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滬江小學.

滬江小學

滬江小學
Shanghai Alumni Primary School
地址 香港香港島東區鰂魚涌康山康盛街14號
类型津貼小學
创办日期1987年
创始人滬江大學香港同學會
学区東區
校監林貝聿嘉教授
校長鍾振文
性别男女校
語言中文
校訓信義勤愛
校色      紅色      白色
電話號碼28844775
传真號碼25398088
学校网址https://www.sap.edu.hk/
地图

滬江小學(英語:Shanghai Alumni Primary School)是一所香港的小學,於1987年成立[1],是滬江大學校友為紀念校慶而成立的小學[1],現任校長是鍾振文[2]

該校推崇「興趣為本」教學,並重視STEM教育,以求課程貼近生活,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濃厚。該校於2016年度開始「一人一樂器」計劃,而所有在該校就讀的學生都會學習鐵片琴[2]

校政管理

[编辑]
歷任校監
歷任校長
  • 馮貽端 先生
  • 黃敏兒 女士[3]
  • 鍾振文 先生

办學宗旨

[编辑]

本校的辦學宗旨是秉承滬江大學「提供全人教育」的辦學精神,以「信、義、勤、愛」為校訓,致力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的發展,發揮他們的潛能,鍛鍊學生自學、自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承擔責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本校實踐全日學制教育的理想,為學生提供優良學習環境,希望引導學生從群體生活中,學習辨別是非、判斷善惡、彼此尊重和互相接納等待人處事的態度,從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及積極的人生觀。

基於以上的期望,本校無論在組織及管理方面, 本著中國人傳統的仁厚精神,彼此尊重、諒解、合作,致力於達成辦學的使命。

校訓

[编辑]
  • ——信實待人,事事謙沖自處
  • ——義理存心,時時反觀自省
  • ——勤儉進取,日日努力不懈
  • ——愛人如己,常常感恩回饋

校歌

[编辑]
詞:(改篇自)滬江大學校歌
曲:America the Beautiful
我來我校,時曰滬江,共高歌樂讚揚。
讚揚之聲,遍於四方,我愛母校,培植棟樑,
維我母校,桃李芬芳,中西文化之光,
信義勤愛,校訓無忘,增榮名仰滬江。

學校歷史

[编辑]

1986年

[编辑]

滬江大學香港同學會為紀念母校八十周年校慶,倡議興辦小學,首先將同學會註冊為非牟利團體,並向教育署申請辦學。

1987年

[编辑]

獲教育署批准,校舍座落於港島東區康山山巔,並邀得李曹秀群博士阮維揚先生為創校名譽校董,校董會由校監林貝聿嘉教授領導,龔甲龍先生、楊王德平女士、黃佐時先生及顧鴻源先生協助正式成立。

經辦學團體滬江大學香港同學會商議後,為紀念母校培育之恩,將學校命名為滬江小學,以信義勤愛為經、德智體群美為緯,作為辦學方針,並以發揮兒童的潛質,以培育守信義、知勤愛的社會下一代為學校的宗旨,沿用昔日滬江大學的校徽和校歌

一九八七年滬江小學的校舍落成,在同年的九月一日正式開課。

2000年

[编辑]

完成新翼擴工程,學校進一步發展多元智能課程,優化學校的各學習領域的課程和設備。

2008年

[编辑]

成立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校董,專業獨立人士、教師校董、家長校董和校友校董,領導學校發展。

著名/傑出校友

[编辑]
  • 湛嘉文(1989年):前香港羽毛球代表隊成員[4]
  • 黃又南(1995年):香港男藝人[5]
  • 溫卓妍(1998年):香港音樂劇女演員
  • 郭曉妍(2016年):香港女子組合 Lolly Talk 成員[6]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滬江小學 學校歷史. [2018-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9). 
  2. ^ 2.0 2.1 胡鳳滬江小學的籃球隊曾經是小學學界季軍。. 倡音樂修養 重STEM教育 滬江小學推「興趣為本」教學. 信報. 2017-02-02 [2019-01-06]. 
  3. ^ 3.0 3.1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 小學概覽2000/01 - 滬江小學. 2000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6-18. 
  4. ^ 第一屆(1988~1989)畢業生名單. 滬江小學舊生會. [2021-03-17]. 
  5. ^ 第七屆(1994~1995)畢業生名單. 滬江小學舊生會. [2021-03-17]. 
  6. ^ 第二十八屆(2015~2016)畢業生名單. 滬江小學舊生會. [2024-07-12]. 

外部連結

[编辑]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滬江小學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