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外环隧道.

外环隧道

外环隧道
概览
起点泰和路同济路
终点三岔港
运营数据
启用于2003年6月21日
技术数据
长度1860米(隧道部分)
車速限制80公里每小時

外环隧道,又叫泰和路隧道,是上海黄浦江上的一座公路隧道,是S20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于2003年6月21日建成通车。 外环隧道东西走向,西起宝山区泰和路同济路,向东穿越黄浦江后止于三岔港处,全长2880米,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建成时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采用沉管法施工的特大型江底隧道[1]

隧道设计

[编辑]

整个外环隧道工程由长739.7米的浦西段隧道、长736米的沉管法越江隧道、长384米的浦东段隧道和长1023.1米的浦东地面接线道路组成,即隧道部分长1860米,工程总长2.88公里。隧道部分双向共设8车道,由三个通行孔组成,两侧的孔通行限高5米,各设3条车道单向行驶;中间的通行孔高5.5米,设两条车道,可根据交通需要双向或单向行车,或用于通行超高超宽的特殊车辆。通行孔之间的狭窄空间,顶部设置各类电缆,中间作为应急通道,底部设置排水设施。其中,长736米的沉管部分共有7个管节,自西向东编为E1至E7,管节之间采用柔性连接,以两道橡胶止水带实现防水[2][3]

建设资金筹措

[编辑]

外环隧道的建设资金采用信托基金方式筹措,系中国大陆境内第一次发行正规信托产品,计划托管期一年,年利率5%。外环隧道信托基金实际于11个月时提前结束,并超额提供了相当于年化利率7%的利息[4]

施工问题和事故

[编辑]
外环隧道各管节安装误差[5]

沉管部分的7个管节施工顺序为E7、E6、E1至E5。E2沉放到位后,测量发现E2东头向南偏离设计轴线达92毫米,超过设计规定的42毫米限制,但施工方仍然决定不更正E2的位置继续施工,通过改变E3、E4、E5的位置实现合拢[5]。E3于2002年4月7日沉放到位后按原计划应于5月7日继续沉放E4,但4月23日6时发现E2和E3的接缝漏水,经排水和抢险多日后,4月30日下午漏水继续扩大,至晚间8时漏水速度达到每小时4000立方米,隧道内一度涌入19万立方米河水和淤泥,水面达到-5米高度。经检查E3的东端意外上浮,使连接缝严重变形,止水带损坏,E3不得不拆卸吊起并拖回陆地维修,直到11月14日第二次沉放[6]。重新沉放后的E3东端向南偏离设计轴线131毫米,施工方使用总顶力3600吨的千斤顶计划使E3东端向北移动38毫米,未完全达成,修正后E3东端偏离轴线仍达105毫米。最终,在E3E4连接缝设置了93毫米的轴向错位,才使E4基本恢复到设计轴线的位置[5]

大修

[编辑]

外环隧道建成后常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按PCU计算交通流量超过设计承载能力,其中包含大量重载卡车;靠近浦东侧黄浦江自然淤积导致隧道上方土层变厚,结构沉降较多;E2E3、E3E4两条问题接缝的止水带也有损坏漏水[7]。2024年3月22日24时起,外环隧道開始全封闭施工,工期為期12个月。[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上海外环隧道通车. xinhuanet.com. 2003-06-22 [2009-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2-13) (中文). 
  2. ^ 张蕴杰. 上海外环隧道工程技术综述. 上海公路. 2002, (S1). 
  3. ^ 沈秀芳; 乔宗昭; 贺春宁. 上海外环沉管隧道设计(一)——工程设计、研究综述. 地下工程与隧道. 2003, (03). 
  4. ^ 李东平. 第一只信托产品提前结束. 证券时报. 2003-07-30. 
  5. ^ 5.0 5.1 5.2 潘永仁; 杨我清. 沉管隧道平面轴线控制与调整方法探讨. 现代隧道技术. 2004, (03). doi:10.13807/j.cnki.mtt.2004.03.014. 
  6. ^ 上海沉管连载(21) 外环隧道E3管段意外水下位移处理技术和分析. 隧道网. 
  7. ^ 谢雄耀 等. 滨海软土沉管隧道结构性能演化规律及成因分析. 工业建筑. 2021, 51 (07). doi:10.13204/j.gyjzg20102911. 
  8. ^ 上海S20外环隧道将大修:3月22日起全封闭施工,计划工期12个月. 澎湃新闻. 2024-03-14 [2024-03-14] (中文).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外环隧道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