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拉脱维亚大学.

拉脱维亚大学

拉脱维亚大学
Latvijas Universitāte
Universitas Latviensis
创办时间1919年
学校类型公立
校长Gundars Bērziņš
教师人數997[1]
学生人數23801[2]
校址拉脱维亚里加
隶属IAU、EUA、乌德勒支网络欧洲首都大学联盟(UNICA)、波罗的海区域大学网络(BSRUN)
網站http://www.lu.lv/
位置
地图

拉脱维亚大学拉脫維亞語Latvijas Universitāte,缩写LU),坐落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市区,成立于1919年,是该国最大的综合类大学[3]2007-08学年注册学生数达23801,其中博士生900人。[2]现任校长为Mārcis Auziņš教授。[4]

历史

拉脱维亚大学主楼(20世纪初)

拉脱维亚大学于1919年9月28日,在原里加理工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拉脱维亚学院(Latvijas Augstskola),1923年改称“拉脱维亚大学”。[5]

苏联时期,拉脱维亚大学的一些学科独立出来,成立了拉脱维亚农业大学、拉脱维亚药学院、里加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5]

1991年,拉脱维亚从苏联独立后不久,拉最高委员会在9月18日通过了拉脱维亚大学章程,规定拉脱维亚大学是“一所为拉脱维亚国家和人民的需求服务的国立教育、科学、文化机构”。[5]

教学及研究机构

拉脱维亚大学主楼(2007年)
校园 (2019).

拉脱维亚大学设有13个学院,分别是:生物学院、化学学院、学院、教育心理学院、地理地球科学学院、历史哲学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现代语言学院、哲学与艺术学院、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以及神学院[6]

拉脱维亚大学还设有10多个研究所,涉及到众多不同的领域和学科。[7]另外,由拉脱维亚、瑞典两国政府以及Soros基金会共同设立的里加法学研究生院也是拉脱维亚大学的一个独立、自治单元。[8]

国际交流

拉脱维亚大学是IAU、EUA、乌得勒支网络欧洲首都大学联盟(UNICA)和波罗的海区域大学网络(BSRUN)等大学联盟的成员。[9]

除了通过欧盟的伊拉斯谟(Erasmus)等项目与欧洲范围内的大学进行交流,拉脱维亚大学还与世界上29个国家的76所大学签署了双边合作协议。[10]

参考文献

  1. ^ (拉脱维亚文)Augstskolu un koledžu personāls. 拉脱维亚教育部. [2009年2月24日]. (原始内容 (doc)存档于2015年1月5日). 
  2. ^ 2.0 2.1 (拉脱维亚文)Studējošo kopskaits 2007./2008.ak.g.. 拉脱维亚教育部. [2009年2月24日]. (原始内容 (doc)存档于2015年1月5日). 
  3. ^ 拉脱维亚国家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09年2月16日 [2009年2月24日]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rector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 ^ 5.0 5.1 5.2 History. 拉脱维亚大学. [2009年2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2月27日) (英语). 
  6. ^ Faculties. 拉脱维亚大学. [2009年2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6日) (英语). 
  7. ^ Institutes. 拉脱维亚大学. [2009年2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6日) (英语). 
  8. ^ About RGSL. 里加法学研究生院. [2009年2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14日) (英语). 
  9.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Networks. 拉脱维亚大学. [2009年2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2月27日) (英语). 
  10. ^ University of Latvia has 76 partner institutions in 29 countries. 拉脱维亚大学. [2009年2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2月25日) (英语). 

外部链接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拉脱维亚大学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