇菲派初期正正就係因為有人不滿倭馬亞王朝奢侈作風,認為咁樣做造成腐化,而以出世嘅方式好似守貧、禁欲、苦行呢啲形式實踐信仰,到咗8世紀開始有人學佢哋嘅生活方式同聽佢哋嘅教誨,最後形成一套以精神修煉為核心嘅出世信仰,通過冥想、靜思去達到人主合一境界。後來又有人話人主合一係無可能,最多只可以做到最接近真主嘅穆罕默德境界,於是喺18世紀又分咗「新蘇菲派」出嚟。

伊斯蘭社會生活

[編輯]

伊斯蘭教由宗同社會兩種革命之下產生,由以前到而家一直同政治、生活結合,當然有一啲國家主張政教分離,好似埃及敘利亞土耳其咁,不過伊斯蘭教仍然好有影響力。而伊斯蘭教國家都會用《可蘭經》嚟做政治制度基礎,而哈里發制度就係咁樣建立出嚟,亦成為伊斯蘭教國家政治制度嘅基本形式。

現代伊斯蘭思潮

[編輯]

自從1798年法國拿破崙入侵埃及,陸續有伊斯蘭教國家成為西方國家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令伊斯蘭教國家產生變化,尤其係西方資本主義對伊斯蘭教國家經濟模式都有好大影響同改變,但同時亦有一啲保守封建份子堅持唔肯改變,但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種民主、現代化同世俗化等訴求亦喺伊斯蘭教國家興起,令伊斯蘭教唔可以唔面對呢啲改變,例如喺天課制度、刑法、婦女地位等問題,都面對改革訴求,於是出現各種形形式式嘅社會運動,好似瓦哈比教派運動、賽努西運動、馬赫迪運動、巴佈教派運動、阿赫默比亞教派運動、黑穆斯林運動等等。

爭議

[編輯]

最早對伊斯蘭教嘅批判多數都係嚟自基督教,例如 676年有John of Damascus。到中世紀,一啲阿拉伯思想家好似詩人Al-Ma'arri亦某程度對伊斯蘭教批判。另外,猶太人思想家Maimonides亦以猶太教角度喺道德上對伊斯蘭教做過詳細比較[8]。喺中世紀基督教教會文獻入面,亦曾經將穆罕默德形容為魔鬼19世紀,學者William Muir亦曾經批判過《可蘭經[9]

大部份對伊斯蘭教嘅批判都係以針佢哋嘅政治制度、刑法等問題,亦有批判者例如Robert Spencer同Ibn Warraq質疑《可蘭經》入面一啲道德觀[10]

亦有好似Daniel Pipes同Martin Kramer批評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係一種好危險嘅思想[11]


[編輯]
  • 註 1: 大明將阿拉伯地區都叫做天方,於是佢哋就將由呢啲地方嚟嘅宗教叫做「天方教」
  • 註 2: 好多華人地區因為習慣而將伊斯蘭教叫做「回教」,但好多中國伊斯蘭教學者都指出,回教呢個稱呼係因為回族而嚟,但回族並唔係一開始就信伊斯蘭,所以回族唔可以代表晒成個伊斯蘭教,認為回教係一個誤稱,其中有啲伊斯蘭學者甚至對回教呢個稱呼反感,例如達浦生就喺佢嘅《伊斯蘭六書》入面指唔可以接受回教呢個稱呼。
  • 註 3: 哈里發(خليفة;khaleef)意思係安拉使者代理人,亦即係指回敎世俗最高領導人
  • 註 4: 「回敎」呢個名確實係自「回回」來,而「回回」實際上係西域方國回鶻嘅轉音,後來喺唐人印象入面,將西來人都嗌做「回回人」,包括回敎徒之外嘅西域人,比如亞蘭基督徒嗌做「綠睛回回」、猶太人嗌做「藍帽回回」,亦曾經將來自西域嘅一神教(回耶猶三敎)通稱爲「回敎」。後來唐人瞭解多咗西域事物,知道回敎、基督敎、猶太敎係唔同嘅,「回」字就逐漸縮細到今日回敎度。亦有學者反駁將「回」解釋成「回族」嘅講法,比如清末回民學者黃鎮磐所講嘅,「回以名敎,非以名族也」,佢就指出「回」並唔係族名,而係敎名;而喺民國時提倡五族共和時嘅口號係「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其中「回」係指「回民」,「回民」即係「回教民族」,包括維吾爾等民族,實際上,「回族」呢個民族嘅確認係好近代嘅事,詳情見中文維基百科嘅《回族身份認同》,而喺確認回族身份之前,「回」呢個詞淨係指呢個敎,比如清代時新疆地方嗌做「回疆」、「回部」(天山以南叫回部、天山以北叫準部),好明顯呢個「回」就係話嗰度係「回敎地區」,而唔係話嗰度係「回族地區」。
  • 註 5: 「回」原本係敎名,即係先有回敎、後有回族,而作爲敎名,「回」本身就有宗敎意味──呢個名出自清真言,即係「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係封印至聖」,呢個信條係話,真主係唯一真神,而穆罕默德係最後嘅先知,換言之,回敎認爲佢係唯一正信,所以信佢嘅人,係「復道歸真」,係回歸到正信,所以雖然「回」係轉音「回鶻」,但咁多同音字而揀呢隻字,係有宗敎意思嘅寄託。

參考

[編輯]
  1. "Major Religions of the World—Ranked by Number of Adherents". 原著 (HTML)喺2011-04-22歸檔. 喺2007-07-03搵到.
  2. . 原著喺2007年7月10號歸檔. 喺2007年7月15號搵到.
  3. 回教簡論
  4. 參攷:
  5. L. Gardet. "Islam". Encyclopaedia of Islam Online. ((cite encyclopedia)): |access-date= requires |url= (help); Unknown parameter |coauthors= ignored (|author= suggested) (help)
  6. . 原著喺2008年3月23號歸檔. 喺2008年1月17號搵到.
  7. 《可蘭經》33:40
  8. See:
    • Novak (February 1999)
    • Sahas (1997), pp.76–80
    • Warraq (2003), p.67
  9. 參考:
  10. 參考:
  11. Bernstein, Richard. "Experts on Islam Pointing Fingers At One Another". The New York Times. 喺2007-05-14搵到.

主要參考書

[編輯]

連結

[編輯]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伊斯蘭教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