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曾经.

曾经

曾经
Once
《Once》英语电影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约翰·卡尼
监制玛婷娜·奈蓝
编剧约翰·卡尼
主演葛伦·汉瑟
玛琪塔·伊葛洛瓦
配乐葛伦·汉瑟
玛琪塔·伊葛洛瓦
摄影提姆·弗莱明
剪辑保罗·穆伦
制片商Samson Films[*]
片长90分钟
产地 爱尔兰
语言英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爱尔兰 2007年3月23日
美国 2007年5月16日
中华民国 2008年7月18日
香港 2008年3月26日
香港国际电影节
发行商美国 福斯探照灯影业
台湾地区 原子映象
预算13万欧元
票房全美
$9,439,923
外地
$6,862,036
全球
$16,301,959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曾经
香港一奏倾情
台湾曾经。爱是唯一

曾经》(英语:Once,中国大陆译《曾经》,香港译《一奏倾情》,台湾译《曾经。爱是唯一》)是一部2007年爱尔兰音乐电影。由爱尔兰摇滚乐团“The Frames”前贝斯约翰·卡尼编导,《The Frames》主唱与吉他手葛伦·汉瑟和捷克女歌手玛琪塔·伊葛洛瓦主演。该电影讲述的是一对失意于现实生活中的陌生男女,在一次意外的相遇之后,发现两人都对音乐有着共同的爱好,随后为之合录了一张音乐专辑。在这个过程中,彼此在对方身上找到生活的方向与勇气,然后各自去寻找自己的梦想这样一个故事。两个电影中的音乐除了一首外,其它皆由汉瑟与伊葛洛瓦共同创作、编写、演唱[1]

《曾经》在美国地区最初于2007年日舞影展放映。同年3月23日于爱尔兰地区上映,5月16日于美国地区两家戏院上映。台湾于2008年7月18日上映。

《曾经》佳评如潮[2][3],获多项电影奖项[4],多位影评人将其评选为2007年最佳十大影片。《曾经》的预算为13万欧元[5],但全球票房收入已超过1千万美元。影片获得2项格莱美奖与1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单曲《Falling Slowly》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剧情

[编辑]

男主角是一名在都柏林街头卖艺的小伙子。他不会弹奏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以赚观众缘,反而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无法自拔,丝毫不会受到身边环境的打扰。

然而这一切,都在一个傍晚发生了变化。当男孩猛然发现一个女孩站在自己面前、瞪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自己时,他并不知道她站在这里有多久了……当时他正在弹奏一首特别好听的歌曲,那是他自己创作的,为了纪念一段伤心的往事。女孩发现了男孩询问的眼神,突然发问:你是不是心碎过,所以为她写了这首悲伤的歌?卖艺的男孩吓了一跳,他从没见过这么大胆的女孩,但是他自己也承认,这个女孩看透了他的心。随着交谈的深入,女孩得知男孩白天的工作是吸尘器的修理工,她兴奋地大叫了一声--她正好有一台坏掉的吸尘器需要维修。

两天以后,她将吸尘器拿到男孩父亲开的修理店中,女孩告诉男孩,自己是来自于捷克的移民,平时以卖花女的形象示人,其实她一直没有放弃古典钢琴的演奏。可她买不起钢琴,一位好心的乐器行老板,允许她每天在午饭时间去他的店里弹奏一个小时的钢琴……女孩将男孩领到她妈妈的家里,男孩惊讶的发现,女孩还有一个两岁的女儿,是一个单亲妈妈。

在女孩每天都要消磨一小时的乐器行里,她和男孩第一次有了共同演奏的机会,他是主弹,而她是伴奏。男孩发现女孩在伴奏方面的天分极高,当门德尔森的音乐从她指尖流淌出来时,再配以那柔软、脆弱的嗓音,竟然一下子变成了一首伟大的伴奏曲--男孩在女孩的启发下,创作灵感如泉水般涌出,而爱情也随之萌芽。

后来,一名贝斯手和一名鼓手分别加入到男孩和女孩的行列中,他们组成了一个乐团,由于成员的默默无闻以及低下的社会地位,他们受到一位知名音乐制作人的嘲讽。然而,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个以男孩为中心组建的乐团就改变了那位音乐制作人的态度,最终获得了相应的尊重。

角色

[编辑]

《曾经》的特色,就是没有替角色命名。

都柏林街头艺人,有着歌唱梦想却无法实现。

捷克移民,因生活压力移民到都柏林卖花维生,幻想着拥有一台钢琴。

  • 比尔·哈奈特饰演男孩的父亲

男孩的父亲,与儿子共同生活。

制作

[编辑]

两位主角葛伦·汉瑟、玛琪塔·伊葛洛瓦都并非专业的演员[6],而导演约翰·卡尼,则是《The Frames》前贝斯手,而后退居执导幕后的工作。卡尼向自己的朋友搜集街头表演的趣闻,并且为电影配乐,男主角则倾向由斯里安·墨菲主演[7]。墨菲在尚未投入电影圈前是一名差点签约摇滚音乐家[8],另外他也准备担任影片的监制,但是墨菲并不希望与无演艺经验的伊葛洛瓦合作(当时她为17岁),也不希望演唱汉瑟的歌曲,因此推掉了工作,其他原本预计担任的监制也在缺少财务来源的情况下随墨菲离开[9]。卡尼于是转向汉瑟,而他曾经接下一份演戏工作,在1991年电影《追梦者》当中演出。最初汉瑟并不情愿,害怕无法胜任工作,不过在他得知电影是一部低预算而且是自己相当熟悉的题材时,他便欣然同意了[9]。导演卡尼事后讲到:“我最初希望能请到好演员不过不需要唱好歌,但是随后我领悟到需要请到好歌手但是不需要很会演戏。

《曾经》为低预算电影,预算约为13万欧元 (折合美金约16万,新台币约500万),四分之三左右的资金由爱尔兰电影协会资助,另外也有导演卡尼自己捐出的钱。卡尼还将自己的薪水分给两位主角,并且承诺若电影很成功将会分红给所有的幕后工作人员。在与基本剧组的17天拍摄当中,剧组利用天然日光以及朋友们的房子来省钱[5]。举例而言,影片音乐派对的场景,就是在汉瑟的公寓中拍摄,并且请到汉瑟的朋友担任客人,汉瑟的母亲凯瑟琳·汉瑟 (Catherine Hansard)演出独唱歌手[10]。在都柏林街道片段中,剧组使用远摄镜头拍摄,也因此许多行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入镜,而非专业的演员们也因此减缓不少压力,甚至当场即兴演出[9]

汉瑟与伊葛洛瓦在现实生活中也成为了情侣,很有可能是在拍摄[11]或是北美宣传时日久生情[12],《娱乐周刊》报导[13]

两位真实世界的情侣虽然在电影中没有完美结局,不过汉瑟曾在采访中说过:“电影公司曾要求我们在结尾接吻,不过我并不想炫耀这件事。[10]”汉瑟还向《娱乐周刊》透露,当伊葛洛瓦剧中的角色以捷克语对汉瑟说出没有字幕的“我爱你”时,他就像剧中的角色一样,不懂其中的意思[14]

汉瑟与伊葛洛瓦都在采访中说过不打算往演艺路线发展,伊葛洛瓦叙述她在剧组面前会紧张,“我想我并不会是一个好演员。[15]”伊葛洛瓦说道。汉瑟则说这应该是他唯一的一部电影,“拍电影就像过着不一样的生活。[15]

原声带

[编辑]
曾经电影原声带
葛伦·汉瑟、玛琪塔·伊葛洛瓦原声带
发行日期爱尔兰 2007年5月26日
中华民国 2007年10月9日
类型原声带
时长43:00
唱片公司新力博德曼
制作人葛伦·汉瑟
评价

《曾经》电影原声带于2007年5月26日在爱尔兰地区发行,并且成为销售排行榜第20名。5月22日于全美地区发行,至6月1日已经占据原声带销售榜上第10名,到7月11日在全美销售超过54753张。台湾地区于2007年10月9日由新力博德曼代理发行。

《曾经》电影原声带获得两项第50届格莱美奖提名,包括最佳影视媒体类歌曲原声带奖、最佳影视媒体类歌曲奖,以及获得一项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另外电影原声带也获得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音乐奖。

《曾经》电影原声带歌曲大多出自于The Frames的专辑《The Cost》及汉瑟与伊葛洛瓦合作的专辑《The Swell Season》。其中包含获得第80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的〈Falling Slowly〉,由于先前已收录在《The Swell Season》专辑,而被人质疑入围的资格。对此,美国影艺学院音乐委员会解释,由于本片属于长时间制作电影,因此配乐者在当中的其他场合中演唱并不违反入选规则。本原声带之中唯一特例的歌曲《Gold》,是由爱尔兰歌手佛格斯·欧法洛所写,而非汉瑟与伊葛洛瓦演唱。

音轨

[编辑]
  1. 《Falling Slowly》-4:04
    葛伦·汉瑟、玛琪塔·伊葛洛瓦共同作曲演奏。
  2. 《If You Want Me》-3:48
    玛琪塔·伊葛洛瓦作曲,葛伦·汉瑟、玛琪塔·伊葛洛瓦演奏。
  3. 《Broken Hearted Hoover Fixer Sucker Guy》-0:53
    葛伦·汉瑟作曲演奏。
  4. 《When Your Mind's Made Up》-3:41
    葛伦·汉瑟作曲,葛伦·汉瑟、玛琪塔·伊葛洛瓦演奏。
  5. 《Lies》-3:59
    葛伦·汉瑟、玛琪塔·伊葛洛瓦共同作曲演奏。
  6. 《Gold》-3:59
    佛格斯·欧法洛作曲,非汉瑟与伊葛洛瓦演唱。
  7. 《The Hill》-4:35
    玛琪塔·伊葛洛瓦作曲演奏。
  8. 《Fallen from the Sky》-3:25
    葛伦·汉瑟作曲演奏。
  9. 《Leave》-2:46
    葛伦·汉瑟作曲演奏。
  10. 《Trying to Pull Myself Away》-2:39
    葛伦·汉瑟作曲演奏。
  11. 《All the Way Down》-3:39
    葛伦·汉瑟作曲演奏。
  12. 《Once》-3:39
    葛伦·汉瑟作曲,葛伦·汉瑟、玛琪塔·伊葛洛瓦演奏。
  13. 《Say It to Me Now》-2:35
    葛伦·汉瑟作曲演奏。

评价

[编辑]

《曾经》在烂番茄网站的评价中拥有97%的新鲜度[2]。在Metacritic网站中也有88分[3]IMDb的观众投票则有7.9分[16]。《芝加哥太阳报》影评专家罗杰·艾伯特给予4颗星满分,《芝加哥论坛报》影评人麦克·菲利普斯同样给予高分并且名列2007年最佳影片冠军。

  • “它让你静静等待着最棒的结局,但是结局却不如你想像,即使最后是对的,你却回味无穷。”-罗杰·艾伯特(Roger Ebert,《芝加哥太阳报》)
  • “年度最迷人的影片,21世纪的《相见恨晚》,20年来最棒的音乐剧!”-麦克·菲利普斯(Michael Phillips,《芝加哥论坛报》)
  • “一个名为《曾经》的小电影让我即使在休息之余能够得到灵感。”-史提芬·司匹堡 (Steven Spieberg)

十大影片

[编辑]

《曾经》被多位北美影评人选为2007年最佳十大影片[17]

票房

[编辑]

《曾经》在全美地区票房约900万美元,尤其是在上映后第二周,以独立制片电影在上映戏院平均有将近3万1千美元的票房收入,攻占榜首。目前全球票房约1600万美元,就一部低预算的独立制片电影来说,相当成功。

音乐剧

[编辑]

《曾经》被改编成音乐剧于2011年12月6日在纽约外百老汇剧场工作坊初演,2012年2月28日移师百老汇公演。该剧好评如潮,获多达十一个2012年东尼奖提名,并夺得最佳音乐剧、最佳导演及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等八个奖项。

参考

[编辑]
  1. ^ AllMusicGuide.com. [2010-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4). 
  2. ^ 2.0 2.1 爛番茄影評. [200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6). 
  3. ^ 3.0 3.1 Metacritic影評. [200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3). 
  4. ^ IMDb獎項資訊. [200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9). 
  5. ^ 5.0 5.1 强恩·韦斯曼. Once Upon a Time. 《综艺杂志》. 2007年7月18日 [2007年8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5月21日). 
  6. ^ 紐約時報評價. 2007年5月16日 [2008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月19日). 
  7. ^ CHUD.com - 卡司和導演訪問. 2007年5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5月26日). 
  8. ^ 尚恩·欧海根. "'I just want to challenge myself with each role'". 《观察家报》. 2006年6月11日 [2006年8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8月6日). 
  9. ^ 9.0 9.1 9.2 《蒙特婁公報》. 2007年4月14日 [2008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9日). 
  10. ^ 10.0 10.1 YouTube - 葛倫·漢瑟、瑪琪塔·伊葛洛瓦訪問3之4. [200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4). 
  11. ^ 《艾蒙頓太陽報》. 2007年6月8日 [2008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15日). 
  12. ^ 《紐約郵報》. 2007年5月29日 [2008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4月27日). 
  13. ^ Entertainment Weekly: "'Once' a Hero". 2007年7月14日 [2008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9日). 
  14. ^ 艾瑞克·派德森. Once Is Not Enough: Summer's Secret Smash - Interview with Glen Hansard. E! Online. 2007年8月24日 [2008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7). 
  15. ^ 15.0 15.1 《曾經。愛是唯一》訪問. stv.tv.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8). 
  16. ^ IMDb. [200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6). 
  17. ^ Metacritic: 2007 Film Critic Top Ten Lists. Metacritic. [2008年1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月2日). 
  18. ^ 18.0 18.1 大卫·杰曼; 克里斯提·列迈尔. "No Country for Old Men earns nod from AP critics. 美联社,哥伦比亚论坛日报刊登. 2007年12月27日 [2007年12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月3日). 

外部链接

[编辑]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曾经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