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讨论:质数.

讨论:质数

优良条目落选质数曾获提名优良条目评选,惟因其尚未符合标准而落选。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选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之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新条目推荐同行评审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18年1月11日同行评审已评审
2019年1月2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15年8月29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字段。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同行评审 本条目已经由维基百科社群同行评审并已存档,当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条目的资讯。
当前状态:优良条目落选
基础条目 质数属于维基百科数学主题的基础条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数学专题 (获评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数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数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第一次提问

[编辑]

我不懂数学,所以总感觉原文中很多术语翻的很不贴切。时间不是很多,很多东西总也找不到好的词来代替。希望各位能给多多修改,本人不胜感激。--heryu 04:35 2004年12月9日 (UTC)

没关系,应该有人修改,不过至少要修改一下该条目的格式--翔风Kirua有事找我*^-^* 13:29 2005年6月16日 (UTC)

最大的质数1

[编辑]

我删了关于最大的质数的一段,因为:

  1. 那是最大已知梅森质数,不是最大的质数。
  2. 质数已经证实有无限多个,根本不存在最大的质数。
  3. 就已知的最大的质数来说,非梅森质数比梅森质数要大得多。

SDiZ (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08:08 (UTC)[回复]

原先的表述没有问题吧。 这个数字就是已知最大的质数,同时也是一个梅森质数。 大于这个数的质数,不管是不是梅森质数,都还没有发现。 --Hakkk (留言) 2008年10月9日 (四) 08:19 (UTC)Hakkk[回复]

质数个数无穷的证明

[编辑]

原先的表述是错的,相当于认定了所有欧几里德数都是质数,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已修改。 --Hakkk (留言) 2008年10月9日 (四) 00:20 (UTC)Hakkk[回复]

质数

[编辑]

且不说港台,中国大陆的百度百科、互动百科、搜搜百科等都是称为质数,并说明质数又称素数(见[1][2][3])。而且从Google搜索可知,“质数”在中国大陆比“素数”更为常用,故按照维基命名常规,中国大陆地区的用词转换应以质数为主,素数为辐。--Cartstyle留言2014年2月26日 (三) 21:49 (UTC)[回复]

  1. 网络百科不是可靠来源
  2. Google搜索的常用性只能作为附带参考作用
  3. 专业数论书籍使用“素数”很普遍。质数和素数两种用法都在中国大陆很常用,学术界用素数更多。

基于以上原因,依照先到先得原则,继续使用素数才是符合方针的做法。另外再次提醒User:Cartstyle,地区词选择全文转换使用NoteTA模板已经足够,替换全文内码属于破坏。—Snorri留言2014年2月26日 (三) 22:31 (UTC)[回复]

是User:SinoSky Jat两天前先修改了内码,将里面的“质数”都替换成“素数”,我只是还原了而已。维基百科上对于某地区的用词习惯,且不论中国大陆的各百科使用情况,Google搜索亦是一个重要指标,在中国大陆“质数”明显比“素数”更常用(site:.cn “质数”有 486,000条搜索结果,site:.cn “素数”只有170,000条搜索结果,前者明显多于后者)。维基百科上的地区用词不是按照所谓先到先得(即使按照先到先得,原本条目开头亦是显示为“质数”,而非“素数”,见[4]),而是根据命名常规的常用性原则。根据中国大陆的用词常用性,应以质数为主,素数为辐。--Cartstyle留言2014年2月26日 (三) 22:34 (UTC)[回复]
我两天前改内码的记录麻烦你找出来,否则是诽谤。全文转换的标记里面一直是cn:素数。随便找一个历史版本,内码都是“素数”:[5]。Google的结果里面。“质数”前几页都是彩票投注,“素数”前几页都是数学文章,显然作为一个数学概念,应该使用更符合学界用法的“素数”。就好比“奇数偶数”也被俗称为“单数双数”,但维基百科条目中使用的仍然是奇数偶数。—Snorri留言2014年2月26日 (三) 22:48 (UTC)[回复]
阁下所谓“随便找一个历史版本,内码都是‘素数’”之说法从哪儿来?我看到的你上面给的那个历史版本,里面明明显示的是“质数,又称素数”,是质数在前,而非素数在前。两天前User:SinoSky Jat将条目内的“质数”全部替换为“素数”。[6]--Cartstyle留言2014年2月26日 (三) 22:51 (UTC)[回复]
开头的用法是防止过度转换的特殊处理,请不要和全文内码混为一谈。SinoSky Jat改内码是他的错,你改内码同样是错。你要做的事是把内码还原到他修改前的状态,而不是全部修改。另外麻烦你看完全文,别只看开头一句。—Snorri留言2014年2月26日 (三) 22:54 (UTC)[回复]
刚才我在试相关搜索结果,故未一并回复。经试验,关于Google的结果,里面确实存在彩票相关内容,但并未发现阁下所述“前几页都是彩票投注”,仍是数学概念居多。另据百度的搜索结果,“质数”也是明显多于“素数”的。更不用说我在中国大陆大城市在数学课上从小所学就是“质数”而非“素数”,可见所谓“‘素数’更符合学界用法的”之说是不值一驳的,这跟奇数偶数/单数双数的问题是两回事。不过我同意将内码还原为SinoSky Jat改内码之前的版本。条目开头亦应显示为原先的“质数,又称素数”。--Cartstyle留言2014年2月26日 (三) 23:05 (UTC)[回复]
我不知道现在中小学数学课怎么叫的。我上学的时候两者都有,到了大学之后基本不用质数,只用素数。包括素性测试、素理想、素环、素元素、素域之类的都用“素”,不用“质”。—Snorri留言2014年2月26日 (三) 23:27 (UTC)[回复]
无论如何,两者在学术上都是有用到的,这点我承认(也许我的教育是以质数占据优势,阁下的以素数偏多,但两者兼用)。但在我修改本条目前文中的“质数”居然被全数抹去,这自然便引起极大的反感,才导致我亦相对的修改了一些内码。--Cartstyle留言2014年2月26日 (三) 23:46 (UTC)[回复]
我对我之前直接回退的行为也向你抱歉。其实我也认为全用质数更好,反正意思是一样的,而且能够让两岸用语统一,何乐而不为?但我在学习和研究中接触到的以素数为多(可能也有偏见)。另外我看到的文本里面用“素”而不用“质”的名词占了大多数,如我上面引述的。如果全用质数,那么会造成上面的各种名词都要改变,引发混乱。以上是我的考虑。实际上现在学术界两种用法似乎也有混乱。—Snorri留言2014年2月26日 (三) 23:54 (UTC)[回复]
因为条目中质数与素数、简体与繁体混用,导致了转换模板在部分地方失效,我才修改的。 —— Jat (留言) 2014年3月7日 (五) 05:38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素数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14日 (三) 08:08 (UTC)[回复]

同行评审(第一次)

[编辑]
素数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评审期:2017年12月12日 (二) 08:18 (UTC) 至 2018年1月11日 (四) 08:18 (UTC)

看看能否上GA,其他语言版本部分也是GA甚至FA—PatrollerAAAA讨论|留名2017年12月12日 (二) 08:18 (UTC)[回复]

目前条目中有失效连结, 有来源请求, 有这二部分问题, 不太容易上GA--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13日 (三) 20:48 (UTC)[回复]
  • (!)意见:欧化中文充斥全文:“虽然”不应放在句子后半,“幸存纪录”“对更大质数的搜寻已在数学界以外的地方产生出兴趣”“变得流行,在数学家仍持续与质数理论奋斗的同时”“(缺少主语)存在无限多个质数”“军事化的精准度”等等。-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7年12月14日 (四) 06:16 (UTC)[回复]
  • 建议语句可以考虑修饰看看,来源请求上面已经说过了。如“历史”一段:“对更大质数的搜寻已在数学界以外的地方产生出兴趣”、“质数测试与质数证明”一段:“因此可越来越确信(虽然总是无法完全确信)该数为质数”等--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17年12月15日 (五) 04:37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

[编辑]
素数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数学,提名人:Cmsth11126a02留言2018年12月26日 (三) 05:28 (UTC)[回复]
投票期:2018年12月26日 (三) 05:28 (UTC) 至 2019年1月2日 (三) 05:28 (UTC)
下次可提名时间:2019年2月1日 (五) 05:29 (UTC)起

4支持,3反对:未达标准--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19年1月2日 (三) 06:14 (UTC)[回复]

建议改名:“素数”→“质数”

[编辑]

素数” → “质数”:WP:COMMONNAME:内文中的NoteTA显示,中港台三地都是使用“质数”,也是华文世界中常用的名称,而“素数”仅属别名。--nDeeee 💬讨论 🖋️签名 天灭中共·光复香港 2020年8月12日 (三) 04:19 (UTC)[回复]

关于质数#欧几里得的证明所谓的“通常会被错误地描述为,欧几里得一开始假定一个包含所有质数的集合,并导致矛盾”

[编辑]

质数#欧几里得的证明写到“通常会被错误地描述为,欧几里得一开始假定一个包含所有质数的集合,并导致矛盾”。但很奇怪,在下在其他文章里看到的版本却正是这个“会被错误地描述为......”的版本,但请问它错误何在呢?-游蛇脱壳/克劳 2021年2月9日 (二) 15:54 (UTC)[回复]

根据该条目引述的来源[1],这些文章正是错误引述欧几里德的证明。该来源引用从另一本书[2]引述欧几里德的证明,并称之为"[a] very clear and very close paraphrase of Euclid’s proof in modern terminology and notation",当中论证结构与条目基本上一致。我暂时未能检查该引述是否准确。该条目引述的另一来源[3]的逻辑结构亦与条目类似(除了该证明未有直接以一个任意的有限质数集合开始,但该网站同时解释"Euclid, as usual, takes [a] specific small number, n = 3, of primes to illustrate the general case",而该命题的翻译"Prime numbers are more than any assigned multitude of prime numbers"亦明显显示欧几里德希望证明的不是3个质数的特例)--PastorPsy326留言2021年2月10日 (三) 08:05 (UTC)[回复]

参考资料

  1. ^ Hardy, Michael; Woodgold, Catherine. Prime Simplicity.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r. 2009, 31 (4): 44–52. doi:10.1007/s00283-009-9064-8. 
  2. ^ Ore, Øystein. Number theory and its history. New York: McGraw-Hill. 1948. 
  3. ^ James Williamson (translator and commentator), The Elements of Euclid, With Dissertations,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782, page 63, English translation of Euclid's proo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讨论:质数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