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鹦鹉螺级布雷巡洋舰.

鹦鹉螺级布雷巡洋舰

鹦鹉螺号在入役后不久通过威廉皇帝运河勒文绍高桥英语Levensau High Bridge
概况
名称 鹦鹉螺级
建造者 不来梅威悉船厂
使用者  德意志帝国海军
前级 鹈鹕号德语SMS Pelikan
次级 丽蝇级
建造期 1905-1908年
服役期 1907-1919年
完成数 2
报废数 2
技术数据
舰型 布雷巡洋舰[1]小巡洋舰
排水量 2345吨
全长 98.20米
全宽 11.20米
吃水 4.42米
动力输出 6600匹指示马力
动力来源 双轴,两台三胀蒸汽机
速度 20节
续航距离 3530海里以9节
乘员 11名军官、197名水兵
武器装备

鹦鹉螺级布雷巡洋舰(德语:Nautilus-Klass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20世纪初建造的两艘布雷巡洋舰船级,其中首舰鹦鹉螺号于1905年动工、1907年交付,信天翁号于1907年开建、1908年完工。两者均由不来梅威悉船厂承建,但设计略有不同。鹦鹉螺号有一个飞剪式舰艏,而信天翁号的舰艏样式则与同时代的德国小巡洋舰类似。两艘同级舰配备有八门88毫米炮英语8.8 cm SK L/35 naval gun,可容纳186至288枚水雷

两艘舰在入役后都曾投入公海舰队运用,但每次只有一艘,通常是轮替在舰队内从事改装或水雷战训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些舰只布下了几个雷区,既是为了保护德国沿岸,也是为了干扰英国海军的行动。1915年,信天翁号被转移至波罗的海与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作战,最终在7月的奥兰群岛海战中遭到俄国巡洋舰的伏击并被迫搁滩英语Beaching (nautical)。鹦鹉螺号则参加了1917年的阿尔比恩行动,并于1918年重新武装以支持两栖作战,但从未以此角色参与任何行动。1918年战争结束后,信天翁号被送回德国,两舰都于1919年正式从海军名录英语Navy List中除籍。信天翁号在1915年的损坏中一直没有得到修复,因此立即报废出售,而鹦鹉螺号号却以废船英语Hulk (ship type)身份一直留存至1928年才拆解。

设计

[编辑]

整体特征

[编辑]
信天翁号模型;鹦鹉螺号则有一个飞剪式舰艏和从司令塔延伸至主桅杆的舰艛甲板

鹦鹉螺级两艘舰的外形尺寸略有不同。鹦鹉螺号全长98.2米,舷宽11.2米,平均吃水深度为4.42米。信天翁号稍大,全长100.9米,舷宽11.5米,有4.40米的吃水深度。鹦鹉螺号的标准排水量为1975吨、满载时排水量可达2345吨,而信天翁号的设计排水量则为2208吨、满载时排水量达2506吨。1909至1910年间,鹦鹉螺号曾在基尔帝国船厂接受现代化改造。它的艉部悬垂被延长了2.7米,使舰只总长度达到100.9米,同时其舰艛甲板也被进一步延伸至舰艉[2][3]

船体采用横向和纵向钢框架构造,设有九个水密舱室和一个占龙骨长度比重为60%的双层船底英语Double bottom。两舰都配备了带有顶部观察哨英语spotting top的两根桅杆。鹦鹉螺号和信天翁号的舰艏有所不同;前者采用的是飞剪式,而后者采用的是与同时代德国小巡洋舰类似的撞角式舰艏。信天翁号还有一个更高的艏楼,一直延伸到主桅杆的底部,而鹦鹉螺号则建有一个舰艛甲板,从前桅的后部开始延伸。[2][1]

转向由单控制。这些舰只的操作性能良好,转弯半径小,但它们受到上风舵英语Weather helm的影响,在航行过程中容易漂移。舰只的标准船员编制英语Ship's company为10名军官和191名水兵,后来又增加到11名军官和197名水兵。它们还配备有一些小型舰载艇,其中包括两艘哨艇英语Picket boat、一艘机动艇英语Launch (boat)、两艘高低桅帆船和一艘小舢板英语Dinghy。这些舰载艇是通过一台安装在主桅杆上的大吊杆英语Derrick进行升降。[2]

推进装置

[编辑]

鹦鹉螺级舰只的推进装置由两台三缸三胀式蒸汽机组成,各负责驱动一副直径为3.20米的四叶螺旋桨。发动机的蒸汽由四台燃煤船用式锅炉提供,这些锅炉被分成四个独立的锅炉舱英语Fire room;它们被汇入两座间隔紧密的烟囱英语Funnel (ship)。电力则由两台涡轮发电机英语Turbo generator提供,可在110电压下产生90千瓦电。[2]

舰只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600匹指示马力(4,900千瓦特),最高航速20(37千米每小时);但两艘同级舰在速度试验中都略微超过了这些数字,其中鹦鹉螺号达到20.8节(38.5千米每小时),信天翁号达到20.2节(37.4千米每小时)。两舰的设计载煤量为200吨,但通过利用辅助贮存空间,鹦鹉螺号可贮存多达490吨、信天翁可搭载重达526吨燃煤。由此,这些舰只可以9节(17千米每小时)的巡航速度连续行驶3,530至3,680海里(6,540至6,820千米)。[2]

武器装备

[编辑]

鹦鹉螺级的主舰炮为八门单座安装的88毫米35倍径速射炮英语8.8 cm SK L/35 naval gun[注 1]其中两门并排放置在艏楼,四门置于舰舯的舰艛上、每边舷侧各两门,最后两门则并排安装在舰艉。它们合共配备2000发弹药,最大射程为9100米。鹦鹉螺号最初可携带186枚水雷,但后来增加到205枚,而信天翁号的水雷容纳能力则达288枚。1918年,鹦鹉螺号重新装备了两门76毫米炮、四门20毫米高射炮、二十四挺机炮、两具火焰喷射器和四台水雷发射器,水雷携带量则维持不变。这些新武器装备旨在使该舰能够支援两栖作战[2]

同级舰

[编辑]
舰名 出处[2] 造船厂[2] 动工[2] 下水[2] 竣工[2] 结局[2]
鹦鹉螺号 鹦鹉螺 不来梅威悉船厂 1905年 1906年8月28日 1907年3月19日 1928年拆解报废
信天翁号 信天翁 1907年 1907年10月23日 1908年5月19日 1921年拆解报废

服役历史

[编辑]
信天翁号在奥兰群岛海战后搁滩

交付使用后,鹦鹉螺号和信天翁号开始轮流在公海舰队服役;前者参加了1907年和1908年的年度舰队演习,继而被后者取代。[5]鹦鹉螺号于1909-1910年间在基尔的帝国船厂进行了现代化改造,而信天翁号于1910-1911年间也在同一地点接受类似的现代化改造。[2]在信天翁号撤出运用期间,鹦鹉螺号曾暂时重返舰队。当前者于1911年改装完成后,后者便被转移到北海作为水雷学校的训练船,并于年底退役。[5][1]信天翁号则一直服役至1914年,除了曾与瓦尔特堡号轮船英语USS Wabash (ID-1824)发生碰撞外,其余时间大抵平安无事。[6]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两艘同级舰都被动员起来布设了一系列雷区,最初是为了保护德国在北海和波罗的海的海岸线。[7]8月,两舰开始在英国沿岸布设攻击性雷区,[8]鹦鹉螺号甚至在10月也进行了类似的尝试,但由于截获的无线电显示有英国海军在场时,该行动被取消。[9]1915年6月,信天翁号被调往波罗的海东部,并在当地水域布设攻击性雷区。[10]最后一次是在7月的奥兰群岛海战中,一群俄国装甲巡洋舰拦截了信天翁号及其护航舰。对方严重损坏了信天翁号,为了防止沉没,其舰长被迫将舰只在中立国瑞典的海岸外搁滩英语Beaching (nautical)[11]

鹦鹉螺号于1916年被调往波罗的海,并参加了1917年的阿尔比恩行动,为攻克里加湾提供支持。[12]1918年,该舰为参与两栖作战而进行改装,其88毫米口径炮被一系列小口径的武器取代。在芬兰内战期间,它被编入一支特遣队前往支援芬兰白卫队英语White Guard (Finland),但没有参与任何作战。相反,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它一直在波罗的海东部巡逻。[13]1918年11月战争结束后,鹦鹉螺号根据《凡尔赛条约》的条款遭解除武装并沦为废船英语Hulk (ship type);它先后被更名为“一号废船”(Hulk I)和“A号废船”(Hulk A),最终于1928年拆解。[2]与此同时,信天翁号于1915年7月在一家瑞典打捞公司的协助下重新浮起,并一直被扣押至战争结束。它于1919年获交还德国,同年正式从海军名录英语Navy List中除籍并拆解报废。[2][14]

注释

[编辑]

脚注

  1. ^ 根据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命名法,该炮的官方名称为8.8 cm SK L/35。其中SK(Schnelladekanone)表示“速射炮”,而L/35表示炮管长度,即40倍径[4]

引用

  1. ^ 1.0 1.1 1.2 日本海人社,第38页.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Gröner,第169页.
  3. ^ 日本海人社,第39页.
  4. ^ Grießmer,第177页.
  5. ^ 5.0 5.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149页.
  6.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1),第211页.
  7. ^ Goldrick,第77页.
  8. ^ Goldrick,第98页.
  9. ^ Woodward,第29页.
  10. ^ Staff (2011),第106–107页.
  11. ^ Staff (2011),第108–111页.
  12. ^ Staff (2008),第141, 144–145页.
  13.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150页.
  14. ^ Staff (2011),第126页.

参考资料

[编辑]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日本海人社 (编). 《德国巡洋舰史》.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1-9. 
  • Grießmer, Axel. Die Linienschiff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1906–1918; Konstruktionen zwischen Rüstungskonkurrenz und Flottengesetz.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oldrick, James. Before Jutland: The Naval War in Northern European Waters, August 1914–February 1915.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5. ISBN 9781612518817.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and 1.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37-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and 6.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37-6. 
  • Staff, Gary.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 Barnsley, South Yorkshire: Pen & Sword Maritime. 2008. ISBN 978-1-84415-787-7. 
  • Staff, Gary.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 German Cruiser Battles, 1914–1918. Barnsley, South Yorkshire: Pen & Sword Maritime. 2011. ISBN 978-1-84884-182-6. 
  • Woodward, David. The Collapse of Power: Mutiny in the High Seas Fleet. London: Arthur Barker Ltd. 1973. ISBN 0-213-16431-0.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鹦鹉螺级布雷巡洋舰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