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主题:政治/特色条目/存档.

主题:政治/特色条目/存档

2020年

[编辑]

2020年7月30日-现在

[编辑]

何桂蓝(英语:Gwyneth Ho Kwai-lam,1990年8月24日),香港记者、政治人物,曾任职于立场新闻,绰号“立场姐姐”。在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直播采访中带有独特风格及于直播元朗袭击事件时被袭击而闻名,她在2020年民主阵营初选中以26,802票成为新界东选区的“票后”,及后报名参与香港立法会选举,惟未能通过选举主任设下的政治审查更多...|存档

2013年

[编辑]

2013年4月17日-2020年7月30日

[编辑]

玛格利特·撒切尔(1925年10月13日—2013年4月8日),是英国政治家1979年1990年英国首相。玛格利特·撒切尔是20世纪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她是英国历史上唯一的女首相和经选举而产生的主要政党女党魁,她无庸置疑是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同时也受到不少人的爱戴和厌恶。撒切尔的政治哲学被通称为“撒切尔主义”(Thatcherism),这种政治哲学包含了选择性地在部分领域减低公共开支、减低直接税、撤销对商业活动的管制、货币主义政策和私有化计划,并削减了工会的力量。她让英国摆脱了福利国家的色彩,并鼓励更具弹性的劳工市场。在对外事务上,她与美国维持了“特别关系”,并与美国总统朗奴·列根结成了紧密的盟友。由于她高姿态地反对共产主义,而被苏联媒体戏称为“铁娘子”,这个别名至今仍常常被引用。虽然撒切尔在长达十一年的首相生涯中,一直在多数制选举中获得支持,可是她最终因为在保守党党魁选举中未能直接击败对手,而于1990年宣布辞职,并由约翰·梅杰接任。更多...

2011年

[编辑]

12月11日-2013年4月17日

[编辑]

第一版《女权辩护》的封面

女权辩护》是18世纪英国女权主义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著作,是女权主义哲学最早的一批作品之一。在这本书中,沃斯通克拉夫特对18世纪的那些试图否认女性教育的教育和政治理论家进行了回击。她认为女性的教育程度应当相称于她们的社会地位。她主张国家必须要有女性,因为女性教育了她们的子女,且因为她们能够成为丈夫们的“伴侣”,而不仅仅是妻子。沃斯通克拉夫特还主张:作为人类的女性应当享有与男性相同的基本权利,而不应被视作是社会的装饰品或是婚姻交易中的财产。更多...

2010年

[编辑]

12月28日-2011年12月11日

[编辑]

伊恩·史密斯津巴布韦及前罗德西亚政治家,曾任英属自治殖民地南罗德西亚总理,后于1965年11月11日发表《单方面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英国独立,同时进行白人少数管治,并自1965年至1979年出任罗德西亚总理。史密斯的所为并未得到国际承认,而联合国更对罗德西亚实行经济制裁

自1965年单方面独立到1979年结束白人管治期间,由于绝大部分黑人都没有投票权,史密斯领导的罗德西亚人阵线每次都得以在大选中胜出。在其总理任内,史密斯在罗德西亚游击战中镇压境内的黑人民族主义者。最后面对战争、制裁,以及国际压力的困扰,他在1978年达成了一份《内部解决》,促使黑人党派联合非洲民族议会的领袖埃布尔·穆佐雷瓦在1979年就任总理,并组成了由白人黑人共治的联合政府

后来,1979年《兰卡斯特楼协定》的签署、津巴布韦在1980年的立国,以及罗伯特·穆加贝首任津巴布韦总理的当选,标志着该国进入多数管治的时代。史密斯则在津巴布韦立国后,一直担任津巴布韦国会议员至1987年,此后先后退居于津巴布韦,以及南非开普敦

9月7日-12月28日

[编辑]

贝拉克·奥巴马美国民主党人,第44任美国总统和第1位非裔美国总统,也是首位同时拥有黑、白血统,并且童年在亚洲成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1961年生于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1991年,他以优等生荣誉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1996年当选伊利诺州参议员,且于2002年获得连任。2004年11月,他以70%的选票当选代表伊利诺州的美国联邦参议员,他是历史上第五位有非裔血统的联邦参议员。2007年6月奥巴马赢得民主党初选,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主要政党提名的非洲裔总统候选人,11月4日正式当选。就任总统后,他全面实施恢复美国经济的经济复兴计划,对能源、移民、公民医疗保健、教育、税政等领域进行变革。

6月4日-9月7日

[编辑]

美国参议院院徽

美国参议院美国的立法机构──美国国会的两院之一,另一院为众议院。参议院承袭古罗马元老院之名。其议场座落于首都华盛顿特区,位于国会山庄北翼。美国每一州于参议院中均有两位议员作为代表,与各州人口无关。所以全院员额为100名议员。参议员任期六年,相互交错,故每隔两年改选约三分之一的席位。美国副总统任参议院议长,无参议员资格;且除非是为了在表决平手时打破僵局,不得投票。参议院公认较众议院更为审慎;参议员名额较少而任期较长,容许学院派看法与党派之见,较众议院更易自外于公共舆论。参议院拥有若干表列于宪法而未授予众议院的权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总统批准条约或任命重要人事时,须“采酌参议院之建议并得其认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2月14日-6月4日

[编辑]

孙运璿中华民国高层技术官僚国共内战期间随中华民国政府全家迁往台湾,曾前后担任台湾电力公司总经理、中华民国交通部部长、经济部部长与行政院院长。在将近20年的部长与行政首长的任内,他推行十大建设,与李国鼎共同促进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成立,规划台湾早期科技政策;公认为台湾科技产业的奠基者,也堪称是“台湾经济的推手”。

孙运璿在部长任内推动的集成电路技术转移案,虽然耗费了一千万美元来完成,日后却为台湾创造了一兆新台币以上的年产值。而台湾在石油危机事件中,经济不但没有因此崩盘,反而蒸蒸日上,外汇存底迅速累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当时担任行政院长的孙运璿也可说功不可没。

有人认为孙运璿的施政策略当中有缺失。譬如1982年,孙运璿为加速国家科技发展,明订八大重点科技,执行方式在当时就受到质疑。这些质疑包括政府投资补助的对象良莠不齐,八大科技的范围过于广泛等。此外,只要经济成长不重环境保护的做法也令人诟病。

2009年

[编辑]

8月3日-2010年2月14日

[编辑]
我们白俄罗斯人乐谱
我们白俄罗斯人乐谱

我们白俄罗斯人》取名自歌词的第一行上半部分,其官方称谓是白俄罗斯共和国国歌,歌曲在1955年完成并成为当时的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歌。这首国歌是由米高·克利莫维奇作词,尼斯达·沙卡奴斯基作曲。在苏联解体后,国歌的曲调得以保存,并且于2002年7月2日通过总统法令采用了米高·克利莫维奇和弗拉基米尔·卡利兹纳所填写的全新歌词。歌词表达出,现在友善的白俄罗斯、纪念过去的军事斗争和期待着未来的寓意。由于曲调与白俄罗斯长久以来的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曲调得以保留。在1995年,曾有建议采用妮塔拉·阿斯尼维亚的诗篇《全能的上帝啊》这首诗作为国歌,虽然有着议会委员会的支持,但是建议最终却没有付诸实行。

6月4日-8月3日

[编辑]

100px|民主党

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是美国当代的两大主要政党之一,另一个是共和党。虽然“民主党”这个名称是在安德鲁·杰克逊(1829-1837)总统任期间所采用的,但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托马斯·杰斐逊于1792年创立的民主-共和党,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政党。自从威廉·詹宁斯·布莱恩1896年掌控民主党以来,民主党在经济议题上的立场开始比共和党更为左倾。自从1932年以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将他所提出的新政称为“自由主义”,成为了之后民主党的主要政策走向。民主党以新政结合的政策主导了美国政府一直到1964年左右,民主党也支持了1960年代的民权运动。1960年代的越战则在民主党内部引发了对国外军事干预的立场分歧,这种分歧并且一直持续至21世纪。自从1990年代以来,总统克林顿转变了民主党的政策走向,民主党的意识形态色彩逐渐淡化、并在美国政治光谱上倾向中间派立场,试图以此吸引更多理念倾向共和党的选民。现任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亦是民主党党员。

5月25日-6月4日

[编辑]
白俄罗斯国徽
白俄罗斯国徽

白俄罗斯国徽1995年白俄罗斯公民投票通过后起用,取代了原有的柏康里亚徽号。国徽上的彩带图案采用和白俄罗斯国旗一样的颜色,另外又有白俄罗斯版图、小麦穗和红色五角星等图案。白俄罗斯国徽有时被称为“白俄罗斯纹章”,不过由于国徽并非完全按纹章学的原理设计,所以这是不正确的称谓。事实上,现时的国徽受到白俄罗斯的前身,即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徽影响,两者亦因而极之相似。除它之外,不少如马其顿共和国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德涅斯特河地区等等现时采用的国徽或徽章,设计上都留有前苏联时代的影子。现行有关规范白俄罗斯国徽在设计和使用方面的法律,是在2004年7月5日通过的。

5月18日-5月25日

[编辑]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是发生在中国大陆20世纪50年代后的一场从文艺争论到政治审判的事件,因主要人物胡风而得名。在民间和学界被广泛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文字狱。由于胡风文艺理论被认为偏离毛泽东红色文艺理论,胡风及其支持者和以周扬等人的文艺争论升级为政治批判,随着事件的发展,中共高层介入文艺争论并给予胡风“反革命”的政治定性,胡风等人也因此遭到审判,政治定性后的整个批判运动共清查了2,100多人,逮捕92人。该事件也与此后中国大陆发生的历次文艺批判运动息息相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一场文艺界的大规模政治整肃和清洗运动。198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文,让胡风案得到彻底平反。

5月11日-5月18日

[编辑]

白俄罗斯共和国青年团白俄罗斯的一个青年组织。白俄罗斯共青团成立的目标是透过活动,如露营、体育比赛和参观纪念馆来促进白俄罗斯青年的爱国主义和灌输相关的道德价值观。白俄罗斯共青团是在2002年9月6日由该国两个青年组织,即白俄罗斯青年团及白俄罗斯爱国青年团合并而成,是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列宁共青团的继承组织。白俄罗斯共青团的全国总部设于首都明斯克,每个都有各自的白俄罗斯共青团分部,在白俄罗斯共有6803个分支。白俄罗斯共青团是现时该国最大的青年团体,并且得到白俄罗斯政府的支持。有些舆论指责该组织使用强迫的方法和空洞的承诺吸收新成员,质疑是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政治宣传机关。

2月2日-5月11日

[编辑]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第32任美国总统。他是20世纪世界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的中心人物之一。自1933年1945年,他连续出任四届美国总统,且是唯一连任超过两届的美国总统。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罗斯福推行新政,以提供失业救济与复苏经济,并成立各种机构如公共事业振兴署、国家复兴管理局和农业调整管理局等来改革经济和银行体系。虽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美国的经济仍未能完全复苏,但是他所发起的一些计划,如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田纳西河谷管理局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仍继续在国家的商贸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他任内设立的一些制度,包括社会安全系统和全国劳资关系委员会等,仍保留至今。

2008年

[编辑]

8月4日-2009年2月2日

[编辑]

乔治三世(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1760年10月25日登基为大不列颠国王爱尔兰国王,至1801年1月1日后因大不列颠爱尔兰组成联合王国而成为联合王国国王,直到1820年驾崩为止。乔治三世漫长的统治,见证了其王国与大片欧洲大陆进行的一连串军事冲突。在他的统治初期,大不列颠在七年战争中击败法国,并使大不列颠压倒欧洲各国,成功支配着北美洲印度地区。不过,随着大不列颠在美国独立战争的战败,乔治三世在美洲失去了大量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的独立最终促成美国立国。此后,乔治亚三世参与了一连串的反法战争,反抗拿破仑革命后的法国,这些战争最后以拿破仑在1815年被击败而作结。

6月23日-8月4日

[编辑]

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是一件美国史上非常重要、具有指标意义的诉讼案。该案于1954年5月17日美国最高法院做成决定,判决种族隔离本质上就是一种不平等,因此“黑人白人学童不得进入同一所学校就读”的种族隔离法律必须排除“隔离但平等”法律原则的适用,该法律剥夺了黑人学童的入学权利而违反了宪法第14条修正案中所保障的同等保护权违宪,该法律因而不得在个案中适用,学童因此不得基于种族因素被拒绝入学。本判决终止了美国社会中存在已久的白人和黑人必须分别就读不同公立学校种族隔离现象,从本判决后“隔离但平等”的法律原则被推翻,任何法律上的种族隔离都被视为违反平等权而违宪。本案也开启了随后的民权运动

4月21日-6月23日

[编辑]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是一位18世纪的英国作家和女权主义者。1790年,埃德蒙·伯克发表了《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一书,为君主立宪制贵族统治英国国教进行辩护。不久,她发表了《人权辩护》予以反击,在书中对贵族统治进行了抨击,并提倡共和主义。在她关于共和主义美德的论点中,她借用了新兴中产阶级的精神特质,来反对她看来罪恶的贵族教条。

《女权辩护》是她最著名的作品;在这本书里,她提出:女性并非天生地低贱于男性,只有当她们缺乏足够的教育时才会显露出这一点。她认为男性和女性都应被视为有理性的生命,并还继而设想了建立基于理性之上的社会秩序。她认为女性的教育程度应当相称于她们的社会地位,主张女性是国家的必要成分,因为女性教育了她们的子女,并能够成为其丈夫的“伴侣”而远不仅是妻子。她还主张:作为人类的女性应当享有与男性相同的基本权利,而不应被视作社会的装饰品或成为婚姻交易中的财产。她主张学校教育应该男女同校,认为成年男女的婚姻是“社会的纽带”,他们也应“依照同一模式接受教育”。

3月24日-4月21日

[编辑]
《女权辩护》的作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女权辩护》的作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是18世纪英国女权主义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著作,是女权主义哲学最早的一批作品之一。在这本书中,沃斯通克拉夫特对18世纪的那些试图否认女性教育的教育和政治理论家进行了回击。她认为女性的教育程度应当相称于她们的社会地位。她主张国家必须要有女性,因为女性教育了她们的子女,且因为她们能够成为丈夫们的“伴侣”,而不仅仅是妻子。沃斯通克拉夫特还主张:作为人类的女性应当享有与男性相同的基本权利,而不应被视作是社会的装饰品或是婚姻交易中的财产。《女权》一书在1792年发行第一版时已十分畅销,有人还认为“也许那是那个世纪最有新意的一本书”。

2月8日-3月24日

[编辑]

乌戈·查韦斯是第52任委内瑞拉总统。身为玻利瓦尔革命的领导人,查韦斯提倡他对于民主社会主义的理想、拉丁美洲的整合、和反帝国主义。除此之外,他也大力批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以及美国的外交政策。查韦斯早年担任军队军官,于1992年发动政变失败而入狱数年,出狱后查韦斯创立了左翼第五共和运动以对抗民选的委内瑞拉总统。他以拯救委内瑞拉的大量贫穷人口为号召,在1998年当选总统,并且在2000年再度当选连任。在国内政策上,查韦斯展开了玻利瓦尔任务:一连串以减轻贫穷和财富不平等为目标的社会计划。在国外政策上,查韦斯对抗华盛顿共识,宣扬与之相反的经济计划形式,并积极鼓吹其他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团结。

2007年

[编辑]

11月8日-2008年2月8日

[编辑]

90px|葛量洪

葛量洪英国殖民地官员,早年曾于香港辅政司署供职,及后历任百慕大牙买加两地的辅政司、尼日利亚的布政司,以及斐济总督兼西太平洋高级专员等职,1947年至1957年出任第22任香港总督,是继麦理浩勋爵以后,任职时间最长的港督。

港督任内,葛量洪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国共内战中击败中国国民党,并于1949年建立了新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出现,使香港在人口、社会和经济各方面都出现既深且广的转变,而国、共两党在香港的冲突和政治事件的迭起,以至于朝鲜战争的爆发,都使葛量洪面对着极其严峻的考验。不过,在他的带领下,港府作出多项重大措施,使香港成功克服困难,并且建构出香港在战后的基本格局,从转口港转型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出口港。

10月22日-11月8日

[编辑]

耶律倍(约899年900年937年1月11日),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里(今中国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人,大契丹国(后改称大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皇后述律平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兄,辽世宗耶律阮的父亲东丹国国王926年930年在位)。他生前为大契丹国的皇太子,但未即位为皇帝,其子耶律阮即位后被追尊为帝,以后的辽代诸帝除辽穆宗耶律璟外都是他的子孙。耶律倍作为统辖一方的君主,其政绩并不突出,但他文武双全,不但是统兵的战将和军事谋略家,更集藏书家、阴阳学家、医学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汉学家画家等于一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家学者,在文化艺术方面颇有成就。

8月11日—11月8日

[编辑]

90px|葛量洪

葛量洪英国殖民地官员,早年曾于香港辅政司署供职,及后历任百慕大牙买加两地的辅政司、尼日利亚的布政司,以及斐济总督兼西太平洋高级专员等职,1947年至1957年出任第22任香港总督,是继麦理浩勋爵以后,任职时间最长的港督。

港督任内,葛量洪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国共内战中击败中国国民党,并于1949年建立了新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出现,使香港在人口、社会和经济各方面都出现既深且广的转变,而国、共两党在香港的冲突和政治事件的迭起,以至于朝鲜战争的爆发,都使葛量洪面对着极其严峻的考验。不过,在他的带领下,港府作出多项重大措施,使香港成功克服困难,并且建构出香港在战后的基本格局,从转口港转型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出口港。

7月8日—8月11日

[编辑]

伊曼努尔·康德

民主和平论是一种国际关系政治学、和哲学的理论,主张所有坚守民主制度的国家(更正确的说,所有自由民主制国家)不会或极少与另一个民主国家发生战争。民主和平论是相对发展较晚的一个理论。原因之一在于民主国家在19世纪末期之前仍相当少见。虽然伊曼努尔·康德很早便提出这种理论,但一直要到1960年代这个理论才开始受到学术界重视。民主和平论在政治学学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因为民主和平论根基于理想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与之前支配学界的现实主义完全相反。不过,民主和平论逐渐被广泛接受,并且甚至在一些民主国家影响了政策制定。

在这个理论的原始版本被提出后,许多更深入的相关研究也进一步发掘出民主与和平之间的关联,民主国家之间也较少发生冲突、同时规模性的暴力行为也较少出现。

5月23日—7月8日

[编辑]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美国宪法,是美国的根本大法。该宪法于1787年9月17日费城召开的美国制宪会议上获得代表的批准,并在此后不久被当时美国拥有的13个州的特别会议所批准。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由各个拥有主权的州所组成的联邦国家,同时也有一个联邦政府来为联邦的运作而服务。从此联邦体制取代了基于邦联条例而存在的较为松散的邦联体制1789年,美国宪法正式生效。该部宪法为日后许多国家的成文宪法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4月11日—5月23日

[编辑]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至1948年1月30日)也称作“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他既是印度的国父,也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他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也就是他说的“satyagraha”,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通过“非暴力”的公民不合作,甘地使印度摆脱了英国的统治。这也激发了其他殖民地的人们起来为他们的独立而奋斗。最终大英帝国分崩离析了,取而代之的是共和联邦。 这鼓舞了其他的民主运动人士,如马丁·路德·金曼德拉等人。他经常说他的价值观很简单,那就是(是从传统的印度教信仰演化来的): 真理(satya),非暴力(ahimsa)。

3月19日—4月11日

[编辑]

投票率指在选举中投票的合资格选民所占的比例。在上升多年以后,到1960年代,在大部分成熟的民主国家,投票率有下降趋率。一般来说,投票率偏低的原因为:一、对政府没有期望;二、对政治漠不关心;三、支持的候选人很大机会获选。低投票率被认为是负面的,对成因和解决办法有广泛的讨论,但意见分歧,主要认为是由一连串经济、人口分布、文化、科技、制度等因素所导致。不同国家的投票率相差很大,例如美国通常少于一半人口投票,而在马耳他和实行强制投票的澳洲,投票率则达到95%。

2月19日—3月19日

[编辑]

哈利·S·杜鲁门

哈利·S·杜鲁门1884年5月8日1972年12月26日))),美国第三十四任副总统,随后接替因病逝世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成为了第三十三任美国总统

面对美国国内事务,杜鲁门总统正好遇上了新一轮混乱的经济衰退周期,当时物资短缺、有无数的罢工事件和有关否决《塔夫脱-哈特利法》的争议,都是当代的写照。杜鲁门虽于1948年成功连任总统,但却未能成功掌握国会的多数,以致于他的“良政”计划几乎全部流产。然而他曾率先以行政命令在美军内部施行废除种族隔离,并因应形势主持第二次“红色恐慌”,从政府部门辞退了数以千计可能影响国政的共产党同情者。不过,由于受到一连串的财政丑闻打击,有达数百位由他任命的官员必须辞职。

面对美国外交事务,杜鲁门总统任内发生了不少世界大事,首先是盟军战胜纳粹德国、广岛与长崎原爆、日本投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接着是联合国的成立、以重建欧洲为旨的“马歇尔计划”的落实、杜鲁门主义对抗共产主义、冷战的开始、北约的成立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其中朝鲜战争使美苏中三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中祇有苏俄获取了实质利益。

相比前任总统,杜鲁门的支持度不算高,但他谨慎果断的性格令他得以面对险峻的国际情势时,可以克服许多艰巨的挑战。尽管他最后在1952年被迫放弃竞选连任,但今日的历史学者仍视他为最出色的美国总统之一。

1月25日—2月19日

[编辑]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的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因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而得名,是二战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美国想藉马歇尔计划恢复因二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长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6年

[编辑]

12月12日—1月25日

[编辑]

杰拉尔德·福特

杰拉尔德·福特1913年7月14日2006年12月26日)美国第40届副总统和第38届总统。二战后福特成为了一个坚定的“国际主义者”,他在共和党内击败了当时在职的党魁,被选举为代表密歇根大急流村地区的众议员。1963年他被选为众议院少数党领导人,他任众议员直到1973年。在水门事件高潮时期,当时的副总统斯皮罗·阿格纽辞职后福特被任命为副总统。1974年8月9日理查德·尼克松辞职后福特继任美国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未经选举就接任副总统以及总统的人。他与他的副总统纳尔逊·洛克菲勒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两位没有经过选举,而是被指认的副总统。

福特执政期间美国从越南撤军、赫尔辛基协定生效、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由于在美国国会内民主党占多数,政府无法通过重要的法律。福特被迫用尽他的否决权。许多人对福特特赦尼克松也非常不满。1976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吉米·卡特以很小的优势击败了福特。

11月17日—12月12日

[编辑]

英迪拉·普里雅达希尼·甘地({1917年11月19日1984年10月31日))),分别担任两届印度总理,在最后任期期间遇刺身亡。英迪拉·甘地是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女儿,是印度近代最为著名及存有争论的政治人物之一。她一方面为印度在冷战时期的发展作出了不少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亦因政治管理上的方针而令其政绩上蒙上阴影。因其领导印度的十六年间的政治方针相当硬朗、立场坚定,故后人亦称其为“印度铁娘子”。更多...

10月16日—11月17日

[编辑]
多数制
多数制

投票制度指根据投票人的选择以选出结果的方法。最常见的投票莫过于选出公职选举。投票其他用途包括授奖、选出行动计划、或由计算机程序决定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投票相对的是共识决策法。投票制度规定了选民表达民意的方式,以及把这些民意转化成结果的方法。研究投票制度的学问被称为“投票理论”,始于18世纪,对各种投票制度提出严谨定义和改良建议,属于政治学经济学、和数学的子学科。大部分投票制度以少数服从多数的理念为基础,通常是某一方案若获逾半数选民支持则会通过。然而,当可供选择的方案多于两个,可能没有一个选项获过半数支持,采用不同的投票制度便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采用哪一种投票制度对选举结果有重要影响。更多...

9月19日—10月16日

[编辑]

温斯顿·丘吉尔爵士(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是一名英国政治家、演说家及作家。曾于19401945年英国首相,并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战争结束后,战时内阁也必须解散。原本信心满满、认为凭借丘吉尔在战争中的功劳定能顺利当选的英国保守党,却在1945年大选中惨败,英国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当选首相。19511955年丘吉尔再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直到今天丘吉尔还被英国人看作是最伟大的一位首相之一,在2002年BBC主办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票选活动中,丘吉尔高居榜首。在文学上也有极高成就,于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更多...

7月28日—9月19日

[编辑]

玛格利特·撒切尔英国政治家1979年1990年英国首相。玛格利特·撒切尔是20世纪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她是英国历史上唯一的女首相和经选举而产生的主要政党女党魁,她无庸置疑是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同时也受到不少人的爱戴和厌恶。撒切尔的政治哲学被通称为“撒切尔主义”(Thatcherism),这种政治哲学包含了选择性地在部分领域减低公共开支、减低直接税、撤销对商业活动的管制、货币主义政策和私有化计划,并削减了工会的力量。她让英国摆脱了福利国家的色彩,并鼓励更具弹性的劳工市场。在对外事务上,她与美国维持了“特别关系”,并与美国总统朗奴·列根结成了紧密的盟友。由于她高姿态地反对共产主义,而被苏联媒体戏称为“铁娘子”(Iron Lady),这个别名至今仍常常被引用。虽然撒切尔在长达十一年的首相生涯中,一直在多数制选举中获得支持,可是她最终因为在保守党党魁选举中未能直接击败对手,而于1990年宣布辞职,并由约翰·梅杰接任。更多...

7月11日—7月28日

[编辑]

雨果·查韦斯是第53任的现任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提倡他对于民主社会主义的理想、拉丁美洲的整合、和他所谓的反帝国主义。除此之外,他也大力批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以及美国的外交政策。查韦斯早年担任军队军官,于1992年发动政变失败而入狱数年,出狱后查韦斯创立了左翼的第五共和运动以对抗民选的委内瑞拉总统,以拯救委内瑞拉的大量贫穷人口为号召,在1998年当选总统,并在2000年再度当选连任。从那时以来,他还击败了2002年的政变以及2004年的总统罢免投票。在国内政策上,查韦斯展开了玻利瓦尔任务:一连串以减轻贫穷和财富不平等为目标的社会计划。在国外政策上,查韦斯大力对抗华盛顿共识,宣扬与华盛顿共识相反的经济计划形式,并积极鼓吹其他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团结。查韦斯深远的改革在委内瑞拉国内和国外都引起极大的争议,获得许多的称赞,但也招致大量的批评。无论将查韦斯视为是社会的解放者、抑或是独裁主义的煽动家,查韦斯执政数年来,已经成为现代政治里最为复杂、最具争议性、而又最显著的人物之一了。更多...

7月3日—7月11日

[编辑]

隆纳·雷根美国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第40任总统。雷根在1980年的选战中击败了现任的吉米·卡特。雷根推行的经济政策为供应面经济学,被人称为雷根经济学,将所得税降低了25%、减少通货膨胀、降低利率、扩大军费开支、增加政府赤字和国债,以暂时解决社会福利的问题,排除了税赋规则的漏洞,继续对商业行为撤销管制,使美国经济在历经1981-1982年的急遽衰退后,于1982年开始了非常茁壮的经济成长。他始终强调他对于联邦政府在处里问题上的能力抱持着怀疑态度,尤其是在经济问题方面。他的解决方式是撤回政府的干涉并减少税率和撤销管制,以此让自由市场机制能自动修正所面临的问题。 他的支持者盛赞他振奋了美国人在1980年面临的低昂士气和挫折感,并且让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体制超越政府的管制。在对外政策上,他大幅度扩张军备,对苏联的政策则由原本的围堵改为直接的对抗。雷根在政治意识形态上贯彻了反共主义与民主资本主义。雷根任内也经历了数次严重的政治丑闻—并导致不少官员和幕僚被定罪,但他仍然得以安然度过这些危机。更多...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主题:政治/特色条目/存档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