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子婴.

子婴

秦王子婴
秦朝第3位君主
统治前207年10月1日-前207年11月17日(46日) 投降
前任秦二世胡亥
继任秦朝灭亡
汉高祖刘邦(汉朝
出生失考
逝世前206年1月  处决
配偶1妻
子嗣2子
年号
谥号
殇皇帝(陶弘景私谥)
政权秦朝

秦王子婴(?—前206年1月),嬴姓赵氏,名子婴刘邦称其为秦降王[1],是秦朝最后一位君主。性格仁爱且节制,秦二世皇帝胡亥在位时,子婴曾为二世杀害兄弟、功臣之事向二世进谏。

胡亥被弑后,中丞相赵高迎立子婴继位。子婴即位五日便设计诛杀赵高,族诛。《史记》指之所以诛灭赵高,是因为他企图招引义军到咸阳及承诺杀死所有秦朝宗室取而代之,子婴得知就先下手杀死他。《赵政书》则指赵高为章邯所杀。刘邦进入关中,子婴向刘邦军投降,秦朝正式灭亡。不久,项羽亦率军抵达关中,杀死子婴及秦诸王子、宗族等。

关于子婴的身世有多个说法,可能是胡亥侄子,或是秦始皇侄子、成蟜长子[2]

生平经历

进谏二世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始皇驾崩赵高李斯发动沙丘之变,赐死始皇的长子扶苏,也处决中尉蒙恬蒙毅等人,立幼子胡亥为皇帝,即秦二世,二世并任命赵高郎中令。秦二世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又欲铲除自己的兄弟姐妹,焚毁律令及故世之藏。又欲起属车万乘以抚天下,说:“且与天下更始。”子婴进谏秦二世说:“不可。臣闻之:芬茝未根而生凋香同,天地相去远而阴阳气合,五国十二诸侯,民之嗜欲不同而意不异。夫赵王迁杀其良将李牧而用颜聚燕王喜而用之谋而背秦之约,齐王建遂杀其故世之忠臣而用后胜之议。此三君者,皆终以失其国而殃其身。是皆大臣之谋,而社稷之神零福也。今王欲一日而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之:轻虑不可以治固,独勇不可以存将,同力可以举重,比心壹智可以胜众,而弱胜强者,上下调而多力壹也。今国危敌比,斗士在外,而内自夷宗族,诛群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秦二世最终未能听从,仍按照自己原有的想法,杀死了中尉蒙恬等人,并立赵高为郎中令,出游天下。[3][4]

秦二世三年,秦二世又对左丞相李斯起了杀机。李斯为表无罪多次向二世上书,但秦二世都没有听从,仍想要杀死李斯。子婴进谏曰:“不可。夫变俗而易法令,诛群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使以法纵其欲,而行不义于天下臣,臣恐其有后咎。大臣外谋而百姓内怨。今将军章邯兵居外,卒士劳苦,委输不给,外毋敌而内有争臣之志,故曰危。”但秦二世仍未听从,李斯最终被腰斩,夷灭三族。赵高被秦二世任命为中丞相。[5][6]

拥立为王

秦二世三年八月,中丞相赵高知道自己已位高权重,以指鹿为马排除异己后,派女婿咸阳令阎乐发动望夷宫之变,逼迫秦二世胡亥自杀。[7][8][9]

胡亥自杀后,赵高拿皇帝印玺打算自立,左右伙伴、百官都不服从;要上殿登基时,大殿地震三次,仿佛要崩塌,赵高于是知道天意、群臣都不服。同时,赵高也派使者联络攻破武关的关东起义军首领刘邦,约定与关东诸侯共同瓜分秦国,自立为王,但遭到刘邦拒绝。赵高于是召集秦朝群臣和诸公子,打算立公子子婴为王。赵高认为山东六国都已经复国,秦国疆域日益缩小,称帝徒有虚名,应像过去一样称王,子婴于是在赵高和群臣的迎立下登基,为秦王子婴,随后秦二世以庶民之礼,埋葬在杜县南面的宜春苑中。[10][11][12]

诛杀赵高

赵高让子婴斋戒,然后准备到宗庙祭拜祖先,接受传国玉玺。子婴斋戒了五日和其二子商量说:“丞相赵高在望夷宫弑杀秦二世,恐怕群臣诛杀他,就假装以大义为名立我为王。我听闻赵高和关东诸侯有约定,由他消灭秦国宗室,然后在关中称王。现在使我斋戒,参拜祖庙,此是想趁我在祖庙时杀死我。我就称病不行,丞相一定亲自来我此处,来就趁机杀死他。”赵高多次派人催促子婴前往,子婴坚决推辞,赵高果然亲自来请子婴,说:“国家大事,你奈何不亲自前往呢?”子婴就在斋戒的宫室里派宦官韩谈刺杀了赵高,同时下令诛灭赵高三族,在咸阳示众。[13][14][15]

投降刘邦

秦王子婴元年十月,刘邦的军队攻破武关,到达灞上,兵临咸阳时,派人劝子婴投降。此时群臣百官都背叛了秦国,子婴于是和妻子和儿子用绳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驾驶的白色马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装束,并携同包括玉玺和兵符在内的皇帝御用物品,在轵道亲自到刘邦的军前投降。子婴在位三个月凡46日,秦朝灭亡。子婴投降后,刘邦的部将提议处决子婴,但刘邦拒绝,将子婴交给了随行的吏员看管。[16][17][18]

一个多月后,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的部将曹无伤向项羽称刘邦将以子婴为而自立为关中王,结果项羽设下了鸿门宴。项羽进入咸阳后,杀死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并在咸阳屠杀,火烧秦宫室,掳掠秦宫的女子,分了秦国的珍宝货财给诸侯。[19][20]

身死之后

子婴死后,其埋葬地点一直不详。2007年,被誉为“秦兵马俑之父”的考古学家袁仲一指出,在秦始皇陵园旁新发现的“秦陵第二大墓”,是座相对独立的陪葬墓园,其墓主很可能是子婴。[21]

历史评价

根据《史记》所述,贾谊认为子婴是使秦朝完全灭亡的人物。他在《过秦论》中认为:只要子婴有“庸主之材”,加上中规中矩的辅佐,秦仍可保守关中地区司马迁本人在《秦始皇本纪》亦赞同贾谊之论。[22]

东汉史家班固则持不同看法:他认为秦二世驾崩时,秦朝仅余数日,即使有周公旦之材,秦朝已不可救;子婴虽然无能为力,但诛杀赵高已证明他已尽力完成自己能做之事,应该同情其志和尊重其义:“吾读《秦纪》,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23]

道宣和尚所著的《广弘明集》引用南朝梁道士陶弘景《陶隐居年纪》记载,子婴被谥为殇,是为秦殇帝。[24]然而秦始皇帝已经废除谥法,以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称之;所以此称呼仅为后世假设秦朝如果有谥号制度之见解。[25]

身世争议

子婴的身世尚无定论。

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史记》,对子婴其人,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 一是胡亥的侄子。《秦始皇本纪》“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
  • 二是秦始皇的弟弟。《李斯列传》:“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 三是秦二世胡亥的哥哥。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子婴” 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
  • 四是始皇弟成蟜之子。有历史学家表示《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

这几种说法当中,以第一说“二世兄子”较为流行。迄今为止,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多采用这一说法。学界中多数亦支持这一说。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这两部著名的大辞典,也都一致认为子婴是二世兄子,并指出是扶苏之子。[26]

亦有论者如杨善群王蘧常等人支持第二说。[27]论点包括:

  1. 子婴的遭遇、才干及影响力绝非秦二世或同辈所能及。
  2. 据《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记载,胡亥对待自己的兄弟绝不手软,子婴若为胡亥的兄长,为何能存活下来。
  3. 秦始皇死时年仅50岁,扶苏年龄大约为30岁左右。而《秦始皇本纪》中叙述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与《李斯列传》中所述杀赵高过程不同),其子年龄至少有15-20岁左右,推断子婴年龄当为35-40岁左右,比秦始皇小10-15岁左右,与扶苏年纪大致相当。
  4. 在两汉时期的史书《史记》、《汉书》原文及《史记》三家注、颜师古注并无提及子婴为扶苏之子。

尚有学者如李开元、马非百等人提出第四说,论点如下:

  1. 有关《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婴”,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婴”。但秦始皇的弟兄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成蟜、母赵姬与嫪毐所生二子。所以被认为是成蟜的儿子。
  2. 《释名‧释长幼》:“人始生曰婴”。“婴”之名,有初生儿,年幼儿的含义。
  3. 据有关史料推测,成蟜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子婴大约出生于前240年。成蟜于前239年降赵时,其子此时约为2岁左右,并且可能留在秦国。
  4. 因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从兄”。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反而能站出来劝谏二世不要滥施诛杀。

家庭

  • 有一妻及两位儿子,其姓名出身皆不详,《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王子婴同妻子儿子一通向刘邦投降,项羽进入关中后,将子婴及其夫人以及两个儿子杀死。[13][20]

影视形象

注释

  1. ^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
  2. ^ 李开元《秦谜》
  3. ^ 《赵政书》:王死,胡亥立,即杀其兄扶苏、中尉恬、大赦罪人,而免隶臣高以为郎中令。因夷其宗族,坏其社稷,燔其律令及故世之藏。又欲起属车万乘以抚天下,曰:“且与天下更始。”子婴进谏曰:“不可。臣闻之:芬茝未根而生凋香同,天地相去远而阴阳气合,五国十二诸侯,民之嗜欲不同而意不异。夫赵王钜杀其良将李微牧而用颜聚,燕王喜而轲之谋而背秦之约,齐王建遂杀其故世之忠臣而后胜之议。此三君者,皆终以失其国而殃其身。是皆大臣之谋,而社稷之神零福也。今王欲一日而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之:轻虑不可以治固,独勇不可以存将,同力可以举重,比心壹智可以胜众,而弱胜强者,上下调而多力壹也。今国危敌比,鬬士在外,而内自夷宗族,诛群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鬬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秦王胡亥弗听,遂行其意,杀其兄扶苏、中尉恬,立高为郎中令,出游天下。
  4. ^ 《史记·蒙恬列传》: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走琅邪。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毅还至,赵高因为胡亥忠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若知贤而俞弗立,则是不忠而惑主也。以臣愚意,不若诛之。”胡亥听而系蒙毅于代。前已囚蒙恬于阳周。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子婴进谏曰:“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此三君者,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胡亥不听。而遣御史曲宫乘传之代,令蒙毅曰:“先主欲立太子而卿难之。今丞相以卿为不忠,罪及其宗。朕不忍,乃赐卿死,亦甚幸矣。卿其图之!”毅对曰:“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则臣少宦,顺幸没世。可谓知意矣。以臣不知太子之能,则太子独从,周旋天下,去诸公子绝远,臣无所疑矣。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谏,何虑之敢谋!非敢饰辞以避死也,为羞累先主之名,愿大夫为虑焉,使臣得死情实。且夫顺成全者,道之所贵也;刑杀者,道之所卒也。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昭襄王杀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四君者,皆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故曰‘用道治者不杀无罪,而罚不加于无辜’。唯大夫留心!”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
  5. ^ 《赵政书》:后三年,又欲杀丞相斯,斯曰:“先王之所谓牛马鬬而蚊虻死其下,大臣争而齐民苦,此之谓夫!”斯且死,故上书曰:“可道其罪,足以死欤?臣为秦相卅余岁矣,逮秦之陕而王之约。始时,秦地方不过敷白里,兵不过数万人。臣谨悉意壹智,阴行谋臣,赍之金玉,使游诸侯。而阴脩甲兵,兵饬鬬士,尊大臣,盈其爵禄。故终以胁韩而弱魏,又破赵而夷燕代,平齐楚,破屠其民,尽灭其国而虏其王,立秦为天子者,吾罪一矣。地非不足也,北驰胡幕,南入定巴蜀,入南海,击大越,非欲有其王,以见秦之彊者,吾罪二矣。尊大臣,盈其爵禄,以固其身者,吾罪三矣。更刻昼斗桶,度量壹,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者,吾罪四矣。立社稷,脩宗庙,以明主之贤者,吾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王之得志者,吾罪六矣。缓刑罚而薄赋敛,以见主之德,众其惠,故万民戴主,至死不忘者,吾罪七矣。若斯之为人臣者,罪足以死久矣。上幸而尽其能力,以至于今。愿上察视之。”秦王胡亥弗听,而遂杀斯。斯且死,故曰:“斯则死矣,见于之今从斯矣。虽然,遂出善言。臣闻之曰:变古乱常,不死必亡。今自夷宗族,坏其社稷,燔其律令及故世之藏,所谓变古而乱常者也。王见病者乎?酒肉之恶 ,安能食乎?破国亡家,善言之恶,安能用乎?桀登高知其危矣而不知所以自安者;前据白刃自知且死,而不知所以自生者。夫逆天道而背其鬼神之神零福,灭其先人及自夷宗族,坏其社稷,燔其律令及中人之功力,而求更始者,王勉之矣。斯见其殃今至矣。”秦王胡亥弗听,遂杀斯。子婴进谏曰:“不可。夫变俗而易法令,诛群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使以法纵其欲,而行不义于天下臣,臣恐其有后咎。大臣外谋而百姓内怨。今将军章邯兵居外,卒士劳苦,委输不给,外毋敌而内有争臣之志,故曰危。”秦王胡亥弗听,遂行其意,杀承相斯,立高,使行丞相、御史之事。
  6. ^ 《史记·李斯列传》: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馀,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馀年矣。逮秦地之陕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脩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脩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国学赵高使其客十馀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及二世所使案三川之守至,则项梁已击杀之。使者来,会丞相下吏,赵高皆妄为反辞。国学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李斯已死,二世拜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辄决于高。
  7. ^ 三年,章邯等将其卒围钜鹿,楚上将军项羽将楚卒往救钜鹿。冬,赵高为丞相,竟案李斯杀之。夏,章邯等战数却,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见邯曰:“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项羽急击秦军,虏王离,邯等遂以兵降诸侯。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高前数言“关东盗毋能为也”,及项羽虏秦将王离等钜鹿下而前,章邯等军数却,上书请益助,燕、赵、齐、楚、韩、魏皆立为王,自关以东,大氐尽畔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使人私于高,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马,杀之,心不乐,怪问占梦。卜曰:“泾水为祟。”二世乃斋于望夷宫,欲祠泾,沈四白马。使使责让高以盗贼事。高惧,乃阴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其弟赵成谋曰:“上不听谏,今事急,欲归祸于吾宗。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婴。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使郎中令为内应,诈为有大贼,令乐召吏发卒,追劫乐母置高舍。遣乐将吏卒千馀人至望夷宫殿门,缚卫令仆射,曰:“贼入此,何不止?”卫令曰:“周庐设卒甚谨,安得贼敢入宫?”乐遂斩卫令,直将吏入,行射,郎宦者大惊,或走或格,格者辄死,死者数十人。郎中令与乐俱入,射上幄坐帏。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扰不斗。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于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诛,安得至今?”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乐曰:“不可。”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阎乐曰:“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二世自杀。
  8. ^ 《史记·李斯列传》:高自知权重,乃献鹿,谓之马。二世问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马也”。二世惊,自以为惑,乃召太卜,令卦之,太卜曰:“陛下春秋郊祀,奉宗庙鬼神,斋戒不明,故至于此。可依盛德而明斋戒。”于是乃入上林斋戒。日游弋猎,有行人入上林中,二世自射杀之。赵高教其女婿咸阳令阎乐劾不知何人贼杀人移上林。高乃谏二世曰:“天子无故贼杀不辜人,此上帝之禁也,鬼神不享,天且降殃,当远避宫以禳之。”二世乃出居望夷之宫。国学留三日,赵高诈诏卫士,令士皆素服持兵内乡,入告二世曰:“山东群盗兵大至!”二世上观而见之,恐惧,高既因劫令自杀。引玺而佩之,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
  9. ^ 《赵政书》:未能终其年,而果杀胡亥。
  10. ^ 《史记·秦始皇本纪》:阎乐归报赵高,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曰:“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王玺。
  11. ^ 《史记·李斯列传》:留三日,赵高诈诏卫士,令士皆素服持兵内乡,入告二世曰:“山东群盗兵大至!”二世上观而见之,恐惧,高既因劫令自杀。引玺而佩之,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
  12. ^ 《汉书·高帝纪》:(秦二世三年)八月,沛公攻武关,入秦。秦相赵高恐,乃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不许。
  13. ^ 13.0 13.1 《史记·秦始皇本纪》: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王玺。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高使人请子婴数辈,子婴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庙重事,王柰何不行?”子婴遂刺杀高于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
  14. ^ 《史记·李斯列传》:高上谒,请病,因召入,令韩谈刺杀之,夷其三族。
  15. ^ 将军章邯入夷其国,杀高。曰:“胡亥所谓不听谏者也,立四年而身死国亡。”
  16. ^ 《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
  17. ^ 《史记·高祖本纪》: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18. ^ 《史记·李斯列传》:子婴立三月,沛公兵从武关入,至咸阳,群臣百官皆畔,不适。子婴与妻子自系其颈以组,降轵道旁。沛公因以属吏。
  19. ^ 《史记·秦始皇本纪》:居月馀,诸侯兵至,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20. ^ 20.0 20.1 《史记·李斯列传》:子婴与妻子自系其颈以组,降轵道旁。沛公因以属吏。项王至而斩之。遂以亡天下。
  21. ^ 中国网:秦始皇陵西侧大墓暂不发掘 墓主或为秦王子婴.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0). 
  22. ^ 《史记·秦始皇本纪》太史公曰:秦之先伯翳,尝有勋于唐虞之际,受土赐姓。及殷夏之间微散。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始皇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曰: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馀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馀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馀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23. ^ 《史记·秦始皇本纪》:孝明皇帝十七年十月十五日乙丑,曰:周历已移,仁不代母。秦直其位,吕政残虐。然以诸侯十三,并兼天下,极情纵欲,养育宗亲。三十七年,兵无所不加,制作政令,施于后王。盖得圣人之威,河神授图,据狼、狐,蹈参、伐,佐政驱除,距之称始皇。始皇既殁,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不威不伐恶,不笃不虚亡,距之不得留,残虐以促期,虽居形便之国,犹不得存。子婴度次得嗣,冠玉冠,佩华绂,车黄屋,从百司,谒七庙。小人乘非位,莫不恍忽失守,偷安日日,独能长念却虑,父子作权,近取于户牖之间,竟诛猾臣,为君讨贼。高死之后,宾婚未得尽相劳,餐未及下咽,酒未及濡唇,楚兵已屠关中,真人翔霸上,素车婴组,奉其符玺,以归帝者。郑伯茅旌鸾刀,严王退舍。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贾谊、司马迁曰:“向使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复责小子,云秦地可全,所谓不通时变者也。纪季以酅,春秋不名。吾读秦纪,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24. ^ 广弘明集道宣著、《陶隐居年纪》 陶弘景著:“秦五世六君四十九年,昭王五年(灭周后始称王,在位五载),孝文王式一年,襄王楚三年,始皇政三十七年,胡亥三年,殇帝子婴四十六日。”
  25. ^ 《史记·秦始皇本纪》: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26. ^ 见陕西政府官方网站的“三秦历史”。
  27. ^ 见杨善群《秦会要》,页13,上海古籍出版社;王蘧常《秦史》,页54,上海古籍出版社。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子婴
出生于:逝世于:前206年
统治者头衔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头衔者:
赢政
秦国君主
前207年
继任:
末任
前任:
胡亥
中国君主
前207年
继任:
楚义帝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子婴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