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HK G11突击步枪.

HK G11突击步枪

此条目已列出参考文献,但因为没有文内引注而使来源仍然不明。 (2018年2月2日)请加上合适的文内引注来改善这篇条目
G11
后期G11样枪
类型突击步枪
原产地德国国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生产历史
研发者黑克勒-科赫
研发日期1970年代
生产日期没有投产
基本规格
重量空枪:3.6千克
装弹:4.3千克
长度750毫米
枪管长度540毫米

子弹4.73×33毫米无壳弹英语4.73×33mm
枪机气动式
旋转枪膛
发射模式半自动、三发点放全自动,可击发调变
射速三发点放:2,000发/分钟
全自动:460发/分钟
枪口初速约930米/秒
有效射程400米
供弹方式45或50发弹匣
瞄具内置固定式瞄准镜

G11西德在1960年代后期开始开发,1980年代完成的无壳弹无托突击步枪项目,原意为取代HK G3成为新一代制式步枪。西德把步枪整体项目交由黑克勒-科赫负责、诺贝尔炸药(Dynamit Nobel)负责无壳弹技术、亨索德·韦茨拉尔英语Hensoldt Wetzlar则负责瞄准镜部分,三家公司组成了GSHG(Gesellschaft für Hülsenlose Gewehrsysteme)共同开发。

整个G11的开发计划长达20年,投入经费极高,购置计划也非同小可。正当G11完成研发之际,华沙公约组织于1990年代初解散,同时两德实现了统一冷战结束。由于动用大量经费购置新枪械及新弹药的需求突然消失,G11计划虽然在技术上成功完成,但却因欠缺订单而从未大量投产。H&K也因G11的研发费用及订单落空而陷入财政困难,1991年被英国航太皇家军械英语Royal Ordnance公司收购,但其后在2002年德国某集团向英国航太购回H&K。[来源请求]

枪械设计

G11最终原型的切面样版.

G11使用4.73×33毫米无壳弹,由包着弹头的推进火药被压成正方体而成,顾名思意并无弹壳,因此也没有抛壳口。全枪运用无托设计,枪栓藏于枪托内,而弹匣则置于护木上方与枪管平行(与FN P90类似),子弹则与枪管成90度,弹头指向下方。

运作原理

G11进弹的运作图示

G11的运作原理上膛时,子弹被向下推进旋转式枪膛,然后旋转式枪膛旋转90度,使子弹与枪管平行并且弹头指向枪管,同时使击针扳到待发状态,如此上膛程序就已经完成。接着,扳机和平移击铁子弹并将其发射,子弹加速时,后座力使枪管、枪膛、弹匣及相关机械组件在机匣内后移,后移的目的在单发及全自动模式是为了将后座能量消散以减少后座力,在三发点放模式则会触动其他机械部件令其余两发子弹在后移期间发射。当后移完毕时,三发子弹就已经发射出去,以实现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发射三发子弹。当后移过程完成,枪管内的火药气体会推动旋转式枪膛继续旋转,完成将下一发子弹送入枪膛及余下的上膛动作,并准备好再次发射。

若无法正常射击,射手只要上膛两次就能在紧急排弹口将有问题的子弹排出。

性能特点

G11的射击模式有3种:单发、三发点放及全自动连续射击。考虑到要尽量提高命中率及减少全自动射击时射速过高而浪费弹药的情况,G11的性能有下列特点:当处于单发及连发模式,在子弹加速时,整组机械(枪管、枪膛、弹匣及相关机械组件)在机匣内后移能消除大部分后座力,而全自动射击时,后移使发射周期增长,令射速被故意降低到460发/分钟,以减少不必要的弹药浪费,同时也减低后座力以改善可控性及提高命中率。

在三发点放射击时,G11的射速达2,000发/分钟,即36发/秒,三发点放所需时间只需1/18秒。如此短暂的时间,加上整组发射机械在机匣内后移产生缓冲作用,在后座力还未对机匣的指向有显著改变前,3发子弹就已经全数射出,确保了第2和第3发子弹的精确度与第1发不会相差太多,因而提高了命中率。

由于使用无壳弹,其子弹重量较北约的5.56×45毫米SS109制式步枪弹轻50%,体积也只有其43%,因此士兵可以携带更多子弹,弹匣内也可以装填更多子弹,减少重新装填次数。另外,没有抛壳口令整把枪可以左右手互换操作。

子弹设计

被分解后的4.73×33毫米英语4.73×33mm无壳子弹

研发无壳弹是一项极大的挑战,一般子弹的弹壳具有下列非常重要的作用:

  • 承载推进火药。
  • 在发射时弹壳膨胀,压向枪膛,减少了与枪膛之间的缝隙,有助形成密气作用。
  • 发射后被抛出时把火药烧不尽的残余物带走。
  • 抛壳时把部分热量一起带走,让枪膛不至过热而使得下一发上膛的子弹自燃走火

研发无壳弹就必须解决上述问题。为此,负责研发无壳子弹的诺贝尔炸药公司研发出高燃点温度推进剂(HITP),令4.73×33毫米子弹在较一般子弹高100才会发射,以避免子弹自燃走火。子弹设计为方形,使其在弹匣内时可以用尽空间以容纳多一点推进剂。

使用与后续发展

1990年,G11研发完成时冷战刚巧结束,加上东西德统一,原准备装备G11的德国联邦国防军北约成员国取消了购置计划,最后只少批量生产了1,000把,部分交到德国联邦国防军中使用,但这些武器目前状况不明。

2004年,美国陆军购入了G11的技术受权,并将其应用于轻量化小型武器技术英语Lightweight Small Arms Technologies项目,该项目预定研发一系列以塑料作定装药筒或使用无壳弹的枪械。

流行文化

尽管HK G11从未被任何国家正式采用,它曾出现在一些小说电子游戏动画之中。

电子游戏

  • 1998年—《輻射2》:型号为G11 K2,命名为“H&K G11”和“H&K G11E”。
  • 2000年—《三角洲部队:大地勇士》:配备一体式2倍瞄准镜,弹匣容量48发,可全自动射击,具有全游戏登场枪械中最高的射速。
  • 2009年—《穿越火线》:命名为“G11”,拥有多种涂装,以45发弹匣供弹并且可以切换到射速较高的三发点放模式,是BOSS挑战箱的特殊奖励武器。
  • 2007年—《反恐精英Online》:型号为G11 K2,命名为“HK G11”,使用哑黑色枪身,以50发弹匣供弹并可切换到射速较高的三发点放模式。
  • 2010年—《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型号为G11 K2,命名为“G11”,使用48发弹匣供弹,只能三发点放,奇怪地会出现于1960年代并且默认地配置Troy英语Troy Industries机械瞄具(还被前后倒置地安装)。战役模式中只于“数字”关卡中出现在丹尼尔·格洛克博士位于香港九龙城寨的军火库里。联机模式可于购买所有其他突击步枪后解锁,并可改用低倍率或高倍率瞄准镜。
  • 2012年— 《命令与征服:将军》:由欧盟菲林步兵所使用。
  • 2016年— 《少女前线》:命名为 G11。立绘型号为G11 K2,五星枪娘,重型制造或一般建造取得(04:04:00),404小队成员之一。
  • 2020年— 《Phantom forces》(Roblox):命名为“G11K2” 在等级211时解锁。
  • 2022年—《Rolling Thunder》(Roblox)命名为“G11” 在等级30时解锁。
  • 2023年—《蔚蓝档案》:飞鸟马季的固有武器“Secret Time”原型。

动画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HK G11突击步枪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