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熊震球.

熊震球

熊震球
出生(1931-02-03)1931年2月3日[1]
 中華民國湖北省武昌市
逝世2020年12月25日(2020歲—12—25)(89歲)
臺灣臺北市
国籍 中華民國
效命 中華民國
军种 中華民國陸軍裝甲兵
军衔 上士

熊震球(1931年2月3日—2020年12月25日),湖南長沙人,中華民國陸軍上士警察。在古寧頭戰役時擔任M5A1戰車射擊手,打響戰事第一砲。

生平

參與古寧頭戰役的國軍戰車「金門之熊」M5A1,編號66,在戰場上發射第一發戰車砲,給予準備登陸灘頭解放軍迎頭痛擊,也開啟國軍「台海第一戰」勝利序幕,陳列於古寧頭戰史館[2]

從軍

熊震球的老家在湖南長沙經營裁縫店,他的父親因為被黃興看重,而受邀到廣州加入國民革命軍,之後曾在黃埔軍校擔任教官,熊震球是其父在湖北財政部工作時出生。對日抗戰勝利兩年後,熊震球的父母在接下來的兩年內接連逝世,此後因家族中問題,16歲的熊震球決定離家從軍[3][1]

1947年底,熊震球從軍校畢業[3]。1948年初,熊震球在湖北漢口丹水池接受入伍訓練,結訓後分發到戰車團,擔任上士班長,並在年底奉命至上海接收M5A1戰車。1949年3月,隨國軍撤退來台。1949年8月,熊震球隨部隊移防金門[3][1]

打響古寧頭戰場

1949年10月24日,熊震球所在的戰車排在部隊實施協同演習結束的返營途中,其所屬的編號66戰車因拋錨而停留在古寧頭海灘檢修,同排64號與65號戰車陪同警戒。檢修至10月25日臨晨0時30分許,在嚨口方向發現2枚信號彈自海面升起,作爲66號戰車射擊手的熊震球在排長指示下快速返回崗位,由於戰車故障後砲塔一直朝向海灘,熊震球登車在来不及更换弹药的情况下直接使用穿甲彈,在倉促之中擊發,打響古寧頭戰役第一砲,也恰巧擊中共軍彈藥船造成劇烈爆炸,同時引燃周遭船隻,亦警醒守軍應戰,被國軍視為贏得戰役的關鍵之一[4][5],此後熊震球與同袍作戰至天亮,其所屬為傷亡最少的單位,僅有一位戰車副駕駛陣亡[3]。戰車修復後,熊震球亦曾轉戰共軍位於北山洋樓的指揮所[5]

古寧頭戰役結束後,編號66的M5A1戰車被譽為金門之熊,展示於古寧頭戰史館廣場,熊震球與其他戰車排裝甲兵的畫像也被展示在金門嚨口的安東一營區中[5]

退伍之後

1950年6月,熊震球隨部隊移防臺灣;1958年,調任戰三營第七連車長。1960年12月1日,因生涯規劃以陸軍上士退伍,轉任警職[1]

熊震球晚年經常回到金門悼念袍澤[6]。2020年12月25日,熊震球於家中離世[6]。2021年1月12日,於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行公祭,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馬英九、國防部長嚴德發、前國防部長高華柱等人皆前往致祭[7],蔡英文亦向熊震球頒發褒揚令,並由其子代表接受[8]

總統蔡英文頒發褒揚令[9],原文如下:

前陸軍裝甲兵第二師戰車第三營第七連上士車長熊震球,沉毅果勁,敦貞愷直。少歲強鄰入侵,狼煙遍野,爰決意從戎匡邦,耽習戰技,壯志昂揚,磨礪以須。赤氛禍起,遭遇共軍大舉進犯金門,「古寧頭戰役」序幕揭開,悍銳擊射首枚砲彈,攔截指揮船艇威逼;遏阻匪寇灘頭頑抗,激奮同袍備防士氣,擐甲操戈,摧堅陷圍;宵旰蕩攘,振旅奏捷,誠迺確保國家生存發展關鍵一役。嗣投身效力警界,悉心地方治安維護,踐履社會濟助扶持,精勤慎勉,敬業有聲。曾獲頒中華民國保衛臺灣紀念章暨追贈虎賁乙種獎章等殊榮。綜其生平,勇作捍禦臺海屏障之前鋒,誓為戍衛臺澎金馬之干城,亮藎英範,青史聿昭。遽聞鶴齡凋落,悼惜良殷,應予明令褒揚,用示政府篤念忠固之至意。

總   統 蔡英文    
行政院院長 蘇貞昌    

公祭後,熊震球遺體火化,家屬將骨灰安厝於國軍示範公墓的國軍忠靈殿[10]

軼事

熊震球逝世前,曾向其忘年之交劉文孝透露,當年因其父母過世後田產遭家族搶奪,為了拿槍報仇而決定從軍,並認為此事有損國軍威嚴,必須在他去世之後才能說[11]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李德威. 【永誌古寧頭保臺英雄】熊震球 愛國典範. 青年日報. 2021-01-12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中文). 
  2. ^ 黃慧敏. 維護戰役史蹟 金門之熊率先整修. 中央社. 2019-09-03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中文). 
  3. ^ 3.0 3.1 3.2 3.3 迴盪七十年的戰地之聲. 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 2019-08-19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中文). 
  4. ^ 李金生. 古寧頭「開炮」小兵重返金門變老. 中國時報. 2012-11-30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中文). 
  5. ^ 5.0 5.1 5.2 曾建元. 曾建元:保衛大台灣——紀念古寧頭大捷的意義. 臺灣蘋果日報. 2019-10-23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中文). 
  6. ^ 6.0 6.1 李金生. 古寧頭戰役開第一炮 熊震球老英雄殞落. 中時新聞網. 2020-12-26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中文). 
  7. ^ 黃義書. 古寧頭保台英雄熊震球公祭 蔡英文、馬英九出席. 聯合新聞網. 2021-01-12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中文). 
  8. ^ 丘采薇. 古寧頭戰役英雄熊震球告別式 蔡英文親頒褒揚令. 聯合新聞網. 2021-01-12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中文). 
  9. ^ 褒揚令–熊震球.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21-01-12 [2021-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6) (中文). 
  10. ^ 陳韻聿. 熊震球安奉儀典 安厝忠靈殿與同袍相伴. 中央社. 2021-01-13 [202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中文). 
  11. ^ 黃慧敏. 打響古寧頭戰役第一砲熊震球辭世 享耆壽90歲. 中央社. 2020-12-26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中文).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熊震球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