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中国地方语言教学.

中国地方语言教学

母语教学,又称方言教学,自明代以来有明确记载,[1][2]在现代意思有三种。传统意思是,师生之间以当地母语为授课语言讲授各个科目,属母语教学范筹。[3]普通话接管了各地母语作为授课语言后,2010年代有小量学校为了拯救当地母语,产生了两种新的意思,一,学校另开一课教母语,目标是达至能生活交际;[3]二,为了承传童谣说书评弹曲艺等带有表演性质的乡土民俗而讲授在该表演用得上的母语,以“方言文化进课堂”为名目,实则不教生活交际用得上的母语。[3]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通过《义务教育法》,其中第六条“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90年代末母语全面撤出中国大陆的小学。2000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更衍生了学校推普的任务指标。2003年起各省传媒陆续反映学生不会当地母语的现象。[4]

以母语为教学语言

中国各地语言生活
方言电影史
  • 语言电影列表
    • 1949年前
    • 1950年-1978年
    • 1979年-1999年
    • 2000年-2004年
    • 2005年-2009年
    • 2010年-2014年
    • 2015年-2019年
  • 语言电影史
  • 港产片
  • 澳门电影
  • 藏语电影
  • 停产
方言童谣/民歌
  • 按地域:京
  • 内蒙
  • 川渝

方、语言电视广播史
各地读音字典
  • 方言口述材料库:乡音苑(2013-)
    语保工程采录展示平台(2020-)

WikiProject:中国传统声音

推普前

“明清时,各地用方言教书是普遍现象。”[1][2]明清时,游走各州县蒙学(儿童启蒙学堂)的教书先生,常备该县的正音字典,协助他以当地母语对学童母语教学[1]清末,赵元任 “六岁 (1898年) 从私塾老师学会用常州方言诵读四书五经”。[5]1955年教育部指示“学校必须逐步用普通话教学……首先从语文科做起”,当地母语教学开始被取代。[6]浙师大王洪钟教授:“从前人们不但交流用方言,而且在私塾里用方言朗读文章;而现在年轻一代由于从小学普通话,方言对他们来说仅用于乡邻交流,看到汉字根本想不到它的方言读音,用方言说话时也想不到对应的字,就使方言和书面语之间的联系割裂了”。[7]

中国留下有声电影记录的讲学,1929年摄于上海,师生在8分钟影片里皆以吴语对答。[8]2018年浙江湖州德清县某老人回忆,由村小升上县城初中,自然而然学习县城的语言,“进了中学,必须讲德清方言,否则就难以与他人交流。”[9]1932年章太炎(浙江余杭人)访问北京大学国文学系以吴语开讲《广论语骈枝》,[10]同年访问江苏吴县律师公会以吴语开讲《尚书》。[11]王国维1925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以吴语开讲《古史新证》(含《殷周制度论》)、先秦《仪礼》、《说文》等课,并以吴语指导研究生西北史地学元朝历史,[12][13]均以吴语为主。[14][15]

学术研究史

“以母语为教学语言”方面,研究得最多的是香港的粤语教学、[16][17][18]台湾闽南语教学[19][20]台湾客家话教学、[21]新加坡的闽南语教学、马来西亚的闽南语(泉漳话)教学、[22]、马来西亚的潮州语教学、[23]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语教学。[24]

推普后

中国普及义务教育以后,校园生活占据6岁以上学生的大量时间,小学是否以母语为授课语言,关乎该母语的自然习得时数。1986-2000年间逐步严格执行以普通话为媒介语的义务教育,从小学一年级起所有科目都以普通话授课。

另开一课教母语(听说)

官方态度微妙

在语言教学,“教授母语与教授外语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外语通常默认受教者在学校教育之前没有或较少机会接触这种语言”,[25]由于中国儿童属于“较少机会接触”的情况,母语课大抵教该母语的入门听力口说。然而,官方对母语课的态度微妙,认为教母语只应在于传承乡土(传统)文化,而不应是学习母语本身。

在具有国家语委官方背景的学者的观点中:

  • 王莉宁博士[注 1]认为“不教,但允许还会说的人在课外说”(注:按教育部规定课上不允许说),她指“不是让方言成为教学用语,也不是提倡把地方话学习纳入教学体系[...]应允许中小学、幼儿园在课外说方言,让方言成为青少年日常用语之一”。[30]
  • 李佳博士[注 2]尤其提出现代的科技政治概念应以普通话表达,指“不能喧宾夺主,用方言教学去取代文化教学,因为使用方言进行交际并不属于课堂教学应该承担的主要内容。尤其是使用方言诵读现代文或进行即兴演讲时,由于语料本身承载的传统文化因素较少,师生双方的注意力就更容易聚焦到方言本身,如字音是否标准、遣词造句是否地道[...]。受自身发展程度和规范化程度的制约,绝大多数汉语方言都无法精确、顺畅地表达现代科技术语和政治社会概念,只能将普通话词汇变为方言发音来表达现代名物,这种处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并不大”。[3]

教材问题

正式发行的母语教材主要在大、中城市才有,小城市以自编校本教材为主。自编教材大多是某一家学校的几位教师,编写难免有问题。[32]四川大学教授俞理明[注 3]指出市场上的方言教材未达大学水准,大学定须新撰教材,这笔准备成本就不少。[35][36]在浙江温州,一周一课时,多为语文课老师兼任。[37]

课纲方面,四川大学教授杜晓莉[注 4]指“语言学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有方言学的内容。在本科教学中,方言纳入课堂的不多”。[35]

另开一课教“方言背后的民俗”

学校以“方言文化进课堂”为名目,大抵是为了传承带表演性质的乡土民俗,而讲授在该表演用得上的母语,实则不教母语本身(不教听力和口说),目的并是让学生达致以母语在生活交际。

在具有国家语委官方背景的学者的观点中:

  • 王莉宁博士[注 1]的理解是“乡土”,她说“方言文化读本和乡土教材,试点开设方言文化校本课程,组织童谣传唱、学唱地方戏、方言经典吟诵等校园活动”[30]
  • 李佳博士[注 2]指“‘方言文化进课堂’……如童谣说唱、方言讲古[注 5]戏曲曲艺欣赏[注 6]、文化读本选修等,将对方言的情感寓于传统文化教学之中。”[3]这些课程主要划入“音乐学科拓展课程”、“综合实践”的类别。[32]

四川大学研究汉语训诂学的俞理明教授[注 3]指出,基于成本考量,方言作为“地方艺术研究”、“文化艺术欣赏”的教材充足,推行“方言文化进课堂”比较容易;而教孩子会讲会听一门方言的教材 (亦即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来学习的教材)水平参差,编新教材有成本,难免有阻力。[40]

教育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在山东烟台、山东东营、湖南长沙、湖南耒阳、浙江杭州、浙江温岭、广东潮汕出现了由学校或教师组织的“方言文化进课堂”。[41]

注脚

  1. ^ 1.0 1.1 王莉宁,1981年生,[26]广西南宁人,母语南宁话[27]国家语委下辖科研机构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8][29]
  2. ^ 2.0 2.1 李佳,1981年生,辽宁鞍山人。国家语委下辖科研机构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31]
  3. ^ 3.0 3.1 俞理明,1952年11月生于上海[33]祖籍浙江宁波。主要研究六朝佛经的中古汉语训诂[34]
  4. ^ 杜晓莉,女,四川广安人。[38][39]
  5. ^ 苏州评话、扬州评话、北京评书、浦东说书湖北评书、四川评书等
  6. ^ 湖南渔鼓、山东琴书、苏州弹词等

引用来源

  1. ^ 1.0 1.1 1.2 江巧珍; 孙承平. 徽语区方言的特点与成因初探. 《黄山学院学报》. 2003年11月, (4): 50-53.  原文引录:“明清时,各地用方言教书是普遍现象。”
  2. ^ 2.0 2.1 基达. 普通话要继续推广. 《语文建设》. 1963, (9)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  原文引录:“过去方言区的学校一般都是用方言教学的”
  3. ^ 3.0 3.1 3.2 3.3 3.4 李佳. 也论“方言文化进课堂”. 《语言文字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2017, (2)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5).  前半部免费转载至:李佳:也论“方言文化进课堂”(摘编). 微信公众号中国语情. 2018-02-28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6). 
  4. ^ 李中. 粤语衰落谁之过?. 新华网金羊网南方网等一稿多投. 2003-10. 在广东推广普通话,好不好?当然好!可是,别把推广普通话变成扼杀广东话。千年来的粤人说广东话,为了各种需要,广东人也需要跟外地交流沟通、也需要说普通话,可是,别逼我们只说普通话。也许我到上海时,希望能与对方用普通话沟通已经可以,但我们从来不去设想上海人之间用普通话沟通,因为那不关我的事。  作者在12月摘录各方反响:[讨论] 粤语衰落谁之过?. 湘里妹子. 2003-12-04 [2020-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6). 
  5. ^ 冯爱珍. 方言大师赵元任. 清华大学新闻网-转自中华读书报. 2001-08-15 [2021-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6. ^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5年11月17日). 中国教育部. 1955-11-17 [202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7. ^ 金璐; 林楚依. 竞选者最年长者85岁 “老金华”竞选方言发音人火暴. 金华新闻网. 2012-07-25 [2021-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8. ^ 附吴语字幕版本,见:三好学生陈仙娥(1929年). bilibili网站. [2020-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8). 。没字幕的原始版本,收藏于Chinese school- Chinese Children Sing Their Lessons. Fox Movietone News Story. 1929-03-14 [2020-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8). ,馆藏号MVTN_2-517,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s Moving Image Research Collections.
  9. ^ 你能听懂几种方言. 德清新闻 (德清县广播电视台). 2018-04-10: 第6页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10. ^ 桑兵. 章太炎晚年北游讲学的文化象征. 《历史研究》. 2002, (4). 
  11. ^ 桑兵. 章太炎晚年北游讲学的文化象征. 《历史研究》. 2002, (4): 注释第5-6条 [2021-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12. ^ 彭华. 〈王国维之生平、学行与文化精神〉. 舒大刚 (编). 《儒藏论坛: 第四辑》. 成都: 巴蜀书社. 2009年12月 [2021-04-13]. ISBN 97878075255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该文后略经修订,收入:彭华 (编). 《王国维儒学论集》.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年11月: “代前言”页. 
  13. ^ 孙敦恒. 王国维与清华国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校史组 (编). 《清华人物志(一)》.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3年.  全文转载至:王国维与清华国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网. 2011-04-08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7). 
  14. ^ 倾听海宁之声—走近海宁方言.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2013-06-20 [2021-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在讲到海宁名人和方言的部分时,姚若丰老师着重向大家介绍了王国维、章克标、胡明扬徐志摩,和大家分享了很多这些名人与海宁方言间的趣事。任教清华之时,王国维先生的授课以海宁方言为主 
  15. ^ 姚淦铭(讲者). 王国维的学术三境界(謄稿). 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 2004-11-05 [2021-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16. ^ Language policies for Hong Kong schools since 1997, V Kan, B Adamson. London Review of education, 2010.
  17. ^ Li, VWK; Majhanovich, SE. Marching on a long road: A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ther-tongue education policy in post-colonial Hong Kong (PDF). Education and Learning Research. 2010. 
  18. ^ 谢锡金 (编). 香港幼兒口語發展 第二版 (PDF). 香港大学出版社. 2014 [2021-02-22]. ISBN 978-988-8208-1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22). 
  19. ^ 林淑期. 國小台語課程漢字教學之研究 (硕士论文).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2010. hdl:11296/e9wrat. 
  20. ^ 吴宗立; 陈惠萍. 國民小學教師閩南語教學態度之研究 (PDF). 《国民教育研究集刊》. 2005, 13: 209-230 [2021-05-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25). 
  21. ^ Hsieh, Hsiu-Mei; Field, Sherry L. Taiwanese Hakka teachers’ views and experience on Heritage Language Instruction and Education (PDF). Language Society and Culture. 2011, (32) [2021-02-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3-05). 
  22. ^ Gill, Saran Kaur. Shift in language policy in Malaysia: Unravelling reasons for change, conflict and compromise in mother-tongue education. AILA Review. 2007, 20 (1). 
  23. ^ 杨金川. 战前韩江学校发展缩影:从《创校缘起(1919)》到《募捐缘起(1939)》的宣言. 黄美冰(副校长) (编). 《百年韩江与潮州:学术论文集》 (PDF). 槟城: 韩江传媒大学学院. 2019年8月 [2021-06-22]. ISBN 978-967-17212-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05). 
  24. ^ 韦介武. 中國社會科學院藏緬語專家孫宏開先生訪問記. 汉学研究通讯. 2000, 19 (1) [2022-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2-23). 
  25. ^ 欧登草娃. 尴尬的“母语”:蒙古族双语教育实践与教育选择 ---前郭尔罗斯蒙古自治县蒙古族中学的个案研究 (PDF). 《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 (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2014年2月15日, (153) [2020年10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年10月15日). 
  26. ^ 王莉宁.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5-06-25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8). 
  27. ^ 杜玮. 你还会说家乡话吗?代际传承断裂,方言濒危. 中国新闻周刊. 2020-07-06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28. ^ 王莉宁(研究员). 北京语言大学.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29. ^ 王莉宁. 中国协同创新网.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30. ^ 30.0 30.1 王莉宁. 让校园适度拥有方言时空 (07版).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16日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31. ^ 李佳. 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015-02-04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32. ^ 32.0 32.1 黄晓东. 浙江省方言文化教育:现状、问题及展望. 《文化遗产》. 2018, (3) [2020-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33. ^ 俞理明文集. 语思. [2020-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6). 
  34. ^ 俞理明.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师资阵容. 2019-03-06 [2020-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0). 
  35. ^ 35.0 35.1 王垚,周霖. 高校教师论文称 成都高校有必要开展方言课程选修. (转自成都商报). 2017-06-06 [2020-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7). 
  36. ^ 肖竹. 不让乡音变乡愁,“语文教学引入方言”你咋看. ——转自潇湘晨报. 2019-09-15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37. ^ 陈敏. 小学生方言能力培养研究——以温州小学地方课程《话说温州》为例. 2020 [2021-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38. ^ 杜晓莉.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师资阵容. 2019-02-28 [2020-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0). 
  39. ^ “2015年暑假华文教师证书培训班”在老挝中文学校开班. I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2015-08-25 [2020-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0). 
  40. ^ 颜雪. 学普通话怕学成川普 四川娃娃到底该教哪种话?. 四川新闻网(转自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2019-05-21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41. ^ 《沿海三地“方言文化进课堂”状况》,收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商务印书馆,2016年. 文章前半部免费转载至:李佳:沿海三地“方言文化进课堂”状况述要. 微信公众号中国语情. 2018-04-10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中国地方语言教学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