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岷江.

岷江

岷江
岷江流域略图
流域
源头 
 - 位置岷山南麓弓杠岭与朗架岭[1][2][3]
 - 海拔4,579米(15,023英尺)
河口宜宾[2]
面积长江流域
流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貌
长度1,279千米(795英里)[4][注 1]
平均流量每秒2,840至2,850立方米(3,715至3,728立方码)[3]

Mín,又叫汶江都江[1][5],是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是其水流量最大的支流及中国水利开发最早的河流之一[2]

地理

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大佛风景区眺望的岷江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是其上游重要的水分补给来源[2][6]河口平均流量每秒2,840立方米(3,715立方码)[3],年径流量相当于黄河的一倍半[7]。其发源于岷山南麓[2],全长1,279千米(795英里)[4][注 1],天然落差约3,560至3,650米(11,680至11,975英尺)左右[8]。其主要流经四川盆地西部[1],沿途汇入黑水河杂谷脑河大渡河马边河等320余条支流[3][注 2],经过松潘茂县汶川灌县成都双流彭山眉山青神乐山犍为等市镇[5],在宜宾汇入长江。[2]其主要通航河道有乐山至宜宾段和成都至乐山段,分别长162和186千米(101和116英里)。岷江流域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带,地势西高东低,面积约133,000平方千米(51,352平方英里)[1][注 3];流域人口数量1789.4万人(2005年),其中非农业人口710.3万人。

上游

岷江以都江堰以上为上游[1],处于青藏高原和成都平原间的山地,水能资源丰富[3][9]。其属于高原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 °C(54 °F)以下。其长度约为341至365千米(212至227英里)左右,是成都平原乃至长江上游各方面用水的主要来源和水土保持区,[6][10]气候干、雨季分明。[11]岷江上游流域的面积为23,037平方千米(8,895平方英里),处于中国一级阶梯向二级阶梯的过渡区[10],高原面积占流域的三分之一,平均海拔3000-4500米[12],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羌族少数民族的聚居地。[1]另外,岷江上游映秀湾以上也是地震多发地段[10]

中游

都江堰

都江堰乐山为岷江的中游[1],长约216千米(134英里),自古被称为四川的“黄金水道”[13],主要流经成都平原和海拔在800米(2,625英尺)以内的丘陵[14],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岷江中游流域是中国西部地质、地貌、气候的陡变带[14],古镇密布,文化底蕴丰厚。[13]

岷江中游被都江堰水利工程一分为二,形成外江和内江两条水道,其中外江为干流。[15]外江自都江堰至新津段被称为金马河,在新津与西河汇流后重新称为岷江。[16]内江则分为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并继续分支出众多河流,灌溉成都平原,与沱江水系沟通。其中柏条河与走马河进入成都市区的分支,称为锦江。锦江在眉山市彭山区江口街道与岷江干流汇流。

由于人为因素,如今(2011年)这里的水污染严重,甚至出现过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17]

下游

乐山以下至宜宾则为岷江下游[1],全长约为152至162千米(94至101英里)左右[18],水运交通发达[3]码头港口较多,一直可达上海[7]。其和岷江中游一样,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至18 °C(59至64 °F)。在乐山南部,岷江和青衣江大渡河交汇处,还有着世界最大的石刻大佛,即乐山大佛[19][20]

水库和水电站

根据规划,岷江上将会建成30余个水库或水电站,目前(2014年)有10余个已建成。这里列出部分位于岷江干流[注 4]上的水库和水电站[21][22]

历史

都江堰的修建

都江堰灌溉系统图

周灭亡后,秦孝文王李冰当蜀郡太守。[23]李冰当上太守后,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其以防洪、行舟和灌溉为主要目的,征调民工,在岷江上修筑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24][25][26]其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分成两条,其中一条引入成都平原,既起到分洪减灾的作用,又有引水灌田的作用。[27]这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让成都平原从此成为了丰饶的“天府之国”。[25][28]

长江源头之争

岷江自先秦开始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长江的正源[2][3][29]这之中很大的原因是《尚书》中记载长江源头在岷山,后人便将错就错。[3][30]那之后长时间以来,各种文献依然认为长江的源头在岷山,将岷江直接称之为“江”或“大江”。[31][32][33]一直到明朝徐霞客提出金沙江才是长江正源的观点后,才引发了长江正源的争议。[29][3]不过即使如此,直到初,仍然有不少文献上记载岷江为长江正源。[29]五四运动”爆发后,才开始正式把岷江作为长江的支流,将长江的正源定为金沙江。[29]但是,或许由于长江源头自然环境恶劣,很少有人能去亲身考证,长江源头问题依然有所争议。[34]

资源

岷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岷江上游地区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尤其丰富[8][9]

矿产资源

岷江流域主要矿产有矿等有色金属贵重金属,另有稀有金属矿等。除此之外,还有白云母石棉石膏水晶蛇纹岩、含钾磷矿等非金属资源,尤其石棉和白云母的储量最高、品质最佳。

水资源

岷江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占长江流域的将近五分之一,其年径流量占整个四川水资源总量的27%。[3]特别是海拔位置高、降水丰富均匀的岷江上游,水资源更加充沛。[35]但是,由于各种不合理的生产行动,如过度砍伐森林等,导致岷江的水资源21世纪以来受到很大破坏,具体表现为水量减少、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36][37]

森林资源

岷江流域尤其是岷江上游流域森林资源丰富,是四川省重要的林业基地,截止1983年约有森林面积537,000平方百米(2,073平方英里),岷江上游的阿坝州木材总蓄积量达到146,000,000立方米(190,960,790立方码)左右。[3][38][39]但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砍伐,仅是从第二次国共内战结束后的30余年时间,森林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生态环境恶化严重。[39][40]

土壤资源

岷江上游流域土地面积24,741平方千米(9,553平方英里),其中土壤面积就有20,627平方千米(7,964平方英里),占总土地面积的80%以上,土壤类型众多,但耕地不多。[41]岷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土地则更为肥沃,水田可占耕地的90%以上。[3]岷江上游流域的土壤资源和水、森林资源一样,被破坏严重,流域地区常常出现山地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旅游资源

作为四川省开发时间最早的地区之一,岷江流域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3]岷江流域内分布有3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2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特色突出[42]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都江堰市城西,距成都59千米(37英里),始建于公元前256年[27][20],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43][44]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250多年历史,至今依然在发挥作用。[45] 其附属古迹二王庙伏龙观安澜桥等也是游览胜地。[20]

青城山

青城山古称丈人山,又名赤城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东距成都68千米(42英里),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5,249英尺),山中深邃宁静,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称。[20][46]它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和都江堰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6][44]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合之处,北距成都约160千米(99英里)。[19]乐山大佛高71米(233英尺),肩宽24米(79英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被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20]此外,其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3][47]

文艺作品: 《 岷江夜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

参见

注释

  1. ^ 1.0 1.1 关于岷江的长度有多种说法,这里选用较新的一种。
  2. ^ 有观点认为在乐山与之汇合的大渡河才是岷江水系的正源,理由是岷江自乐山汇合处到源头的江段的总水量远逊于大渡河,该分支的长度亦不如大渡河。
  3. ^ 若不包括大渡河的流域面积则为59,000平方千米(22,780平方英里)
  4. ^ 不包括建于大渡河等岷江支流上的水库和水电站

参考资料

  • 注意:除特别注明外,所有参考资料均为简体中文。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岷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4-07-22]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再说长江 (第五集)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07-28.. 13分45秒到17分 [2014-07-22]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孕育天府的岷江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07-20. [2014-07-22]
  4. ^ 4.0 4.1 中科院确定长江一级支流岷江全长为1279千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3-12-28 [2014-07-22]
  5. ^ 5.0 5.1 岷江汶江都江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4-07-30.2008-09-06 [2014-07-23]
  6. ^ 6.0 6.1 梁小军、江洪、朱求安、黄梅玲. 岷江上游流域不同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的径流响应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7. ^ 7.0 7.1 薛建平、杨柳明、马亚学. 岷江下游梯级开发重新评估研究. 中央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4-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8. ^ 8.0 8.1 岷江流域水能资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03-10 [2014-07-24]
  9. ^ 9.0 9.1 罗怀良. 岷江上游地区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10. ^ 10.0 10.1 10.2 姚建、丁晶、艾南山. 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评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11. ^ 张一平、张昭辉、何云玲. 岷江上游气候立体分布特征. 山地学报. [2014-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12. ^ 溥发鼎. 岷江上游生态学现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资源科学. [2014-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13. ^ 13.0 13.1 张珊. 岷江中游地区古镇空间形态及其保护研究. 西南科技大学, 2009.
  14. ^ 14.0 14.1 高玄彧、李勇. 岷江中游河流下蚀率的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9). 
  15. ^ 兴修都江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5-05-25 [2014-07-23]
  16. ^ 陈登龙. 蜀水考. 二江之源,其正派日金马河 
  17. ^ 长江上游水电无序开发造成生态失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章轲. 第一财经日报. 2011-06-14 [2014-07-23]
  18. ^ 胡晓琴. 岷江下游船闸通过能力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 2011年 [2014-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19. ^ 19.0 19.1 乐山大佛简介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07-28.. 2008-09-18(繁体中文) [2014-07-24]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陈裕祯. 《中国名胜古迹词典》.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01-01. ISBN 9787503217937. 
  21. ^ The Last Report on China's Riv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4年3月 (英文) [2014-07-24]
  22. ^ . 2010-04-26 [2014-07-24]
  23. ^ 华阳国志·蜀志:周灭后,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
  24. ^ 李冰和都江堰. [201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4). 
  25. ^ 25.0 25.1 史记·河渠书:于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26. ^ 历史的都江堰是变化的都江堰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4-10.. 王绍良 [2014-07-24]
  27. ^ 27.0 27.1 都江堰简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4-07-24]
  28. ^ 华阳国志·蜀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29. ^ 29.0 29.1 29.2 29.3 对“江源岷山”向“江源金沙”观点转变的文化反思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08-08.. 徐学书. 2013-09-21 [2014-07-22]
  30. ^ 尚书•夏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31. ^ 汉书•地理志:岷山在湔氐道西徼外,江水所出,东南至江都入海。
  32. ^ 山海经•海内东经:岷三江:首大江,出汶山。
  33. ^ 华阳国志:岷山,一名沃焦山,其跗曰羊膊,江水所出。
  34. ^ 孙广友、邓伟、邵庆春、华润菊. 长江正源再考. 地理科学. [201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35. ^ 周天佑、李浦泉. 岷江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四川水力发电. [201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9). 
  36. ^ 王渺林、郭丽娟、高攀宇、傅华. 岷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及适应对策.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1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9). 
  37. ^ 杨沼. 试论岷江上游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四川水利. [201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38. ^ 杨玉坡、李承彪. 岷江上游森林生态及森林经营综合考察提纲. 四川林业科技. [201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9). 
  39. ^ 39.0 39.1 乐文廉. 森林资源过伐对岷江水文情势的影响. 山地研究. [201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40. ^ 马雪华. 岷江上游森林的采伐对河流流量和泥沙悬移质的影响. 自然资源. [201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9). 
  41. ^ 郭永明、杨宗祥、唐时嘉、张建辉. 岷江上游土壤资源的保护性利用. 山地学报. [201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9). 
  42. ^ 罗怀良. 岷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43. ^ 43.0 43.1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4-24.. 1982-02-23 [2014-07-24]
  44. ^ 44.0 44.1 Mount Qingcheng and the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2014-07-24]
  45. ^ 都江堰-景区介绍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12-13.
  46. ^ 46.0 46.1 青城山简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4-07-24]
  47. ^ Mount Emei Scenic Area, including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2014-07-24]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汶水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岷江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