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何紫.

何紫

何紫
本名何松柏
出生1938年 (1938)
 葡属澳门
逝世1991年11月3日(1991岁—11—03)(52—53岁)
 英属香港
笔名何紫
职业作家
语言粤语
公民权 英属香港
教育程度中学
母校敦梅学校
培侨中学
主题儿童文学
儿女1女2子,包括女儿何紫薇

何紫(1938年—1991年11月3日)[1],出世后只有乳名何虾仔,直至他大约十岁才改名何松柏香港儿童文学作家、青少年读物出版家。其笔名何紫是他二十多岁时为孩子撰稿时起用的,“紫”是“此”“丝”组成,何紫的故乡是广东顺德水藤,是全国有名的蚕丝之乡,当他为自己起笔名时,就想到“此丝”。[2]。何紫在书中曾分享,女儿在紫薇花开时出世,以女儿之名作笔名送给女儿。

生平

何紫1938年生于澳门,三岁时随母亲移居香港,不幸遇上香港沦陷,其父惨被日军捉去作针药试验后死亡。1942年正值3岁的他居住在湾仔骆克道杜老志道交界的楼房[3],早年就读敦梅学校(8岁开始入读,为其第一所就读的学校)[4],1959年于培侨中学毕业后在该校任职教师三年[5],1962年经朋友介绍下加入《儿童报》当编辑。自1964年开始在《华侨日报》儿童版发表故事,1969年起在该儿童版撰写儿童小说专栏,描述当时的儿童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各种挑战。这些短篇后来结集成为《40儿童小说集》、《儿童小说新集》、《儿童小说又集》等书,从1980年代开始一直伴随着当地的儿童成长,对香港的基础教育有极深远的影响。

何紫在1981年创办山边社,担任社长及总编辑,主要出版儿童及青少年读物,绝大部分由他亲自审稿、排版、设计和督印。同年,他又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香港儿童文艺协会推动香港儿童文学,并担任该会的创会会长,任内曾创办“香港儿童文学节”及提倡设立“儿童文学创作奖”[6]

1986年,何紫有感香港没有供青少年阅读的文学杂志,于是创办《阳光之家》月刊,担任主编,并由阮海棠担任副主编。

1990年底,52岁的他确诊患上末期肝癌,他一向不烟不酒,相信癌病是长年累月积劳下身体发出的警号。在病患期间仍写下《我这样面对癌病》、《少年的我》、《成长路上的足印》、《给中学生的信》、《给女儿的信》、《做个好爸妈》、《心版集》、《何紫情怀》等多部著作。1991年7月,他与妻子接受基督教浸礼,终于在同年11月放下笔杆,安息主怀。何紫去世后,山边社重编了《何紫儿童小说系列》。


何紫与青少年问题

何紫在他的小说里,多次提及1970年代的青少年问题。当中主要有黑势力,并要求他们向家人或同学勒索。故事中的学生因为不知怎样抗拒,所以主动要求学校或补习社把他们退学。老师当时苦于没有其他办法,亦只能照办。这些文章对当时社会产生很大的回响,亦间接促使警方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直到现在,警方仍不时派“卧底”进学校就读,以方便了解黑势力在校园的活动。

另一个问题,是“不良刊物”对学童的身心发展。当中,他主要针对的是《小流氓》及一批“跟风”的出版物。在1970年代初期,小流氓非常受欢迎:一方面它写实的反映诸如观塘秀茂坪等各新市镇的真实一面,二来几个主角勇于挑战地方土豪恶霸的“斗心”亦为当时社会低下阶层所欣赏。然而,它亦带来不少社会问题:一来故事对暴力及色情极力渲染,把对方“打爆”、打死都是等闲之事,亦宣扬以暴易暴,而当中的女性不时亦只身穿三点式或内衣裤,而且不时都被打伤。另一方面,当时有不少小学生阅读过这本漫画之后,利用三位角色对付坏人的方法,或仿照坏人对待故事内其他角色,以对待家人或同学。这些行为包括:逼人饮尿、把对方的头塞进马桶内、鞭打甚或殴打之类。何紫多次在故事内责斥这些“不良刊物”,或让故事中的老师把不良刊物张贴在课室黑板上让学生评论,或把故事中写下结局,让读者得以反省。

何紫与教育改革

何紫在故事中亦提及不少对当时香港教育的期望及改革建议,当中有不少都曾经实行。例如:何紫在一篇讲述父母如何教子女处理一些“布缩水”之类的“奸商数学问题”,曾建议用一些吸引小朋友的卡通人物的生活小问题来取代,以提高学童的学习动机。这见解现时在香港都被普遍采纳。不过,亦有家长或教师指这种做法会使学习与生活脱节,并提倡回复当年的教学方式。这从一本志坚出版社出版的数学练习从1970年代风行至今达40多年,并一直被香港多家“名校”的老师支持而可见一斑。另外,他的部分故事亦被收入今日香港中、小学的中国语文科读本内。

主要作品

  • 《40儿童小说集》(1975年初版)
  • 《儿童小说新集》(1978年初版)
  • 《儿童小说又集》(1980年初版)
  • 《何紫作品选》
  • 《我的儿歌》
  • 《童年的我》
  • 《少年的我》
  • 《我这样面对癌病》
  • 《成长路上的足印──何紫献给少年的新小说》
  • 《给中学生的信》
  • 《给女儿的信》
  • 《何紫谈儿童文学》
  • 《何紫儿童小说精选集》
  • 《何紫散文精选集》

相关奖项

  • 全国红领巾推荐读物
    小说《别了,语文课》
  • 香港“中学生好书龙虎榜”
    《童年的我》
  • 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
    《少年的我》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1. ^ 《童心永在——何紫与香港儿童文学》,潘金英
  2. ^ 何紫薇、马辉洪- (编). 《潤物無聲──何紫和那時代人物訪談集》. 何止文库基金会. 2022: p.22. 
  3. ^ 关美琼 (编). 我的小時候. 突破出版社. 1990: 34. 
  4. ^ 何紫. 經典書房-童年的我‧少年的我. 山边出版社. 2016: 32. 
  5. ^ 兒童文學家何紫女兒 藉故事認識亡父. 星岛日报. 2017-02-19 [2019-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6. ^ 阿浓. 何紫的光輝十年. 大公报. 2011-07-03 [2011-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7).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何紫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