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PPSh-41冲锋枪.

PPSh-41冲锋枪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18年12月24日)翻译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语言,也可能使用了机器翻译。请协助翻译本条目或重新编写,并注意避免翻译腔的问题。明显拙劣的翻译请改挂((d|G13))提交删除。
PPSh-41
ППШ-41
PPSh-41
类型冲锋枪
原产地 苏联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41年—1950年代(苏联)
使用方参见使用国
参与战争/冲突
生产历史
研发者格奥尔基·谢苗诺维奇·什帕金英语Georgy Shpagin
研发日期1941年
生产商
生产日期1941—1947年[5]
制造数量超过6,000,000把
衍生型参见衍生型
基本规格
重量
长度843毫米(33.19
枪管长度269毫米(10.59寸)

子弹7.62×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子弹
口径7.62毫米(.3寸)
枪管1根,膛线缠距为1:10寸,膛线4条,右旋,外围受穿孔式气冷隔热罩所包覆,罩筒在枪口形成制退器
枪机
发射模式半自动英语Semi-automatic firearm全自动,可击发调变
射速900—1,000发/分钟[6]
枪口初速488米/秒(1,600.6呎/秒
有效射程150—250(164.04-273.4,492.13—820.21[7][8]
最大射程500—800米(546.81—874.89码,1,640.42—2,624.67呎)
供弹方式
瞄具机械瞄具:固定金属缺口式照门准星
瞄准基线:269毫米(10.59寸)
在博物馆中展出的PPSh-41冲锋枪
位于柏林的无名战士纪念碑

斯帕金41式冲锋枪(俄语: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ёт Шпагина-41罗马化:Pistolet-Pulemyot Shpagina-41),缩写为PPSh-41(俄语:ППШ-41,俗称“波波沙”(Папаша)和“饱嗝枪”(Burp Gun),是一款由苏联二战期间所研制及生产的冲锋枪,发射7.62×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子弹

它是苏联在二战期间生产数量最多的武器。设计该枪的目的是希望以一款较廉价的近距离速射武器取代造价高昂、工艺复杂的PPD-40冲锋枪PPD-38冲锋枪。PPSh是一款采用开膛待击自由枪机原理运作的击发调变式自动火器

该枪为苏联红军步兵在二战中的标志性装备之一,到战争结束时已有约600万把交付部队使用。除此以外,PPSh-41仍在二战后在许多武装冲突之中使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仿制PPSh-41的50式冲锋枪,一直到1970年仍然供应给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所使用。尽管于1951年,苏联已经以AK取代了PPSh-41,PPSh及其仿制型从1950年代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的武装冲突,例如朝鲜战争越战,以及最近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当中由各支正规军队、叛军和民兵所使用。根据在2002年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武器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Weapons of World War II),PPSh-41目前仍然获得许多非正规军事力量所使用。[9]

历史

1942年,一名手持PPSh-41的德国国防军士兵身处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
1943年,手持PPSh-41的苏联红军士兵正押送一名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俘掳的德军士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联开发PPSh-41的原因是由于苏芬战争期间装备索米冲锋枪的芬兰部队对大量装备莫辛-纳甘步枪配以少量PPD-40冲锋枪苏联红军造成了巨大伤亡的教训所影响,苏军意识到冲锋枪在城市或丛林中进行近战时极为有效,故打算研制一款可方便大量生产的冲锋枪以装备苏军部队。1940年,苏联枪械设计师格奥尔基·谢苗诺维奇·什帕金英语Georgy Shpagin开始研制新的冲锋枪,他从PPD-40冲锋枪的基础上作出改良并简化结构,新枪在1940年12月11日定型并研制成功,命名为“PPSh-41”,并于1941年在莫斯科附近开建了一批生产线,由一名苏联共产党地方党委高级成员直接监督工厂的生产进度。

一开始在1941年11月,该武器的总产量仅有数百枝,但在接下来的五个月内,这个数字突然攀升到了155,000枝,而到了1942年春季,工厂一天就能生产出约3,000枝PPSh-41。[10]战争期间,由于红军部队大量需求,苏军统帅部决定启用更多本身非从事军需品生产的工厂加入生产的行列,同时PPSh亦成为了适应大规模生产的设计典范(类似的还有战时设计的M3MP40斯登)之一。直到二战结束前,苏联一共生产了超过6,000,000枝PPSh。他们甚至还在1942年提供图纸与制造工具授权伊朗生产,而苏联红军也获得了数万把伊朗制造的PPSh-41。

在生产过程中除了枪管需要机床加工以外,其余大部分零件都是采用冲压工艺制造,其主要零件可在汽车修理厂或锡厂中由不熟练的工人使用非常简单的设备即可生产,使得更多熟练的技术工人可以投入其他精密武器的生产。PPSh-41是由87个零件组成,而PPD-40则为95个。生产一把PPSh-41仅需7.3个工时,而一把PPD-40则需要13.7个工时。[11]为了简化生产程序,PPSh-41的枪管可由来自M1891莫辛-纳甘步枪的7.62毫米步枪枪管加工制成,只需把莫辛-纳甘的枪管削为一半,并且改膛为7.62×25毫米托卡列夫口径,即可制成两根PPSh枪管。[12]

实战证明PPSh-41是一款耐用而且保养方式较简单的武器,在全自动射击时,该枪能够以达到700-900发/分钟的射速射击。[13]PPSh-41亦备有一具较粗的枪口制退器,它可减少枪口上扬英语Muzzle rise。铰链机匣在战场环境下可以方便地进行野战分解及清洁枪膛。

苏联红军常常整排地装备此枪,使他们在近距离上有着敌军无法比拟的火力优势。数千把PPSh更曾经被空投至敌后战线,并且大量装备游击队以切断德国的补给线通信系统。虽然PPSh的弹鼓被认为是过重(有苏联士兵回忆称他们宁愿选用缴获的MP40),同时自1942年开始出现了更轻巧的35发弯形弹匣,但是大多数步兵仍然愿意保留载弹量多近一倍的弹鼓[13]PPSh-41的弹鼓是仿制自芬兰索米冲锋枪的71发可卸式弹鼓,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装载的子弹数多于65发,射击时可能会出现卡壳的情况,所以一般只装填65发左右的子弹。[14]

德军士兵尤其喜爱使用缴获的PPSh。与德军装备的MP40冲锋枪相比之下,PPSh虽然在性能上没有过于出色的地方,但由于使用71发弹鼓,容量比32发弹匣高出一倍有多,故火力持续性更强。同时也因为PPSh和TT手枪所用的7.62×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本身是以毛瑟C96手枪7.63×25毫米毛瑟弹改良而成的产物,所以PPSh和TT可以直接地使用德国子弹,但由于膛压较高的原故,7.62毫米托卡列夫口径子弹却不能反过来用在7.63毫米毛瑟口径的武器,否则会很危险。事实上,由于PPSh-41被大量缴获,它因此成为了德国国防军在东线中采用的第二款最常见的冲锋枪。此外,德国亦试图将该武器口径改膛为9×19毫米以使之更符合德国标准。不久,德军士兵们都得到了一套可将PPSh-41改造成发射9×1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的工具。被改成9毫米口径的PPSh-41甚至获得了一个德国国防军的武器编号“MP41(r)”;而未转换口径的PPSh-41则被称为“MP717(r)”。德国国防军亦向士兵印刷和分发如何使用PPSh的德文手册。[15]

另外,苏联也尝试过将PPSh-41用作密接空中支持杀伤人员英语Anti-personnel weapon武器,他们在图波列夫Tu-2轰炸机的衍生型Tu-2Sh的机身架前端搭载了合共48把PPSh。[16]

战争期间出现了PPS冲锋枪,它是一款结构更为简单的冲锋枪。该枪在波波莎冲锋枪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甚至取消了快慢机,只能全自动射击。在二战期间,苏联红军虽有装备PPS-43,但它并未能取代掉PPSh-41。

国共内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联大量向位于西北和东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四野战军供应PPSh,并由苏联海军进驻的旅顺海军基地附近成立的建新公司提供配件和弹药。曾被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大量使用。该枪亦是东北民主联军四野前身)侦察兵杨子荣的主战装备。

朝鲜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联大量向其卫星国的军队和共产主义阵营游击队供应PPSh。北韩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参与朝鲜战争时就接收了大量的PPSh-41。此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在苏方许可下进行了仿制,并分别称为“49式冲锋枪”和“50式冲锋枪”。49式冲锋枪和50式冲锋枪与PPSh-41冲锋枪的唯一区别只能够从生产工艺及枪上的铭文看出,同时北韩制造的49式仅采用弹鼓供弹而没有采用弹匣,与之相反,中国制造的50式冲锋枪仅采用弹匣供弹而没有采用弹鼓。这些武器在朝鲜战争期间大量装备中朝部队,美军韩军也有缴获使用。

尽管射击精度较差,但具备高射速的PPSh-41却非常适合近距离驳火,尤其是在夜间发生冲突的时候使用。[17]据指,联合国军的防御前哨基地或巡逻部队经常被多个装备PPSh-41的共产阵营步兵火力压制而吃尽苦头。一些美国步兵军官更将PPSh-41名列为该战争中最佳的战斗武器,尽管在精度上远远低于M1加兰德M1卡宾枪,它却能够在短距离内提供更强大的火力[17]正如一名美军步兵上尉所言:“它全自动射击时喷射出大量子弹,同时朝鲜人大多数都偏爱在非常近的距离杀敌,不管是谁的反应更快,它能够迅速形成强大的压制火力。在那种情况下,它使我们陷于劣势和寡不敌众的处境中。一场巡逻期间的短距离战斗是非常迅速的,而我们通常都被它打败了。”[17]然而其他美国军官却认为,在典型的100-150米(109.36-164.04码)作战距离当中,他们的M2卡宾枪要比PPSh-41优秀。[18]

伊拉克战争

美伊战争期间,美军曾于伊拉克叛军手上缴获过PPSh-41,其中一些更被装上EOTECH全息瞄准镜前握把[19][20]

设计细节

PPSh的35发可拆卸式弹匣
PPSh与PPS两者的弹匣比较

PPSh-41是采用气体反冲式(自由式枪机原理)及开膛待击,可选择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的击发调变式冲锋枪。该枪发射TT手枪所使用的7.62×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子弹,为苏联的制式手枪和冲锋枪弹药。PPSh在装上35发可拆卸式弹匣时的重量为4.15千克(9.15磅),而装上71发可拆卸式弹鼓时则是5.3千克(11.68磅),并且能够以约1,000发/分钟的射速进行全自动射击,射速与多数二战时期的军用冲锋枪相比之下非常高。该枪是一款低成本及容易生产的武器,主要是由冲压金属板材和木材制成,它同时具备高耐用度及低维护性的特征。PPSh的早期型采用弧形座带缺口照门的表尺。最终生产型的PPSh则具有顶部抛壳口和可以调整为100或200米距离的“L”型翻转式带缺口式照门式表尺,前瞄准具则一直是带护翼的柱形准星。枪托为固定木制枪托,大多是由白桦木制造。

PPSh-41在设计时就以适合大规模生产与结实耐用作为首要目标,对成本则未提出过高要求,因此该枪采用了木制枪托连枪身及散热罩筒等相对于其他同时代的冲锋枪而言显得相当奢侈的结构。其沉重的木质枪托和枪身使得PPSh-41的重心后移,从而保证枪身的平衡性,而且可以像步枪一样用于近身格斗(死于波波莎木质枪托以下的德军士兵不在少数),同时还特别适合在高寒环境下握持。

枪管散热筒使得PPSh与机枪一样能够进行较长时间的连续射击。PPSh的散热筒比枪管延长了约1寸,而且稍稍前倾以充当粗略的枪口制退器,以进一步减少在全自动射击期间的枪口上扬英语Muzzle rise。另当枪口碰触地面及工事胸墙等障碍物时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尘土进入枪管,其下方并没有开口,更防止步兵在卧倒射击时被火药气体吹起的尘土遮蔽视线,进而暴露了其位置。虽然枪口制退器在这些功能方面比较成功,但同时亦有着大大增加了枪口焰英语Muzzle flash和噪音的问题。

PPSh-41具有的铰链式机匣可方便用户为武器进行野战分解和清洁。该枪的枪管和膛室内侧均进行了镀防锈处理,这种在当时绝无仅有的设计赋予了PPSh惊人的耐用性与可靠性,该枪可以承受腐蚀性弹药并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以及延长其清洁间隔时间。由于枪栓行程较短,加上精度较好,在三发短点射时基本上能命中同一点。

PPSh-41并没有前握把或前护木,因此用户一般会以支撑手紧握武器的弹鼓后方,或是抓着弹鼓下方的边缘。虽然在1942年设计了35发可拆卸式弧形弹匣,在二战中配置了PPSh的苏联步兵仍然普遍使用原来的71发弹鼓。[13]

PPSh的缺点包括难以重新装填、装填71发子弹时弹鼓容易卡壳(在超过约65发时更为明显;而设计了35发可拆卸式弧形弹匣就是为了解决这一供弹问题)[14]、坠地时容易意外击发(尤其是掉落在坚硬的表面时;这是所有自由枪机式冲锋枪的通病。不过PPSh仍然配置了滑动式枪机保险以减少走火的机会),以及它过于沉重(有苏军士兵回忆称宁愿使用MP40)。尽管有这些缺点,PPSh-41仍然因其低后坐力,高度可靠性和在近距离的高度杀伤力而广受苏军士兵所喜爱。

使用国

装备PPSh-41的波兰士兵
东德工人阶级战斗队

衍生型

  • 二战期间,德国国防军缴获大量PPSh-41以后,德国亦试图将武器改膛为9×19毫米口径以使之更符合德国标准。不久,德军士兵们都得到了一套可将PPSh-41改造成发射9×1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的工具。被改成9毫米口径的PPSh-41甚至获得了一个德国国防军的编号“MP41(r)”;而未转换口径的PPSh-41被称为“MP717(r)”。德国国防军亦为士兵印刷和分发如何使用缴获的PPSh的德文手册。[15]
  • 苏联也尝试过将PPSh-41用作密接空中支持杀伤人员英语Anti-personnel weapon武器,在图-2轰炸机的衍生型Tu-2Sh的机身机架前端安装了合共48枝PPSh-41冲锋枪。[16]
中国大陆女民兵手持50式冲锋枪
美军收集起自越南人民军部队缴获的冲锋枪。由上至下是:PPS冲锋枪MP40和K-50M
  • K-50M冲锋枪:在越战期间,北越军队大量列装以中国制50式冲锋枪仿制的K-50M冲锋枪。K-50M使用来自PPSh-41的35发可拆卸式弹匣,不过部分不同的地方是K-50M的冷却用套管被截断约76毫米,以及其前准星是来自法国MAT-49冲锋枪[37]其它的改进还包括:新增了手枪式握把、一种同样地来自MAT-49的钢丝制可伸缩设计枪托和缩短型枪管[13][38]这些改进令K-50M的重量仅3.4千克(7.5磅),比起PPSh-41的3.9千克(8.6磅)还减轻了500克(1.1磅)。[39]K-50M冲锋枪主要以35发可拆卸式弹匣供弹,但枪托缩折后亦可对应71发可卸式弹鼓[38]
  • M49冲锋枪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仿制的PPSh-41冲锋枪。
  • SKL-41:由一间德国枪厂于2008年推出的PPSh半自动版本,目前以SKL-41之名于德国市场发售。该枪发射9×19毫米口径子弹。除了仿制原来的弹匣外,它也能使用MP40的弹匣。

登场作品

PPSh-41普遍的出现在描绘二次大战德苏战争的作品,不过也曾出现于一些以二战后的武装冲突(如:朝鲜战争越战等)为背景的作品。

电影

电视剧

电子游戏

  • 1996年—《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2》:苏联阵营步兵单位“动员兵”的武器。
  • 2002年—《荣誉勋章:联合袭击
  • 2003年—《使命召唤》:以弹鼓供弹,由苏联红军士兵所使用。
  • 2004年—《使命召唤:联合进攻》:以弹匣及弹鼓供弹,由苏联红军士兵所使用。
  • 2005年—《使命召唤2》:以弹鼓供弹,由苏联红军士兵所使用。
  • 2005年—《真实计划》:以弹鼓供弹。
  • 2006年—《赤色交响乐队:东线41-45英语Red Orchestra: Ostfront 41-45》:以弹鼓供弹,由苏联红军士兵所使用。
  • 2007年—《战地之王》:以弹鼓供弹。
  • 2008年—《使命召唤:世界战争》:命名为“PPSh-41”,载弹量71发(战役模式及纳粹僵尸模式)、35发(联机模式)和70发(联机模式延长弹匣),最高携弹量为355(战役模式及纳粹僵尸模式)和210(联机模式)。战役模式之中以弹鼓供弹,由苏联红军所使用;联机模式时于等级53解锁,默认以弹匣供弹,并可以使用觇孔式瞄准镜延长弹匣(将弹匣更换为弹鼓)等修改;僵尸模式时有一款衍生型称作“收割者”,载弹量115发,最高携弹量700发,并可以使用延长弹匣。
  • 2007年—《辐射3》:以弹鼓供弹,奇怪地被改造成一种战斗散弹枪
  • 2010年—《使命召唤:黑色行动》:以弹匣供弹,战役模式关卡“Project Nova”当中由苏联红军所使用。
  • 2010年—《战地:叛逆连队2》:只于越战资料片中登场,命名为“PPSh”,以弹鼓供弹然而奇怪地载弹量只有25发,而且射速偏低。
  • 2014年—《生存法则英语Survarium
  • 2014年—《合同战争》
  • 2015年—《战术小队》:命名为“PPSh-41”,以弹匣及弹鼓供弹,由叛军突击兵所使用。
  • 2016年—《使命召唤:黑色行动III》: 以弹匣及弹鼓供弹,由于玩家角色被设定为半机械化改造人(仅限联机模式),故在装备该枪时会直接把枪管隔热罩充当护木握持而无需担心会被烫伤。只于联机模式和僵尸模式中登场。
  • 2016年—《英雄与将军
  • 2016年—《少女前线
  • 2017年—《使命召唤:二战》:命名为“PPSh-41”,使用来自PPS-43的弹匣插口(以弹匣供弹时),射速比真枪要低,可以使用弹匣和弹鼓(使用“延长弹匣”时,但只装填52发)供弹。战役模式当中由德国国防军所使用,奇怪地会大量于西线出现。联机模式时为解锁武器,并奇怪地可加装抑制器
  • 2020年—《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冷战》:为第三季战争通行证新增武器,命名为“PPSH41”,初始为装备35发可拆卸式弧形弹匣,但是奇怪的是只可容纳32发,升级后可换装71发弹鼓。
  • 2021年—《使命召唤:先锋》:命名为“PPSh-41”,默认以弹鼓供弹。
  • 2021年—《孤岛惊魂6》命名为 “PPSH-41”,使用71发弹鼓可改装为95发,可加装瞄具、外红点。
  • 2022年—《蔚蓝档案》:池仓玛丽娜的固有武器“巴拉莱卡”原型。

动画

  • 2009年—《幽冥特工》: 以弹鼓供弹,由苏联红军和瓦利亚所使用。
  • 2010年—《Angel Beats!》:以弹鼓供弹,由藤卷所使用。
  • 2017年—《Re:CREATORS》:以弹鼓供弹,由反派主角阿尔泰尔/军服公主(アルタイル/军服の姫君,CV:丰崎爱生)所持有。

漫画

参见

参考注释

  1. ^ 1.0 1.1 1.2 Bishop, Chris, Guns in Combat, Chartwell Books, 1998, ISBN 0-7858-0844-2 .
  2. ^ 2.0 2.1 Raeburn, Michael. We are everywhere: Narratives from Rhodesian guerillas. : 1–209. 
  3. ^ 存档副本. [2013-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9). 
  4. ^ 4.0 4.1 7.62mm Submachine Gun PPSh41. [2010-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2). 
  5. ^ 存档副本. [2016-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1). 
  6. ^ (俄文) Наставление по стрелковому делу. 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ёт обр. 1941 г. [NSD-41. PPSh-41]. Moscow: Voenizdat. 1941. [失效链接]
  7. ^ Edwards, Paul M. The Korean War.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2006: 77 [2011-06-23]. ISBN 0-313-3324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2). 
  8. ^ Military Factory, PPSh-41 Submachine Gun. [2012-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8). 
  9. ^ Bishop, Chris. The Encyclopedia of Weapons of World War II Illustrated. Sterling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02: 261 [2012-05-16]. ISBN 1-58663-7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10. ^ Rodric Braithwaite, Moscow 1941: A City and its People at War, London: Profile Books, 2006, p. 236.
  11. ^ Kalashnikov, Part 2: Soviet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Design Evolution of the Kalashnikov Avtomat. [2009-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7). 
  12. ^ Pauly, Roger (2004). Firearms: the life story of a technolog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p. 141 ISBN 0-313-32796-3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Shpagin PPSh-41 submachine gun (USSR). [2010-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8). 
  14. ^ 14.0 14.1 Mosier, The Blitzkrieg Myth, p.86.
  15. ^ 15.0 15.1 9 mm Conversion of the PPSh-41. [2009-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07). 
  16. ^ 16.0 16.1 WW2 Warbirds: the Tupolev Tu-2. [201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5-19). 
  17. ^ 17.0 17.1 17.2 Halberstam, David. The Coldest Winter. Hyperion Press. 2007: 794-795. ISBN 978-1-4013-0052-4. 
  18. ^ Leroy Thompson. The M1 Carbine. Osprey Publishing. 2011: 56 [2013-07-19]. ISBN 978-1-84908-61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1). 
  19. ^ PPSh-41. [201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0). 
  20. ^ The Firearm Blog—Tactical PPSh: One Old, One New. [201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3). 
  21. ^ 21.0 21.1 21.2 21.3 Jones, Richard D.; Ness, Leland S. (编). Jane's Infantry Weapons 2009/2010 35th. Coulsdon: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January 27, 2009. ISBN 978-0-7106-2869-5. 
  22. ^ 相关图像
  23. ^ 新中国开天辟地“50式”冲锋枪(图). [2009-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2). 
  24. ^ 54式冲锋枪. [2009-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1). 
  25. ^ 25.0 25.1 Miller, David (2001). The Illustrated Directory of 20th Century Guns. Salamander Books Ltd. ISBN 1-84065-245-4.
  26. ^ The Bay of Pigs: Cuba 1961 by Alejandro Quesada, ISBN 978-1-84603-323-0, p. 62 url: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 ^ Machine Pistols, Captured and Bought. [201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9). 
  28. ^ 9 mm version of PPD-40 and PPSh-41. [201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9). 
  29. ^ 存档副本. [2010-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30. ^ Rottman, Gordon. The Berlin Wall and the Intra-German Border 1961-89.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8: 44. ISBN 978 184603 1939. 
  31. ^ 31.0 31.1 Maj. Gen. J. I. Hardback. Owen. Warsaw Pact infantry and its weapons: Manportable weapons and equipment in service with the regular and reserve forces of the Soviet Union, Bulgaria, Poland, Rumania, and of Yugoslavia. 1976. 
  32. ^ Thomas Ohlson. Arms Transfer Limitations and Third World Secur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03. ISBN 0-19-829124-8. 
  33. ^ 33.0 33.1 33.2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North Korea Country Handbook 1997, Appendix A: Equipment Recognition, PPSH 1943 SUBMACHINEGUN (TYPE-50 CHINA/MODEL-49 DPRK), p. A-79.
  34. ^ Steven J. Zaloga, Richard Hook. The Polish Army 1939-1945. Osprey Publishing. 1982: 39. ISBN 0-85045-417-4. 
  35. ^ By Philip Peterson. Standard Catalog of Military Firearms: The Collector's Price and Reference Guide. 2011: 479. ISBN 1-4402-1451-4. 
  36. ^ Rob Krott. Save the Last Bullet for Yourself: A Soldier of Fortune in the Balkans and Somalia. 2008: 175. ISBN 1-932033-95-5. 
  37. ^ PPSh41 Sub Machine Gun.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5). 
  38. ^ 38.0 38.1 Modern Firearms' K-50M Submachine Gun.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8). 
  39. ^ VC Weapons. [200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5). 

外部链接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PPSh-41冲锋枪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