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伊斯兰恐怖主义.

伊斯兰恐怖主义

伊斯兰恐怖主义(阿拉伯语:إرهاب إسلامي‎,ʾirhāb ʾislāmī,英语:Islamic terrorism),或称为极端伊斯兰恐怖主义,是团体或个人的伊斯兰教性质暴力恐怖主义,动机多是以《古兰经》的经文或源自圣训的教诲为名目。伊斯兰恐怖主义分子借鉴于古兰经的经文和圣训,把政治性质的暴力行为合理化。

虽然伊斯兰在近代常与恐怖主义扯上关系,但事实上恐怖主义并非特定族群或社会的现象,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存在于所有的社会、所有的宗教、所有的人种和族群之间,无一例外。[1]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并非伊斯兰教特产。

起源

库特卜的主张,被认为是当今伊斯兰恐怖主义的主要来源,布鲁斯·桑顿英语Bruce Thornton在《The Wages of Appeasement: Ancient Athens, Munich, and Obama's America》一书中认为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和犹太教不同的是,《古兰经》有多处经文支持穆斯林使用武力,对非信徒和伊斯兰教的其他敌人战斗[2]。法国社会学家奥利维尔·罗伊英语Olivier Roy (professor)也认为伊斯兰恐怖主义是通过宗教表达的,并称“如果你杀人时什么都不喊,只会被当地报纸报道,但如果你杀人时喊着‘真主至大’,你将登上全国的头条”。[3]

知名团体

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团体中,比较著名的有穆罕默德·奥马尔塔利班奥萨玛·本拉登卡伊达组织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伊斯兰国

什叶派

逊尼派

穆斯林恐怖袭击频发的非伊斯兰国家

以色列

  • 1996年2月26日:“哈马斯”在耶路撒冷袭击公共汽车事件。一个自杀式爆炸者在耶路撒冷炸毁了一辆公共汽车,炸死26人,其中有三名美国公民,炸伤约80人,其中也有三名美国公民。
  • 1996年3月4日:特拉维夫迪藏诺夫购物中心被炸。“哈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PJI)都声称对在特拉维夫最大的购物中心外发生的爆炸事件负责。爆炸事件炸死20人,炸伤75人,其中包括两名美国公民。
  • 1996年5月13日:约旦河西岸遭到攻击。阿拉伯枪手在贝特埃拉定居点附近向一辆公共汽车和一群叶史瓦大学学生开火,打死一名有美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的人并打伤了3名以色列人。没有人声称对攻击事件负责,但"哈马斯"受到怀疑。
  • 1997年9月4日:3名制造自杀性爆炸的“哈马斯”成员在耶路撒冷的本·耶胡达购物中心引爆炸弹,包括凶手在内共炸死8人,炸伤近200人。死者中有一名美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的人,受伤的人中有7名美国公民。

美国

  • 2001年9月11日:两架遭挟持的客机撞毁了纽约地标建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造成超过2750人丧生。同日,华盛顿五角大楼也遭一架被挟持客机撞击,建筑部分区域被撞毁。原本预撞击白宫的93号被劫航班,因机上乘客奋起反抗,坠毁在萨默塞特县的一块无人田地里,致41人(33名乘客和8名机组乘员)与4名劫机恐怖分子同归于尽。
  • 2016年6月12日: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同性恋俱乐部“脉冲”夜总会遭遇枪击,致包括凶手奥马尔·米尔·塞迪克在内的50人死亡,另有53人受伤,其后伊斯兰国宣称是他们的“战士”发动了这场袭击。[4][5]

俄罗斯

  • 1995年6月14日至19日:布琼诺夫斯克医院胁持事件,车臣独立运动武装领导人之一沙米尔·巴萨耶夫在布琼诺夫斯克发动袭击,劫持1400余名人质,迫使俄军在车臣实现停火。19日大部分人质获得释放。
  • 1996年1月9日至18日:基兹利亚尔胁持事件(Kizlyar-Pervomayskoye hostage crisis)
  • 1999年3月19日:弗拉季高加索爆炸案
  • 1999年9月4日至16日:俄罗斯公寓爆炸案
  • 2002年10月23日,莫斯科歌剧院胁持事件:俄罗斯莫斯科发生车臣武装分子劫持人质事件,造成129人死亡。
  • 2003年5月12日和14日:俄罗斯车臣纳德捷列奇诺耶区政府大院和车臣古杰尔梅斯区分别发生爆炸事件,共造成70多人死亡,200余人受伤。
  • 2003年8月1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莫兹多克市一家军队医院遭到汽车炸弹袭击,造成50多人死亡,50多人受伤。
  • 2003年12月5日: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一旅客列车发生爆炸,造成至少44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 2004年2月6日:2004年2月莫斯科地铁爆炸案,俄罗斯莫斯科一列地铁列车在运行中发生爆炸,造成近50人死亡,130多人受伤。
  • 2004年5月9日,俄罗斯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狄纳莫体育场发生爆炸,造成7人死亡,53人受伤。车臣总统卡德罗夫在这次恐怖袭击中丧生。
  • 2004年6月21日至22日:非法武装分子向俄罗斯印古什共和国的纳兹兰等多个城镇的护法机关发动袭击,造成90人死亡。印古什内务部代部长科斯托耶夫和内务部副部长哈季耶夫等高级官员在袭击中遇害。
  • 2004年8月24日:2004年俄罗斯飞机爆炸事件,俄罗斯两架民航客机从莫斯科的多莫杰多沃机场起飞后,几乎同时在图拉州罗斯托夫州坠毁。两架客机上的8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 2004年8月31日:2004年8月莫斯科地铁爆炸案,莫斯科里加地铁站附近发生恐怖爆炸事件,造成10人死亡,51人受伤。
  • 2004年9月1日,别斯兰人质事件:恐怖分子占领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1200余名参加开学典礼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劫持为人质,造成300多人死亡,其中近一半遇难者是儿童。
  • 2011年1月24日:2011年多莫杰多沃国际机场炸弹袭击事件。
  • 2013年12月29-30日:2013年12月伏尔加格勒爆炸事件。

菲律宾

  • 1993年,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恐怖分子袭击一座教堂,当场炸死7人。
  • 1994年12月11日:菲律宾航空434号班机爆炸事件
  • 1995年,菲律宾南部近百名恐怖分子在伊皮尔镇街头见人就开枪,杀死了53名政府军士兵和平民,还放火烧毁了教堂。
  • 2000年4月18日,菲律宾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63岁生日当天,阿布沙耶夫组织在菲律宾巴西兰岛将两名菲律宾人质的头颅砍下。
  • 2001年5月27日,菲律宾恐怖组织阿布沙耶夫在巴拉望岛的道斯帕尔马斯绑架了20名游客,其中13名菲律宾华人、3名美国人和4名酒店职员。
  • 2007年4月19日:菲律宾广播媒体引述军方报导,南部恐怖团体阿布沙伊夫组织将先前挟持的七名人质斩首,并将首级送到政府军军营示威。
  • 2016年9月2日约晚上11时于达沃市一夜市引爆炸弹爆炸,最少有15人死亡,约70人受伤。

英国

  • 2005年7月7日:4名受卡伊达组织指使的恐怖分子在伦敦三辆地铁和一辆巴士上引爆自杀式炸弹,造成52名人死亡,700多人受伤。同年9月1日,卡伊达组织宣布对此次事件负责。[6]
  • 2007年6月30日:一辆吉普车冲向格拉斯哥机场的航站楼发动自杀式袭击,事件导致包括凶手在内的5人受伤。凶手艾哈迈德因在恐袭中被严重烧伤,一个月后死亡,另一名出生于伊拉克的凶手阿卜杜拉被判32年监禁。[7]
  • 2013年5月22日:英国士兵李·里格比在伦敦伍利奇区街头,遭三名极端穆斯林砍杀,其中一名凶手企图砍下李·里格比的头颅,并以阿拉伯语大喊“真主至大”,而且要求围观者拍照。[8]
  • 2015年5月22日:英国曼彻斯特体育馆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致使23人死亡119人伤,当时美国歌手爱莉安娜·格兰德正在此举行演唱会,伊斯兰国之后宣布对此次事件负责。[9]
  • 2017年3月23日:一名持刀歹徒驾车在英国议会大楼附近的威斯敏斯特桥上冲撞行人,致使5人死亡,40人受伤,伊斯兰国于第二天宣称对此次事件负责。[10]
  • 2019年11月29日:伦敦桥附近发生持刀袭击事件,凶手乌斯曼·可汗砍死2人、伤3人,之后被警察击毙。当地时间11月30日,伊斯兰国宣称对伦敦桥袭击事件负责。[11]

西班牙

  • 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地铁系统遭受一连串炸弹攻击,造成191死、2500人受伤,恐袭幕后黑手是与卡伊达组织有密切联系的摩洛哥战斗旅。[12]
  • 2017年8月17日:巴塞罗那市中心有一辆白色货车撞上行人道,酿成至少14人死亡、100多人受伤,伊斯兰国表示今次袭击是由“伊斯兰国的士兵”策划。[13]

泰国

  • 2004年1月4日,泰国南部一群手执武器的人在黎明时分袭击陶公府的一座军营,杀害了四名军人并抢走一百多支美制自动步枪,该事件象征着泰南地区暴乱的开始。
  • 2007年农历中国春节,泰国惹拉府府城(Amphoe Muang)内城区一日之间发生30多起炸弹爆炸及故意纵火事件,几日后一群华裔泰国人从别彤区(Betong)乘车到邻近宋卡府扫墓,在路上遭数量不明的人乱枪扫射,9人不幸遇难。
  • 截至2007年3月,泰南地区已经有200多所中、小学校被纵火烧毁,60多名教师被袭丧生,甚至有一名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家访后被人用乱棒活活打死,有二名教师在教室门外被当着学生的面枪杀后再被纵火焚尸。

中国

印度

  • 2003年8月25日,印度最大的金融商业城市孟买发生两起炸弹爆炸事件,造成52人死亡,167人受伤。
  • 2008年11月26日:2008年孟买连环恐怖袭击,印度金融中心孟买遭遇连环恐怖袭击,造成174名当地人及外国游客死亡,至少327人受伤,另有11名警察殉职。除了一起汽车炸弹袭击之外,所有的袭击事件都发生在孟买南区。

尼日利亚

  • 2011年12月25日圣诞节博科圣地组织在尼日利亚北部的马达拉乔斯甘达卡达马图鲁城镇的基督教堂发动炸弹袭击,造成40人死亡,50多人受伤[18]
  • 2012年1月20日:尼日利亚北部最大城市卡诺市发生连环爆炸与枪击事件,造成至少80人死亡。警方证实包括警方总部、一个地区警察局、一个秘密警察局、一个护照办公室与移民部门大楼等8个地点遭到袭击,BBC报道博科圣地宣布对这次系列爆炸负责,理由是卡诺州政府拒绝释放被关押的该组织成员[19]。21日,卡诺州政府官员表示20日傍晚发生的多起爆炸已导致至少150人死亡[20]。截止23日,最终死亡人数达到185人[21]
  • 2013年1月8日:尼日利亚9名为儿童接种小儿麻痹疫苗的医务人员被恐怖分子杀害。
  • 2014年2年17日:博尔诺州南部的一个村庄15日晚遭博科圣地武装分子袭击,武装分子向村内房屋投掷简易炸弹,并向村民开枪,杀害106人
  • 2014年2月25日:博科圣地武装分子袭击了约贝州的一所中学,开枪并挥刀杀死了正在宿舍中睡觉的43人。
  • 2014年4月14日: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公车站于早上上班高峰时段发生炸弹爆炸事件,导致71人死亡,124人受伤,16辆豪华旅游车和24辆小巴被毁。博科圣地被怀疑是主谋[22]。同一天,来自尼日利亚博尔诺州奇博克镇公立中学的200多名女学生遭到该组织绑架

中非共和国

  • 2013年9月5日:伊斯兰反政府武装塞莱卡联盟攻入首都班吉,24小时内有3000人被杀害,班吉街头四处可见尸体,数座基督教堂被破坏。[23]
  • 2014年7月8日:伊斯兰反政府武装袭击了一座庇护着难民的天主教教堂,造成17人死亡,10人受伤。[24]

穆斯林恐怖袭击的伊斯兰国家

肯尼亚

  • 1998年8月7日:1998年美国大使馆爆炸案,美国驻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大使馆几乎同时遭遇汽车炸弹袭击的事件,这两起共造成224人死亡,超过4500人受伤。此案系卡伊达组织制造。
  • 2013年9月22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家购物中心发生一起恐怖袭击事件,使得67人死亡,187人受伤,其中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妇女遇难,其儿子受伤。[25]此案系索马里青年党制造。
  • 2015年4月2日:清晨5时30分左右,4名蒙面枪手携带枪支和炸弹闯入肯尼亚加里萨的莫伊大学校区,对非穆斯林学生发动袭击,造成至少147人丧生,179人受伤。4名暴徒后均被击毙,索马里青年党宣称对此事件负责。[26][27]

阿富汗

  • 2011年12月6日:阿富汗喀布尔及北方重镇马扎里沙里夫两座什叶派清真寺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什叶派穆斯林58人死亡,至少150人受伤。截至2011年12月12日,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84人。[28]
  • 2019年7月1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市中心当天上午发生汽车炸弹袭击,造成至少34人死亡、68人受伤。塔利班组织已宣布对此爆炸事件负责。[29]
  • 2019年8月19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西部一座正在举行婚礼的礼堂遭爆炸袭击,导致63人死亡,有180多人受伤,伊斯兰国于18日宣布对此次自杀式爆炸袭击负责。[30]

已遭伊斯兰恐怖主义袭击的国家与地区分布

红色区块为911恐怖攻击起,至今为止曾遭受伊斯兰恐怖主义袭击的国家与地区

参考文献

  1. ^ The Honourable Peter Milliken. OFFICIAL REPORT (HANSARD). House of Commons Debates (PDF). HOUSE OF COMMONS, PARLIAMENT OF CANADA. 2001-09-18. (原始内容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url= (帮助)存档于2021-06-21). 
  2. ^ Bruce Thornton. Chapter Three - America and Jihad. The Wages of Appeasement: Ancient Athens, Munich, and Obama's America. Encounter Books. 2013 [2015-02-23]. ISBN 97815940355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3. ^ Roy, Olivier. What is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jihadist terrorism?. insidestory.org.au. 18 December 2015 [25 Februar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4. ^ 美奥兰多夜店枪击案:50人丧生 53人受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BS中文网。
  5. ^ 行凶前宣称效忠ISIS 美狂徒两度避过FBI调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公咨询。
  6. ^ 卡伊达组织将公开伦敦7-7爆炸案人弹新录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人民网。
  7. ^ 英国进入"危急"状态 未遂袭击遗留线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人民网。
  8. ^ 英士兵当街被砍死 英相:不向极端主义妥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唐人。
  9. ^ 伊斯兰国称对曼彻斯特爆炸案负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美国之音。
  10. ^ 警方:国会袭击案为"伊斯兰极端主义恐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德国之声。
  11. ^ 伦敦桥恐袭案:IS宣称对此负责 一遇难者为剑桥大学毕业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央视网。
  12. ^ 西班牙连环爆炸案:血洗马德里火车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德国之声。
  13. ^ 巴塞罗那游客区兰布拉大道 白货车撞人群增至14死 ISIS承认责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01。
  14. ^ 14.0 14.1 Tiananmen crash: China police 'seek Xinjiang suspects'. BBC News Online. 29 October 2013 [2013-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0) (英语). 
  15. ^ 王凤昌. 北京警方征集“重大案件”新疆嫌犯线索. cn.reuters.com. 2013年10月29日 [201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2) (中文(中国大陆)). 
  16. ^ China police call Tiananmen Gate suicide attack an act of terrorism, arrest 5 suspects. Washington Post. Associated Press. 31 October 2013 [201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1) (英语). 
  17. ^ 昆明“3·01”事件是由新疆分裂势力策划制造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新华网. 2014-03-02 [201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4). 
  18. ^ Nigeria churches hit by blasts during Christmas prayers. BBC News. 25 December 2011 [25 Dec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19. ^ 尼日利亚北部连环爆炸 医院堆积至少80具尸体. 中国新闻网. 2012年1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8日). 
  20. ^ 尼日利亚极端穆斯林组织袭击官方机构 百余人死亡. 羊城晚报. 2012年1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6日). 
  21. ^ Sky News (编). Nigeria: More Bombs Found As Death Toll Rises. Sky News. 2012-01-23 [2012-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6). 
  22. ^ 尼日利亞公交車站爆炸 70多人喪生. BBC中文网. 2014-04-14 [2014-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中文(繁体)). 
  23. ^ 非洲“娃娃兵”讲述悲惨经历:被训练去杀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参考消息。
  24. ^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church attacks leaves 17 dead,Fox News。
  25. ^ 一名中国女性遭索马里青年党杀害 中国强烈谴责. 中国农贸交易网.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中文(简体)). 
  26. ^ 肯尼亞大學遭襲 遇難人數升至147人. BBC中文网. 2015-04-02 [201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5). 
  27. ^ 肯尼亚大学遇袭147人死亡 4名蒙面歹徒被击毙. [201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28. ^ 阿富汗什叶派穆斯林遭爆炸袭击 死亡人数升至8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凤凰网。
  29. ^ 阿富汗首都遭爆炸袭击34人死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
  30. ^ 袭击已致63人死亡180多人受伤!阿富汗一婚礼现场遭爆炸袭击[失效链接],新浪网。

参见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伊斯兰恐怖主义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