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Talk:獸名數目.

Talk:獸名數目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欧洲历史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欧洲历史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欧洲历史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移动自申请成为管理员页面

[编辑]
有些基督教的末世學說認為啟示錄的預言將會在未來發生,指出反基督者會在“大患難”(Tribulation)期間利用獸名印記控制世界……
……隨着科技發展,陰謀論者提出過各種可能性,指印記可能是指植入體內的晶片等等。
有人認為數字666代表反基督者的名字。曾有人把某人的名字與666拉上關係從而“證明”他就是反基督者。
根據聖經,有人推論“666”其實代表人類。……
又有人認為“666”是破解名字的密碼。最廣為人知的方法是A=100、B=101,如此類推。希特勒的名字"HITLER"加起來就等於666……
……六百六十六在羅馬數字中是DCLXVI,有人提出這是Domitianus Caesar Legatos Xti Violenter Interfecit的首字母縮略詞,意思是「殘殺基督使者的皇帝图密善」。

上述内容如果作为玩笑或趣闻尚可,作为百科知识罗列一堆就有很大问题了。我没有去查找英语原文如何书写,但翻译后应该进行必要的校订。从类似问题上,导致我不能肯定Gakmo先生对条目内容的把握。--冷玉 13:14 2005年1月13日 (UTC)

上面這一段相當重要,也是對於666的詮釋之一,如果這樣的說明入不了百科全書,那麼要放什麼?尤其對於我們出身於亞洲文化、非基督教徒的讀者而言,那些都是相當重要的資訊。如果沒有這些詮釋,我們怎麼知道西方對於666的恐懼與避諱。就說4吧,中國人(起碼台灣人)避諱的也很多。台灣很多樓房都沒有4樓的,如果今天我們寫了一個詞條,然後說明台灣有許多樓房沒有4樓,單單是出於避諱4的諧音死,您也認為這是「玩笑」或「趣聞」嗎?Richy 13:44 2005年1月13日 (UTC)
两点意见:①我可以将反对意见修正为中性意见,因为我相信Gakmo的人品。见Gakmo的对话页;②维基百科不能允许“伪知识”泛滥,例如“HITLER=666”、“666……意思是「殘殺基督使者的皇帝图密善」”,牵强附会的成分太大。伪知识可以作为反例出现,但需要明确指出,这个原则我会坚持。--冷玉 15:21 2005年1月13日 (UTC)
分成三點來說:一、對於偽知識的反對不應該變成對人的反對。這是把應該對事的討論與處理,拿來對付人。二、所謂的偽知識前提是有真知識的存在,不過如果你有聽過蝴蝶效應的話,就應該知道,人類並非全知全能,亦即知識亦有其盲點,我們既無法排除任何事務對於某事可能存在的影響(由於我們不知道其因果關係存在),要稱某些事情為偽知識,恐怕就有問題。三、維基百科的中立性不是建立在只有科學論點之上,除了科學主義之外,還包括了神祕主義、經驗、思想及幻想及其他各種的世界觀及宇宙論,請不要把維基百科變成科學至上百科。--虎兒 16:07 2005年1月13日 (UTC)
我们大家近来很多的分歧颇有意思:好像大陆朋友中理工科出身颇多,而台湾朋友中文科出身较多,这种知识背景的差异有可能比两岸认知差异还大。对上文说一下看法:先说“三”、科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科学之外还有艺术、宗教等门类,科学之中还有假说、前科学的阶段,很有价值的经验、直觉也未能列入科学范畴。认清各个体系的优势和局限,有助于实现中立的目标;再说“二”、科学虽远没有完善到解释一切、解决一切的地步,但不应因此去夸大不可知部分甚至怀疑当前科学体系的基础。例如违反能量守恒原理的“永动机”问题,不能用“科学还未穷尽一切可能”的理由进行宣传介绍。对现有科学体系的反证要有严谨的证明,对未知内容的猜测在未证实前不应作为事实、结论进行传播。神秘主义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目前公认科学是行之有效的系统;最后说到“一”、我没有与Gakmo住在一起,没有直接接触,由事及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_^ --冷玉 02:22 2005年1月14日 (UTC)
从这一点来说,我也理解冷玉反对的意见,当我阅读这一段的时候,没有认为这段有太大的问题,有点不那么严肃,但是这正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就如中国对6,8的喜爱和4的厌恶,西方人对13的厌恶一样。我觉得可以拿出来讨论甚至于争辩。--用心阁 01:09 2005年1月14日 (UTC)
反映对数字好恶的这部分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HITLER=666”、“666……意思是「殘殺基督使者的皇帝图密善」”之类的胡乱联系--冷玉 02:22 2005年1月14日 (UTC)

我想問題可能出在身上。原文有:"One interpretation is simply that ...... Another interpretation is that ....."。試比較兩種翻譯:

  1. 其中一種詮釋是......另外一種詮釋是......
  2. 有人認為......又有人認為......

我選擇了第二種,一來較簡潔,二來「詮釋」總是由人提出的吧,用「有人認為」感覺沒有什麼不妥。於是後來索性把原文"scholars who believe the Book of Revelation refers to real people and events argues..."的翻譯由原本的「認為啟示錄預言實事的學者提出...」(參見頁面較早版本[1])也改為「有人認為」。可能我們訴諸權威的心理(appeal to authority, 西方的社會心理學有很多相關的論述,如en:Milgram_experiment)會使我們覺得「有學者認為」比「有認為」更有說服力。我一直認為知識不一定來自專家;普通人也能夠「生產」知識,也不一定見得是錯誤的知識(相信不少維基朋友也不是學者)。只要是知識,無論出自誰人的口,就可以流傳、被應用、被驗證、被改寫。這大概是Larry Sanger所說的反精英主義(anti-elitism)作祟[2] 日後我會更小心。希望各位能抽空讀讀一些主要由我翻譯的條目如國家元首國際聯盟瑞典語。有人關注自己有份編譯的條目是很值得高興的事 :-) -- Gakmo (Talk) 06:56 2005年1月14日 (UTC)

我认为翻译成“有人认为”是有商榷之处:作为一种正式的文本,和口头语言和一些非正式的文本不一样。 “有人认为”正是因为简短,而给人不正式的感觉。我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或者“有些研究认为”都要更正式一些。 可能是行文上的不同。我感觉这段英文文本写的就不够好,有一些随意。--用心阁 09:15 2005年1月14日 (UTC)

聖經原文

[编辑]

是希臘語嗎?應該是希伯來文吧。 不是很確定?確定者請改一下—林雪凡 (留言) 2008年5月2日 (五) 07:21 (UTC)[回复]

沒錯是希臘語。我記得看過一些聖經歷史的書,當中有人質疑《啟示錄》的真實性,因為相傳《啟示錄》的作者與《約翰福音》的作者是同一人,但《啟示錄》的文筆很不通順,但《約翰福音》的行文卻很流暢。後來有人指:《約翰福音》有約翰的弟子作潤筆,所以行文才會比較流暢,但《啟示錄》是約翰被流放時所寫的,所以沒有人替他潤飾。可以參考兩篇福音的條目。--石添小草 (talk to me) 2008年5月2日 (五) 07:56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獸名數目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9日 (六) 14:24 (UTC)[回复]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Talk:獸名數目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