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望叢祠.

望叢祠

望叢祠
四川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望丛中路5号[1]
坐標30°48′45″N 103°52′22″E / 30.81239°N 103.87278°E / 30.81239; 103.87278
時代清代
編號57
登錄1991年4月16日

望叢祠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是一座纪念古蜀国望帝杜宇丛帝鳖灵的祀祠,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一祠祭二主的帝王陵[1],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代[2]1991年4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3]。望丛祠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

历史

[编辑]

望丛二帝在四川古蜀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春秋时期,杜宇与“梁”族人通婚,率领蜀人迁往成都平原,建立蜀国,建都郫邑,大力发展农业,向东部巴族人输出农业技术。丛帝鳖灵“决玉垒山以除水害”,早于秦国李冰开凿宝瓶口,东引沱江,他受禅继承了望帝的王位[5],建立了开明王朝,流传了12代,公元前316年被秦国摧毁。望帝、丛帝被誉为“天府前驱,蜀中先导”。为了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人们建立了祠堂。[6]

最初,望丛二帝分祀[7]。望帝庙原位于玉垒山脚下(现都江堰二王庙,祀李冰父子[8]),称崇德寺。南北朝时期,益州刺史刘季连将其迁至郫县,并与丛帝庙合并。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赵可度奉命修缮。它于1052年重建。明末清初毁于战火,只剩下杜宇与鳖灵墓。1747年,乾隆年间,知县李馨以“伐石表道”和“始禁樵采”的方式保护这两座墓葬。望丛祠于1834年重建,占地22亩。1907年,增“听鹃楼”建在寺院东侧。民国四年(1915年),祠堂后面建了一个公园,后来逐渐荒废。1919年,督军熊克武在此驻扎,并拨款兴建寺庙。1965年,寺内的古柏突然被虫害。县人民政府及时拨付资金组织人员抢救,并多次修缮围墙。文化大革命期间,望丛祠遭到破坏,仅存两座陵墓[9]。1981年,郫县人民政府将望丛祠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以来,郫县人民政府对望丛祠进行了维护和扩建,从1.33万平方米扩大到5.4万平方米,形成了今天的规模[10]。1991年,望丛祠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6]

现状

[编辑]

望丛祠占地82亩(5.4万平方米)。祠堂内有一面红色影壁,约一丈高,上面有但懋辛写的“望丛祠”三个大字。影壁与围墙相连。影壁两侧都有大门,形状像拱门,对称而开,此布局仿照大禹陵的形式,与一般的祠庙不同。东侧的门上写着“功在田畴”,西侧的门上写着“德垂揖让”,概括了二帝的贡献[9]。祠堂四周是红墙。照壁后的望丛二帝纪念堂有二帝的铜像。纪念堂旁是二帝的陵墓。两座坟墓面对面矗立着,一前一后。寺内还有几十棵古柏,是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栽植的。寺内古建筑有:听鹃楼、高船房、矮船房、风雨轩、小桥、凉亭等[6]。望帝陵高15米,周长205米,是四川最大、最古老的帝王陵墓;丛帝陵呈圆锥形,高10米,周长100米。目前,寺内有宋代张俞的《蜀望丛帝新庙碑记》、宋代陈皋的《杜宇鳖灵二坟记》、清代张日晸的《岷阳新庙望丛古帝碑》等古代石刻[6]。同时,望丛祠也是望丛博物馆所在地。

此外,望丛祠旁还有游客中心,游客可以在游客中心了解到“郫县豆瓣”的历史与制作工艺,以及其他郫都区的农产品与非遗产品。游客中心还提供中英双语讲解。[11]

祭祀活动

[编辑]

传说望帝死后变成了杜鹃鸟,春天时会大声鸣叫,提醒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因此每年端午节期间,庙内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和望丛赛歌会,表达对望帝的感激之情[5][12]。这已成为汉民族唯一保存下来的赛歌形式[6][13],这一传统也已经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5]

保护

[编辑]

1991年4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宣布望丛祠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望丛祠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区在祠堂现有红墙内;建设控制地带为红墙外延200米。[6]

註釋

[编辑]
  1. ^ 1.0 1.1 《亲历者》编辑部 (编). 零元游四川.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8: 47. ISBN 978-7-113-23451-5. 
  2. ^ 崇丽阁.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简介(四). 四川文物. 2000, (5): 52-53. 
  3. ^ 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發(1991)50號文件《關於公布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4. ^ 郫县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编). 郫县年鉴 2015.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6: 155. ISBN 978-7-5647-3938-6. 
  5. ^ 5.0 5.1 5.2 刘荣,侯宏虹 (编). 走进成都.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8: 64–66. ISBN 978-7-5690-2293-3. 
  6. ^ 6.0 6.1 6.2 6.3 6.4 6.5 郫县博物馆 (编). 郫县史迹集萃. 成都: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2: 29–54. 
  7. ^ 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编辑委员会; 吴祚来,陈宏仁 (编). 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 南昌: 江西美术出版社. 1994: 555–556. 
  8. ^ 何大江. 望丛祠 两个最老“蓉漂”的激情燃烧岁月. 成都日报 (成都日报社). 2020-10-16 [2020-01-20] (中文(简体)). [失效連結]
  9. ^ 9.0 9.1 杨小冬 (编). 成都旅游历史文化.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5: 29–31. ISBN 978-7-5032-5353-9. 
  10. ^ 四川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 (编). 四川百科全书. 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7: 989–990. 
  11. ^ 刘刚钰. 郫都区望丛祠游客中心完成升级 “靓装”迎宾. 郫都报. 2020-04-21 (中文(简体)). 
  12. ^ 罗亚蒙 等 (编).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上.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8. 
  13. ^ 张明海. 1500多年的老山歌唱响望丛祠. 四川日报. 2018-06-29 [2021-01-20] (中文(简体)).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望叢祠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