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酬恤金进军事件.

酬恤金进军事件

酬恤金进军事件
军方清场后,在燃烧中的简陋小屋
日期1932年7月28日 (1932-07-28)
地点
结果酬恤金进军活动失败,双方发生冲突。
冲突方
退伍军人
美国陆军
大都会警察局
领导人物
沃尔特·W·沃特斯
伤亡
首日2人死亡,55人受伤,总数不明[1]
至少69人受伤,无人死亡

酬恤金进军事件(英语:Bonus March)是指1932年的美国示威事件,数万名第一次世界大战退伍军人要求即时发放战时服役的薪饷遭到美国政府拒绝,被称为酬恤军(英语:Bonus Army)的示威者发动集会,最后导致军方派兵介入而造成流血冲突。

起因

[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的美国军人在每人每日1美元的薪金之外,还另加25美分做为海外生活补助金。但在战时,这笔薪金并没有发放给参战的美国军人。战后,由于美国政府无法负担这笔费用,因此在1924年订定并通过《服役证明修正法》(Adjusted Service Certificate Law)。在该法案中,美国政府先发给一战老兵一张补助金证书,承诺所欠薪金在二十年后依当兵日数,每日以1美元计算,再乘上复利后以现金偿付。美国在1930年代发生经济大萧条。1932年,全美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就业人口找不到工作而急需救济。于是这些退伍军人就要求美国政府立刻支付应在1945年才支付的薪金。美国海外退伍军人协会英语Veterans of Foreign Wars更认为,对一个饿肚子的人承诺二十年后才支付买食物的钱,是不合理的。

到达华府

[编辑]

1932年6月17日,来自美国各地约一万二千至二万名的群众,其中包括大批失业的退伍军人,在前陆军中士华德·W·瓦特斯(Walter W. Waters)的带领下到达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于美国国会大厦前集会。当时美国国会正在考虑德萨斯州的约翰·莱特·帕特曼议员所提出的对一战老兵支付某种福利补助金的议案(该议案已于6月15日在美国众议院通过)。这些请愿群众后来在与联邦政府所在地只隔了安那考斯迪亚河的安那考斯迪亚区湿地,搭起类似胡佛村的简陋小屋或帐棚以做为集结场所。这些请愿者希望能对国会施加压力,使其修改《服役证明修正法》并立刻支付所欠的薪金。

但是,该议案最后在国会中被否决。不过,国会表示愿意支付请愿者回家的路费。这个补助决定只被部分请愿者接受。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在27500名的请愿人群里,只有92人接受国会提出的要求,向退役军人管理局索取火车票。7月19日晚上,一位以左翼言论著名的军方人物—退休海军陆战队少将斯曼得利·巴特勒向请愿群众演说并鼓励他们的行为;他表示,那些曾穿军服服役但又不能团结一致的人,是差劲的。同日,有部分人群得到汽油、配给资助、或火车票,但仍然不肯离开。

7月28日,请愿群众依然逗留在一处联邦政府计划动工的土地上。当华府警方试图驱赶他们时,一位警察开枪杀死了两名退伍军人。愤怒的请愿者于是开始以钝器攻击警方,打伤了数名警察。在警方撤退之后,华府向赫伯特·胡佛总统报告他们无法维持秩序;于是胡佛总统下令联邦军队进驻华府。

军方介入

[编辑]

同日,在可能违反1878年的《地方保安法案英语Posse Comitatus Act》下,由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少将指挥并拥有步枪催泪瓦斯的联邦部队开进了请愿群众所在的营地。部队驱散了请愿群众并焚毁他们的营帐。当时是少校的乔治·巴顿则是最先抵达华盛顿特区的联邦政府官员之一。在事件中,胡佛总统两次要求军队不要越过安那柯斯提河进入请愿者的主营地,但被麦克阿瑟忽略。麦克阿瑟将军认为这次事件是意图推翻美国政府的行为。巴顿的装甲部队与步兵在白宫附近的椭圆草坪集合后,巴顿率领佩有防毒面具刺刀及军刀的联邦军队沿宾夕法尼亚大道前进,投掷催泪弹来驱散这批请愿者。当晚稍后,巴顿及联邦部队开始清理安那柯斯提区内的帐篷,有些帐棚或小屋在清除过程中被焚毁。清场期间,军方调运来六辆M1917轻型坦克英语M1917 light tank协助驱赶人群。到了第二天早上,大部分请愿者都离开了特区。

事件发展到最后,死亡具体情况不明,数百人受伤,被枪杀的退伍军人为威廉·赫西卡William Hushka)和埃里克·卡尔森(Eric Carlson)[1],有一名退伍军人的妻子流产。一名十二周大的婴儿暴露于催泪瓦斯中,在医院中死亡,死因是小肠炎[2]至少十名警察被退伍军人伤害。超过一千名男女儿童、警察、记者、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居民和救护车司机暴露于催泪瓦斯中。

事后影响和评价

[编辑]

胡佛总统以财政理由公开反对帕特曼所提出的议案;此外,参与对同行清场的士兵的报告,都对胡佛日后竞选连任并无帮助:他下令驱散和甚少资助请愿者的行为已经加强了他冷漠对待大萧条苦况的负面形象。当时,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甚至因此事件称胡佛是“脑袋装浆糊”,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就任总统以后,一些补助金大军成员再次在华盛顿集结并向新总统再一次提出合理的补偿诉求。罗斯福一直至其总统任期尾段同样否决要求。直到他过世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即将完结时,美国政府最终订立《军人权益法案》来避免类似冲突。

保罗·迪克森认为,集会其后的暴力时常被忽略,事件对1932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亦被低估。他认为,事件导致美国政治人物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归国老兵时用心考虑,促成《军人权益法案》的订立。《军人权益法案》促使百万人成为中产阶级而改变了美国的状态。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Heroes: Battle of Washington. 时代杂志. August 8, 1932 [August 30,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5). Last week William Hushka's Bonus for $528 suddenly became payable in full when a police bullet drilled him dead in the worst public disorder the capital has known in years. 
  2. ^ Paul Dickson; Thomas B. Allen. The Bonus Army: An American Epic. Walker. 27 March 2006: 182–183 [2021-08-06]. ISBN 978-0-8027-773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6). 

延伸阅读

[编辑]
  • Morrow, Felix. (1932). The Bonus March. International Pamphlets No. 31.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OCLC 12546840
  • Ortiz, Stephen R. 2006. "Rethinking the Bonus March: Federal Bonus Policy, the Veterans of Foreign Wars, and the Origins of a Protest Movement". Journal of Policy History. 18, no. 3: 275–303.
  • Rawl, Michael J. (2006). Anacostia Flats. Baltimore: Publish America. ISBN 978-1-413-79778-7.
  • Smith, Gene. (1970). The Shattered Dream: Herbert Hoover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OCLC 76078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酬恤金进军事件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