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二式複座戰鬥機.

二式複座戰鬥機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2年5月6日)请协助補充参考资料、添加相关内联标签和删除原创研究内容以改善这篇条目。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Ki-45 "屠龍"
二式複座戰鬥機屠龍
类型 重型戰鬥機
制造商 川崎重工
设计者 井町勇/土井武夫
首飞 1941年5月
起役日期 1941年10月
退役日期 1945年
主要用户 日本帝國陸軍航空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制造数量 1,691架

二式複座戰鬥機「Ki-45屠龍」是川崎航空機研發的雙發動機重型戰鬥機,能作長程護航,對艦攻擊,對地轟炸,截擊轟炸機和夜間戰鬥機等多種用途,乘員兩名,分別是前方飛行員和後方機槍手,機槍手還要負責裝填炮彈和為斜射機槍瞄準開火,日軍稱它為「屠龍」,「二式複戰」,盟軍稱為Nick。

主要型號

[编辑]
屠龍基本型
1938年1月開始研製的屠龍基本型,由井町勇為設計師,主翼翼形採用橢圓形,發動機為兩具中島飛行機製Ha-20乙氣冷式發動機(820匹馬力),但此發動機問題多,故後來改為中島Ha-25氣冷式發動機(即是海軍榮12型發動機,950匹馬力),機頭裝備兩挺7.7毫米口徑八九式機槍,後方還有一挺八九式機槍
屠龍改
1940年8月開始改由土井武夫擔任設計師,因考慮到燃料量增加而令總重增加,故翼面積增加了3平方米而達到32平方米,同時翼型改橢圓形為直線形,發動機改用三菱重工Ha-102(1080匹馬力),由於土井武夫也是Ki-48九九式雙發輕轟炸機的設計師,故在屠龍改的機尾,駕駛艙風擋和起落架收放裝置等都採用了Ki-48的設計,至於機身也等同是去掉炸彈艙的Ki-48機身
屠龍改甲
最初使用型,武裝為機身側一挺20毫米九七式反坦克步槍,機頭12.7毫米Ho-103重機槍兩挺,後方一挺7.92毫米九八式機槍(德國MG 15機槍的仿製品)
屠龍改乙
廢除九七式反坦克槍,改為37毫米炮一門,由後方機槍手上彈
屠龍改丙
廢除機頭兩挺12.7毫米重機槍,改成兩挺20毫米斜射Ho-5機炮,37毫米炮改為自動上彈16發
屠龍改丁
屠龍夜間戰鬥機型,取消了後方九八式防衛機槍
川崎Ki-45改
陆军双发战斗机,战争期间日军陆军使用的绝大多数夜间战斗机都是Ki-45改。1939年初原型机试飞,后来一直为发动机的选用问题所困扰,直到Ha-102发动机開始生产后问题得以解决。1941年10月正式投产,是日本陆军唯一大量投入使用的夜间战斗机。

基本資料(屠龍改乙)

[编辑]
  • 乘員: 兩名
  • 機長: 11米
  • 翼展: 15.02米
  • 機高: 3.70米
  • 翼面積: 32平方米
  • 空重: 4,000公斤
  • 載重: 5,500公斤
  • 發動機: 兩具三菱Ha-102氣冷式發動機(各1,050匹馬力)
  • 最高時速: 540公里/小時
  • 航程: 2,000公里
  • 昇限: 10,000米
  • 爬昇率: 11.7米/秒
  • 翼載: 171.9公斤/平方米
  • 武裝:機身右側一門37毫米炮、機頭兩挺12.7毫米Ho-103重機槍、後方一挺7.92毫米九八式機槍

實戰

[编辑]
屠龍重型戰鬥機

中國戰場方面,屠龍改乙和改丙曾部署在東北和華中,1944年秋美軍B-29轟炸機成都起飛去轟炸東北鞍山,日軍第28戰鬥飛行隊和第16獨立航空隊曾多次起飛截擊。1945年8月,蘇聯紅軍進攻東北時,屠龍改丙曾用其37毫米炮進行過反坦克任務。

1941年,香港淪陷後,屠龍也進駐啟德機場,負責截擊盟軍飛機。

在日本本土的屠龍大多作為夜間戰鬥機

太平洋戰場方面,1942年10月屠龍式開始部屬在中緬印戰區,之後日軍又把屠龍用於荷屬印尼新幾內亞,初時盟軍還以為屠龍是德國Bf 110戰鬥機,日軍屠龍主要對手是美軍B-24轟炸機P-38閃電式戰鬥機,後來美軍B-29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屠龍又作為夜間戰鬥機,在夜戰的表現要比日間戰鬥佳,另一方面,屠龍在反艦方面也有較好表現,尤其攻擊盟軍魚雷艇,其37毫米炮能對其造成致命重擊。

使用者

[编辑]
 日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北找到3架屠龍改丁,1949年3月編入戰鬥飛行大隊第1中隊

參考資料

[编辑]

參見

[编辑]
其他雙發動機重型戰鬥機

外部連結

[编辑]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二式複座戰鬥機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