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賴明詔.

賴明詔

賴明詔
出生 (1942-09-08) 1942年9月8日81歲)
日治臺灣臺南州臺南市
公民权
教育程度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分子生物學博士(1973年)
母校
知名于冠狀病毒研究
配偶翁惠瑛[1]
奖项
  • 北柏林頓基金會 傑出學者獎(1989年)
  • 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 國泰醫院肝炎研究獎(1990年)
  • 南加州大學 研究和學術創新獎(1998年)
  • 王桂榮台美文教基金會 科技工程獎(2003年)
  •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 傑出人才獎(2007年)
  • 南加州大學 終身成就獎(2008年)
  • 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 終身成就獎(2009年)
  • 總統科學獎 生命科學組(2013年)
  • 日經亞洲獎日语日経アジア賞 科學技術組(2017年)[2][3]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微生物學病毒學[2]
机构
博士導師彼得·迪斯貝格英语Peter Duesberg

賴明詔(英語:Michael Ming-Chiao Lai,1942年9月8日),臺灣臺南市人,為臺灣微生物學病毒學學者,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分子生物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國立成功大學校長、南加州大學特聘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正研究員,並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在臺灣有「冠狀病毒之父」的美譽。[1][2]

生平

賴明詔生于臺南。他自臺灣省立臺南第一中學畢業後,考進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並於1968年獲醫學士學位。其後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博士,師從彼得·迪斯貝格英语Peter Duesberg,期間開始對於病毒之研究,並於其後之學術身涯中持續精研癌症基因冠狀病毒C型D型肝炎等領域。[4]完成博士學業後,賴明詔開始於南加州大學執教。

任職於南加州大學期間,雖然冠狀病毒於當時未獲學界重視,但賴明詔仍持續深入研究。[5]而自1990年至2003年間,除教職外並同時於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擔任正研究員。在學術榮譽方面,其於1992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2002年獲選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2006年獲選世界科學院院士。[2]

2003年經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的邀請,賴明詔返臺出任該院副院長。[5]卸任後,曾於2007年至2011年間擔任國立成功大學校長。其後於國立成功大學、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

荣誉

  • 1989年,獲北柏林頓基金會傑出學者獎。
  • 1990年,獲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國泰醫院肝炎研究獎。
  • 1992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 1998年,獲南加州大學研究和學術創新獎。
  • 2002年,獲選為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
  • 2003年,獲王桂榮台美文教基金會科技工程獎。
  • 2004年,獲國立中央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
  • 2006年,獲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今世界科學院)院士。
  • 2007年,獲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獎。
  • 2008年,獲南加州大學終身成就獎。
  • 2009年,獲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終身成就獎。
  • 2012年,獲選為李國鼎講座教授。
  • 2013年,獲總統科學獎
  • 2017年,獲日經亞洲獎日语日経アジア賞

參考資料

  1. ^ 1.0 1.1 修瑞瑩. 獨/冠狀病毒之父:台灣應檢討下一步該怎麼走. 聯合新聞網. 2021-09-13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2)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2.3 2.4 院士簡歷-賴明詔.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6) (中文). 
  3. ^ 2013生命科學獎得獎者-賴明詔院士個人簡歷.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8) (中文). 
  4. ^ 徐如宜. 台灣冠狀病毒之父院士賴明詔:新冠病毒不可能完全消除. 聯合新聞網. 2021-05-13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中文(臺灣)). 
  5. ^ 5.0 5.1 林怡慧. 冠狀病毒之父賴明詔專訪-貫徹科學家精神,投入病毒研究之路. 衛福季刊 (衛生福利部). 2020-09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學術機關職務
中央研究院
前任:
陳長謙
副院長
2003年7月1日-2006年10月18日
繼任:
王惠鈞
國立成功大學
前任:
高強
校長
2007年2月1日-2011年1月31日
繼任:
黃煌煇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賴明詔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