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aster navigation, this Iframe is preloading the Wikiwand page for 手提电脑.

手提电脑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08年10月12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用户: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手提电脑"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手提电脑”的各地常用名称
一台 Apple 的 MacBook Pro 笔记本
中国大陆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笔电)、
膝上电脑、便携计算机
台湾笔记型电脑(笔电)
港澳手提电脑、Notebook
新马手提电脑
卖场中的手提电脑

手提电脑(英语:notebook computer)又称膝上电脑laptop computer)、便携电脑手提电脑,简称笔记本笔电,是自带屏幕和字母数字键盘的小型便携式个人电脑(PC),重量通常在1至3千克(2.2至6.6英磅)左右,屏幕尺寸大多在280至430毫米(11至17英寸)之间。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手提电脑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性能却越发强大。为了要缩小体积,笔记型电脑通常需要有液晶显示器(液晶屏),部分机种还有触屏。除了键盘以外,手提电脑还装有触摸板触控点作为定点装置,也可以用USBThunderbolt连接其它外部装置

就现在来看,手提电脑从用途上一般可分为4种类型:商务型性能型多媒体型特殊用途。商务型手提电脑(business notebook)的设计强调便携性优秀、电池续航时间长,功能上比较偏重于文字处理功能和资讯安全,拥有较小较薄的显示屏和机身;性能型手提电脑(performance notebook或performance laptop)也称游戏型膝上电脑(gaming laptop),注重处理器主频图像渲染能力,有大屏幕、高分辨率内存大等特征,一些型号还拥有独立显卡来保障帧率,但价格、便携性、散热和电池续航等“适用”方面的评分往往都不出色;多媒体型手提电脑(multimedia notebook)也称全能型笔记本(all-round notebook)或通用型笔记本(general-use notebook),讲究多方面平衡的综合性能,有较出色的屏幕分辨率扬声器音色,电池续航和散热能力也中规中矩,性价比也较高;而特殊用途手提电脑(speciality notebook)是服务于专业人士,可以在酷热、严寒、低气压、沙尘暴雨战场甚至水下等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机型,通常这种机型讲求构造坚固、性能可靠。

截至2022年5月9日,2022年一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占有率最高的5位厂商(按市场占有率降序排列)为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宏碁[1]

历史

Alan Kay拿着他的Dynabook概念的模型(照片:2008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
世界上第一台手提电脑:Epson HX-20,于1980年发明并于1981年发布

随着个人电脑(PC)在1971年变得可行,便携式个人电脑的想法亦随之而来。1968年,Alan KayXerox PARC设想了一种“个人便携式资讯操纵器”,[2] 并在其1972年的论文中称其为“Dynabook”。.[3] IBM于1973年对IBM特殊电脑便携式APL机器(SCAMP)进行了演示,该原型基于IBM PALM处理器。[4] 1975年9月发布的IBM 5100是世界上第一台商用便携电脑,其基于SCAMP原型。[5]

爱普生公司于1981年11月18日在拉斯维加斯COMDEX展览会上发布了一款采用液晶显示器及带有内建蓄电池的笔记本电脑HC-20,该笔记本在北美销售型号为HX-20,由爱普生公司员工横泽由纪夫于1980年7月设计出。HX-20是广泛承认的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笔记本电脑,其重量仅有1.6公斤,而且内建可续航50小时的镍镉电池。同年4月3日美国Osborne电脑公司也推出了Osborne 1,不过该电脑使用CRT显示器,没有内建电池,其体积庞大,重达10.7公斤,不容易携带。第一台翻盖型专业笔记本是1982年美国Grid Systems公司推出的GRiD Compass 1101,重量5公斤,但由于售价太高,只有一些政府单位、军队、以及太空总署的太空任务得以使用。东芝也遂在1985年11月推出了9英寸液晶单色显示屏T1100笔记本电脑,T1100被认为是世界首台广泛销售于市场的笔记本电脑。

硬件

华硕制外壳手提电脑,展于2008年CeBIT。
发布会上展示的MacBook Air超薄电脑
HP Mini 2133上网本
玻璃外壳制作的Acer S7-391超极本
  • 机壳(enclosure):机壳是手提电脑的主体,相当于台式电脑机箱,除了美观外更起到对CPU内存存储器电池组等内部硬件的保护作用。笔记本机壳的外形大致是厚度在25毫米(1英寸)以下的扁长方体,较为流行的外壳材料有工程塑料镁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塑料),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外壳兼有工程塑料的低密度高延展及镁铝合金的刚度与屏蔽性是较为优秀的外壳材料。一般硬件供应商所标示的外壳材料是指手提电脑的上表面材料,托手部分及底部一般习惯使用工程塑料
  • 处理器(processor):和个人电脑一样,处理器是手提电脑的核心装置[6],但和台式电脑不同,手提电脑的处理器除了速度等性能指标外还要兼顾功耗。因为处理器本身功耗较高,所以手提电脑的整体散热系统的性能也不能忽视。大早期的手提电脑只有中央处理器(CPU),但现在大部分笔记本都有集成的图形处理器(integrated graphics processor)来分担图像处理工作,一些游戏级笔记本甚至会额外配有独立的显卡
  • 电池组(battery pack):手提电脑使用有电池管理系统蓄电池(所谓的“智慧电池”),能够在没有AC电力供应的情况下直接给内部硬件和显示屏供应DC电能,在有机会插入电源供电后再给电池充电备用。大部分笔记本电池可以在中等使用强度的情况下保障大约一小时的使用时间。
  • 定点装置(pointing device):手提电脑一般会在机身上搭载一套定点装置(相当于台式电脑的滑鼠,也有搭载两套定位装置的型号),早期一般使用轨迹球作为定位装置,现在较为流行的是触控板指点杆。由于Windows 8特别强化适用于触摸屏的平板电脑设计,所以一部分手提电脑开始增加触摸屏作为新的定位装置。除此之外,手提电脑也可以使用USB数据线、无线接收蓝牙技术连接外部的滑鼠和触控笔绘图板
  • 散热系统(cooling system):手提电脑的散热系统由导热装置和散热装置组成,其基本原理是由导热装置(一般使用热管)将热量集中到散热装置(现在一般使用制或散热片风扇,也有使用水冷散热系统的手提电脑)散出。鲜为人知的散热装置还有键盘,在敲打时也可以散去热量。不过,由于手提电脑散热系统空间较小,用久了容易积满灰尘,导致散热系统性能减退,风扇噪音增加,严重时更会令风扇停顿,导致处理器过热。所以手提电脑散热系统是要不时打理。
  • 扩展装置:在2010年代前期之前的手提电脑,通常内建扩展槽,可插入PCMCIACardBusExpressCard等接口的扩展卡扩展功能。一部分厂牌推出专属接口的扩展坞。随着USB的普及与高速化,手提电脑已鲜少内建扩展槽或扩展坞。

另见

参考

  1. ^ 銷量再創紀錄!全球《筆記型電腦》銷售前五名,蘋果排第四,你買過哪幾個品牌? | 宅宅新聞. news.gamme.com.tw. [2022-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2. ^ John W. Maxwell. Tracing the Dynabook: A Study of Technocultural Transformations (PDF). —. 2006 [17 October 20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4 January 2007). 
  3. ^ Alan C. Kay. A Personal Computer for Children of All Ages (PDF). 1972 [17 Octo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0-12-23). 
  4. ^ IBM Personal Computer. IBM Inc. [2018-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9). 
  5. ^ IBM 5100 computer. oldcomputers.net. [6 Jul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0). 
  6. ^ Daisy. Laptops For Photoshop: A Guide About the Laptops For Photoshop. 2021 [2021-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外部链接

{{bottomLinkPreText}} {{bottomLinkText}}
手提电脑
Listen to this article

This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by Wikiwand :(
Wikiwand requires a browser with moder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reading experience.
Please download and 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browsers:

This article was just edited, click to reload
This article has been deleted on Wikipedia (Why?)

Back to homepage

Please click Add in the dialog above
Please click Allow in the top-left corner,
then click Install Now in the dialog
Please click Open in the download dialog,
then click Install
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s" icon in the Safari toolbar, open the first download in the list,
then click Install
{{::$root.activation.text}}

Install Wikiwand

Install on Chrome Install on Firefox
Don't forget to rate us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Wikiwand!

Gmail Facebook Twitter Link

Enjoying Wikiwand?

Tell your friends and spread the love:
Share on G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Buffer

Our magic isn't perfect

You can help our automatic cover photo selection by reporting an unsuitable photo.

This photo is visually disturbing This photo is not a good choice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with input from other users.

X

Get ready for Wikiwand 2.0 🎉! the new version arrives on September 1st! Don't want to wait?