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栋军.

栋军

此条目已列出参考资料,但文内引注不足,部分内容的来源仍然不明。 (2018年8月21日)请加上合适的文内引注加以改善
栋军

国家或地区大清帝国
效忠于大清帝国
种类军队
参与战役中法战争(西仔反)
乙未战争

栋军,或作“栋”字营清朝时期由林朝栋统领的清军地方军团,曾参与中法战争施九缎事件等大小战役,规模随林朝栋屡建功勋而日渐扩充,至1895年全盛时期共有十营,为台湾中部最具战力的部队。甲午战争台湾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栋军曾因林朝栋内渡后解散,但因其妹林笃顺召集,又重新组织并编入其余台勇,成为乙未战争主力之一。

沿革

缘起与成军

栋军的历史与林朝栋父子关系密切:1853年小刀会起事,部分成员于1854年转而来台,滋扰北台湾沿海,最后趁势攻占鸡笼(今基隆市)。北路协副将曾玉明征召林文察协助北台湾客家人及清军,此为台湾客家义军林文察林朝栋父子的首次合作。另一方面,客家义勇军小型地方团练的“礼”字营,随李惟义出征及“招降”太平天国捻军。在太平天国灭亡后,士兵解甲归田。

另一方面,1870年雾峰林家家长林文明被凌定国斩杀于厅堂前,因而导致林家展开15年的诉讼,期间林朝栋曾前往北京控诉,并常居于此,因此捐了个兵部郎中的官位,成为具备道员身份的准官员。1882年林朝栋返回台湾,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福建巡抚岑毓英来台湾巡视,并兴建台中府城(今台中市),而林朝栋自备材料人力协助建城,且施工十分有效率,因而被岑毓英推荐给新任巡抚刘铭传

不久法国海军将领孤拔率领远东舰队攻打台湾北部,林朝栋奉台湾兵备道刘璈之命,征召客家义勇军“礼”字营500人部队北上驰援[1],此即为栋军之始。战争期间,林朝栋率“礼”字营驻守台北山区,在第一次月眉山之役第二次月眉山之役表现杰出,不但多次击退来袭法军,并成功掩护溃败清军撤退至暖暖,防止法军进一步攻势。因此战后全台三十多营乡勇仅林朝栋与张李成两营未被裁撤。其中林朝栋因受刘铭传赏识,手下部队也获得进一步扩充的机会。

持续发展

栋军初以“礼”字营为名,进攻武荣社时林朝栋旗下部队已扩编为两营,总兵力1000人。1886年时已有“栋”字营的称号,并分为正营和副营[2]。这段期间林朝栋驻扎在罩兰庄(今苗栗县卓兰镇),负责台湾中路抚番工作,因此栋军也以此为根据地,进行多次入侵就抚台湾原住民的军事行动。同年底,台湾巡抚刘铭传调整抚垦编制,设立中路与南路营务处,林朝栋负责“栋”字营扩编为三营。

1888年施九缎事件爆发,林朝栋率领1800人前往彰化城救援,其中800人为新募乡勇,应属于民团,并有前营与后营两个新营的编制,但事件结束后可能被解散。1890年随林朝栋前去兴建台北城城墙。之后因应抚垦事业的需要,栋军规模快速扩充,至1892年胡传巡阅全台军队时,已有十营之多,为台湾中部规模最大的军团,其中大多数驻扎在山区堡垒中,以防原住民突然袭击部队。

1894年年底甲午战争期间,台湾巡抚邵友濂为防范日军攻台,命林朝栋率领四营栋军驻守狮球岭炮台,但隔年唐景崧接任巡抚,以同乡征召来的广勇代替林朝栋率领部队,栋军随林朝栋返回中部。不久马关条约清朝福建台湾省割给日本,在全台士绅支持下台湾民主国成立。

林朝栋先送妻儿至厦门安顿,准备在无后顾之忧下率军迎战日军,然而返台时日军已攻入桃仔园(今桃园市),民主国总统唐景崧仓皇逃走,台北城失守。林朝栋见状感到大势已去,遂将银饷发给全军将士,然后独自一人渡船前往厦门。至此,栋军正式解散,只有少部分编入其余抗日台勇。

编制

军队架构

栋军编制规模随林朝栋屡建功勋而不断扩充,最初仅有一营,但不久即扩充为两营(正营和副营),到了1886年已扩充为三营,1888年时又再度扩充,但之后可能有所增减。

士兵、装备

根据中法战争时的招募标准,栋军的士兵必须符合“不吸洋烟、年力精壮”的条件。根据胡传的纪录,栋军中四个练营的士兵较为强壮,而隘勇营的士兵较瘦弱。由于栋军以维持隘务为主要任务,因此平时化整为零,驻扎在各堡垒中。这些堡垒分散在数十公里宽的广大山区里,每个堡垒的人数不定,少则两三人,多则十多人。

装备上,栋军绝大多数的士兵配备前膛枪,仅有极少数的后膛枪枪支。每个营中都配有修理枪械的工匠,但手艺并不高明,因此多数枪支都有老旧损坏的问题,有时枪支坏掉无法打靶演练,士兵甚至会有交换枪支的情形,不过大体上栋军各营的武器枪械充足,没有装备匮乏的情形,且经常保持操练,足以面对原住民突袭等实战,加上林朝栋善用兵法,故战力仍在全台各军的水准之上。

影响

栋军成军虽然只有十年,但在多次战役中均有不错的表现。如中法战争时,曾与法军多次交手,多次击退法军来犯,并在第二次月眉山之役中为唯一未被击溃的清军部队,成功掩护清军主力撤退回暖暖;而在施九缎事件中,彰化城内数十名栋军面对数千名民众围城,仍坚守多日,并与林朝栋率领的栋军主力里外夹击,解除城围,成为平定事件的主要战力。另外,大约十年的山区防务工作,栋军成功击溃、抚平多数台湾原住民的战事,也使台湾中部往山区的开发大有进展,樟脑外销产业得以持续发展,成为清治时期末期台湾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乙未战争期间,栋军被迫解散投入。如果林朝栋未内渡,而是亲自领导栋军抗日,也许会让战局会对台湾民主国更加有利。甚至如果唐景崧未以广勇代替栋军,台北城应不至于如此轻易的落入日军手中。

参考文献

  1. ^ 郑喜夫维基数据所列Q117185000,《台湾先贤烈专辑(第四辑)林朝栋传》,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9年,第29-30页、第87页
  2. ^ 郑喜夫维基数据所列Q117185000,《台湾先贤烈专辑(第四辑)林朝栋传》,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9年,第88页

参考资料

参见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栋军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