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共和 (西周).

共和 (西周)

共和执政,又称shào共和共和时期,是指西周国人暴动后,周厉王逃离镐京周宣王登位的一段时间,公元纪年约为前841年至前828年计十四年。由于周厉王逃离国都无法掌权,这段时间一说由诸候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政,一说共伯和夺权执政。

从共和开始,中国历史出现明确纪年。

认定几种共和内容

[编辑]

共伯和说

[编辑]

“共和”时期的解释历来有两种[参1]:150。根据《古本竹书纪年》,“厉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又载“共伯和干王位”[注1]。前841年(一说前842年)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今山西霍州市),太子静(一作靖)藏于召公家,共伯和摄行王事,称为“共和”。郦道元苏辙罗泌顾炎武梁玉绳等从此说,此为是事的传世的最早文献记载,并且有《左传》等其他的传世文献佐证,故近现代学者多从此说。2011年底,《清华简·系年》释读结果出版,共和在清华简中就是共伯和[参2][参3]

此外,《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鲁连子》等篇有共伯和称王、“行天子事十四年”的记载。

周定公、召穆公说

[编辑]

传统的解释根据《史记·周本纪》所载,西周国人暴动、群起反抗,将周厉王放逐后,周定公召穆公两位诸候共同行政十四年,所以又称“周召共和”,但不确切[参4]:841。后世学问家如韦昭杜预司马光等从此说。

三卿共治说

[编辑]

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折衷说法是,“号为共和”一句是指由共伯和担任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而由周召二人共同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说法,此说法认为周召二人当时势力不够,因而贵族讨论后,决定以共伯和为首组建政府[参5]

尝试开始与上溯纪年

[编辑]

司马迁《史记》体例有,而表格形式整理史书包含历史时段的事件,而在“十二诸侯年表”中,以共和元年农历庚申年、前841年)启首,而《史记》日后有官方史书地位,所以该年就是开始确切为中国历史纪年。自共和时期开始,中国的中原历史出现连续不断的纪年体系。直到前828年周厉王死后,还政于其子周宣王前后14年的这段时期,史称“共和行政”。

共伯和即卫国君主卫武公。周厉王时期,卫武公入朝任职[注2]。《汉书·地理志·河内郡》孟康注释,“共伯,入为三公者也”[注3],而从彝铭记载分析,共伯和应先任“师”职,后任“三公者”之职。《元年师兑簋》铭文有“师和父司左右走马”,专家认为此“师和父”便是共伯和。而后的《师晨鼎》、《师俞簋》、《谏簋》和《微史簋》所记载的“司马共”,当为升职司马后的共伯和。

根据彝铭分析升职时间应在周厉王三年至五年期间。《师𣫏簋》(𣫏,器名,音义皆不详[参7])铭文载,“惟元年正月初吉丁亥,伯和父……”,所谓“惟王元年正月初吉丁亥”,无法与厉王纪年正月丁亥日对上初吉日期,而若以共和纪年元年壬午朔正月丁亥六日,则正恰初吉,一些学者据此判定簋铭“惟王元年”指“共和元年”[参8]:10—13

夏商周断代工程虽未解决共和问题,但视之为周厉王之后的独立纪年。2003年,西周青铜逨盘在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其铭文显示周厉王之后就是周宣王,共和时期不独立纪年,再度引发共和的争论。[参9][参10]

注释

[编辑]

    注:
  1. ^ 又作“共伯和干王政”。
  2. ^ “入相于周”[参6]
  3. ^ 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

参考资料

[编辑]
文内引注

    参:
  1. ^ 晁福林.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 中国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6月. ISBN 7-303-04144-3 (中文(中国大陆)). 
  2. ^ 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繫年》書後(一). [2012-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7). 
  3. ^ 刘丽文. “共和行政”真相探賾. [202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0). 
  4. ^ 杨宽. 《中国断代史系列—西周史》. 中国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 ISBN 7-208-04538-0 (中文(中国大陆)). 
  5. ^ 杜勇. 西周“共和行政”歷史真相新探. 人文杂志. 2019 [202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0). 
  6. ^ 《诗经·淇奥》序
  7. ^ 漢語大字典. : 5774. ISBN 9787540300302. 
  8. ^ 晁福林. 《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 中国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年. ISBN 978-7-100-07648-7 (中文(中国大陆)). 
  9. ^ 王辉 刘军社 刘怀君《宝鸡眉县杨家村窖藏单氏家族青铜器群座谈纪要》 《考古与文物》 2003年03期
  10. ^ 王辉 《逑盘铭文笺释》《考古与文物》 2003年03期
其他

相关条目

[编辑]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共和 (西周)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