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海青大楼.

海青大楼

31°14′40″N 121°28′54″E / 31.24455°N 121.48166°E / 31.24455; 121.48166

海青大楼
位置四川中路630号
参考编码HP-J-007-V

海青大楼,又称海青会大楼,全称美国海军基督教青年会大楼(英语:Shanghai Navy YMCA[1]The Navy Young Man Association Building[2]),后曾为上海青年会第二分会四川路体育馆,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之一,位于上海市四川中路630号。海青大楼建于1923年,由美国机构基督教青年会出资兴建,目标是服务航经上海的美国海军兵员,为他们提供娱乐和住宿。大楼在上海战役后改为上海青年会第二分会,1959年7月交由上海市房管局管理,最终成为锦江国际集团旗下的酒店。海青大楼为现代主义建筑,楼高六层,坐东朝西。

历史

筹备和兴建过程

海青大楼宣传单张,内容为介绍大楼内的服务和设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进行了三次筹款活动,共筹得款项1.6亿美元[注 1]。这笔款项本来用作战时工作,不过战事完结后仍有所剩余。于是,基督教青年会属下的战争工作协会(National War Work Council)决定把余款用于兴建服务美国海军官兵的建筑物,其中有30万美元[注 2]用于在上海建立此类建筑,成为海青大楼建立的资金来源。当时,上海港经常有美国军舰停泊,船上海军兵员的待遇极差,不受上级和平民尊重,因此经常私下狂欢、饮酒、嫖妓,但军方难以压制。建设海青大楼就是为了服务船上的水手,为他们提供丰富娱乐,让他们远离不良活动。[3][4][5][5][6]

1910年代后期,基督教青年会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派员在海青大楼现址一带物色地皮,成功购得两块位于香港路四川路交界的地皮(即现址),并在1920年7月注册地契(当时称为道契)。这两块地产本来已出租予另一个租户,不过租约已经到期,得以顺利易手。此前,基督教青年会已授权工作人员在物色到适当地皮后马上购买,以便海青大楼尽早落成。购得土地后,基督教青年会建筑部(YMCA Building Bureau)负责大楼设计,主事的建筑师为亚瑟·昆汀·亚当森(Arthur Quintin Adamson[注 3]。海青大楼项目可谓鲜为人知,并没有受到多大关注。[1][3][5]

海青大楼的奠基仪式在1922年5月8日下午举行,共有逾150人出席,当中包括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埃德温·克宁翰(Edwin S. Cunningham)等。工作人员在工地里安放了一块内藏时间囊奠基石,时间囊里面的物品除了大楼施工现状照片、奠基仪式程序文件以外,还包括美国海军法规文件、美国海军将领广播消息、海军青年会行政文书、一本《圣经》、一份海军水兵的遗嘱、一份母亲节信纸的抬头,这些物品突显了海青大楼与美国海军及水手的密切关联。此外,时间囊里面也有一些当时的上海报章和钱币,以反映建设海青大楼的时代。[3]

落成启用后

海青大楼在1923年5月落成完工,并在同年10月开幕。开幕典礼举行于10月10日上午10时15分至中午12时,出席者包括美国官员、上海名流、青年会高层、普罗大众。近200名来自美国军舰的海军官兵也参加了典礼,一支海员特遣队负责升起美国国旗,美国亚洲舰队英语United States Asiatic Fleet总司令小埃德温·安德森英语Edwin Anderson Jr.扬子江巡逻队英语Yangtze Patrol后方司令威廉·伍德沃德·菲尔普斯(William Woodward Phelps)在典礼上致辞。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发来贺电,祝贺海青大楼开幕。[2][9]

开幕后,海青大楼成功吸引大量水手到访,访客每天都络绎不绝,床铺很快就爆满,以至令人们抱怨大楼建得太小。大楼不仅招待美国海军兵员,还欢迎世界各国航经上海的水手来享用服务。例如单在1925年3月首十天,海青大楼便已经接待了1,221名意大利人、1,212名美国人、1,040名英国人、245名法国人,并为398个水手提供住宿(其中260人是英国海员)。除了海军官兵以外,上海市民也来享受海青大楼的服务,其中以用餐为主。虽然大楼由基督教青年会建立,但其性质倾向于综合娱乐建筑,大楼内没有很多政治或宗教相关的事物。[10][11]

1927年3月,北伐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正在进攻上海,上海市面一片混乱,不少由外国人建立的建筑物开放避难。海青大楼也不例外,大楼里的体育馆放置了大量临时床铺,让女性逃难民众借宿,男士则入住上层的宿舍房间。由于民众涌至避难,海青大楼里的餐厅生意繁忙。[12]

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美军军舰停泊上海港的次数日益减少,到访海青大楼的水兵数量也随之下降,导致大楼逐渐冷清起来。1941年,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由美国人兴建的海青大楼。海青大楼在日本战败后回复往日的热闹。不过,在国共冲突不断的形势下,海青大楼又演变为军人宿舍,让陆军军人前来投宿[注 4][4][13]

到了1949年5月上海战役后,昔日管理海青大楼的美国海军青年会人员全部撤出上海,令大楼无人管理。于是,海青大楼由青年会全国协会和上海青年会接收,改称为上海青年会第二分会。为了好好利用大楼里完善的体育设施,上海青年会开办了球类、游泳、举重、拳击、武术等各项运动的训练班,并举行各种体育比赛,吸引了大量参加者,每年平均有逾12300人次报名参加训练班、逾11万观众入场观赏比赛。1959年7月,上海市房管局接手管理海青大楼,大楼里的体育设施被安排改由黄浦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使用,底层临街的空间则用作商店用途。海青大楼作为体育学校的附属设施,称为四川路体育馆。另外,上海青年宫也在大楼内开设分部。[4][14][15][16]

海青大楼后来改用作商务建筑,最终成为连锁旅馆企业锦江之星的一座酒店。2015年,海青大楼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4][17][18]

建筑结构与特色

整体建筑设计

海青大楼占地87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53平方米,楼高六层,坐东朝西。大楼最初的建设基地是由两块地皮合并而成,故呈英文字母“L”形状,地皮边界共有24.7米与四川路相接、57.9米与香港路相接。在建筑结构上,大楼为点式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放脚下打桩,楼板为密肋空心板,地块深度为42.7米。在建筑风格上,海青大楼为严格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倾向于西式、美式。大楼备有消防系统与供暖系统。[2][19][20]

内部设施

海青大楼的第一至四层都提供水手活动空间,而第三至六层均有提供床铺。各楼层的设施安排如下:[21][22]

楼层 设施
住宿空间
住宿空间
住宿空间
住宿空间、餐厅、梳打水供应处、会议室
服务台、大堂、阅览室、体育馆、桌球;zh-mac:桌球室、小卖部、棋艺角
出租空间、储藏室、游泳池、拳击训练房、理发室、桥牌室

一楼

海青大楼的入口位于一楼沿四川路的位置,直接通往电梯门,两者之间有一个小而局促的进厅。这个入口只能通往电梯,与一楼的其他设施并不相连。一楼除了入口以外的其余临街空间都用作商铺,供青年会出租,为该会的重要收入来源。[23]

一楼内部的空间(非临街部分)设有室内游泳池和其他活动设施。游泳池室的墙壁与地面都是绿白相间的马赛克铺贴,与泳池内壁一样。池子长18.3米,宽6.1米,深度一说为1.2米至2.6米、一说为1.47米至3.35米,可容纳189,000升的池水。游泳池室长年提供暖气,池水则是到了冬天才会进行蒸汽加热。为了确保泳池水质洁净,大楼里安装了一台大型循环水过滤器,以滤走池水里的杂质。游泳池旁边有几个沐浴间和洗手间,里面设有铁制更衣箱。[24][25]

游泳池附近建有储藏室、理发室、桥牌室,此外还有一间提供摔跤垫和拳击沙包的的拳击训练房。[25]

二楼

二楼入口处设有服务台。大厅位于服务台后方,装潢豪华宽敞,挂起了海军蓝色的窗帘。厅内设有长椅、阅读桌、写字台等家具,这些家具都用硬木制成,再包上颜色与墙壁搭配的皮革。此外,大厅还放置了钢琴和留声机各一台,因此可能曾多次用作音乐表演的场地。[2][25]

大厅附近设有阅览室、小卖部、桌球;zh-mac:桌球室。阅览室提供最新的报章杂志,让水兵进来阅读。小卖部售卖糖果零食、卫生用品和其他水兵需要的杂货。桌球;zh-mac:桌球室里有四张桌球;zh-mac:桌球桌,其中三张为美式、一张为英式,采用当时最先进的照明系统和计分系统。旁边有一个用来下象棋的小角落。[2][25]

除此以外,二楼还设有装备精良的大型体育馆(又叫健身房),水兵可以在此进行篮球、排球等各种体育运动,是大楼里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体育馆还可以在稍微改动后转变成一个容纳450人的剧场,从而用作举行各项文艺或社交活动,例如电影放映、音乐演奏、节日派对、联谊活动、讲座等。体育馆侧面有一道单跑楼梯,通往一楼的游泳池。[24][26]

餐饮和会议设施

三楼设有餐厅和梳打水供应处。餐厅不单服务水手,也对全体上海市民开放,可同时招待75人。这里供应的餐点是在专家指导下准备的,而且价格适中,因此吸引不少人前来用餐,午餐尤其受上海商人欢迎。餐厅里面有一幅橡木墙面板,挂满了海军青年会提供的照片,包括风景照、水兵聚会照片等,吸引水兵们站在面板前一直观赏。梳打水供应处提供饮品外卖,可同时招待50人。[24]

大楼里还有另一个餐厅,这个餐厅较具私密性,不如上述的餐厅这般繁忙,用作私人组织聚会。大楼还有一个供私人组织使用的会议室。由于文献记述不详,学者认为这两处设施可能是位于三楼或四楼,未有定论。[27]

住宿空间

海青大楼的三至六楼都设有住宿空间,三至五楼供水手投宿,六楼供长期居住者使用。住宿空间集中在临街位置,构成面向路口的“V”字形。每层平均有30个房间,并设有全楼层共用的卫生间、沐浴间。房间制式、面积和价格各异,有单人间、二至四人房、大通铺房间(多人共用一张大床铺)等,其中以大统铺房间的租金最为廉宜。一个房间的面积通常介乎7.8至11.1平方米,开间(两面墙体之间的距离)介乎2.18至3.05米,最大的房间占地14.8平方米。[24][27]

注释

  1. ^ 考虑通货膨胀以后,这个金额相当于今天的32.41亿美元。
  2. ^ 考虑通货膨胀以后,这个金额相当于今天的546.1万美元。
  3. ^ 除了海青大楼外,亚当森还负责当时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的所有建筑物的监督工作和楼体设计。[7][8]
  4. ^ 这个情况是美国学者李敦白忆述的,他当时被调到上海工作,入住海青大楼。

参考资料

引用

来源

  • 胡炜 (编). 上海市黄浦区地名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 ISBN 9787805152998.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 体壇先锋.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 65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 周太彤; 胡炜; 范洪涛; 上海市黄浦区志编纂委员会. 第二节 区属场地设施. 黄浦区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6 [2019-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6). 
  • 钱宗灏; 林维航. 上海的美侨社团及其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ISBN 9787302089810. 
  • 王荣华. 上海大辞典 中.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32623303. 
  • 王方; 常青. 赵和生 , 编. 外滩源研究上海原英领馆街区及其建筑的时空变迁.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64125929. 
  •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2015 [2019-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4). 
  • 锦江之星. 上海市旅游局. [201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The China Christian Advocate. 1–3. Methodist Publishing House in China. 1914. 
  • Shanghai and Soochow to Build New Y. M. C. A.. The Far Eastern Republic: A Monthly Magazine Devoted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Chinese National Welfare Society in America). 1919,. 1–3. 
  • Bureau of Medicine and Surgery, United States Navy Department. United States Naval Medical Bulletin 23.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25. 
  • Todnem, Annie Laurie; Todnem, Lawrence. Vignette of China that was, 1915-1945. 1974. 
  • Service, Grace. Service, John S. , 编. Golden Inches: The China Memoir of Grace Servi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ISBN 9780520074163. 
  • Rittenberg, Sidney; Bennett, Amanda. The Man Who Stayed Behind.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822326670. 
  • Denison, Edward. Architecture and the Landscape of Modernity in China before 1949. Routledge. 2017: 110. ISBN 9781472431684.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海青大楼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