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第14号交响曲 (肖斯塔科维奇).

第14号交响曲 (肖斯塔科维奇)

第14号交响曲,作品135,是俄国作曲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作品,完成于1969年,是一首充满阴暗色彩的作品。肖斯塔科维奇将作品献给晚年结识的好友,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布里顿亦于1970年为此曲作英国首演。

虽然不少音乐评论将这首交响曲和作曲家7年前所写的《第13号交响曲》视为同一组作品(因为两首交响曲都使用了人声),但《第14号交响曲》不仅和《第13号交响曲》风格迥异,与肖斯塔科维奇的其他交响曲相比也有很多独特之处。

首先,《第14号交响曲》是唯一一首不注明调性的交响曲,比如调性亦不明显的《第15号交响曲》被冠以“A大调”之名,《第14号交响曲》则刻意不注明调性。其次,本交响曲共有11个乐章,数量最多,而配器和所需人数却是最少的。全曲只需要24名乐手:19名弦乐手、3名打击乐手和2名独唱,规模上和一般室内乐的规模相近。最后,与其说这是一首交响曲,称之为一套“声乐套曲”作品可能更为合适(类似于古斯塔夫·马勒的《大地之歌》及数套管弦乐声乐套曲集)。每个乐章均配合一首诗篇,共11首,选自4位不同的作家。大部分的诗篇都是环绕“死亡”主题(特别是早逝和非正常去世的题裁)。所有诗篇都是以俄语写成,但由于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卡是西班牙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是法国人,莱纳·玛利亚·里尔克则是德国人,因此本曲共有三个演绎版本:全俄语、全德语、以及一个按照作者国籍使用相关语言的版本。

背景

《第14号交响曲》和穆索尔斯基《死之歌舞》、布里顿《战争安魂曲》两首作品有着相当关连。肖斯塔科维奇完成《第13号交响曲》后,着手为穆索斯基的作品配管弦乐版本,同时听到布里顿《战争安魂曲》后对之非常欣赏,因此“死亡”便成了新一首交响曲的主题。加之作者身体变差(曾经跌断了脚,抽烟过度),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浪(革命、二战斯大林的统治大清洗等),令他有感死亡就在身边。这首交响曲巧妙地藉诗歌描写死神,并以此延伸为对于暴政和迫害的控诉,刻意选用了不同时代、地区、作曲家的控诉诗作。

肖斯塔科维奇虽然对死亡有全然的体会,但是乐曲的凄迷中,仍流露着浓烈的生之欲望。他曾说:

在他的回忆录《证言英语Testimony (Volkov book)》中亦提及这首交响曲的背后意义:

配器

一般管弦乐曲中所使用的打击乐器,如定音鼓大鼓三角铁等,在此曲中都未使用。

乐章

全曲11个乐章如下:

  1. 缓板(Adagio):“深沉的哀恸(De profundis)”(洛尔卡
    男低音、弦乐,3/4为主
    以素歌“末日经”的动机所写成的乐段。
  2. 小快板(Allegretto):“马拉奎纳舞曲(Malagueña)”(洛尔卡)
    女高音、弦乐、响板、(乐鞭),3/4、4/4及3/8为主
    女高音在小提琴和大提琴、低音提琴的互相对应下,唱出具有压逼感的内容,乐段结尾加入响板的急速节奏,令气氛更为紧凑。二下乐鞭将整个音乐打断,并直接进入下一段。
  3. 持续的快板(Allegro molto):“罗蕾莱(Loreley)”(阿波利奈尔
    女高音、男低音、弦乐、乐鞭、木琴、梆子、管钟、颤音琴,6/8、9/8及5/8为主
    大提琴的独奏带出女高音朗诵般的歌词,男低音在木琴的伴奏下作出回应。女高音亦在弦乐团的衬托下继续她的诉说,两个独唱互相交替。经过中提琴简短的独奏过场后,女高音和钢片琴带出稍为忧伤的歌词(3/4,3/2节奏),但很快又回复开始的紧张气氛。两下管钟的B又将速度减慢,女高音唱出带哀求性的内容,男低音亦作出附和。最后一段大提琴的独奏紧接着下一个乐章。
  4. 缓板(Adagio):“自杀(Le Suicidé)”(阿波利奈尔)
    女高音、弦乐、钢片琴、木琴、管钟,6/8、9/8
    大提琴的引子下,女高音诉说三朵大百合花放在她的墓上的情境,这部分只由中、低音声部和钢片琴的间奏为主。小提琴和木琴的加入将气氛扭转,女高音以恐惧地唱出鲜血如泉水般从伤口中流出,突然两下管钟的B再次响起时,女高音回复绝望的语气指出这是百合花的恐惧。首段的内容再次奏起,但改以低音提琴作独奏,最后在管钟声中安静结束。
  5. 小快板(Allegretto):“当心呀!(On Watch!)”(阿波利奈尔)
    女高音、弦乐、木琴、筒鼓、梆子、乐鞭,2/4
    其中一首较明显旋律线条的乐段,木琴独奏代表年轻的士兵;筒鼓代表敌方的炮火;女高音唱出士兵在战壕中战死,临死前幻想自己死亡的地方四周是美丽的景色,并且希望能让自己的容貌打扮得美丽一点才逝去的遐想。中段有中提琴的独奏乐段,结尾是弦乐短小而带惨痛的下行乐句,并直接带入下一段。
  6. 缓板(Adagio):“夫人,请看!(Madam, look!)”(阿波利奈尔)
    女高音、男低音、弦乐、木琴,2/4为主
    在弦乐的长音下,男低音唱出简短的引子“夫人,请看,你遗了些东西”,女高音回应说:“啊,是我的心”,及后唱出回应上一乐段的内容,指他的心现遗留于战走上,并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自嘲,因此中段出现了一段颇长的哈哈笑声。木琴的三个音动机回应,像是战死的士兵灵魂仍留在战壕中,并延续至下一乐段。
  7. 缓板(Adagio):“在拉桑特监狱(A la Santé)”(阿波利奈尔)
    男低音、弦乐、梆子,3/4、4/4、3/2、2/4交替节奏;中段12/8
    作曲家在这个乐章中,使用了十二音技法,然而他亦巧妙地将音符重新排列后,令到听众不容易察觉(虽然当时苏联的文化领域已相对较开放,但十二音列在当时仍视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产物,官方对此类创作甚有保留)。
    大提琴及低音提琴引子后,男低音唱出诗人自己将要囚进监狱的心情。他告别了外面的世界,质问上天为何要他受这么的痛苦,对于不知将来的情况,以及将长伴他的困房,有的只是无奈。中段是弦乐弓背击(col legno)和梆子的器乐段,表达出冰冷的监仓景况。
  8. 快板(Allegro):“哥萨克先锋队给君士坦丁堡苏丹的回信(Réponse des Cosaques Zaporogues au Sultan de Constantinople)”(阿波利奈尔)
    男低音、弦乐,4/4为主
    短小的乐章,但歌词内容充满控诉,弦乐以大量不协调的和弦,表达出独裁者的残暴屠杀无辜人民深感愤恨。末段在低音部的旋律中,十支小提琴以相距半音奏出半音集群(semitones cluster),营造出极度不安和混乱的意境。突然的全体停顿直接带入下一乐段。
  9. 行板(Andante):“喔,德维克,德维克!(O, Del'vig, Del'vig!)”(邱赫尔贝克英语Wilhelm Küchelbecker
    男低音、弦乐,3/4、4/4及5/4的复合节奏
    同样是一首短小而充满哀叹的歌曲,亦是全曲另一首较具旋律性的乐段。以大提琴独奏为中心,男低音唱出诗人对俄国另一位诗人德维克英语Anton Delvig(1798-1831年)的怀念。他因为反对当时沙皇尼古拉一世的统治,于1825年被补并被放逐至西伯利亚,最后死在该处。
  10. 慢板(Largo):“诗人之死(Der Tod des Dichters)”(里尔克
    女高音、弦乐、颤音琴,3/4、4/4为主
    第一乐段的旋律为素材,但女高音所唱出的旋律和男低音第一段时略有不同,全曲气氛同样霾漫着寂静和阴暗,中提琴断续而弱奏的乐句,引进下一乐章。
  11. 中板(Moderato):“结语(Schlußstück)”(里尔克)
    女高音、男低音、弦乐、梆子、响板、高音筒鼓,9/8、6/8为主
    梆子、响板加上弦乐拨弦下,两位独唱者唱出最后的结语:“死亡是伟大的,因为我们都属于它。我们开口大笑,因我们相信自己已在生命的关怀中。它敢为我们而哭泣。”乐队声量渐渐加大,最后弦乐在由慢至快、细声至最大声的奏出不协调的和弦下结束。

外部链接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第14号交响曲 (肖斯塔科维奇)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