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伊号第六潜舰.

伊号第六潜舰

伊6
舰历
计划 1931年度(マル1计画)
开工 1932年10月14日
下水 1934年3月31日
就役 1935年5月15日竣工
结局 1944年6月30日确定丧失
除籍 1944年9月10日
性能诸元
排水量 标称:1,900 常规:2,243吨
水中:3,061吨
全长 98.50m
全幅 9.06m
吃水 5.31m
机関 舰本式1号甲7型ディーゼル2基2轴
水上:8,000马力
水中:2,600马力
速力 水上:20.0kt(计划)、21.3kt(性能试验结果)
水中:7.5kt
航続距离 水上:10ktで20,000海里
水中:3ktで65海里
燃料 重油:580吨
乘员 68名
兵装 12.7cm高角炮1门
13mm机枪1挺
53cm鱼雷发射管 舰首4门、舰尾2门
鱼雷17枚
航空机 水侦1机(1具吴式1号3型射出机)
备考 安全潜航深度:80米

伊号第六潜水舰 (いごうだいろくせんすいかん)是一艘大日本帝国海军潜水舰。舰级为巡潜2型,没有同型舰。自太平洋战争开战初期就开始参加战斗。1942年1月12日对萨拉托加号进行鱼雷攻撃,之后执行货物船的击沉以及输送运输任务。1944年6月30日在塞班岛附近失去行踪,之后确定沉没。沉没的详细原因不明。[1]

建造

伦敦海军条约下计划的マル1计划中建造1舰伊1型(巡潜1型)潜艇的改良型。为了在不增大排水量的情况下提升水上航行速度而对船图进行修改,如进行船体的改良。为了装置射出机而去掉了1门高角炮,取而代之的是为1挺强化过的13mm机枪。鱼雷减少为17枚。

航空武器方面在新造时与伊5是几乎一样的在舰体后部装置有格纳筒和1具射出机。此后需要弹射出水上飞机时从甲板后方弹出,有人指出这样的设计是否具有实用性[2]。开战时并没有配置搭乘员,推测与伊5一样可能已经撤去射出机。

主引擎为潜艇首次采用的舰本式柴油机。据说是由于考虑到可能会在热带地区作战的情况。

舰历

  • 1935年5月15日 在神户川崎造船所竣工,船籍编入横须贺镇守府
  • 1940年11月15日 编入第6舰队第2潜水战队第8潜水队
  • 1941年11月16日 从横须贺出港,参加夏威夷作战
  • 1942年1月12日 在夏威夷岛西南侧以鱼雷攻击美军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两枚鱼雷命中
    • 2月14日 从横须贺出港,向爪哇岛、印度洋方面推进。ボンベク海域击沉两艘货物船。
    • 6月20日 从横须贺出港,前往阿留申群岛方向
  • 1943年2月26日 横须贺出港、豪州东岸进行机雷的敷设
    • 4月4日 执行从拉包尔出港至莱城的输送任务,共9次
    • 7月1日 从横须贺出港,支援基斯卡岛撤退作战
    • 10月30日 从横须贺出港,前往拉包尔执行输送任务
  • 1944年6月15日 横须贺出港,去往塞班岛方向
    • 6月30日 是日最后的连络以后消息不明,同日确定沉没。104名船员全员战死
    • 9月10日 除籍

历代舰长

舾装员长

  1. 贵岛盛次 中校:1934年8月25日-

舰长

  1. 贵岛盛次 中校:1935年5月15日-
  2. 长井武夫 少校:1935年5月25日-
  3. 冈田有作 中校:1936年12月1日-
  4. 大山豊次郎 中校:1937年11月15日-
  5. 永井宏明 中校:1939年11月1日-
  6. 楢原省吾 中校:1940年10月30日-
  7. 稲叶通宗 少校:1941年1月31日-
  8. 中村省三 少校:1942年5月23日-
  9. 井筒纹四郎 少校:1942年12月15日-
  10. 下瀬吉郎 少校:1943年5月20日-
  11. 篠原茂夫 大尉:1944年4月30日-
  12. 普门正三 少校:1944年5月27日-

参考文献

  • 雑志“丸”编集部《写真 日本の军舰 第12巻 潜水舰》(光人社、1990年)ISBN 4-7698-0462-8
  • 外山操《舰长たちの军舰史》(光人社、2005年)ISBN 4-7698-1246-9

注释

  1. ^ 据《舰长たちの军舰史》记载其在八丈岛附近第3606船団加入船の“豊川丸”に体当たりされ、之后机铳扫射と爆雷により沈没。
  2. ^ 据《写真日本の军舰第12巻》的解说。

相关条目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伊号第六潜舰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