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佛利伍麦克.

佛利伍麦克

Fleetwood Mac
佛利伍麦克
摄于1977年,时逢乐团发行专辑Rumours,从左至右:米克·佛利特伍德、克莉丝汀·麦克维、约翰·麦克维、史蒂薇·妮克丝和林赛·白金汉。
组合
音乐类型
出道地点 英国英格兰伦敦
活跃年代
  • 1967年 (1967)–1995年 (1995)
  • 1997年 (1997)–现在
唱片公司
网站fleetwoodmac.com
相关团体
  • John Mayall's Bluesbreakers
  • Savoy Brown
  • Chicken Shack
  • Buckingham Nicks
  • Lindsey Buckingham/Christine McVie
  • Bekka & Billy
  • Tramp
  • Eddie Boyd
  • Duster Bennett
现任成员
已离开成员

佛利伍麦克(英语:Fleetwood Mac)是一个英美摇滚乐团,1967年成立于伦敦。乐团成军至今经历多次团员变动,多次更换主唱吉他手,但也因此不断融入新的创作元素,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各有特色的音乐风格。

该团曾经历过两个颠峰时期,一是在60年代末期,在创团吉他手彼得·格林带领下,该团成为英国颇受欢迎的蓝调乐团;另一次是在1975年至80年代,由克莉丝汀·麦克维(键盘手)、林赛·白金汉(吉他手)及史蒂薇·妮克丝三人担纲主唱,多元的音乐风格大受市场欢迎,让佛利伍麦克成为摇滚天团之一。

佛利伍麦克的团名是以创团鼓手米克·佛利特伍德及贝斯手约翰·麦克维的姓氏组成,他们也是历任团员中仅有的两位从创团至今未曾离开过的成员。这两人与早期成员彼得·格林、杰瑞米·斯宾塞、丹尼·基尔文,及70年代加入的克莉丝汀·麦克维、林赛·白金汉及史蒂薇·妮克丝,被认为是对佛利伍麦克的成就贡献最大的成员。

历史

[编辑]

彼得·格林 时期(1967–1970)

[编辑]
Peter Green(1970年)

1967年,来自英国知名蓝调乐团John Mayall & the Bluesbreakers的彼得·格林、米克·佛利特伍德及约翰·麦克维,与吉他手杰瑞米·斯宾塞组成佛利伍麦克。1968年他们发行了第一张专辑Fleetwood Mac,在英国大受欢迎。同年他们推出第二张专辑Mr. Wonderful

佛利伍麦克随后增添一位新成员,吉他手丹尼·基尔文,并持续在欧美发行专辑。基尔文的独特弹奏技巧改变了该团的纯粹蓝调风格,之后的创作也因此加入了更多摇滚乐的元素。1969年的Then Play On是该团发行的第一张摇滚风格专辑。

当乐团在欧洲大受欢迎时,创团始祖彼得·格林却因为服用迷幻药而导致精神状况出了问题,于1970年离团。

过渡时期(1970–1975)

[编辑]

在这段时期,佛利伍麦克的团员变动极为频繁,曲风则偏向民谣风格。格林离开后,基尔文和斯宾塞担任乐团的主力,1970年他们发行了Kiln House专辑。此刻,之前也曾经为该团的专辑和声、后来成为约翰·麦克维妻子的克莉丝汀·麦克维也正式加入,成为该团第一位女性成员。1970年佛利伍麦克发行了The Original Fleetwood Mac专辑,持续受到市场的欢迎。

1971年吉他手斯宾塞离团,鲍伯·沃尔奇随后被邀请加入该团,并发行了Future Games专辑。他们逐渐在美国市场受到重视,也发行了一张名为Greatest Hits的精选集。1972年的专辑Bare Trees大受欢迎,克莉丝汀的演唱风格也广受瞩目。但此刻吉他手基尔文却与团员逐渐交恶并因此被开除,新的吉他手鲍伯·韦斯顿填补了他的空缺。戴夫·沃克则短暂加入该团成为主唱之一,但随即因风格不符被开除。

这段时间他们发行的几张专辑,成绩并不如以往。此外团员的关系更是紧张,约翰·麦克维的酗酒问题让他与克莉丝汀的婚姻出现危机,韦斯顿和佛利特伍德的妻子发生绯闻,也让他因此被开除。

在经历了一次团名使用权争议后,为了拓展发展空间,沃尔奇说服了其他团员将基地从英国搬至美国洛杉矶。1974年他们在LA发行了Heroes Are Hard to Find专辑,但随后沃尔奇因感到长期的巡回演唱使他的创作力衰退,也决定离开。

颠峰时期 (1975–1987)

[编辑]
Stevie Nicks(左边)与林赛·白金汉(2003年)

沃尔奇的离开,意外开启了佛利伍麦克崭新的一页。剩余的三名团员(佛利特伍德及麦克维夫妇)在加州招募新吉他手时遇见了才华洋溢的林赛·白金汉,立刻邀请他入团,白金汉也欣然同意,但条件是乐团必须接纳他的音乐伙伴兼女友史蒂薇·妮克丝成为一分子,全新的五人组合自此诞生。白金汉的创作才华与妮克丝极富磁性的嗓音,搭配克莉丝汀原本的抒情风格,让乐团的成就迈向了最高点。

1975年他们推出了全新同名专辑Fleetwood Mac,冲上排行榜榜首,单曲包括克莉丝汀的Over My HeadSay You Love Me、妮克丝的RhiannonLandslide。但在新专辑的成功之外,团员的私人生活则陷入一片混乱。麦克维夫妇婚姻触礁,白金汉与妮克丝分手,佛利特伍德则与妻子进行离婚程序,团员们吸食药物和酗酒问题更是逐渐严重。

尽管围绕在浓厚的情绪压力当中,1977年的专辑Rumours却为乐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成功,成为当年格莱美奖(Grammy Award)年度最佳专辑。单曲包括白金汉的Go Your Own WaySecond Hand News、妮克丝的DreamsThe ChainGold Dust Woman、克莉丝汀的Don't StopYou Make Loving Fun都大受欢迎。这张专辑奠定了佛利伍麦克的历史地位,也是他们最卖座的专辑,至今全球销售超过四千万张。

白金汉逐渐成为乐团的灵魂人物,1979年的新专辑Tusk,增添了更多属于他的实验性曲风,特别是与南加大(USC)鼓号乐队合作的同名单曲Tusk,与克莉丝汀·麦克维的 Think About Me及妮克丝的Sara 等单曲皆登上排行榜。尽管创下销售佳绩,Tusk受欢迎的程度并不如前一张专辑Rumours。接下来一年多他们展开世界巡回演唱,并在过程中录制了1980年发行的Fleetwood Mac Live专辑。

在80年代初期,佛利伍麦克除了在1982年发行专辑Mirage之外,团员也各自推出个人专辑,包括妮克丝的Bella Donna(1981)、The Wild Heart(1983)及Rock a Little(1985),白金汉的Law and Order(1981)、Go Insane(1984),以及克莉丝汀的同名专辑(1984),其中又以妮克丝最受到市场欢迎。

三位主唱单飞的成功,加上团员各自的酗酒、药物成瘾、家庭问题不断,一度谣传乐团即将解散。不过为了帮助鼓手佛利特伍德解决财务危机,他们在1987年推出了畅销专辑Tango in the Night,让乐团重新站上Rumours时期的颠峰。这张专辑包括四首排行榜单曲:克莉丝汀的Little LiesEverywhere、妮克丝的Seven Wonders、白金汉的Big Love

分裂时期 (1987–1997)

[编辑]

尽管Tango in the Night获得商业上的成功,白金汉与其他团员的关系仍然十分紧张,他拒绝参加巡回演唱,并很快地宣布退出乐团。在白金汉离团后, 比利·柏尔内特及瑞克·维托两位新成员加入。这段期间佛利伍麦克的曲风转趋抒情,但市场魅力不若以往。期间推出的专辑包括精选辑Greatest Hits(1988)、专辑Behind the Mask(1988)、及另一套精选辑25 Years – The Chain(1992)。1991年史蒂薇·妮克丝及瑞克·维托宣布离开。

1992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林顿选择佛利伍麦克在1977年的畅销曲Don't Stop为竞选主题曲,并在1993年的就职典礼邀请白金汉、妮克丝、麦克维夫妇以及佛利特伍德一起表演这首歌曲。这是自白金汉离团后,五位主要成员第一次公开演出,但这并没有促成乐团的黄金阵容再次合作。

1993年比利·柏尔内特请辞后,佛利特伍德与麦克维夫妇持续招募新的团员,包括贝卡·布拉姆莱特、戴夫·梅森。1995年他们发行了一张并不成功的专辑Time之后,克莉丝汀·麦克维宣布离开,佛利伍麦克形同正式解散。

复出时期 (1997–2014)

[编辑]
佛利伍麦克(2009年)

乐团解散后,白金汉在自己的创作中邀请佛利特伍德担任鼓手,接着约翰·麦克维也加入弹奏贝斯,随即克莉丝汀·麦克维参与和声。此外白金汉及妮克丝也共同创作了一首电影原声带歌曲Twisted。突然间,当年颠峰时期的五人阵容发现,尽管彼此的关系曾经强烈对峙,但他们仍然可以一起创作。

他们在1997年举办了一场室内演唱会,并灌录成为一张现场演唱专辑The Dance。这是该团在Tango in the Night之后,15年来第一张冠军专辑,销售超过500万张,随后的巡回演唱也十分成功。这张专辑并让他们获得1998年格莱美奖最佳流行乐团的提名。

1998年,佛利伍麦克及团员米克·佛利特伍德、约翰·麦克维、克莉丝汀·麦克维史蒂薇·妮克丝、林赛·白金汉、彼得·格林、杰瑞米·斯宾塞及丹尼·基尔文被列入摇滚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1]

克莉丝汀·麦克维于1998年便宣布不再参与乐团的巡回演出。2003年佛利伍麦克推出Say You Will专辑,由妮克丝和白金汉担任主唱工作,克莉丝汀仅担任键盘手并参与和声。自此至2010年,他们举办了数次巡回演唱,并出版了精选辑The Very Best of Fleetwood Mac。2013年,乐团推出细碟Extended Play

“谣言”再起:白金汉二度求去 (2014–2018)

[编辑]

2014年,克莉丝汀·麦克维宣布回归乐团,并参与巡回演唱。2017年,克莉丝汀和林赛·白金汉共同推出新作Lindsey Buckingham Christine McVie,其余团员米克·佛利特伍德及约翰·麦克维亦参与了专辑的制作。

然而,2018年4月,突然传出林赛·白金汉再次离开乐团的新闻。据消息透露,白金汉因不愿参与乐团未来的巡回演唱会,遂决定与乐团分道扬镳,另有消息表示乐团先开除了白金汉,但以上说法目前仍未获得证实。乐团宣布尼尔·菲恩及麦克·坎贝尔将替代白金汉加入乐团巡回演唱。

4月25日,乐团接受CBS新闻采访,佛利特伍德证实了白金汉的离团原因,并称此如同一场“婚姻的结束”。之后,白金汉亦于个人演出中提到此事,认为乐团的分裂已使彼此迷失了方向,并对乐团多年来的成就造成伤害。2018年6月8日,前吉他手丹尼·基尔文在家中辞世,享年68岁,乐团也发文哀悼。[2]

2020年7月25日,创团始祖彼得·格林于睡梦中逝世,享年73岁。[3]

2022年12月1日,克莉丝汀·麦克维因病去世,享年79岁。[4]

成员

[编辑]

现任成员

[编辑]
  • 米克·佛利特伍德 – 鼓、打击乐器 (1967–1995、1996–现在)
  • 约翰·麦克维 – 贝斯 (1967–1995、1996–现在)
  • 克莉丝汀·麦克维 – 键盘、钢琴合成器、主唱 (1970–1995、1996–1998、2014–2022)
  • 史蒂薇·妮克丝 – 主唱、铃鼓 (1974–1991、1996–现在)

前成员

[编辑]
  • 林赛·白金汉 – 吉他、主唱、键盘 (1974–1987、1996–2018)
  • 杰瑞米·斯宾塞 – 滑音管吉他、主唱、钢琴 (1967–1971)
  • 彼得·格林 – 吉他、主唱、口琴 (1967–1970、1971)
  • Bob Brunning – 贝斯 (1967)
  • 丹尼·基尔文 – 吉他、主唱 (1968–1972)
  • Bob Welch – 吉他、主唱 (1971–1974)
  • Bob Weston – 吉他、主唱、口琴 (1972–1973)
  • Dave Walker – 主唱、口琴 (1972–1973)
  • Billy Burnette – 吉他、主唱 (1987–1993、1994–1995 )
  • Rick Vito – 吉他、主唱 (1987–1991)
  • Bekka Bramlett – 主唱 (1993–1995)
  • Dave Mason – 吉他、主唱 (1993–1995)

录音室专辑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998搖滾名人堂. [2017-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1). 
  2. ^ Danny Kirwan obituary – 1950–2018 – From rock star to a homeless shelter. Daily Express. 23 June 2018 [4 August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3). 
  3. ^ Fleetwood Mac co-founder Peter Green dies aged 73. BBC News. 2020-07-25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英国英语). 
  4. ^ Fleetwood Mac主唱克里斯汀麥克維過世 享壽79歲 | 娛樂 | 中央社 CNA. www.cna.com.tw. [202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7)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佛利伍麦克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