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2008年台湾入联及返联公民投票.

2008年台湾入联及返联公民投票

中华民国全国性公民投票案第5案

中华民国97年(2008年)3月22日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取代中华民国,台湾成为国际孤儿。为强烈表达台湾人民的意志,提升台湾的国际地位及参与,您是否同意政府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
结果投票率未达50%而宣告失败
结果
票数 %
同意 5,529,230 94.01%
不同意 352,359 5.99%
有效票 5,881,589 94.84%
无效或空白票 320,088 5.16%
总票数 6,201,677 100.00%
已登记选民/投票率 17,313,854 35.82%
中华民国全国性公民投票案第6案

中华民国97年(2008年)3月22日

您是否同意我国申请重返联合国及加入其它组织,名称采务实、有弹性的策略,亦即赞成以中华民国名义、或以台湾名义、或以其他有助于成功并兼顾尊严的名称,申请重返联合国及加入其他国际组织?
结果投票率未达50%而宣告失败
结果
票数 %
同意 4,962,309 87.27%
不同意 724,060 12.73%
有效票 5,686,369 91.91%
无效或空白票 500,749 8.09%
总票数 6,187,118 100.00%
已登记选民/投票率 17,313,854 35.74%

中华民国[注 1]民国97年(2008年)3月22日举行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时同步举行两项类似的全国性公民投票案,第5案是由时任总统陈水扁所属的民主进步党提案的“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全国性公民投票案”(中华民国全国性公民投票案第5案,简称入联公投,选票缮印正式简称台湾入联合国),同时进行的第6案是由之后赢得200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的中国国民党提案的“推动我国以务实、有弹性的策略重返联合国及加入其它国际组织全国性公民投票案”(中华民国全国性公民投票案第6案,简称返联公投,选票缮印正式简称务实返联公投)。

两项公投案均因投票率未达50%而宣告失败。

背景

[编辑]
台湾加入联合国的文宣。中华民国政府将此文宣放在台湾桃园国际机场以向世界各国人民表达台湾加入联合国的愿望。摄于2005年。

台湾在此前连续13年未能以“中华民国”或“台湾”名义成为联合国会员国。为此,当时作为执政党的民主进步党于2007年2月开始规划,并由该党籍的游锡堃领衔提出“入联公投”,希望以公投结果向联合国国际社会证明台湾人民支持台湾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决心。“入联公投”案虽于2007年6月29日遭行政院公民投票审议委员会否决,但是随即于7月获得诉愿成功、准予提案[1]。身在反对党阵营的萧万长随后亦于同年8月1日提出“返联公投”案,该案随即获其所属的中国国民党支持。

“入联公投”案旨在容许中华民国以“台湾”的名义加入联合国;“返联公投”案则旨在容许中华民国以包括但不限于“中华民国”、“台湾”、“中华台北”等名义重返联合国,并以返回联合国为首要目标。

相关行动

[编辑]
“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民投票成为台湾热门议题,图为“牵手护台湾,加入联合国”的宣传旗帜。
“牵手护台湾,加入联合国”宣传标志。此标志在2007年9月开始,在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各机关广为出现。
  • 2007年1月27日,台湾加入联合国协进会(TAINUA)决定,以民间力量推动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2]
  • 2007年3月25日,台湾加入联合国协进会青年团成立[3]
  • 2007年5月22日,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表示,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的公投提案将送到中选会,希望能在年底或隔年初,在立法委员或总统选举时合并举行[4]
  • 2007年6月12日,行政院公民投票审议委员会针对民主进步党主席游锡堃领衔提出的“以台湾为名义加入联合国”公投案,确定在2007年6月22日举办听证会,并在2007年6月29日进行表决是否成案[5],结果被否决[6]
  • 2007年6月28日,中国国民党宣布将推动中华民国重返联合国公投,公投全称为“推动我国以务实、有弹性的策略重返联合国及加入其他国际组织”,并将展开连署作业[7]
  • 公投审议委员会先前曾否决“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之公投案,在民进党向行政院提出诉愿后,诉愿委员会于2007年7月12日撤销公投审议委员会前述之决定,因此入联公投案可进入第二阶段连署[8]
  • 2007年7月19日,陈水扁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致函,正式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
  • 2007年7月19日,民进党决定2007年9月15日在高雄市举办台湾入联百万行动大游行[9]
  • 2007年8月1日,民进党中常会将入联公投第二阶段的连署目标订为120万份[10]
  • 行政院公投审议委员会2007年8月28日召开会议,针对中国国民党副总统参选人萧万长提出的“推动我国以务实、有弹性的策略重返联合国及加入其它国际组织”公投案进行投票,结果认定此公投案符合规定[11]
  • 2007年9月15日,台湾入联、返联大游行分别在高雄市台中市举行[12][13][14]
  • 2007年9月18日,中华民国外交部发动14个邦交国企图在联合国大会上,就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建议不将台湾申请入联的提案列入议程予以翻案;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动员了141个国家发言反对,双方激辩长达4小时15分钟。会议期间,中华民国外交部国际组织司司长林永乐进入大会会场官员席,亲身观察各国发言情形,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人员发现,最后遭会场警卫请至旁听席[15][16]美国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国家保持缄默、并未发言,中华民国外交部视为友善回应[17]
  • 2007年11月28日,民主进步党、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户政机关将收集到的2,726,499份连署书送交中央选举委员会审查(法定公投成案门槛为825,359人)[18]
  • 2008年2月1日,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两案成立,分别为第5案与第6案,并将与当年的总统选举同时同日举行。

投票结果

[编辑]
入联公投
选项 票数 %
Referendum failed 反对 352,359 5.99
支持 5,529,230 94.01
有效票 5,881,589 94.84
无效或空白票 320,088 5.16
总票数 6,201,677 100.00
投票率门槛 50.00
已登记选民及投票率 17,313,854 35.82
来源:中央选举委员会
返联公投
选项 票数 %
Referendum failed 反对 724,060 12.73
支持 4,962,309 87.27
有效票 5,686,369 91.91
无效或空白票 500,749 8.09
总票数 6,187,118 100.00
投票率门槛 50.00
已登记选民及投票率 17,313,854 35.74
来源:中央选举委员会

国际上的表态

[编辑]

国际社会当时聚焦于入联公投进行表态。

明确表示支持

[编辑]

2007年9月1日,《华盛顿邮报》报导:多米尼加与中美洲一些国家,包括洪都拉斯伯利兹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巴拿马,已经答应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19]

明确表示反对

[编辑]
2007年9月15日,新华社发表署名文章,称:陈水扁推动入联公投是玩弄民粹的选举伎俩,其根本目的不外是图谋陈水扁一人及民进党一党之私利[25][26][27]
2008年2月2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表声明,称: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13亿人民共同决定;并十分关注“入联公投”事态的发展;并表示:“陈水扁当局一意孤行,铤而走险,必将付出沉重代价。”[28]
  •  美国国务院东亚局官员直指,陈水扁违反了他先前“四不一没有”承诺中“不会更改国号”的诺言[29]。2007年8月27日,副国务卿奈葛彭接受凤凰卫视独家专访时表示,推动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是一项错误,美国将陈总统推动入联公投的举动视为台湾宣布独立的一步[30]。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韦德宁说,加入联合国需要以国家为会员身份,“台湾、或者说中华民国,此刻在国际社会中,不是国家”,美国政府也认为中华民国是“未定的议题”[31]。2007年9月5日,《台湾关系法》起草人之一、传统基金会杰出研究员费浩伟拜会陈水扁时表示,对于美国反对台湾推动入联公投,费浩伟认为美国政府有违背美国法律之虞,因为《台湾关系法》从未提及台湾需要以国家的身份才能加入国际组织[32];费浩伟同时也证实,美国政府已经正式致函联合国,并也私下向台湾传达,不接受“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的主张[33]。2007年9月11日,国务院亚太副助理国务卿柯庆生表示,美国不承认台湾是独立国家,美国不能接受主张“台湾独立有助于维持现状和台海和平稳定”的论点,美国将这些主张与入联公投列为“绝然不符合台湾人民或美国人最佳利益”的无谓挑衅[34]。2007年9月12日,传统基金会两岸关系专家谭慎格撰文表示,台湾两大党为了选举,对于美国在内的外在国际反应几乎是处于“耳聋”状态,朝野公投竞争的结果可能相互抵销;若公投未能通过,不如不要公投,台湾还有时间重新思考修补这个问题;台湾一定要和美国及其他民主盟友协调,台湾领导人必须以制度性和战略性眼光处理这个问题;美国必须小心处理台湾的公投危机,加强与台湾的协商,并在台湾认同的表述上给予台湾一定的空间[35]。国务卿赖斯在2007年年终记者会上表示,美国认为台湾推动入联公投是挑衅的举动、并升高两岸紧张关系,因此美国持续表示反对;“我们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我们不支持台湾独立。”[36]。2007年12月11日,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表示,美国认为,入联公投表面上看似不违背四不一没有,但已经以“走后门”方式违背四不一没有,例如陈水扁一直强调入联公投就是拒绝两岸统一,这样的诠释已经超越公投本身的内容;陈水扁认为入联公投过关可以让美国了解一个中国政策的“错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37]
  •  俄罗斯:2007年7月23日,外交部副部长雅科文科莫斯科会见中国驻俄大使刘古昌时表示,陈水扁政府加紧推动入联公投和“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俄方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分裂主义行径,将会对台湾海峡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严重威胁[38]。2007年9月,外交部副部长洛修科夫接受俄罗斯《新闻时报》专访时则表示,入联公投不会引发台海冲突,但是对台湾进入联合国的机会几乎等于零;对于台海两岸的态度,俄罗斯支持和平统一[39]
  • 巴西 巴西外交部2008年3月6日晚发表公报,重申巴西政府反对台湾当局举办入联公投。声明说,巴西政府强调,巴西坚定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及中国政府为实现和平统一所作的努力,台湾举办入联公投不利于该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安全。[40]
  • 欧洲联盟 欧盟:2008年3月6日,欧盟发表声明说,入联公投将会加剧台海紧张局势,损害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所有各方的利益。欧盟发表的声明重申,欧盟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维护台海两岸的和平与稳定对于欧盟来说具有“重要的利益”。 [41]
  •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2008年2月5日在堪培拉会见了到访的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陆克文表示,澳大利亚历届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工党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坚定不移、不会改变;台湾当局推动入联公投,极其不利于本地区的和平稳定。[40]
  • 英国 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2007年12月5日在伦敦会见中国大陆外长杨洁篪时说,英国反对入联公投;英国认为,所有各方都必须真正保持克制,"由于台湾海峡需要稳定,任何鲁莽的举动都将令人痛惜" 。[42]
  • 法国 法国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7年11月26日上午与法国总统萨科齐举行会谈时,萨科齐表示:法国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台独,反对入联公投。[43]
  •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外交部部长赛哈密2007年12月30日明确表示,反对台湾当局“入联公投”及“一中一台”。他说,马来西亚政府只承认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奉行联合国有关决议;而“一中一台”显然就是搞两个中国的政治动作,这违背联合国关于一个中国的决议。台湾不是马来西亚的邦交国,马来西亚不承认“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既然联合国只承认中国,台湾就不该要求加入联合国。他也认为,台湾当局不应作出单方面动作来改变台海两岸的现状。 [44]
  • 加拿大 加拿大:2008年3月12日,外交部长贝尼耶就加拿大亚太政策发表公开讲话。他在讲话中表示,加拿大重视发展加中关系,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湾入联公投。[45]

不明确表示反对

[编辑]

民意调查

[编辑]

后续

[编辑]

2008年1月6日,前民进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干事蔡百铨表示,2007年陈水扁政府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陈水扁不知道适可而止,反而“乘败直追”搞入联公投,搞得美国、欧盟、新加坡与日本群起反对,“中共当然乘胜打压”;“这究竟是台湾独立,还是台湾孤立”[53]

2011年9月,维基解密揭露2007年9月10日美国在台协会高雄分处提交的报告,报告指出:2007年9月25日,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谢长廷向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杨甦棣说,他支持入联公投,但他会全力抗拒深绿势力把台独活动带进选战,而陈水扁会撤换力推激进版〈正常国家决议文〉的游锡堃;同月28日,中华民国外交部部长黄志芳说希望美方注意陈水扁降低〈正常国家决议文〉激烈度的努力,但杨甦棣回答,〈正常国家决议文〉即使降低激烈度也仍然碰触敏感的主权议题,美台关系已被陈水扁先前各项措施破坏,“台湾作为美国的友人,政治领袖对于可能影响西太平洋局势稳定的言行,必须采取更负责任态度”。报告指出,民进党副总统候选人苏贞昌等民进党人士都明确表示,入联公投只是选战工具;民进党立委管碧玲甚至直言,入联公投只是国内选举议题,一旦民进党在2008年总统选举中胜选,民进党就会“抛弃”这个议题,“总统在选后必须采取现实路线,到时一切都会回归正常”[54]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臺灣名義加入UN公投案訴願成功. 大纪元时报. 2007-07-13 [2018-10-18]. (原始内容 (HTML)存档于2014-10-20) (中文(台湾)). 
  2. ^ 推動「臺灣加入聯合國」運動. 自由时报. [2007-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3. ^ 加入聯合國 青年團成軍. 自由时报. [2007-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4. ^ 加入UN公投提案 扁促大選時舉行. 自由时报. [2007-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4). 
  5. ^ 入聯國公投案 廿二日聽證會. 自由时报. [2007-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6. ^ 入聯國公投遭公審會否決 7委員憤辭. 自由时报. [2007-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11). 
  7. ^ 名稱務實、策略彈性 國民黨推重返UN公投. 自由时报. [200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8. ^ 臺灣入聯公投案 訴願成功. 自由时报. [200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5). 
  9. ^ 臺灣入聯 915高市大遊行. 自由时报. [2007-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10. ^ 入聯連署 民進黨要衝120萬份. 自由时报. [200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11. ^ 藍營提案返聯公投 公投審議委員會8比4通過. 东森新闻报. [2007-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12. ^ 全民上街頭 高喊臺灣要入聯. 自由时报. [2007-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0). 
  13. ^ 返聯大動員 作陣向前行. 自由时报. [2007-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6). 
  14. ^ 臺灣發聲 國際媒體聚焦. 自由时报. [2007-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0). 
  15. ^ 150國激辯臺入聯案 歷時四句鐘 議案遭駁回. 明报. [2007-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16. ^ 我官員被趕 中共告的密. 中国时报. [2007-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2). 
  17. ^ 外交部:美日未發言 視為友善回應. 自由时报. [2007-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8). 
  18. ^ 邱珮瑜. 出示逾270萬份公投連署書 扁:藍營在人民面前也要低頭 (HTML). 东森新闻报. 2007-11-28 (中文(台湾)). 
  19. ^ 華盛頓郵報:中美洲各國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 [2008-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0. ^ 轰“入联”北京提“新四个绝不”:胡锦涛修正05年“四个绝不”的先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亚洲时报 2007/09/19
  21. ^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就陈水扁"台独"分裂言论发表谈话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 2007年09月16日
  22. ^ 国台办:陈水扁“入联公投”是赤裸裸“台独”分裂行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 2007年09月12日
  23. ^ 国台办:图谋分裂国家的民族败类逃脱不了历史惩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 2007年09月12日
  24. ^ 北京重批台湾入联 用绝不含糊取代绝不放弃 星岛环球网 2007-09-20
  25. ^ 新华社署名文章:“入联公投”挑动民粹危害和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7-09-16 来源: 中新网(北京)
  26. ^ 北京发文狠批陈水扁危害台海和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中文网 2007年09月16日
  27. ^ 署名文章:“入联公投”挑动民粹危害台海和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7年09月15日 来源:新华网
  28.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 2008年2月2日
  29. ^ 扁借“入联公投”暗渡陈仓. [2018-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30. ^ 鳳凰專訪美副國務卿:美視入聯公投為宣佈臺獨. [2018-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31. ^ 美首次公開否認中華民國是國家. [2018-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2. ^ 费浩伟:反入联公投美有违法之虞[失效链接]
  33. ^ 行文聯國 美不接受臺灣為中國一部分. 自由时报. [2007-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3). 
  34. ^ 美国在台协会正式资料. 一個強大和穩健的臺灣——美國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美臺商會美臺國防工業會議講話,2007年9月11日於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 美国在台协会. 2007-09-11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中文(台湾)). 虽然美国毫无疑问反对中国打压台湾,但我们不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不能接受主张“台湾独立有助于维持现状和台海和平稳定”的论点。根据我上面举出的理由,事实上,我们把这些主张连同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列为绝然不符合台湾人民或美国人最佳利益的无谓挑衅。 
  35. ^ 华府圈忧美台受伤 北京得利[失效链接]
  36. ^ YouTube. [2008-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7). 
  37. ^ 林淑玲. 薄瑞光:“入聯公投”就是製造麻煩. 中评社. 2007-12-11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5) (中文(香港)). 
  38. ^ 徐励、吴谷丰. 俄罗斯日本反对台湾加入联合国. 北京日报. 2007-07-25 [2021-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39. ^ 张弘光. 俄副外交部長指台灣入聯公投不會引發衝突. 中央通讯社. 2007-09-19 (中文(台湾)). 
  40. ^ 40.0 40.1 澳大利亚总理:台“入联公投”不利地区稳定. 凤凰网. [2008-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8). 
  41. ^ 欧盟重申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反对台"入联公投". 人民网. [2008-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2. ^ 英外交大臣:英國反對台灣入聯公投. BBC中文网. 2007-12-05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43. ^ 中法元首会晤强调反对台独_新闻中心_新浪网. [2008-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44. ^ 存档副本. [2008-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3). 
  45. ^ 存档副本. [2008-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9). 
  46. ^ 未发言反公投扁言谢 日本:是在谢什么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07-18 与 陈总统感谢日本没有公开反对入联公投
  47. ^ 日本重申關於臺灣問題的立場沒有任何改變. [2018-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4). 
  48. ^ 曹剛川會見安倍晉三 望日方反對任何"臺獨"言行. [2018-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9. ^ 张茂森. 日首相福田︰對台立場沒改變. 自由时报. 2007-12-29 [2008-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7). 
  50. ^ Zogby International - Americans Want Taiwan to Have UN Seat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年3月20日,
  51. ^ Zogby Poll: U.S. Should Support Taiwan. [2018-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0). 
  52. ^ "台湾入联公投 81%日人支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时报, 10/27/2007
  53. ^ 蔡百铨. 烽火外交 朋友越燒越少. 联合报. 2008-01-06 (中文(台湾)). 
  54. ^ 程嘉文. 維解:綠拋入聯公投 對美直言是選戰工具. 联合报. 2011-09-07 (中文(台湾)). 


备注

[编辑]
  1. ^ 亦或以台湾称呼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2008年台湾入联及返联公民投票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