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Talk:國立臺灣博物館.

Talk:國立臺灣博物館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台灣专题 (获评丙級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灣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灣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博物馆专题 (获评丙級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博物馆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博物馆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台北大天后宮

[编辑]

其實是毀於1911年天災加上,位於公園範圍內於決定毀而不休直到1912年「台北大天后宮」才正式走入歷史,並不是如外界所說被日本人強行拆除。--Honmingjun--銘均 2010年9月2日 (四) 04:32 (UTC)[回复]

謝謝提供資訊,另外樓上Honmingjun忘了簽名囉,怕會與後面回應的人混淆。查了一下,有網頁提到這段歷史描述,可以看Purrfect Life: 百年風華:台灣博物館建築特展的網頁內容,一位署名jun的網友,說自己是該博物館的志工。我猜是閣下您吧?看帳號裡有jun。但該段描述(指1911三個颱風導致拆除等緣由),不知所據為某書、某史料或某位耆老。若能提供的話,大家想轉述時才有依據,否則僅能備此一說,就有些可惜了。--Mihara57 (留言) 2010年9月2日 (四) 03:31 (UTC)[回复]
原來都有Jun是巧合,是我搞錯了。另提供以下當時報紙的記載(查自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不過如果閣下找到某本書也有寫到那就更好了,或許可從府志或鄉土誌先找找看,但這類書都描述比較簡略,若有專門研究廟宇建築的學者會調查更詳細吧。臺灣妙妙廟系列(八)─消失的臺北府天后宮 - 樂風的民藝筆記 - Yahoo!奇摩部落格這網頁提到一些書籍,雖然關於天后宮的版本很多,或許有參考的價值吧。--Mihara57 (留言) 2010年9月2日 (四) 12:05 (UTC)[回复]
《臺灣日日新報》(1911-08-23,雜報,臺灣文庫近聞):「臺灣文庫自淡水館折毀後。即行閉鎖。移其書籍于府後街天后宮樓上。爾來為善後策。已種種考究。且此天后宮亦瀕于折毀。……」
《臺灣日日新報》(1911-09-02,雜報,臺北暴風雨害略報/城内方面):「……統觀城內各戶。無不浸水。舊式土角支那形家屋及木板屋之稍舊者。皆傾倒破壞。由西門街抵北門。家屋倒壞者十數間。總督府衖門及醫院等邊棟樹拔者數十株。又。拔巨榕一株。由北門街迂迴出北門沿停車場附近一帶。直抵鐵道旅館過臺北廳而之府後街一帶。概府前街、府後街。北門街所有橫衢。浸水尤甚。(註:當夫方漲之時。踰床上或抵門樓。覺一帶家屋。等於浮海為家。倒壞家屋。)福井旅館附近。舊天后宮附近。臺北廳舍右隣。盛進商行右隣。府後街檢番附近。此一帶水退之時。又上及股而上遭難居民。男女皆埋足於濁泥中。以竹符貨車運搬貨物。有家屋傾倒而兼釀成火災者。烏乎慘憺如斯亦可哀已。(註:府內各內地官吏舍。亦復浸水。坂垣竹籬。傾倒者眾。音樂堂椅子。縱橫散亂。新公園樹木亦拔倒數十株。水之入新公園一帶也明矣。……)」
《臺灣日日新報》(1911-09-14,雜報,天后移艋):「臺北城內天后宮。■充為中學會。者番為道路改正。正適其衝。去廿四日午後三時許。該會以宮中所祀之天后以電話向艋舺區長黃應麟氏交涉。移于龍山古寺後殿聖母廳。艋人之崇信者甚多。是日演以掌中班。晝夜香火不絕。是亦添出一番鬧熱耶。」
《臺灣日日新報》(1911-10-08,雜報,撤毀投票):「府後街天后。本月二日依投票行官售。其結果。以價四千六百圓歸于大稻埕陳曾俊氏。而該宮撤毀以來月十五日為期。謂斯日投票者。內地及本島人共有十八名云。」
《臺灣日日新報》(1911-10-15,雜報,中學會之發展):「臺北私立中學會原設城內天后宮。因該宮欲毀。乃移於府中街民屋。……」
《臺灣日日新報》(1911-10-19,雜報,臺灣文庫移轉):「臺灣文庫藏書五千二百三十六部一萬五千餘冊。前年淡水館折毀。即行閉庫。而置諸府後街天后宮之中。此次該宮又為臺北公園地內。要行折毀。因移置大稻埕六館街林本源所有家屋內。然亦可暫不可久者。……」
《臺灣日日新報》(1911-10-23,雜報,改造新公園):「臺北新公園。……四邊風光景色。倍勝於從前。又目下取毀之天后宮舊址。待■平後。然後徐徐設計云。」
《臺灣日日新報》(1911-11-21,雜報,新公園改觀):「臺北新公園。邇來改修步道及栽植樹木。甚為繁忙。經已著著進步。完成約有九分。頓改舊觀。一新面目。而元中學會所用之天后宮。亦折毀完竣。……」

我沒有臺灣日日新報查詢資格,進度無法前進--Honmingjun--銘均 2010年10月19日 (二) 08:37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國立臺灣博物館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6日 (五) 02:55 (UTC)[回复]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Talk:國立臺灣博物館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