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葛量洪教育学院.

葛量洪教育学院

葛量洪教育学院
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
地址 英属香港九龙油麻地加士居道42号
其它名称葛量洪师范专科学院
类型师范学院
创办日期1951年
关闭日期1994年9月1日(学院主体)
2000年10月(学院大楼)
创始人香港政府教育司署(延续教育部助理署长统管)
学区油尖旺区
葛量洪教育学院旧址正门

葛量洪教育学院(英语: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曾称为葛量洪师范专科学院,简称葛师,是一所曾经在香港提供专职教师专业培训的院校,以美术教育为主,于1951年创立,校址在九龙油麻地加士居道42号。

历史

此校于1951年创立后发展迅速,并于1954年兼并了香港乡村师范学校。当年香港政府致力发展小学,极需大量师资,此校就开办短期的一年制小学师范课程,而且迅速发展扩充名额。全盛时每届一班达330人(罗师中英两部每届各收25名,乡师中文只收25名)。

创校早期,此校借用英皇书院礼堂上课,直到1952年5月加士居道校舍落成为止。

1960年,此校于乐富筹设分校,迅即成为专推一年制课程(后来专责理科及特殊教育)之柏立基教育学院,并先后于1960年代中及1974年迁址红磡(其后再拨予此校作分校,直到1978年金禧事件发生后,被强行收回作接收受影响学生的五育中学)及郝德杰道

此校于1964年除继续开办一年制师范课程外,更加开办了中文二年制师范课程。第一届50名学员必须修读教育理论、教具制作、中国文学及中文教学法外,更须选修其余两项教学主科,包括英文、音乐、木工、体育、美术、数学或地理。

1967年,因应政府要求,包括此校在内的三所师范专科学校,均易名为“师范学院”[1]

后期,此校陆续办三年制专科课程、着力于美术、体育、中文等科目,以及小学校长及幼儿教育课程等。

1971年开始,包括罗师、葛师及柏师三所教育学院,改用联合收生制度,并设招生委员会,由三所教育学院院长轮任,1982至4年,本院在旺角设立分校,而分校在97至9年迁入大埔教育大学现址。

葛量洪教育学院于1994年9月1日起,被合并为香港教育学院的一部分(现已正名为香港教育大学)。初期,此校仍为教育学院的校舍之一。在1997年10月教院永久校舍启用后,校舍改为专营在职教师兼读课程,并易名市区校舍,但亦已于2000年10月起迁出。

按校友会1996年统计,此校开办了45年,学生计达6760名。

本校原址旧翼曾用作培正教育中心;新翼曾经为循道学校校舍及于2011年成为循道中学校舍,但后来均相继迁出。该校舍已在2014年被政府收回,并改作伊利沙伯医院综合服务区大楼的一部分。

葛量洪教育学院校友会(葛量洪师范学院校友会)旗下学校开办的五所小学:包括观塘学校(1960-2000年代)、慈云山学校(1960-1980年代)、油塘学校(1970-1990年代)、将军澳学校(1980-2000年代)及黄埔学校(1997-至今)等。

课程及出路

葛师师资训练特有两项措施,第一为“设计教学”,分组学员选题后,要分工参考搜资料、实地采访。最后要安排大规模展览作分享。第二项特色是“小组讨论”,以补大课单向讲授之不足,也建立了更佳之师生关系。

一年制课程全期分配到小学实习一次,毕业生只可任教小学。二年制课程实习两次,第二次分配到中学实习,毕业后可最高任教至中三(Form 3),入职时薪金比一年制生可高两点,1966年第一届男教师月薪为$885(英中文凭毕业政府书记入职为$375);而女教师因仍未实行同工同酬,薪资相对较低。当年校内收取女学员较多,选取之标准及校内表现也要求严格,入读二年制者也曾有于升二年级时被勒令退学。学院当年为培养人才,贫苦学员可申请生活津贴,最高每月可获$160。此外学院曾为有经验的教师(十年教学经验)开办一年全日制高级师范教育课程,亦有兼读制课程之两年制在职小学教师复修课程。其后陆续办三年制专科课程、着力于美术、体育、中文等科目,往后又増办小学校长及幼儿教育课程。

作风

由于葛量洪教育学院院长一职全由华人出任,作风相对上较为重视规矩。例如在行政层面上,收生事宜一律由两位副院长执行,讲师无权过问;而正校与分校教职员近乎完全分开工作、晋升。而在校规上亦相当严格,例如由创校开始,学生必须穿着学院校服(至少在实习期间;此规定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后期);而在一些正式场合上,葛师学生相对其他师范学院学生而言,举止亦较严肃。

历任院长

如无特别指明,下述任期年份均由8月1日开始,7月31日结束。

葛量洪师范专科学院院长

葛量洪教育学院院长

  • 罗宗熊(1967-1968)
  • 郭炜民(1968-1973 第五任)
  • 周刁玉珍(1973-1977 第六任)
  • 江润勋(1977-1986年11月 第七任,后调任柏立基教育学院院长)
  • 潘宏强(1986年11月-1989 第八任,由香港工商师范学院院长调任)
  • 黄李志欣(1989-1990(署任))
  • 赵苏丽珍(1990-1994年8月31日 第九任,由罗富国教育学院院长调任)

香港教育学院葛量洪分校院长

  • 赵苏丽珍(1994年9月1日-1995)
  • 朱卢倩怡(1995-1996年8月31日 第十任,末任院长,由助理分校院长升任)

香港教育学院葛量洪分校课程组别统筹主任

  • 朱卢倩怡(1996年9月1日-1997年10月)

1994年9月1日,葛量洪教育学院并入香港教育学院(教院),各师范学院初期暂行类似书院联邦制的管理制度。1995年9月1日起,则统一改由教院院长领导;而三分之二按教育署公务员条款聘用、并通过教院转职面试的教职员,亦于同日起改为受聘于教院。1997年10月尾,教院迁入大埔永久校舍工作完成,各分校课程组别统筹主任职位宣告撤销,亦象征各前教育学院正式结束。

校园

葛师初期仅设有加士居道校园,于1952年启用。后来,由于学院发展,葛师先后在乐富(1960-1961,后发展为柏立基教育学院)、红磡九龙船坞纪念学校(1974-1978,因紧急筹建五育中学以接收金禧事件受影响学生而被强行收回)及旺角旺角中心(1982-1997)设立分校。以下为并入教院前夕的葛师校园简介。

加士居道校园(香港教育学院葛量洪第一分校)

正校在1952年5月落成,并由时任港督葛量洪伉俪及教育司高诗雅伉俪揭幕。正校最初由主翼及宿舍组成,而主翼采其时流行的薄壳式设计;而主翼历经两次扩建,包括1950年代中加建大讲堂及后期加建新翼。学生宿舍改建自附近一楼高两层的旧式别墅“Saltash”,由1953年使用至1964年,提供25个宿位(10男15女),后来一度增至80个,但已于1964年改建为地理系及美术系教室,以便开设三年制师范课程。宿舍于1990年代初拆卸,而校舍在1994年并入教院后仍继续使用(而政府曾于1995年3月与教院达成协议,准许其继续使用葛师校舍至最少1999年10月),直至2000年10月迁出(但本部所需资产已于1997年10月迁往大埔)。

宿舍早已重建为爵士花园,而校舍的新、旧两翼曾由木板分隔,前者曾用作循道学校校舍。目前,原校舍两翼均已经停用,并并入伊利沙伯医院,命名为“综合服务区”,设有社区复康中心、卫生署货仓等医疗及后勤设施[2]

旺角中心校园(香港教育学院葛量洪第二分校)

此校是葛师的第三代分校,设于旺角中心9-11楼及20楼,专责幼儿教育课程。在并入教院后,本分校仍继续使用,直至1997年10月连同本分校迁往大埔。

著名校友

列表不完整,欢迎您扩充内容
  • 司徒华(葛师),前立法会议员(九龙东)、支联会主席、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创会会长。
  • 西西(葛师),香港著名作家、编辑。
  • 何万森 (葛师 ‧ 罗师),资深教育家、创业家,现为明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成功出版社、智慧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教育基金会、明我教育机构(非牟利组织)董事。
  • 锺志光(葛师),香港无线电视体育评述员及电视演员。
  • 徐嘉乐(葛师),原名徐嘉诺,前香港篮球及排球代表队成员,前香港篮球代表队队长。
  • 李銮辉(葛师),知名的电台节目主持,毕业后曾任体育教师,1996年任香港电台教育电视部台长,亦有自组公关公司,现为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公共事务总监。
  • 陈若瑟(葛师),香港天主教徒,香港南区区议会前主席、前市政局议员,曾于1968年-1997年出任石排湾圣伯多禄小学校长,现仍担任石排湾分区委员会主席、圣文嘉中英文幼稚园校监等公职。
  • 黄陈小萍博士(葛师),现任加拿大联邦耆老事务国务部长,加拿大首位华裔女性国会议员及内阁成员。
  • 李慧娴(罗师、葛师),著名艺术家、雕塑家,香港艺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名誉顾问。
  • 郑国江(葛师)选修美术,香港著名歌曲作词家。
  • 梁纪昌(葛师),著名教育家,香港鲜鱼行学校退休校长,致力推动教育平等,两度成功向教育局争取保留鲜鱼行学校,于2012年入选《香港百人》。
  • 朱溥生(葛师),笔名阿浓,香港作家,香港儿童文艺协会会长,加华作协副会长,曾任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理事及监事,多年来有15本著作入选中学生好书龙虎榜之“十本好书”,五度被中学生票选为“最喜爱作家”。作品又曾获香港文学双年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园丁奖。
  • 陈讴明(葛师),现任香港圣公会主教长,此前曾任该会属下的“小学监理委员会”主席,负责统管办学事宜。
  • 梁润莲(葛师),现任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小学分校校长,于1985年在葛师就读、1994年任职另一间小学中文科主任时及2021年,曾三度接受电视台访问。
  • 陈伟伦博士,2019年起任职香港华仁书院校长,1992年于圣约瑟书院毕业、1995年于葛量洪教育学院毕业后先后在香港公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修读工商管理学士及设计文学士。毕业后任职圣公会蔡功谱中学美术科老师[3]、其后加入开办风采中学并任职训导主任、2006年任职兆基创意书院助理校长、2008年任职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学部副校长一职,曾被候任为德萃小学校长[4],校长位落空后于2015年加入加拿大国际学校[5]、2019年正式成为香港华仁书院校长[6]

葛量洪教育学院校友会

校友会于于1952年9月成立,并先后创立了5间以“葛量洪校友会”命名的小学,即:葛量洪校友会观塘学校(1961-2008)、葛量洪校友会慈云山学校(1967-1988)、葛量洪校友会油塘学校(1973-1993)、葛量洪校友会将军澳学校(1988-2008)及葛量洪校友会黄埔学校(1997年成立)。在多间师范学院合并后,葛师校友会学校仍以原名续办,设有多项奖学金。后来因出生率下降及四间的旧屋邨学校停办或重建(观塘学校、慈云山学校、将军澳学校及油塘学校等),红磡校舍剩下一间的黄埔学校,葛量洪校友会将军澳学校,多间葛师校友会小学逐一停办,只有一间仍继续办学;原先,葛师校友会亦于2001-2002年间,向政府申办中学但失败。值得一提的,是葛量洪校友会辖下小学的校监均曾由已故香港民主派元老、前立法会议员、支联会主席司徒华(他是葛量洪教育学院首届毕业生,曾担任葛师校友会观塘学校校长二十一年)兼任。2011年,葛师校友会举办了盛大之钻禧艺展及多项纪念活动,增添葛师钻禧纪念奖学金,更收集校之著作及历史照片出版了专册名为“葛师的岁月”(Down Memory Lane: Our Golden Years at 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资料详尽,并得当年冯翰文副院长发序言。

参见

参考资料

  1. ^ 三間師範學校 改稱師範學院. 香港工商日报. 1967-10-18: 7 [2022-03-16]. 
  2. ^ 伊利沙伯醫院-專職醫療服務.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1). 
  3. ^ 資料細項 | 香港公共圖書館館藏目錄. webcat.hkpl.gov.hk. [2024-06-01]. 
  4. ^ 德萃辦英文私小 不重操練重閱讀. Yahoo News. 2015-11-04 [2024-06-01] (中文(香港)). 
  5. ^ “圣若瑟仔”陈伟伦九月任港华校长 _大公网. www.takungpao.com. [2024-06-01]. 
  6. ^ 梁焕敏. 香港華仁書院委任陳偉倫為校長 曾任職加拿大國際學校及直資學校. 香港01. 2019-05-21 [2024-06-01] (中文(香港)).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葛量洪教育学院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