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平涼縣.

平涼縣

平涼縣
北周 中华人民共和国
572年-763年

788年-880年

936年-1958年

1964年-1983年
歷史
歷史 
• 成立
572年
• 废除
1983年
前身
继承
鶉陰縣
吐蕃
吐蕃
平涼市
吐蕃
吐蕃
平涼市
平涼市
今属于 中国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区

平涼縣中國曾經設置的一個,在今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区

沿革

[编辑]

北朝

[编辑]

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割涇州平涼郡鶉陰縣置平涼縣,隸原州長城郡。

隋唐

[编辑]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後,平涼縣直隸於原州大業三年(607年),改原州為平涼郡,平涼縣仍隸之。[1]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復平涼郡為原州,平涼縣仍隸之。天寶元年(742年),改原州為平涼郡,平涼縣仍隸之。乾元元年(758年),復平涼郡為原州,平涼縣仍隸之。

廣德元年(763年),平涼縣陷於吐蕃貞元四年(788年),收復平涼縣,隸行原州。貞元十九年(803年),收復原州全境,平涼縣隸原州。元和三年(808年),原州治所陷於吐蕃,平涼縣改隸行渭州,為行渭州治所。廣明元年(880年),平涼縣再次陷於吐蕃[2]

五代

[编辑]

後唐清泰三年(936年),以故平涼之安國、耀武兩鎮復置平涼縣,隸涇州後晉天福五年(940年),平涼縣改隸渭州,為渭州治所。[3]

宋金

[编辑]

金朝天會八年(1130年),佔領南宋平涼縣。天會九年(1131年),賜予劉齊。天會十五年(1137年),廢劉齊,得平涼縣。天眷二年(1139年),歸還南宋,南宋升渭州平涼府,仍治平涼縣。天眷三年(1140年),再次佔領平涼縣。正大八年(1231年),平涼縣陷於大蒙古國[4]

明清

[编辑]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佔領平涼縣,仍為平涼府附郭縣[5]崇禎十六年(1643年),平涼縣陷於李自成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佔領平涼縣。[6]

中華民國

[编辑]

民國2年(1913年)4月,廢除平涼府,設置隴東道,道尹駐平涼縣。民國3年(1914年)5月,隴東道改名涇原道,仍治平涼縣。民國16年(1927年),廢涇原道,平涼縣直隸於甘肅省。民國24年(1935年),甘肅省設置行政督察區,平涼縣為第二區專署駐地。[7]

民國38年(1949年)7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平涼县。8月1日,平涼县人民政府成立,隸平涼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

[编辑]

1950年7月,割平涼縣城置平涼市。1951年4月,平涼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平涼区专员公署,平涼县仍隸之。1955年,平涼区专员公署改称平涼专员公署,平涼县仍隸之。1955年6月,平涼县人民政府改称平涼县人民委员会。1958年12月20日,平涼县併入平涼市

1964年6月5日,改平涼市为平涼縣。1968年2月29日,成立平涼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10月,平涼专区改称平涼地区,革命委员会仍驻平涼县。1981年1月,平涼县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人民政府。

1983年7月29日,撤销平涼县,恢复县级平涼市[8]

人口

[编辑]
  • 1560年:0.9376万人
  • 1650年:1.7914万人
  • 乾隆中:14.76万人
  • 1855年:1.7589万人
  • 1925年:8.9530万人
  • 1938年:11.0134万人
  • 1948年:12.4963万人
  • 1950年:18.4359万人
  • 1955年:19.8177万人
  • 1960年:20.8875万人
  • 1965年:23.0868万人
  • 1970年:28.2261万人
  • 1975年:32.8018万人
  • 1980年:34.9059万人
  • 1983年:35.5657万人[9]

長官

[编辑]
平涼縣令(572年-763年)
平涼縣令(788年-880年)
平涼縣令/知平涼縣事(936年-1140年)
  • 周仁俊(平涼縣令,974年-)[12]
  • 吴雍(平涼縣令,治平初)[13]
  • 马希道(平涼縣令,北宋後期)[14]
平涼縣令(1140年-1231年後)
平涼縣尹(1231年後-1369年)
  • 八丹(1368年)
平涼縣知縣(1369年-1643年)
  • 李斌(洪武中)
  • 王桢(1371年-)
  • 娄谦(成化中)
  • 刘泰(1497年-)
  • 孙侃(1503年-)
  • 邢厚(1506年-)
  • 秦由义(1512年-)
  • 王民(1520年-)
  • 张思诚(1525年-)
  • 李性(1528年-)
  • 俞敦(1530年-)
  • 段士儒(1533年-)
  • 王诩(1537年-)
  • 胡相(1540年-)
  • 吴汝贤(1543年-)
  • 宋士龙(1545年-)
  • 李蒙晓(1547年-)
  • 牛宇(1554年-)
  • 徐纯(1556年-)
  • 萧世登(1559年-)
平涼縣令(1643年-1645年)
平涼縣知縣(1645年-1913年)
  • 汪澐(1764年-)
  • 陶淳(1771年-)
  • 于方颍(乾隆中)
  • 龚海峰(1788年-)
  • 陈平伯(嘉庆中)
  • 李焕然
  • 崔国锦
  • 余继城(1821年-)
  • 赵质斌(道光中)
  • 林杞材(道光中)
  • 杨景彬(道光中)
  • 杨景亮(道光中)
  • 黄崇礼(1851年-)
  • 张仁源(1862年-)
  • 王启春(1869年-)
  • 龙惠昌
  • 孙承弼(1875年-)
  • 余泽春(1876年-)
  • 张珩(1878年-)
  • 朱铣(1881年)
  • 黄承荃(1881年-)
  • 陈延芬(1882年)
  • 张润(1882年-)
  • 高心佰(1887年-)
  • 别莹
  • 唐受相(1890年-)
  • 奎绂
  • 刘廷璜
  • 赵先矩
  • 张时熙
  • 杨鼎新
  • 易策谦(1900年-)
  • 高光斗
  • 卢求古(1904年-)
  • 阮士惠(1906年-)
  • 廖元佑
  • 李继训(1910年-)
  • 彭笃年(1911年-1913年)
平涼縣知事(1913年-1927年)
  • 彭笃年(1913年)
  • 徐菱舟(1913年-)
  • 张文泉
  • 邓毓祯(1915年-)
  • 李联庆
  • 凤来旗
  • 许苍霜
  • 张治
  • 李继诏
  • 陆思泰
  • 李朝杰(1926年-1927年)
平涼縣縣長(1927年-1949年)
  • 冯世辅(1927年-)
  • 赵露珍(兼,1928年-)
  • 李增禄(1929年11月-)
  • 邓德堂(兼,1930年)
  • 杨承基(兼,1930年4月-)
  • 陈鸿模(1930年6月-)
  • 董瑞生(1932年2月-)
  • 王幹候(1932年12月-)
  • 熊芝颐(1933年7月-)
  • 汪凯(1934年7月-)
  • 范朴斋(兼,1935年1月-)
  • 刘兴沛(兼,1936年9月-)
  • 胡公冕(兼,1937年5月-)
  • 程汝继(1938年3月-)
  • 孙振帮(1939年5月-)
  • 马继周(兼,1941年12月-)
  • 祝毓(1942年5月-)
  • 王亲师(1944年3月-)
  • 姚佑生(1946年3月-)
平涼縣人民政府縣長(1949年-1955年)
  • 向景义(代,1949年8月1日-2日)
  • 王子厚(兼,1949年8月3日-27日)
  • 钟仰高(1949年8月27日-1950年4月)
  • 张续堂(1950年4月-1952年10月)
  • 赵玉玺(1952年10月-1953年3月)
  • 陈彬(1953年3月-1954年7月)
  • 孙作德(1955年3月-6月)
平涼縣人民委員會縣長(1955年-1958年)
  • 孙作德(1955年6月-1956年9月)
  • 杨致远(1956年9月-1958年9月)
平涼縣人民委員會縣長(1964年-1967年)
  • 薛维亮(1964年6月-1967年10月)
平涼縣革命委員會主任(1968年-1981年)
  • 杨志英(1968年2月-1969年8月)
  • 郝国柱(1969年8月-1972年3月)
  • 车文书(1972年3月-1973年10月)
  • 孙建璋(1973年10月-1974年10月)
  • 丁泽生(1974年10月-1978年2月)
  • 白宗辉(1978年2月-11月)
  • 安长贵(1978年11月-1980年12月)
  • 王晓(1980年12月-1981年1月)
平涼縣人民政府縣長(1981年-1983年)
  • 王晓(1981年1月-1983年10月)[8]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施和金.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第143-145页. 
  2. ^ 郭聲波.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年: 第98-100页. 
  3. ^ 李晓杰.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年. 
  4. ^ 余蔚.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遼金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年: 第879-880页. 
  5. ^ 郭紅、靳潤成.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94页. 
  6. ^ 傅林祥等.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年: 第383-384页. 
  7. ^ 傅林祥、郑宝恒.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408-418页. 
  8. ^ 8.0 8.1 平涼市志编纂委员会. 平涼市志.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年: 第413-422页. 
  9. ^ 平涼市志编纂委员会. 平涼市志.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年: 第131-132页. 
  10. ^ 《唐代墓誌汇编续集》张君墓誌
  11. ^ 《唐代墓誌汇编续集》唐沧州节度荆公墓铭
  12.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
  13. ^ 《宋诗纪事》
  14. ^ 《汉滨集》故客省使雄州防御使泾原路兵马钤辖兼第十一将郭公行状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平涼縣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